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蒙运动现代性影响下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

2014-02-12张文彦武瑞原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4年2期
关键词:图情经验主义实证主义

●张文彦,武瑞原

(1.南开大学 商学院,天津 300071;2.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河北 邢台 054001)

启蒙运动现代性影响下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

●张文彦1,武瑞原2

(1.南开大学 商学院,天津 300071;2.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河北 邢台 054001)

图书馆学;情报学;认识论;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理性主义

在介绍启蒙运动现代性的产生背景及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两者对于图情学科的一般性影响。由启蒙运动才得以名扬四海的三种认识论即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在学界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还以不同认识论为单元,回顾和分析了它们在本学科不同主题研究上所产生的影响。

启蒙运动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对近代以来包括自然科学、哲学、宗教和教育学等各个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由此,社会才从整体上对知识和文献的价值予以承认,并引发对文化和教育事业的普遍关注,大规模图书馆体系才获得创建和发展的逻辑基石与社会根基。因此,启蒙运动和现代性的兴起间接成为整个图书馆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动因,由此也成为图情学科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1 启蒙运动现代性与图情学科研究

1.1 启蒙运动现代性与社会科学体系的产生

“18世纪奠定了各门社会科学的基础……它们都脱胎于启蒙运动,它们的创始人是当时那些全能的启蒙者。”其中孟德斯鸠曾表达如下思想:“人类的法律和习俗形形色色,令人眼花缭乱,但并非‘胡思乱想的产物’,而是有规律可循的。特殊的规律可以导致比较一般的规律,由此循序渐进,最终上升到统一的人类规律,即与牛顿万有引力原理相对应的社会原理。这就是启蒙思想家梦寐以求的目标。”[2]174由此,整个社科体系都与启蒙运动现代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后者是前者的前提条件,而前者的诞生也有力地支持了后者的发展和蔓延,当然也孕育和推动了其中图情学科的产生和发展。“现代图书馆职业诞生在欧洲的现代化进程之中,充满现代性的社会意识是图书馆职业精神滋生的天然土壤。”[3]

1.2 实证主义研究传统

“实证主义”最早由19世纪初法国学者H·圣西门提出。实证主义虽年轻,但仍发挥世界性影响,因而常与经验主义并称为诸多领域主流研究方法。同时,“实证主义与经验主义是有区别的……古典经验论的知识论是一个依赖经验观察方法获得的累加——归纳体系;实证主义却更接近一种假说——演绎体系,它除了强调经验观察的重要性之外,还增加了演绎的成分,并用主体间的、感觉间的可检验性来取代经验论的原子论式的现象论解释……孔德的实证主义不仅仅是经验的验证,还包括理论的验证”[4]。

1.3 三种研究传统与图情学科

“元理论是指一个学科的前提假设,同时也是一个学科体系得以独立存在的逻辑起点。”[5]“元理论……可能也被称为‘模式’、‘传统’或者是‘学派’……重点在于基本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由LⅠS之外的学科创建起来并且广泛流传”。[6]图情学科片刻离不开这种关键的元理论。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在图情领域业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识论对用户及其认知、信息搜寻行为、主题分析和分类法都有基础性的影响作用。其同时对信息检索、对‘信息’的理解、信息采选和有关信息系统功能以及信息专业人士的角色理论有着基础性的影响作用。”[7]而经验和实证主义在信息检索、用户研究和书目计量学中已成为主流研究传统,理性主义则是分类法研究(如阮冈纳赞分面分析法)中主流研究传统。曾写道,“认识论对LⅠS领域内所有主要问题都会产生一个根本性的影响,但其中分类方法仍能构成最有说服力的论据”。且“不同的范式对于LⅠS领域内理论与实践开展的方式会产生差异性的影响”。[8]

