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宋官窑历史文献研究分析

2014-02-12叶佳星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9期
关键词:秘色官窑釉色

叶佳星

杭州萧山南宋官窑艺术馆 杭州 311203

公元一一二七年,北宋靖康之难后,宋室南迁,建都临安(即今杭州),建立了南宋王朝。南宋建炎二年(公元一一二八年),南宋开始举行朝廷祭典活动,据《咸淳临安志。郊庙》记载:“应用铜玉者,权以陶木”,南宋朝廷祭典活动中很多礼器使用青瓷器作为祭典礼器。南宋朝廷对祭典活动中使用的青瓷礼器要求非常高,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宋高宗皇帝口谕宰执:“国有大礼,器用宜称,如郊坛须用陶器,宗庙之器亦当用古制度。卿等可访求通晓礼器之人,令董其事。寻以命给事中段拂,户部侍郎王铖,内侍王晋锡”。于是南宋朝廷自建官家瓷窑,不计工本烧造宫廷青瓷礼器,史称南宋官窑。

一、宋元文献研究分析

南宋官窑作为官家自办瓷窑,南宋朝廷并没有对有关南宋官窑制作烧造的各种资料,进行详细的文字记载。南宋历史上有一些零星的有关南宋官窑的文字记载,基本上出于南宋民间文人笔记和元、明、清后人的转载。从中国古陶瓷的文献记载来看,在唐代以前并没有详细的官家文字记载。最早出现有关陶瓷记载的《大唐六典》(成书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也只有只字片语零星的记载,其记载“瓷石之器”条目作为州县所出贡赋而载入史册,这也是我国最早记载有关陶瓷信息的史书。我国宋代有一些关于陶瓷的记述,主要是宋代文人有关陶瓷的笔记,但我国宋代以后开始出现有关陶瓷的专著,如元代蒋祈的《陶记》、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清代唐英的《陶人心语》,都是我国有关陶瓷制作极有科学研究价值的专著。

宋元时期民间对南宋官窑的记载虽然不多,但有所记载。如南宋文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关于瓷器的描述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澈,为世为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亦曰官窑,比旧窑大不侔矣。余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皆非官窑比。若谓旧越窑,不复见矣”。叶寘对南宋官窑的文字记载,被元末史学家陶宗仪撰写的《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九“窑器”条转载。《南村辍耕录》是陶宗仪的笔记,记录了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料,所记多为陶宗仪本人亲身耳闻目睹的事实,可以成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

陶宗仪对南宋文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关于南宋官窑的描述进行转载,使南宋文人有关南宋官窑的文献记载得以保存下来。叶寘是宋代著名文人,比较了解南宋时期社会概况。他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这是官窑一词最早出现在历史文献记载中。这里所说的官窑为北宋官窑,位置在当今的河南开封,但由于我国黄河流域历史上多年的水患,使河南开封北宋官窑遗址至今尚未找到,十分遗憾。根据对杭州南宋官窑遗址的考察和发掘,叶寘在《坦斋笔衡》中关于南宋朝廷自建官窑、烧造宫廷青瓷的来龙去脉描述是正确的。叶寘在《坦斋笔衡》中对宋代定州白磁器、汝州青窑器、江南处州龙泉青瓷器等等各个窑口的称谓、特色以及生产制作工艺描述也比较客观。文中又说:“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后苑为内廷机构,隶属入内内侍省,其下设有很多制作工坊。叶寘作为南宋人,记述南宋时期的事是比较真实的,如他在《坦斋笔衡》中说:“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修内司隶属于将作监,兼统宫廷窑务烧造瓷器,以至后人把杭州凤凰山老虎洞窑称为修内司官窑。叶寘在《坦斋笔衡》文中所说的:“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亦曰官窑,”这里的官窑指的就是杭州乌龟山郊坛下南宋官窑,也是近代最早发现的南宋官窑遗址。

