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图书馆复合过刊阅览室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
2014-02-12武强
武 强
(通化师范学院 图书馆,吉林 通化 134002)
复合过刊阅览室,亦称混合过刊阅览室,它源自复合图书馆(hybrid library).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复合过刊阅览室的读者服务工作已渐渐成为图书馆馆员亟待研究的问题, 它关系到传统过刊阅览室转型能否成功.
1 复合过刊阅览室的释义
初景利老师总结为:“复合图书馆就是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信息用户在电子型资源和印刷型资源并存的复合环境下查询信息.”复合过刊阅览室是集传统印刷型文献资源与电子型文献资源以及网络虚拟资源于一体的新型过刊阅览室.它将传统过刊阅览室作为一个框架,将印刷型文献资源与电子型文献资源先进行整合,再紧密地结合,最终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复合体.因此,复合过刊阅览室可以让读者便捷地在印刷型文献资源与电子型文献资源之间获取各类的文献信息.
2 复合过刊阅览室读者服务工作的新特点
(1)及时性.随着复合过刊阅览室的建立,它的资源不仅囊括了传统的印刷型文献资源,还涵盖了数据库、电子期刊等电子资源,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强有力的复合体.由于传统过刊的装订具有一定的时间性限制,而读者所需的文献资源又要有及时性这一特点,没有了时效性,必然会降低人们的关注程度,那么它的利用价值也会在无形中下降,所以在平时的科研与教研中对于文献资源的查新是十分必要的.正是因为电子型文献资源具有时效性强这一特征,所以复合过刊阅览室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过刊阅览室文献资源及时性差的缺点,另外,它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文献资源的实时传递,真正使复合过刊阅览室的读者服务工作具有及时性的特点.
(2)全面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型文献资源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越了印刷型文献资源的数量,它涉及的学科面更广,文献资源的储存量更大.另外复合过刊阅览室所提供的服务不仅包括本馆的各种文献资源,还包括分散于其他馆的各种文献资源.而传统的过刊阅览室受空间等因素的制约,馆藏文献的数量是有限的,复合过刊阅览室的建立,将电子型文献的服务与参考咨询服务融入传统过刊阅览室的读者服务中,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过刊阅览室在一些学科建设上的不足,使得复合过刊阅览室形成了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的多学科文献保障体系,与传统过刊阅览室相比,读者的数量将有大幅度的增加.
(3)个性化.与传统过刊阅览室相比,复合过刊阅览室的读者将得到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如远程资源的检索、定题服务、虚拟参考咨询、全文传递等.有些读者不光要借助于传统过刊阅览室在短期内获得更多的文献资料,同时还要把自认为有用的文献资料通过打印、复印、扫描等便捷方式带回去做进一步的学习与研究. 复合过刊阅览室无疑满足了读者在这些方面的需求,在文献利用层次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复合过刊阅览室的读者可以享受到传统过刊阅览室与电子阅览室以及参考咨询等多重服务,充分满足读者对不同服务形态的需求,个性化服务成为其读者服务工作的重心.
3 对复合过刊阅览室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
3.1 传统过刊资源要进行规范化整序
在合理与科学布局的基础上,复合过刊阅览室要按照学科归属与相关利用因素将有关印刷型过刊归集到相应架位,要能充分地体现其内在联系.对于学报应按其内容归入图书分类法中的各类别中,再采取“互见”的办法,使刊物根据它的内容在有关的类目中能得到相应的反映.印刷型过刊的编目工作要采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编制的高校期刊联合目录,联合编目是指利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和网络通讯的优势,由多个图书馆或情报机构共同编目,合作建立具有统一标准的联合目录数据库.联合编目利用数据传输协议,实现了编目数据的共享与共建,这一编目方式已成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主流.它对于印刷型过刊资源与电子型印刷资源的共享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让读者在复合过刊阅览室的综合资源库中畅游.
3.2 参考咨询服务
由于复合过刊阅览室配置着微机终端与服务器,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局域网,并能连接至互联网,这样便可充分依托网络上的资源,为复合过刊阅览室的参考咨询服务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复合过刊阅览室的参考咨询人员要有较强的网络信息资源检索能力,对于某一特定主题的情报检索服务要建立起咨询档案,内容包括咨询问题、检索过程、使用情报的来源以及经验总结等.由于复合过刊阅览室的读者服务工作尚处在不断摸索中,只有多积累经验才能查找自身的不足,进而把复合过刊阅览室的读者服务工作做细做扎实.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运用,单一图书馆的馆藏已无法满足读者对原始资料的需求,因而跨馆际、跨系统的协助也变得日益活跃,而复合过刊阅览室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服务平台,可以满足读者在这方面的需求.
