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身气功引入高职院校的必要性及开展模式研究

2014-02-12宋金超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亚健康气功教职工

宋金超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08)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注重“调身、调息、调心”,通过锻炼,调顺人体系统功能状态,改善身体健康状况,使身心臻于高度和谐的技能。健身气功以其动作徐缓、强度不大、好学易练、场地要求低、健身效果明显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自2004年推广以来,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地方,在培养祖国建设者、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陶冶大学生情操,有必要将健身气功引入高职院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贵州高职院校健身气功为研究对象,剖析引入健身气功对高职院校的现实意义,构建健身气功在高职院校的推广模式。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近几年关于健身气功,以及相似项目在高校的普及推广研究成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提炼可供借鉴的思想和研究方法,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撑。

1.2.2 访谈法 通过电话、网上交流、实地访谈具有丰富的科研、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健身气功管理人员,了解当前健身气功在高校的发展现状与方向,以及教学方面的相关看法,了解学生在健身气功方面的知识情况。

1.2.3 逻辑分析法 对查阅到的文献资料、访谈情况等运用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 健身气功释义

健身气功的概念是在1996年8月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体委、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社会气功管理的通知》中首次提出的。该通知明确指出:“社会气功是指社会上众多人员参与的健身气功和医疗气功活动。群众通过参加锻炼养生康复的,属于健身气功”,从内容上对健身气功作了限定,但是并不能将健身气功与其他项目区别开来。

200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健身气功管理暂行办法》,对健身气功概念作了进一步的界定,指出“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加明确健身气功的独特性,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又进一步对健身气功的概念进行阐释。“健身气功是一项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的锻炼,调顺人体系统功能状态,改善身体健康状况,使身心臻于高度和谐的技能。其赋予了调心、调息的内容,而且强调“三调合一”的境界,使健身气功真正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成为我国正式开展的第62个体育项目。

3 健身气功引入贵州高职院校的必要性

3.1 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

健身气功从远古的历史长河中走来,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洗礼下,不断得到继承、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一项具有独特健身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体育运动。千百年来,为炎黄子孙的强身健身、修身养性做出重要贡献,成为了我们能够引以自豪的民族特色健身形式。在西方体育的强势渗透下,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逐渐褪色、黯淡。新世纪之初,国家提出了发展民族体育的号召,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在传统气功功法的基础上,按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博采众长,通过创编——试推广——研究——全面普及的模式,先后推出了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等健身气功功法。新编健身气功功法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因其简单易学、健身效果明显,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地方,有责任让学生接受这一优秀民族文化的洗礼。高职院校学生具有思想活跃、知识丰富、认知学习能力强、时代气息浓厚等特点,他们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理应成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主力军和先导。

3.2 学生健身锻炼的需要

相关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是亚健康的高发群体,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生理、心理存在不同程度的亚健康问题。教育部曾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近乎60%的大学生有体虚、易疲劳、失眠、注意力不易集中、情绪不稳定等亚健康状况;清华大学在对近几年休学学生的分类统计中发现,近50%是由于精神或神经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还有一项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江苏省六所高校四年级1 520名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现况的调查表明,在列举的96种亚健康症状表现中,具有16项以上症状的学生达61.02%,64.19%的学生认为有亚健康症状,并对自己的社会行为有影响,20.87%的学生总怀疑自己有病。

放眼身边的教职工、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具有体育锻炼习惯的人凤毛麟角,有的身体已逐渐向病态发展。健身气功,一项古老而又新兴的体育项目,一招一式无不蕴含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医思想,对于“治未病”有着特殊的功效。研究表明:长期习练健身气功,通过“三调”的锻炼,能够提高机体各项良性指标,改善人体各系统功能,促进人体亚健康状态的康复。

高职学生普遍睡眠不足、沉溺网络、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等,是造成学生亚健康的主要推手,通过习练健身气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改善身体亚健康状态,以健身气功养生文化为指导,构建良好的生活习惯。

3.3 高职体育课程的需要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以西方体育教学为主。在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度里,除了太极拳鲜见于体育课堂外,其他民族的、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很少走进学校体育课堂,不是我们的体育课程内容已经足够丰富,而是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西方体育赤裸裸渗透下,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失去了原有的光芒。将健身气功纳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不仅有利于这一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强健学生体魄,对于丰富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有着重要意义。在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选择,而且健身气功更有利于学生终生体育的培养。