2 启蒙运动现代性对图情学科研究的一般性影响

2.1 对信息、文献和文献工作的认识

“这种在信息研究内的信息概念是配合着现代性的形成而创建起来的,正如Black指出的‘古代对信息定义成一个过程(例如通知和被通知的行为),但这一定义逐渐被启蒙运动的理性转化为目前流行的对信息的定义,即是一个实体(例如信息是名词而非动词)。因而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信息社会的核心理念)观念的回归……与现代性的发展同步生发出来的。’”[9]这里对信息的界定明显受到了启蒙运动现代性影响。而“以所有形式和媒体……呈现的文献……都是旨在呈现世界状态的一种有正面作用的知识。对于Otlet来讲,文献工作的目的是使真知得以持久地保存下去,从而自动实现知识积累以使其成为能正确反映世界的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其知识流通思想方面的独特性还在于,文献工作要通过将知识标准化和有序化来解决文献问题。”“1951年Briet所提出的重要观点是……知识可以并应当在‘动态的’、‘高速的’和‘精确的’系统中加以组织。且要扎根于标准化的文献管理组织中。”“一个通过知识管理理论,将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与整体性相联系在一起的言论已经在20世纪出现了,这种论述不仅是机构性的,而且有其社会的和政治的根源以及内在联系……知识管理是现代主义范式向整体控制方向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扩展形式”。[10]以上有关文献和知识管理定义等的研究都明显带有启蒙运动现代性的色彩,在此作为论据证明两种社会思潮对学科的一般性影响。

2.2 文献分类研究

作为图情学科的核心领域,“多数的分类理论都在逻辑上与现代性理念紧密挂钩”,“文献中的信息的存在是‘独立于任何人的意识之外的’,其作为‘信息产品’存在,或者更精确地说是作为记录在文献(即承载消息的信息)中的内容,而之后在标引过程中,正如ⅠSO所界定的,是‘将概念从文献中提取出来’的过程”[9]。启蒙运动现代性对文献分类如此重要,是因为专家“对分类工作的思考和实践的基础受到了现代科学模式的影响”[11]。因而“分类法的理论基础与现代社会的科学范式紧密联系,后者在寻求对‘自然现实’更好地予以表现、解释和预测(即更准确、更完整、更简约和更有效的),以便创建起‘一个主客体之间的大裂缝’,在这个空间中科学家的‘角色仅仅是解释自然现实’”。直到当代,钻研分类法仍离不开现代性,其依赖现代性的原因是“现代分类理论中有三个关键的主题,它们使得整个分类理论停留在现代性时期。(1)定睛于技术细节。当分类法超越了‘实用和技术层面’从而产生政治和社会影响时,太多当前分类工作的焦点都集中在了哲学思考和人文领域内。(2)定睛于客观性。目前不少的分类学家认识到语言和认知在本质上的混乱性和解释性,同时,也有学者试图在分类法的研究开发中做到客观不带偏见。(3)定睛于国际化和标准化。上世纪太多的分类法研究的目标在于找到或者构建跨学科领域的通用性和一般性……这些焦点位于书目分类理论和实践的核心,它们共同将分类研究维持在现代性传统当中,并可能共同推动分类研究的进步。”[9]

3 启蒙运动的哲学基础——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对图情学科产生的特殊影响

3.1 经验主义对图情学科的影响

经验主义是“一种诞生于古希腊的认知论学说,其所持的观点为人类的知识起源于感觉,并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2]186而“培根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来源于感觉和经验,由此确立了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他指出,人们在认识的过程中必须从分析个别事物和现实着手,任何可靠的真理都必须用大量的事实做根据;通过把大量的事实加以比较就可能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因此,培根把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看作是理性思维的主要方法”[1]。“经验主义从产生之日起就与理性主义和天赋论学说不断地发生争议而从未间断,”“理性主义主张唯有理性推理而非经验观察才提供了最确实的理论知识体系。通过分析这些争议可知,其分歧主要是集中于本体和认知两个方面。经验主义更偏向于强调人类知识的本源是感觉经验而不是先天的观念;经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任何仅仅通过推理不能够获得真理;相对应的研究方法侧重于对经验的归纳总结,采取的是‘经验+归纳’的方法路线,与自然科学领域中的观察与实验方法相联系。”[5]