南宋官员赵彦卫《云麓漫钞》对浙江烧造青瓷器也有记载:“青瓷器,皆云出自李王,号秘色。又云出钱王,今处之龙溪出者,色粉青,越艾色……近临安亦自烧之,殊胜两处”。赵彦卫为南宋文官,其《云麓漫钞》是一部有关当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笔记体著作。该文中记述了浙江青瓷器窑口产地、出处、釉质特色,是南宋关于浙江青瓷器窑口和特色的重要记载。文中所述的近临安亦自烧之,指的就是南宋朝廷自建的南宋官窑。文中所述的秘色青瓷器,在五代越国钱氏为供奉之器。“秘色”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陆龟蒙《秘色越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可见秘色是当时赞誉越窑瓷器釉色之美专有名称。赵彦卫特别指明南宋官窑青瓷为“近临安亦自烧之,殊胜两处”。作为一名南宋文官,赵彦卫在评价唐代、五代越窑青瓷和南宋官窑青瓷是客观的,指明南宋官窑粉青瓷胜越窑秘色瓷。

二、明代文献研究分析

宋、元以后明代有关南宋官窑的文献记载比较多,但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是曹昭的《格古要论》、高濂的《遵生八笺》、谷应泰的《博物要览》及王士性的《广志绎》。曹昭的《格古要论》在“古窑器”中记述南宋官窑:“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色好者与汝窑相类,有黑土者谓之乌泥窑,伪者皆龙泉烧者,无纹路。”曹昭在论述中说,南宋官窑土脉细润。叶宏明、叶国珍等人在南宋官窑研究中指出,曹昭说南宋官窑土脉细润与叶寘说南宋官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这两种说法都表明南宋官窑对制瓷原料选用和工艺处理高度重视。从杭州乌龟山郊坛下南宋官窑遗址原料考察与试验分析结果看,叶寘说南宋官窑油色莹澈,曹昭说南宋官窑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以上这些南宋官窑特色都离不开南宋官窑对制瓷原料选用和工艺处理。从叶宏明、叶国珍对南宋官窑原料研究结果看,杭州紫金土对南宋官窑胎色、釉色起极其重要的呈色作用,他们的研究表明,在原料配比和烧成制度不变的状态下,制瓷原料的不同加工工艺,是影响南宋官窑的胎釉色和纹片效果的重要因素。

高濂的《遵生八笺》对南宋官窑的性质、釉色和纹片艺术也进行了论述:“所谓官者,烧于修内司中,为官家造也……”,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进一步对南宋官窑釉色及纹片进行了论述:“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谷应泰的《博物要览》对南宋官窑的原料和烧造进一步详细记载:“官窑在凤凰山下,其土紫,姑足色若铁,时云紫口铁足。紫口,乃器口上仰,釉水流下,比周身较浅,故口露紫痕。此何足贵?惟尚铁足,以他处之土,咸不及此也。”王士性在《广志绎》对南宋官窑的胎色特征和制瓷原料也作了记载:“官、哥两窑,宋时烧之凤凰山下,紫口铁脚,今其泥尽,故此物不再得”。高濂、谷应泰和王士性对南宋官窑的性质、使用的原料、胎釉色、纹片特征以及工艺特点的描述,和曹昭的描述基本一致。

三、结束语

南宋文官赵彦卫所著《云麓漫钞》对南宋官窑的记载和元末史学家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转述南宋文人叶寘对南宋官窑的文献记载,曹昭的《格古要论》、高濂的《遵生八笺》、谷应泰的《博物要览》及王士性的《广志绎》四位明代人对南宋官窑的论述,是历史对南宋官窑的极其重要的记载,也是我们研究探讨南宋官窑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史料。

[1]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2004

[2] 高濂,遵生八笺,巴蜀书社,1992

[3] 叶宏明、叶国珍等,南宋官窑青瓷的研究,硅酸盐学报,1983

[4] 叶国珍,浙江南宋青瓷所用紫金土的研究,陶瓷学报,1992

[5] 叶佳星,南宋官窑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2

猜你喜欢

秘色官窑釉色
如意
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的对比分析
1987年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秘色瓷清单
“揭秘”秘色瓷 从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秘色瓷说起
清三代釉彩釉色的继承与创新
西夏官窑瓷器
现代陶艺肌理与釉色结合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秘色瓷文化品牌打造对策研究
此“官窑”非彼官窑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