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员的职业自省仍然需要数据的支撑

2014-02-12徐建华

图书馆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边缘化刻板图书馆员

徐建华

图书馆员的职业自省仍然需要数据的支撑

徐建华

尽管近十年来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势头着实迅猛,但笼罩在图书馆员头顶上空的悲观阴云却始终没有散去: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实践界,“抱怨”和“郁闷”成为大家对外表达的主旋律,并多数将自己定位为“边缘群体”或“弱势群体”。这种与中国图书馆事业日益繁荣的现实格格不入的“自我边缘化”现象值得我们反思。究竟为何会产生这种现象?又应该如何从“自我边缘化”的困境中走出来?这不仅是我们希望能在本专题中解答的问题,也是全行业应当共同关注和深刻思考的难题。

为回答以上问题,我们选取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的研究视角。“自我刻板印象”,顾名思义,即指对自己所在群体的固定印象。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以此固定印象为着眼点,努力寻找产生“自我边缘化”症结的原因之所在,并希冀为缓解或根治这种负面情绪尽一点应尽的职责。

本研究自2009年启动,采用自编问卷的数据收集方式,采集了全国各地区各类型图书馆4761位图书馆员对自我和职业的评价,有效数据4319份。本研究与“公众对图书馆员的刻板印象”“未来职业者对图书馆员的刻板印象”为并行课题,同为“当代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实证研究”的子研究。

围绕“自我刻板印象”的研究主题,最终形成本专题的5篇研究论文,分别从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研究总况、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描述、影响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因素等方面全方位科学而真实地展现了当今图书馆员对自我形象的看法是什么、为什么,以及对图书馆事业的启示。《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研究主报告》介绍了整个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设计、研究过程、整体性的研究结论和研究对图书馆员“自我边缘化”现象的解释;《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分析》描绘了图书馆员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是什么;《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回归分析模型的构建》找出了影响这一形象的所有因素,揭示了图书馆员为何会形成这样的刻板印象以及为何会出现自我边缘化;《地区与馆型对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影响研究》和《学历和岗位对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的影响》详尽阐释了影响图书馆员刻板印象最为深远、对图书馆事业最有启发意义的原因。

好的实证研究不仅需要前期严谨的研究设计和高质量的大样本数据,后期数据的加工深度也将决定研究能够多大程度上回答预先提出的问题。对于问卷而言,数据加工则包含统计分析和理论挖掘两个方面。本研究在统计分析上除了传统的描述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之外,还引入了当今图书馆学研究中较少使用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手段,目的是可以更精确地把握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尤其是自变量之间的交互效应。为了更好地分析“自我边缘化”现象,我们引入了社会认同理论,假设在职业权力经济地位的分配体系中,图书馆员的附属群体地位是导致自尊水平低、社会认同消极的最根本原因。

对于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实证研究,我们已经历了从公众视野、未来职业者视野转为图书馆员视野的三个阶段,从外群体、中间群体到内群体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转移,是研究视角不断内化的过程。我们将规范性的实证研究方法应用于清晰地勾勒图书馆员心目中的自己和职业,是图书馆员对自身、对职业自省的开端。我们衷心希望,图书馆界能够接受这种认识,认同这种做法,并保持住这种势头。不仅将规范性的实证研究方法用于观察外部世界,更将其应用于不断的自我审视之中。通过真实、可靠的数据收集,科学、规范的加工,分析发现“自我边缘化”的终极原因,找出解决之道,最终实现“职业是高尚的,工作是快乐的”的职业愿景。

猜你喜欢

边缘化刻板图书馆员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近二十年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以心理资本的视角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中性自由
“边缘化”初中的去边缘化
“边缘化”初中的去边缘化
被边缘化的节能司?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