APP下载

《海国图志》一书的三个版本

2014-02-12

图书馆 2014年2期
关键词:沿革魏源图志

(湖南商学院图书馆 湖南长沙 410205)

《海国图志》是魏源受林则徐嘱托而编著的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它以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不足九万字的《四洲志》为基础,将当时搜集到的其他文献书刊资料和魏源自撰的很多篇论文进行扩编,初刻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为五十卷。道光二十七年(1847)增补刊刻为六十卷。后又辑录葡萄牙人玛吉士《地理备考》与国人徐继畬《瀛环志略》等资料,加上自己辑撰的文章,补成一百卷,于咸丰二年(1852)刊行于世。

这五十卷、六十卷和一百卷三种版本,本来是《海国图志》一书编辑出版史上一个不争的事实,且至今各大图书馆均有藏本。〔1〕然而,历史上却因为魏源的儿子魏耆在《邵阳魏府君事略》中不提及五十卷本〔2〕,造成了诸如郭嵩焘、田梓材、陈善圻等人均误以为六十卷本是《海国图志》最早版本的错觉,乃至到20世纪60年代学术界还出现过“关于《海国图志》初刊五十卷本问题”的讨论。〔3〕甚至延及20世纪90年代还出现有人因“《海国图志》初刊五十卷本,成书仅用百日”,而质疑其“何其速也”〔4〕。至今各种魏源研究著述也多不知或不提及五十卷本。因此很有必要考论一下《海国图志》一书三种版本的有关情况及其承续关系,以正是非。

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海国图志》五十卷本,通称“道光壬寅本”,虽然是魏源“创榛辟莽,前驱先路”,让世人睁眼看世界的世界“大百科”初刻本,但它结构完整、内容完备,是《海国图志》一书的一个重要版本。它成书于鸦片战争后中英刚刚签订丧权辱国的《江宁条约》之后,全书凝聚着魏源抗英御侮的满腔爱国热情、智慧和心血。其开篇叙言说:“《海国图志》五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钧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八,大、小西洋、北洋、外大西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六。又图以经之,表以纬之,博参群议以发挥之。”

叙言开宗明义,申明《海国图志》是以林则徐主持编译的欧罗巴人原著《四洲志》为基础扩编而成的。据统计,《四洲志》钞本全书约87000余字,除删去100多字外,魏源全部辑入有关各卷作为提纲,并分别注明“欧罗巴人原撰,侯官林则徐译,邵阳魏源重辑”。《海国图志》五十卷本全书约57万字,较《四洲志》增加了五倍多。其增加的资料,按魏源叙中所分,可作三类:一是历代史志和类书,主要引自《明史》、《元史》、《皇清通考》、《大清一统志》、《贸易通志》、《每月统纪传》、《西域图志》等;次则《汉书》、《后汉书》、《晋书》、《魏书》、《南齐书》、《梁书》、《隋书》、《唐书》、《宋史》和《元秘史》、《蒙古源流考》、《册府元龟》、《洛阳伽蓝记》、《契丹国志》、《广东通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二是元、明以来华人岛志和海外闻见录材料,主要引自元王大渊《岛夷志略》、周达观《真腊风土记》、刘郁《西使记》、邱长春《西游记》,明黄衷《海语》、张燮《东西洋考》,清陈伦炯《海国闻见录》、《天下沿海形势篇》、谢清高《海录》、王大海《海岛逸志》、俞正燮《癸巳类稿》;次则晋释法显《佛国记》、《水经注》、唐释玄奘《使西域记》,清人叶钟进《英吉利夷情纪略》、萧令裕《记英吉利》、郁永河《裨海纪游》、余文仪《台湾记》、刘健《庭闻录》、颜斯综《南洋蠡测》、何大庚《英夷说》、黄可垂《吕宋纪略》、张汝霖辑《澳门纪略》、庄延旉《海洋外国图编》等。三是外国著作及近日夷图、夷语,主要引自明清之际的艾儒略《职方外纪》、南怀仁《坤舆图说》、毕方济《灵言蠡勺》等后被收入《天学初函》及《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各书,以及鸦片战争前出版的《四洲志》、《贸易通志》、《每月统纪》、《英国论略》、《美理哥国志略》和《圣经》等外国人的著作。〔5〕此外,《海国图志》五十卷本还辑录了当时人的一些著作,如卷三十五的总兵达洪阿、兵备道姚莹《台湾进呈英夷图说疏》,张汝霖《澳门形势篇》、萧令裕《粤东市舶五论》、林则徐《粤东章奏条约》、丁拱辰《铸造洋炮图说》等。

