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成语的起源
2014-02-12
浅析英语成语的起源
李惠翔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300221
英语成语是英语语言的一种重要语言形式,常承载着独具特色的文化色彩。探索英语成语的起源不仅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更是了解西方国家文化的有效途径。
英语成语;文化;起源
英语成语作为英语语言的一种重要语言现象,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透视西方国家文化的一个窗口。英语成语含义丰富、生动多彩,恰当运用对增强文字的表达力大有裨益。
“成语源自生活”(Idioms are the daughter of daily experience)这句话告诉我们:成语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的语言积累和智慧结晶。按照这个思路,探索英语成语的起源就要从记载着古代西方文明的重要古典论著入手。
一、起源于《圣经》故事、希腊罗马神话的成语
(一)由《圣经》产生的成语广为流传
比如,在《圣经》里将狗看作是不清洁的卑微动物,由此直到中世纪,英语中把狗依旧比作“没有价值的卑贱之辈”。这便不难想象Go to the dogs(堕落,江河日下)的由来。再如,The writing on the wall字面看,译者首先会想到是贴在墙上的新闻,但其实这是个出自圣经旧约的典故,含义是迫在眉睫的大灾难,大祸临头。讲的是古巴比伦国王伯沙撒(Belshazzar)设宴纵饮当中,只见一只巨大的指头在墙上写下四个大字MENE、MENE、TEKEL、UPHARSIN,却看不见写字的人。国王惊恐万分,不知所措。谁也不知道这四个字的含义是什么。后来,请来了被俘虏的犹太先知丹尼尔,才得以解:上帝已经知道你的王位到此完结;你已经无足轻重;你的国家将分裂,你的一切尽归玛代人和波斯人。果然,当天夜里国王遭受了灭顶之灾,战败并被杀害,由62岁的玛代人大利乌取而代之。由此可知,The writing on the wall是亡国的征兆。
(二)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内容丰富、影响深远
例如:Cut the Gordian knot意为“困难迎刃而解”。Gordian knot是希腊神话佛里几亚王(King Phrygia)的难结,按神谕能解开此结者,即可为亚细亚王。亚历山大大帝听闻后,挥剑砍断之。所以,后人用Cut the Gordian knot形容“当遇到棘手的难题时,用快速的方法彻底解决”。又如,To cross the Rubicon and burn one’s boats意为“破釜沉舟”。传说罗马凯撒大帝渡过卢比庚河后立刻下令烧毁全部战船,以示有进无退、誓死进攻的决心。此典故与我国楚汉争霸时期项羽所为异曲同工。还有,Helen of Troy意为“红颜祸水”。希腊传说中古代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Menelaus)有一位绝色妃子叫做海伦(Helen)。公元前1193年,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俊美的二儿子帕里斯在希腊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的宫中受到了盛情款待,但是,帕里斯恩将仇报,诱骗走了海伦,因此发生了特洛伊之战,最终导致特洛伊城的毁灭。与特洛伊之战有关的还有一个成语家喻户晓,Achilles'heel出自荷马史诗,意为致命要害、致命弱点。阿基里斯(Achilles)是希腊战神,传说其母为使儿子所向披靡、刀枪不入,在他出生后不久就捏着他的脚踵浸在圣水中,但只有她捏住的脚后跟没有浸到圣水,这恰恰成为他的致命弱点。在特洛伊之战中,特洛伊王子按照太阳神阿波罗的指点,一箭射中了阿基里斯的脚后跟,使其受致命伤而死。此外,有An apple of discord(争斗之源、争端起因、祸根);The Trojan Horse(暗藏杀机、潜在的危险);Pandora's box(字面译为:潘多拉之盒,喻意为灾祸的根源)等都出自希腊神话故事。
二、起源于历史传说、古代寓言的成语
带有迷信色彩的古代传说产生了大量成语。像几百年前的东方一样,当时的欧洲人相信世界上有鬼神,相信各种动物有神奇的魔力。比如,在航海者的眼中,猫、狗是暴风雨的罪魁祸首。暴风雨的出现是由于女巫作祟,而黑猫就是女巫幻化成的。狗和狼在北欧神话中被喻为暴风雨之神欧丁的使者。所以,猫象征着暴风雨,而狗象征着与之相伴的强风。这便有了一个成语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狂风暴雨)。
欧洲寓言名著中影响最大的是《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擅长刻画动物形象,用动物讽喻当时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好恶、揭示生活哲理。《狼来了》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这便是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Cry wolf(讲假话、故意欺骗的行为)。Ass in lion’s skin也是一条源于《伊索寓言》的英语成语,与我国古代成语“狐假虎威”十分相似。这个故事是说:一头生活在森林里的驴子,感到惊恐,认为自己的生命时刻受到森林里凶猛动物的威胁,同时又感到不悦,因为山里的小羊、小鹿对它也极不恭敬。它突发奇想,找来了一张狮子皮披在身上,结果吓得大、小动物四处躲藏。驴子见到这个情景十分开心,大笑起来,一下子原形毕露了。还有,Dog in the manger(槽中之狗)。讲的是:一只恶狗为了不准牛、马等牲畜吃干草,常卧在盛满干草的牲口槽里。每逢牛、马经过牲口槽,这只恶狗总是狂吠乱咬、嘶号不止,直到把它们赶走。一头牛气愤地对伙伴们说:“What a selfish Dog!He can not eat the hay himself and yet refuses to allow those to eat who can.”所以人们就用Dog in the manger来比喻“那些抱有自私自利之心的霸道之辈。”
三、出自文学名著、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的成语