3.1.1 用户心理研究

“在信息科学领域已经出现了成千上万的经验主义用户研究。美国哲学学会①英文全称为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英文简称为APA。在1963~1971年间对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可被看做专门领域对信息利用研究的例证,其研究角度为主题分析。这些研究给信息科学带来了很多相关的知识。经验主义研究虽重要但却应该有良好的理论驱动,并要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从而为信息科学领域的知识积累做更多的贡献……我们拥有太多碎片化的关于用户的经验性数据,但是却没能发掘出决定他们更深层次的行为动机。”[12]

3.1.2 馆藏评价与建设

“从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角度来看,馆藏建设的质量评价总是基于用户需求和体验的调查做出的。各部分馆藏的流通数据被用作馆藏未来发展的支配性材料。这种视角假设说所谓‘令人满意的回答’的那部分调查结果是用户研究所无法揭示的,这就暗示说,用户的满意度等主观体验在扮演着馆藏评价中支配性角色。”[7]之后,论述了这种研究视角的缺陷。实际上,用户和专业馆员的主观判断也受到了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因而单纯测度其主观意愿已不是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建议“馆藏发展的基本理论应该与知识生产和利用的认识论研究和社会学研究挂起钩来。信息专家应该评价馆藏评价情况,并且成为在科学鉴定过程、述评文献、售价与评价的变动函数、‘模式’理论以及如何在不同学科领域中建立合作和竞争关系等会影响质量等方面的专家”。[7]

3.2 理性主义对图情学科的影响

理性主义“认为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认知观或哲学思潮。理性主义经历了古希腊哲学、近代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理性主义认为知识的根本来源是先天的观念;认为理性的知识具有真理性,理性演绎获得的知识是本质的、普遍的和必然的;在认知方法上,采取的是‘自明原则+演绎’的方法,与自然科学中的数学公理方法有密切联系”[5]。理性主义对图情学科影响很大,而对分类法(如阮冈纳赞分面分析法)而言,理性主义研究传统是主流。[8]

3.3 实证主义对图情学科的影响

实证主义是“一种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和哲学思潮。它产生于19世纪30~40年代的英法,由法国哲学家孔德等提出……孔德认为,人并非生而知万事万物,因此必须经过学习过程,通过感知、推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经验过的知识,实证主义对应于人类进化的实证阶段……他认为社会的研究可以像研究物理世界一样,能够通过研究获得科学的结果”[5]。

3.3.1 实证主义对图情学科的总体影响

“目前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已经成为图书馆学学科中多数严肃的研究人员支配性的思考方式(自称‘信息科学家’的学者可能全部沦陷)”。[14]“一部分学者界定了实证主义假设在LⅠS中扮演的角色。这些学者包括Dick、Peters、Radford……这些学者中有几个人折衷地表示实证主义和其他研究范式都有必要应用于信息科学。”[1]Michael Harris总结了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特征:“图书馆学是一门年轻但却纯粹的、自然产生的科学。因而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也可应用于图书馆学;”“图书馆……是遵循一般规律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复合体。对这些规律和理论的发展是学科研究的主要目的。”[14]而我们能够“在某些文献中能查到相应的依据。例如,如果我们阅读所能够找到的皇家社会科学信息大会②英文全称为Royal Society ScientificⅠnformation Conference,这里是 1948年召开的一届大会。上所提交的论文……多数论文都是从实证主义视角进行研究的……从这些论文中基本找不到以下的相关内容,诸如科学家的信息行为或动机,学者信息需求产生的背景……10年之后,当后续大会召开时……相同的范式占据了优势地位,但是,从论文集中已经偶尔可以发现对更为深奥微妙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起,情况又有所转变。在研究方法上朝着所谓定性方法逐渐普及的方向发展”[15]。但坚持实证主义范式的同时,排斥其他研究范式就有可能对本学科研究造成负面影响。Michael Harris认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的基本缺陷可追溯到我们对实证主义的认同和认定。另外,这种认识论的自洽已导致图书馆学情报学学者崇尚在研究中运用特定的研究方法,而且导致他们找不到适当的研究问题……必须重新反思‘实证是获取知识的唯一合法途径’这一看法,并且质疑图书馆职业实践对工具理性的执着坚持是否有益”[14]。