其实,《海国图志》五十卷本所辑资料,除《四洲志》和上述三类增引书及时人部分著作外,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魏源亲笔所撰的居于全书之首的《筹海篇》和书中所录《圣武记》有关章节以及他大量的专题考证文章。

《筹海篇》分为四节,“议守”上下二节,“议战”、“议款”各一节,系《海国图志》全书之纲,充满着近代爱国主义的激情与时代精神,是魏源经历鸦片战争之后为国人反侵略战争所作的战略反思。自五十卷本开始,以后六十卷本、百卷本各种版本都有《筹海篇》这一重要篇章,只是五十卷本、六十卷本均在卷一,而百卷本分为两卷,即《筹海篇》之一、二节在卷一,三、四节在卷二。

除《筹海篇》之外,在五十卷本中魏源自撰的文章还有:卷三中引自所撰《圣武记》卷六《乾隆征抚安南记》关于“安南”的概述,卷七中的《大金沙江考》,卷八中访问宁波海商谢占壬的记录,卷十三中引自《圣武记》的《西藏后记》、《乾隆征廓尔喀记》、《俄罗斯与印度构兵记》部分内容,卷十四中的《天方教考上》、《天方教考下》,卷十五中的《天主教考上》、《天主教考下》(百卷本卷二十六改作《天主教考》上中下三篇),卷十七的《恒河考上》、《恒河考下》,卷十九的《北印度以外疆域考一》、《北印度以外疆域考二》、《元代征西域考上》、《元代征西域考下》、《葱岭以东新疆回部附考上》、《葱岭以东新疆回部附考下》,卷三十五的《英吉利小记》,卷三十七引自《圣武记》卷六的《国朝俄罗斯盟聘记》及作于道光二十二年的《元代北方疆域考上》、《元代北方疆域考下》,卷四十三的《南洋西洋各国教门表》、《中国西洋历法异同表》,卷四十四的《中国西洋纪年通表》,卷四十五的《国地总论上》等,共26篇10余万字。此外,还有加于各卷的叙言、按语和夹注等,均系编者魏源所撰,总计字数亦约逾万。

《海国图志》全书的编纂体例,先有一段录自《四洲志》的文字居于卷首,标明“原本”或“以上原本”,然后主要是魏源重辑的文字。从内容上说,作为提纲似的《四洲志》文字只是各国概况简介,而大量的重辑文字才是各国详情和沿革等。如卷五述“东南洋海岸之国”暹罗及其分国沿革,卷首录自《四洲志》的暹罗概况及二十部落名目,总共只有1100多字,而魏源重辑的文字竟达15600余字。

在五十卷本中,也有一些卷次虽标明“欧罗巴人原撰,侯官林则徐译,邵阳魏源重辑”,而实际内容却没有录自《四洲志》的文字,全为魏源重辑的。如卷四述“越南分国沿革”,虽卷名下标有“欧罗巴人原撰、侯官林则徐译”,但实际上却全是魏源重辑的文字。而且,此卷文字在六十卷本与百卷本中全同,无一字增减,仅百卷本已依次改为“卷六”。故后来的六十卷本与百卷本均在卷名下改为只标注“邵阳魏源辑”,这是完全正确而符合实际的。

五十卷本中全为魏源撰辑的卷目除卷四外,尚有:卷六《暹罗属国今为英夷新嘉坡沿革》,卷八《吕宋夷所属岛》,卷九《荷兰夷所属婆罗、瓜哇、浡泥大岛》,卷十《英荷二夷所属葛留巴岛》,卷十一《英荷二夷所属亚齐及三佛齐岛》、《英荷二夷所属美洛居岛》、《英夷所属新埠岛》,卷十二《日本岛附录》、《附东南洋形势及针路》,卷十五《西印度之如德亚国》,卷十七《五印度沿革总考》,卷十八《中印度沿革》、《东印度沿革》、《南印度沿革》、《西印度沿革》、《北印度沿革》,卷十九《北印度西北邻部附录》,卷二十四《欧罗巴洲总沿革》,卷三十四《英吉利国广述上》,卷三十五《英吉利国广述下》,卷三十七《俄罗斯国沿革》,卷三十八《墨利加洲总说》、《弥利坚国总记上》、《弥利坚国总记下》及卷四十六《国地总论下》,卷四十七《筹海总论上》,卷四十八《筹海总论下》,卷四十九《夷情备采》,卷五十《洋炮图说》等共19卷。

从以上可见,《海国图志》五十卷本已是一个经魏源精心编撰得很完整的版本。且其叙言末标明:“道光二十有二载,岁在壬寅嘉平月,内阁中书邵阳魏源叙于扬州。时夷艘出江甫逾三月也。”魏源特别注明“夷艘出江甫逾三月”这个成书的时间,也是中国蒙受鸦片战争耻辱切不可忘记的时间。可见魏源编撰此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也就是为中国的御海图强而作。