通过访谈了解到,目前贵州还没有一所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健身气功教学,从全国范围来看,尤其是体育院校已经把健身气功列为必修或选修课程,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医学院以及职业院校也陆续开展健身气功课,与此同时,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已举办数届,健身气功进入高校已是趋势所向。

4 健身气功引入高职院校的模式

4.1 高职院校健身气功管理模式

气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以中国传统哲学、医学、宗教信仰等思想为指导,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有精华也有糟粕,甚至参杂迷信元素。在上个世纪90年代,气功曾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大肆宣扬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损害人民健康的不法思想和言论,造成极度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在新世纪之初,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出出新”的主导思想,在传统功法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生物学、运动学、心理学等领域知识,对健身气功传统功法进行创编,力求体现新编健身气功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由于健身气功的特殊文化背景,国家体育总局以及各级单位对健身气功有着严格的管理要求,借鉴其他城市以往的推广经验,笔者认为,应将高职院校健身气功纳入“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管理模式的同时,实行“两轨、四级管理”。即第一轨: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市体育局——学校;第二轨: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学校;第一轨主导健身气功技术教学普及、知识宣传推广、组织比赛竞技等,第二轨主导行政、政治思想把关,不给不法分子企图利用健身气功的机会。“两轨”各负其责,层层把关,引导健身气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4.2 高职院校健身气功传播模式

健身气功秉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千百年来,无论是强健民族体魄还是文化传承,健身气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职院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圣地,理应担当传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不断流、得以延续的重要保障。

根据以往体育传播、推广普及经验,健身气功在高职院校的推广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学习技能、普及推广。首先,选拔学校体育教师或具有相关体育特长的教职工参与有关部门举办的健身气功培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其次,积极开展校内推广。教职工层面:以工会为龙头组织教职工学习和练习健身气功,普及健身气功知识文化,让健身气功成为教职工修身、养生、健身的利器,充分享受健身气功带来的健康体验和文化熏陶,并在全校起带头推广作用。学生层面:由学校体育实施部门以体育课程的形式,在公共体育课程中开展健身气功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知晓、掌握健身气功的文化理论和动作技术,热爱健身气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行动中来。

第二步:创立协会、表演展示、比赛交流;通过第一步的教学推广,使全校教职工对健身气功建立整体性认识,为健身气功的进一步推广普及奠定群众基础。在第二步,应当创立健身气功协会,以协会的形式把全校师生组织起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聘请国内健身气功专家来学校讲学、教学等。同时,在学校各级运动会、展示会、交流会等文艺汇演中,积极为健身气功搭建展示平台,让更多的学生、教职工参与到健身气功运动中来。另外,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健身气功优秀学生,组织代表队参加全国、省(市)等不同层级的健身气功交流比赛,拓展教职工、学生的健身气功视野,提高健身气功在学校的影响力。

第三步:放射传播、实践提高。这一阶段是健身气功的输出阶段,通过前两步的学习、积累,可将健身气功知识丰富、技术较好的教职工、学生组成自愿队,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开展社会教学推广,让健身气功走出校门,走向大众,形成全民健身热潮。其次,高职院校学生实行“2+1”培养模式,即在学校学习两年,在外顶岗实习一年,学校充分利用学生在企事业实习阶段,根据学校、学生、企事业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在企事业单位中开展健身气功活动,让健身气功惠及企事业员工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结语

健身气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由于其简单易学、效果明显、对场地要求低等特点,在全民健身的大热潮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技能学生的地方,有责任传承和发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开展健身气功活动,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是学生健身锻炼的需要,是高职体育课程的需要,同时也是国家政治诉求的需要。高职院校开展健身气功运动,首要任务是解决如何引入、推广传播的问题,构建健身气功良好的管理模式,形成合理的推广路线,传承文化,学以致用才是高职院校引入高职院校的根本目的。

[1]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 孙云,等.大学生亚健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2009(18):293~295.

[3] 石荣群,等.传统保健体育与大学生亚健康[J].大众科技,2008(5):169~170.

[4] 虞定海.上海市健身气功发展战略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4):73.

[5] 邱斌.重庆市健身气功社会化推广持续发展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2(4):6 ~7.

[6] 胡剑秋,石玉.健身气功在防治大学生亚健康中的运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2):57~59.

猜你喜欢

亚健康气功教职工
渭南师范学院“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教职工书画作品选登(一)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一)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二)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跟踪导练(一)
健身气功表演的当代社会价值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