文学名著也是成语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则是英国文学的杰出代表。成语The pound of flesh意为“合法但有悖常理的要求”,便出自莎士比亚著名的讽刺喜剧《威尼斯商人》。讲的是,残忍的高利贷者夏洛克设计陷害正直单纯的商人安东尼,让他立下契约:如逾期归还借款,将允许夏洛克割下安东尼的一磅肉。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那些残酷无情、有悖伦理的行为。
Steal one’s thunder意为“剽窃他人的方法、窃取别人的功绩”。这个成语源自英国大戏剧家约翰·丹尼生上演其创作的首部戏剧《阿比乌斯与弗吉尼亚》的一则趣闻。当时,在这部戏剧的表演形式上,丹尼生对道具和戏剧背景进行了大胆尝试,并首次使用了雷声的音响手段烘托气氛,但这个剧本并没有引起当时观众的广泛欢迎。不久后,在戏剧《麦克白》演出时,使用了类似的雷声轰鸣的音响形式,演出大获成功。丹尼生听闻后,大呼:“My god,the villains will play my thunder but notmy play.”(上帝啊,这些小人不上演我的戏却偷用了我的雷。)
Burn the candle at the both ends(过分耗费精力或钱财)出自法国作家查尔斯·金斯利(Charles. Kingsley)。在其小说《两年前》中有一个过分耗费精力的角色,这个人每天工作到深夜,清晨继续起来干活儿。这就是说他工作时间的两端几乎介于头天刚结束和第二天开始之间。Die in harness(鞠躬尽瘁,殉职),harness原指“套着马具”,引申而指“受约束”或“在执行职责中”。这一成语出自莎士比亚的《麦克佩斯》(Macbeth)第五场。
Go West(死去、逝世)的用法起源于十六世纪,但成为一般通用的俚语,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在十九世纪以前,英国和大陆国家战争,只能说是向东或是向南,只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才有所谓的西线。西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最激烈、死伤最惨重的地方。士兵们认为如果奔赴西线战争就鲜有生还的可能,所以Go West有此说法。我国也有“归西”的说法,是指死后升天,到西天去的意思。
Watergate水门事件或译为水门丑闻,是美国历史上极其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事件,在当时的美国和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Watergate泛指非法勾当或秘密进行的丑陋事件。Watergate是指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名字,那里是当时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的所在地。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帮助时任美国总统的共和党人尼克松争取连任,其竞选班子的5名重要成员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的办公场所安装窃听装置,被安保人员发现并被当场逮捕。案发后,尼克松被迫于1974年8月8日宣布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再比如,Waterloo滑铁卢是比利时南部距离首都布鲁塞尔大约二十公里的一个小镇。这个古朴宁静的小镇的名字响彻世界,即使对它根本不了解的人说起某人在某个重要竞争中惨败,就必定会说这个人遭遇了滑铁卢。这是在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在此地与英国、普鲁士联军激战并最终惨败。随后,拿破仑宣布退位。由此开始,遭遇滑铁卢便成了遭遇惨败的代名词。
著名发明家、政治家和作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美国社会享有盛誉,围绕他的成语也有一、二。比如,Have axe to grind意为“别有用心”、“居心叵测”。这是发生在富兰克林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一个人带着一把斧子来到了富兰克林家里,他既想无偿使用他家的砂轮磨斧子,又想让富兰克林替他转动砂轮。一番花言巧语,让年幼的富兰克林甘愿配合这个人转动砂轮,以至于双手磨出了水泡。而等这个人见到斧子磨好了,却对富兰克林的疼痛置若罔闻,冷笑一声转头边走,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鄙视那些“阴险狡诈、别有用心的人”。再有,Time is money.意为“时间就是金钱”,出自富兰克林的著名篇章《致年轻商人》。后来,这句名言被正处于产业革命的美国企业家奉为座右铭,与我国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源于日常生活、民间习俗的成语
成语很多来自于日常生活和民间习俗,这是各个阶层的人民大众在工作、生活中对于他们经验、思想成果的精辟表达。
英国是一个岛国,早年的造船和航海业领先世界。大航海时代更被认为是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开端。在航海和商贸往来刚刚兴起之初,维京海盗臭名昭著。他们的舰船往往悬挂醒目的骷髅旗以恐吓往来船只,袭击商船以抢掠财货。因此,商船的水手对往来船只的旗子非常关注,一旦见到骷髅旗便提早准备、顽强抵抗。后来,海盗发觉越发不容易得手,便打着商船旗号出其不意地抢劫商船。至此,Sail under false color就成为招摇撞骗、虚假诈骗的代名词。
英语中To give somebody the sack意为:解雇某人。据说,在19世纪初最早出现这个用法,据说是仆人或雇工受雇用时需要用口袋将他们的工具和财物装好一并交予雇主保管。一旦他们被解雇时,雇主则把口袋交还给他们。与这成语相对应的是To getthe sack(被解雇、被驱逐)。美式英语将这一俚语演化成To give somebody the axe。据考证是早年美洲印第部落有个习俗:当部落首领宣布驱逐某一部落成员时,酋长便给他一把斧子,作为在外流浪的防身之物。在中国,解雇某人时常说:“叫某人卷被子走人”。这卷起的被子就相当于英国雇员被解雇时拿上的口袋、美国人拿起的斧子,都有“被解雇”的意味。
