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教师培训策略
2014-02-12王晓娜
王晓娜
(通化师范学院 外语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模因(meme)一词是由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道金斯(Richare Dawkins)于1976年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来的,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用于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基因是通过遗传而进行繁衍生息的,而模因则是通过模仿而进行传递的。因此,任何文化现象,只要经过模仿、复制而得到传播的,都可以称之为模因。如历史文化的一脉传承、流行歌曲的社会普及、时髦服装的广为流传等,都是模因在生活中的体现。可以说,整个社会就是一部模因史,新旧模因的交替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向前发展。同样,语言之所以能够世代相传,也正是由于语言模因能够不断的复制和传播,而词汇作为语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依靠词汇模因进行传送的。目前,在中学的英语课堂中学生对词汇的学习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学生自身形成的陋习,也与老师词汇教学的方法息息相关。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从教学实践入手,分析、归纳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地运用模因理论去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词汇教学培训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词汇教学的片面性
从“词汇”一词的自身意义来看,它的所指不单纯是单词,还应包括部分短语、习语和固定的表达方式等。只有从这几个方面的结合来进行词汇教学,导向学生的完善和成长时,学生才能全面地扩大词汇量。但是,从近几年深入到中学实习学校去听课的经历和经验看,这是大部分中学英语教师所忽略的一个问题。例如,中学英语教师在教授“远的(far)”这一单词时,他们尽力通过反复提问、大声朗读,使学生牢记该词的拼写和意义,认为这样就能扎实记忆,达到教学目的,但情况远非如此。以far为词根的单词有数个,如 far-going,farther,farsighted,由 far构成的习语也若干,如by far,so far,as far as等。由于老师没有给学生做适当的扩展,学生便没有根据所学单词扩大词汇量的意识,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毫不在意,而这种懒惰的学习习惯不仅影响了词汇的学习,也连累了听力和阅读的学习效果。
2.词汇教学的孤立性
对某些中学英语教师来说,词汇教学的目的就是掌握单词、短语的意义,只要学生认得词汇,了解词汇的意义,便想当然地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语言是生动的,是丰富的,语音与词汇的结合构成词汇的基本意义;而语境与词汇的结合才构成了词汇的搭配意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而一些教师,一方面片面追求教学目的;另一方面,靠介绍基本意义这一快捷的方法来迅速提高学生的单词量,这不但事倍功半,反映到中学英语课堂,甚至大学英语课堂中却是对词汇掌握的一片混乱。第一,当遇见生僻的词汇,借助电子辞典查出单词的意义,却从不关注它的发音,只能依据自己的经验大概猜音,于是便有本为concept/'k’nsept/的词,学生却误读为/k’n'sept/。长此以往,学生的口语表达语音错误百出。第二,对词汇意义的掌握,并不能使学生运用自如,当这些词汇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时,其弊端暴露无遗:听力材料不能听懂,阅读理解无法完成,英语成绩直线下降。
3.教学手段的机械性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英语教学带来了福音,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问题的产生。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提高了教学的时效性、趣味性和可观赏性。但值得一提的是,是否所有学科和所有专业都适用于多媒体授课?是否单一的运用多媒体,完全忽视传统的黑板就能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的作家 Amy Tan 的相关资料,课上一名同学用多媒体课件向同学展示,而另一名同学用黑板和粉笔进行陈述。当两名同学结束了课前演讲时,其他同学给出的反馈是:从前一名同学那里获得了Amy Tan的音容笑貌和演讲视频;从后一名同学那里获取的是Amy Tan的作家经历、写作风格,因此两者的契合点才是英语教学,乃至词汇教学的理想状态。但从现阶段实习学校的授课过程来看,中学英语教师大部分依赖课件教学。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能否全部被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教师能否完全运用多媒体引起对词汇学习的兴趣,其结果并不尽人意,这也是词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学英语教师的词汇教学培训策略
1.理论培训
某些英语教师虽然从事多年的英语教学,也基本胜任中学英语教学任务,但却缺乏系统的词汇教学理论,在词汇教学中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词汇教学培训可以从模因论和词汇学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受训教师通过了解模因理论,认识到模因现象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从而正视语言模因推动词汇教学的前进;其次,受训教师通过了解模因的两种型:基因型(内容相同、形式各异)和表现型(形式相同、内容各异),从而有区别的、有选择的运用到词汇教学的各个方面;再次,受训教师对模因传递的过程:同化→记忆→表达→传播的把握,能够迁移到词汇教学的过程及词汇记忆的过程。此外,任课教师对词汇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是词汇教学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这些理论知识,词汇教学将无从入手;理论知识的认知体系内化并有效传达,是词汇教学的关键;而模因论与词汇学理论的结合,是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和词汇教学培训的有力手段,能够最终优化词汇教学。