3.3 服务方式的优化
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复合过刊阅览室要优化个性化服务,开展“一站式服务”,实行“首问责任制”.个性化服务是复合过刊阅览室读者服务工作中的重心,在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中,传统过刊阅览室的读者服务工作是以图书馆为中心,让读者去接受服务.而复合过刊阅览室则完全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为主导.借阅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独享到共享,可依据读者的实际需要通过QQ、电子邮件、手机微博等软件平台为他们提供各种文献信息,不再受读者与图书馆在空间距离上的限制.所谓“一站式服务”就是根据读者的实际需要,将分散于各处的文献资源进行整合与汇总,一站式地提供给读者,以满足读者对相关文献资料的需求.所谓“首问责任制”就是以最先接受读者咨询或请求的图书馆员作为首问责任人,负责解答读者提出的咨询或将其指引到相关部门去解疑答惑,直到读者满意为止.实行“首问责任制”与“一站式服务”将提高读者对复合过刊阅览室的满意度,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有助于提升复合过刊阅览室的形象.
3.4 文献资源的二次开发
文献资源的二次开发是复合过刊阅览室读者服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二次开发应当结合读者群的实际需求,按学科及图书分类法将馆藏资源进行收集、整理、浓缩、精选,以便为读者提供更有价值的文献资源.二次开发包括印刷型馆藏资源与电子型馆藏资源的同时开发,并且要把它们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要做好期刊导航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工作,要利用SQL Server等关系数据库工具来建立期刊信息数据库,这样才具有通用性与连续性,其具体步骤如下:将馆藏的印刷型期刊与电子型期刊混排并以刊名建立索引点,字段包括类目、刊名、刊期、目录、内容摘要、期刊说明等.在期刊说明字段中要注明此期刊的类型是印刷型的还是电子型的,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对于电子期刊一定要链接全文,便于读者的查用.如果有条件的话,复合过刊阅览室还可以定制专门的软件程序,接受更加全面的服务与系统的定期升级.这样复合过刊阅览室的读者就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的界面进行查找与检索,过刊文献资源的二次开发可以把馆藏中印刷型文献与电子型文献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大一统”的文献保障系统.
3.5 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
没有特色就不能很好吸引读者,读者少就意味着图书馆资源的浪费.高校都拥有自建的特色数据库,用来为本校的学科建设服务.围绕着这些特色数据库我们可以把印刷型过刊中的相关内容通过复印、扫描等方式,汇集起来装订成册,利于广大读者查阅与使用.印刷型期刊具有可信度高、内容完整、连续性强的特点.各馆的印刷型期刊从六十至七十年代甚至更早就开始订阅了,直到如今期期都是有馆藏的.而一些电子期刊只是印刷型期刊的副产品,有的会受到制作过程中随机错误的影响而导致缺页、漏刊等现象,再者,某些文献的作者并不同意将文献公布在期刊数据库中,从而导致其文献的不全.因此,印刷型文献仍具有电子文献不可替代的价值,提高印刷型文献的服务功能仍具有现实意义.
4 读者服务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4.1 提高馆员的全面素质
做好复合过刊阅览室的读者服务工作,关键是其管理者要有全面的素质.对于原有过刊阅览室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各类数据库的操作与利用、电子文献的检索与传输、网络的安全与保障等方面的培训.对于新配置的参考咨询人员要熟练掌握各类印刷型文献的架位、分类号以及期刊的基本内容等.在实际的读者服务工作中,团队合作是十分必要的,他们要能够共享彼此在工作中的快乐与苦恼,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地将一般读者固化为忠实读者,充分提高复合过刊阅览室的各种文献利用率.
4.2 积极开展读者培训工作
复合过刊阅览室是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的综合体,如果读者缺乏现代情报信息的素质,就会直接影响其对复合过刊阅览室的利用率.读者的培训工作要采用因地制宜原则和灵活多变的形式,不只拘泥于集体培训,要强调个性化的读者培训,侧重以用带学.在实际的读者服务工作中,更要重点培养读者在复合过刊阅览室的综合环境下检索和利用各类文献资源的实践能力.
4.3 利用图书馆网站开展宣传工作
复合过刊阅览室是一种新型的阅览室,没有好的宣传,大家是不会充分了解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我们要以图书馆的网站为依托,做好必要的宣传工作,积极建设复合过刊阅览室的二级网页,这样才能生动形象地介绍复合过刊阅览室各种读者服务工作,加强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努力把读者吸引到复合过刊阅览室中来.
4.4 建立与读者的和谐关系
复合过刊阅览室是一个新事物,在复合环境下读者会感到陌生与不适应,急躁情绪也会油然而生.复合过刊阅览室的管理人员要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多进行换位思考,解答读者咨询时一定要耐心细致,多做一些现场操作的指导,不要怕麻烦.只有把读者看作朋友,与读者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才能真正地为读者做好服务工作.
5 结语
期刊具有信息量大、专业性强的特点.在高校教学与科研活动中,它是不可缺少的文献资料来源,因此,过刊阅览室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网络技术发展,传统过刊阅览室的读者服务工作已无法适应新的需要,具体体现在读者数量少、文献利用率低等方面,而复合过刊阅览室的读者服务工作能主动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使其从传统走向现代,它将为复合过刊阅览室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初景利.复合图书馆的概念及发展构想[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8).
[2]洪淑琼.复合阅览室运行模式初探[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6(2).
[3]乔建萍.复合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J].图书馆建设,2011(18).
[4]崔凤莲.试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变与深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2).
[5]杨玉祥.公共复合阅览室服务探要[J].图书馆学刊,2013(5).
[6]万爱雯.图书馆资源建设与编目工作研究[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