至道光二十七年(1847)春天,魏源对《海国图志》一书进行了增补修订工作,至仲夏五月,古微堂镌板《海国图志》六十卷本竣工。魏源这次修订,对五十卷本的叙言几乎未作改动,仅将标题“海国图志叙”加一“原”字,改为“海国图志原叙”,“五十卷”改为“六十卷”;末尾原有“时夷艘出江甫逾三月也”10字,则删去改为“原刻仅五十卷,今增补为六十卷,道光二十七载刻于扬州”23字。

这次全书增补的内容,主要为两方面:一是从卷三至卷四十三有48次辑录《万国地理全图集》的文字,而辑自其他书籍的仅卷七补谢清高《海录》、国史馆《郭世勋传》和卷三十九补《美理哥图志略》等少许文字。《万国地理全图集》,魏源没有注明其作者,《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辑有此书,标明“阙名”,熊月之撰文疑为《万国地理全集》的另一版本。〔6〕《万国地理全集》为德国传教士郭实腊所著,道光十八年(1838)在新加坡出版,其主要内容曾在郭氏主编的《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上连载。魏源在《海国图志》五十卷本中辑录了郭氏编的另一本书《贸易通志》,这次获得《万国地理全集》当有可能。他称《万国地理全图集》“世所鲜见”,这次辑录达48次,咸丰二年的百卷本《海国图志》还征引了9次,可见魏源对此书资料十分珍重。二是附录的资料大为扩充。原卷四十九《夷情备采》,今增补为卷五十一和卷五十二《夷情备采》上下两卷;原卷五十关于洋炮和西洋器艺的资料,增补为卷五十三至卷六十共八卷,辑录《仿造战船诸议》、《火轮船图说》、《铸炮铁模说》、《仿铸洋炮说》、《炸弹飞炮说》、《炮车炮架图说》、《攻船水雷图说》、《西洋远镜作法》等文章15篇。

至于全书结构的调整,主要是将原卷三十二中属大西洋欧罗巴洲的《普鲁社国记》和《普鲁社国沿革》等,调到卷三十八,改归北洋。故两种版本的卷一至卷三十七目次相同,自卷三十八始增一卷,然后原《筹海总论》上下两卷增为三卷,原《夷情备采》和《洋炮图说》等二卷增为八卷,可见这六十卷本所增十卷,眉目十分清晰。

咸丰二年(1852),魏源对《海国图志》一书进行了最后一次修订扩充,由道光二十七年的六十卷,增补为一百卷,并在付印前写了一篇《海国图志后叙》,这就是后来通行的咸丰二年(1852)邵阳魏氏古微堂重刊百卷定本。《后叙》在阐述自明万历以来“谭西洋舆地”的图书及清朝译本之“灿若星罗”之后,着重申述了自己编纂《海国图志》一书的原因:“惟是诸志多出洋商,或详于岛岸土产之繁,埠市货船之数,天时寒暑之节,而各国沿革之始末,建置之永促,能以各国史书志富媪山川纵横九万里、上下数千年者,惜乎未之闻焉!”〔7〕这既说明了《海国图志》与西洋人谈世界地理图书的区别,又突出了《海国图志》对各国沿革和政治制度乃至经济、军事、科技、宗教和民俗文化等各方面深入考察和研究的学术性。丰富的世界各国历史地理文献资料,加上魏源对各国沿革、政体等方面的深入考察和研究成果,再加上冠于全书之首的“议守”、“议战”、“议款”纲领性文献《筹海篇》,这就是《海国图志》有别于西洋各书的重要特点,也是作者“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小用小效,大用大效,以震叠中国之声灵者”〔8〕的良苦用心和厚望所在。