2.实践培训
(1)词块模因教学培训
所谓“词块”是指“长度不同,意义较为固定的板块”,“是介于词汇和句子之间的形式完整,意思固定的语法单位”。由此可见,词块教学能够摆脱单词教学的片面性,学生对一个词汇的学习意味着对多个独立单词的掌握。例如,词块in my opinion的基因型模因为as far as I see。Remind sb.of sth.的基因型模因可为put sb.in mind of sth,而它的表现型模因可为assure sb.of sth.。再如stop sb from doing sth的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均为prevent sb.from doing sth。 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对词块教学的意识,深刻认识到词块教学不仅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词汇记忆效率最可行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利用模因理论,对自己已有的词汇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和整合,对不完善的知识体系加以补充,以便游刃有余地运用到词汇教学中。
(2)语境模因教学培训
语境模因培训主要可以从语境理论、文本语境模因和交际语境模因三个方面进行。在语境理论培训中,培训组长介绍语境相关理论,包括语境的定义、分类及其在言语交际和教学中的作用。理论培训为教学实践打下基础,没有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就等于纸上谈兵。因此,词汇教学培训还要将词汇首先融入到文本语境中,以英语中两个较为简单的词pretty和still为例,现有语境You are still pretty及其模因You are still prettier。可见,在不同的文本语境中still和pretty的意思发生变化,前者为“仍然/甚至”,后者为“美丽/更加美丽”。模因论下营造的不同的文本语境赋予相同单词不同的意义。因此,受训教师以此为起点,继续利用模因设定语境运用到词汇教学环节。然而,词汇是用于交际的,所以仅仅依靠模因设计的文本语境是不够的,培训者还要创设一定的交际语言环境,在演讲、讨论、辩论等环节,运用丰富的词汇,传递自己的思想,并被其他受训教师接受而继续复制、传播,从而实践到词汇教学环节中。
(3)生活化模因教学培训
所谓“生活化”词汇教学是指词汇模因课堂化和课后化,运用模因理论,从课上和课下两个方面进行词汇教学。首先,课堂化词汇模因。①教师在词汇教学时,可选择学生所熟知的,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关于人物的性格特征、家庭成员和教室设施等的词汇。例如,在教授family一词时,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利用“家”这个模因说出一系列它的下义词,如father,mother,parent,grandfather,grandmother,relative,乃至一系列联想词,如room,warm,furniture,computer,television。 学生学到了这些词,并内化到认知体系中,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加以使用,生活化词汇模因得到复制和传递。同样学生还学会了这一扩大单词量的方法,并实践到日后学习中。②教师在词汇教学时,还可利用学生的生日、国内外传统节日等这些模因进行教学。如对“新年”的学习,学生可学到Happy New Year,new clothes,lucky money,firework等。③教师还可利用声音、图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手段,将教学内容传递,便于学生更加直观地吸收和接受,从而更有效地对其掌握、运用,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其次,课后化词汇模因教学。①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把学到的词汇进一步在大脑中复制,通过背诵和朗读等方式传递给家长加以巩固。②设置学习小组,课后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对所学词汇复习、讨论,并编成对话或故事在课上表演,词汇模因被更深一层的复制、传递。③学生课后运用摄录设备将自己对单词、语句的发音录下来,与正确的读音相比较,从而使模因正确的传递下去。
总之,由于中学生词汇量不足,词汇学习方法不佳,所以中学英语教师词汇教学培训是重点,也是难点。从模因论出发,了解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弊端,探索词汇教学的途径、方式和策略,对于提高中学英语教师教学素养,解决词汇教学的实际问题十分有益,最终将不仅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还能使学生正确运用所学词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提升学习效果。
:
[1]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108-114.
[2]方慧清.提高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8):31-32.
[3]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64.
[4]李继民.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学科教学,2007(5):116-117.
[5]谢朝群,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J].现代外语,2007(1):30-39.
[6]张文凤.语言模因在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中的彰显[J].外语教学研究,2008(5):589-593.
[7]郑华.模因论与外语教学[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5):118-121.
[8]周玉红.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刍议[J].教学与管理,2005(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