3.3.2 标引员索引一致性研究所受影响

当代图情学科“一个典型的实证主义研究即是对‘不同标引员索引一致性’的研究……引领了多数此主题研究的实证主义假设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揭示。(1)这类研究在方法论上属于实证主义方法论,而其则更偏好采用计数的方法,即索引同一种文献的一致(或者不一致)的情况,而不是询问标引员他们为什么要以其自己现有的方式索引文献。⑵ 这类研究在其有关标引员和索引过程上的研究假设也是实证主义的。研究者通常不考虑标引员的解读、有关该主题的知识或是世界观,而倾向于将标引员看成是有时会犯错误的机器人。[13]

3.3.3 相关性研究所受影响

“在诸多信息检索试验中,对结果的评价通常是通过比较两种系统得出的不同结果而做出的。输入会被判定为相关的、不相关的或者是一定程度上相关……实证主义研究倾向于探索变量间的关系,而对产生结果的原因却无可奉告。在信息科学中的相关性研究领域,成千上万的研究都没有就信息系统中不相关条目产生的潜在机制方面的知识有任何帮助……因此,以上论述也是一个实证主义假设阻碍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领域发展的一个例证。”[13]

4 结语

在构建元理论和完善图情学科方法论上,“仅依靠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尝试与其他思潮的共存和融合才能逐步完善这两个基本问题”[5],也即强调了图情学科元理论和研究方法论的多元化。尽管如此,三种研究传统在图情学科发展史上所发挥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们会不间断地在学术研究中扮演关键角色,鉴于目前学界研究的开展情况,大力提倡和弘扬图情学科元理论研究非常必要。最后,正如所言“这篇论文不能视为关于认识论的最后结果,而仅仅是未来研究的一个起点”[13]。如果本文也能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起到如此作用的话,它的使命也算是完成了。

[1]谌章明.英国启蒙运动的思想特征及其影响[D].湘潭:湘潭大学,2008.

[2]斯特隆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M].刘北成,等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3]于良芝.未完成的现代性——谈信息时代的图书馆职业精神[J].图书馆杂志,2005(4):3- 7,20

[4] Cyril Cleverdon,Michael Keen.Factors determining theperformance of indexingsystems[R].Cranfield:CyrilCleverdonWharley End Bedford,1966.

[5]王知津,等.当代情报学理论思潮:经验主义、理性主义与实证主义 [J].情报科学,2011 (12):1761-1766,1772.

[9]Jens-Erik Mai.Themodernity of classification[J]. JournalofDocumentation,2011(4):710-730.

[10]Ronald EDay.TotalityandRepresentation:AHistory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Through European Documentation, Critical Modernity, and Post-Fordism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Ⅰnformation Scienceand Technology,2001(9):725-735.

[11]Zerubavel E.The Fine Line:Making Distinction in Everyday Life[M].New York:Free Press,1991:69-70.

[14]陈慧平.对实证主义若干误解的辨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55-61

[15]郭奕杉.实证主义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D].太原:山西大学,2008.

G250

A

1005-8214(2014)02-0094-04

张文彦(1982-),女,讲师,研究方向:图书馆评价和图书馆新技术应用;武瑞原(1980-),男,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等。

2013-01-21[责任编辑]李金瓯

猜你喜欢

图情经验主义实证主义
数字时代图情档学科教育的数据化创新
包容性法律实证主义、法律解释和价值判断
分析实证主义、法律现实主义和法律方法的未来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图情档学科建设(笔谈)“新文科”呼唤图情档成为“硬”学科
批判的语境经验主义:数据与语境
——第十七届《哲学分析》论坛专题研讨之二
思 辨
聚青年学者之睿智 窥图情档学科之未来
——写在《图书与情报》“图情档青年学者专辑”出版之前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试论《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中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