据笔者逐卷考察和对比五十卷本、六十卷本、百卷本的引书情况,知这次修订增补文献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四部书。一是葡萄牙人玛吉士的《地理备考》。玛吉士是久居澳门的葡萄牙马葵士家族一员,初在澳门任葡萄牙当局的翻译,道光二十七年后为法国驻华公使馆翻译。《地理备考》是他的重要著作,全名为《新释地理备考全书》。魏源很推崇《地理备考》一书,在《后叙》中称:“近惟得布路(葡萄牙)国人玛吉士之《地理备考》,与美里哥人高理文之《合省国志》〔9〕,皆以彼国文人留心丘索,纲举目张。而《地理备考》之《欧罗巴洲总记》上下二篇,尤为雄伟,直可扩万古之心胸”。因此,这次修订时魏源引录《地理备考》90余处,约12万字,为全书引文之最。此外,卷七十六还全录了玛吉士的《地理备考叙》和《地球总论》,卷九十六至卷一百全录了玛吉士的《地球天文合论》,分作一、二、三、四、五论五卷。二是《外国史略》。魏源称此书为马礼逊所著,但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于道光十四年(1834)死于广州,而《外国史略》一书中至少有30处写到道光十五年到道光二十七年的事情。因而据考证,该书的作者应是马礼逊的二儿子马理生。〔10〕百卷本《海国图志》引录《外国史略》达59处。三是《地球图说》。魏源注明此书作者是“英人祎理哲”,据熊月之考证,祎理哲应为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并不是英国人。《地球图说》是祎理哲第一部中文著作,道光二十八年(1848)由宁波华花圣经书房出版。这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的简明读物,图文结合,扼要可读,魏源引录此书34处。四是中国人徐继畬编著的《瀛环志略》。此书十卷,于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刊行。作者撮录中外有关著作,对各国风土人情、史地沿革及社会变迁均有论述。魏源这次增补《海国图志》,辑录《瀛环志略》30处。

此外,这次增补的附录资料很多,如:六十卷本的《夷情备采》仅上下两卷,百卷本增为三卷;六十卷本关于仿造战船、洋炮、西洋器艺之类为卷五十三至卷六十,凡八卷、百卷本增加奏疏和玛吉士的《地球天文合论》等,扩充到十七卷。

这次修订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则是魏源用自己在广州、香港买到的地图册,增加了一些新图,换去了部分旧图。这正如他在《后叙》中所说:“又旧图止有正面背面二总图,而未能各国皆有,无以惬左图右史之愿,今则用广东香港册页之图,每图一国,山水城邑,钩勒位置,开方里差,距极度数,不爽毫发。于是从古不通中国之地,披其山川,如阅《一统志》之图;览其风土,如读中国十七省之志。岂天地气运,自西北而东南,将中外一家欤!”可见魏源对这次修订是非常满意的。

从1842年至1852年,魏源历时10年终于完成了《海国图志》一书初版、修订扩充、再修订扩充的三个版本的艰巨任务。有的学者以为《海国图志》开始就是六十卷本,有的学者则以为百卷本是六十卷本“补辑四十卷”而成,这都是不对的。《海国图志》初版是五十卷本已毋庸赘言;而六十卷本到百卷本也并没有补辑四十卷那么多,好多卷都是有分有补,或一卷分为两卷,或一卷补辑成三卷,实际增加的字数还不足30万字。但三个版本中,毕竟是百卷本内容最丰富,结构最完备,故岳麓书社整理出版《魏源全集》,收录的《海国图志》是百卷本。至于文集中收录的《海国图志叙》,则中华书局《魏源集》和岳麓书社的《魏源全集》,都是录自《古微堂内外集》的六十卷本叙。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3月版《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魏源卷》,因所收文章按编年顺序,故收录的《海国图志叙》是初版于1842年的五十卷本叙。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尽管道光壬寅(1842)年五十卷本初版后,1844年续印又有“道光甲辰本”,道光丁未年(1847)扩充成六十卷后又有所谓重订的1849“道光己酉本”,但这两种都是未作多大修改的重印本,并不是重新修订改变了卷数的新版本。

2.魏耆所撰《邵阳魏府君事略》中,于道光二十二年“抚议”即中英签订《江宁条约》后,言父“有感而著《圣武记》”,却未及当年完成之《海国图志》五十卷,而延至道光二十七年魏源丁母忧时说“遂于读礼之暇”成《海国图志》六十卷,其意或碍于五十卷本成于“夷艘出江甫逾三月”之时令且语言犀利而故意不说,或未见五十卷本而误记,容待考。

3.吴泽、黄丽镛.魏源〈海国图志〉研究.历史研究,1963(4)

4.如朱维铮《音调未定的传统》一书中《魏源:尘梦醒否》一文中所云。

5.以上所列引书目录,均系笔者据道光二十二年《海国图志》五十卷扬州刻本(湖南图书馆藏40册本)所录。

6,10.熊月之.〈海国图志〉征引西书考释.//纪念魏源诞辰2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魏源与近代中国改革开放.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40,143 -144

7,8.《海国图志后叙》,见《魏源全集》第四册,页7-8

9.按:《合省国志》,即高理文《美里哥国志略》,早在道光二十二年已辑入《海国图志》五十卷本,此与《地理备考》一书同议,曾引起读者误解,以为《合省国志》一书迟至百卷本才辑入。

猜你喜欢

沿革魏源图志
图志
再高几厘米就会倒塌
漫画
图志
民国时期陆军编制沿革
林则徐、魏源的海防战略思想是消极的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沿革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沿革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沿革
试论林则徐、魏源的军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