2) 如图5(a)(d)所示,通过观察可以发现SRC-4较SRC-1构件滞回曲线的饱满度基本没什么变化,由此可知改变构件的箍筋间距对构件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
五、与动物有关的成语
动物类成语在英语成语中所占的比例很大。这类成语往往反映着西方人某些与动物有关的社会活动或是对某种动物的感情偏爱,人们常常借助动物的鲜明特征、生动传神地表达着深刻的含义。
赛马、赌马是英国社会的一种重要风俗,上至达观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普遍都有赛马、赌马的嗜好,所以与马有关的成语屡见不鲜。A dark horse(制造冷门的意外获胜者),是指赛马中意料获胜的那匹马。汉语也吸收了这一外来语,“黑马”一词得到广泛的使用。还有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Work like a horse(俯首甘为孺子牛)等等。
英国海岸线很长,渔业发达。在早期基督教徒的心目中,鱼被当作救世主的象征,因此英语中含有fish和海洋生物的成语就十分丰富。比如,Have other fish to fry(别有他图)。fish一词在这个成语中喻指重要的事。再如,Feellike a fish out ofwater(感到陌生,感到不适应),fish喻指处在陌生环境的人。此外,An oyster of a man(寡言的人)、As dumb as an oyster(守口如瓶)的oyster(牡蛎)喻指保守秘密的人。
狗在西方人心目中是忠诚、友好的代名词,是众多英国家庭的宠物,甚至被很多家庭看作是成员之一。人们对狗的赞美之词屡见不鲜,流传着许多义犬救主的故事和传说,由此衍生来的成语也充满了西方人对狗的喜爱。比如,As faithful as a dog(像狗一般地忠诚)、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等。
猫漂亮而且喜欢干净,可以擒鼠、生命力强,西方人很早就将猫视作宠物。因此,出现了许多与猫有关的传说、故事,与猫有关的成语便应运而生。如,The catis out of the bag.(泄露天机)。说的是从前英国乡下人出售小猪时,惯以麻袋装之。有些狡诈之徒为谋私利便以猫冒充小猪。
缺乏经验的人很容易上当受骗,而有经验者往往要打开口袋看看,这样便把猫放出来,于是破绽便败露了。再有,Bell the cat(挺身而出),是出自一则关于猫和老鼠的寓言故事。一天,众老鼠商议如何防范猫的突然袭击。有个精明的老鼠建议给猫的脖子上系个铃铛以避之。众老鼠听了连连称赞。可是,谁又敢去给猫的脖子上系铃铛呢?众老鼠无言以对。后来,人们就用Be11 the cat来比喻勇于承担风险,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
鸟在西方也是备受宠爱的动物。根据鸟类的习性特点,人们认为鹰目光锐利,喻指桀骜不驯;天鹅姿态优雅,象征高贵脱俗;孔雀高傲,盛气凌人;乌鸦羽黑叫声难听,隐喻不详和晦气等,因此引用鸟类的成语也不少。如,Watch sb.Like a hawk(严加防范)、All one’s geese are swans(老王卖瓜,自卖自夸)、As proud as peacock(自命不凡)、Black as a raven(像乌鸦般黑)、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二鸟)、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物以类聚)、The bird had flown(人去楼空)、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佛靠金装,人要衣装)、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一燕不成夏)、Like a bat out of hell(风驰电掣)等等。
英语成语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淀概括了西方文化经验的精髓,反映了西方文明的历史渊源。探索英语成语的起源不仅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更是了解英美国家文化的良好途径。作为英语学习者,要注重英语成语的积累和学习;同时,作为英语教师要善于将英语成语的起源、特点和用法功能与日常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学生学习、使用英语成语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成语。
[1]周玉.浅析英语成语[J].时代文学,2012,(2).
[2]许华莉.英汉文化差异与英语成语翻译[J].鄂州大学学报,2009,(5).
[3]刘正霞.趣论英语成语[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11).
[4]王晓丽.动物形象英语成语的翻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2,(9).
责任编辑:王远 陈岩
Origins of English Idioms
LI Hui-xiang
(Tianjin College of Commerce,Tianjin 300221)
English idiom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nglish Language,bearing the unique culture.To explore the origins of English idioms is not only an essential part in English learning,but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understand Western culture.
English idiom;culture;origin
H313.9
A
2095-5537(2014)03-00042-04
2014-03-10
李惠翔(1981-),男,汉族,天津市人,天津商务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