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功利主义背景下大学生异常行为干预防控方略

2014-02-12强丽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挫折心理大学生

强丽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济源 459000)

论功利主义背景下大学生异常行为干预防控方略

强丽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济源 459000)

深受社会负能量、教育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影响,大学生异常行为问题日益突出,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异常行为产生根源,革新干预防控策略和方法,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分析大学生异常行为,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价值评判为核心教育,开展大学生挫折训练、有效监控大学生异常行为群体、关注重点时期,建立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功利主义;大学生;异常行为;干预防控;方略

青年大学生乃国之栋梁、国之希望。然而,由于受社会负能量、教育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恶劣影响,许多现代大学生缺失理想信念、价值观被扭曲、人生态度浮躁、内心十分空虚、艰苦奋斗动力严重不足[1],深陷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泥潭,一味沉迷于物欲、满足攀比心理、崇尚奢靡之风[2],导致行为异常甚或走向极端,乃至目空一切、漠视一切,肆意妄为、违法乱纪,最终辜负家长期望、枉费国家培育、葬送美好人生[3]。故此,深入研究分析现代大学生异常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干预防控措施尤为必要和重要。[3]89

一、现代大学生异常行为形成之原因分析

据相关统计,在现有大专院校、电大、职工大学、中专等各类院校中,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产业化发展,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大学生异常行为也随之日渐突出且呈逐年上升态势。总体来看,现代大学生异常行为之所以产生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其一,大学生出现行为异常根本原因还在于自身因素,尤其是独生子女从小就“独享父母之爱”,往往会使其形成自私自利、个人主义品性。在经过高考独木桥升入高等学府之后,不少大学生远离家乡或离开家庭,开始放松对自身的要求,难敌来自四面八方的诱惑,致使产生学习逐渐松弛、贪图享乐、爱慕虚荣、唯利是图、好逸恶劳等不良习性,乃至人格不健全、行为不正常。

其二,家庭采用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给现代大学生带来了较深影响。由于受到“学而优则仕”等中国传统教育观念和高考等考试制度的不良影响,在从小到大的培养过程中,现代大学生的家长往往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提供经济支持,忽略培养子女的健康人格,不够关注其现实表现和心理成长,致使子女产生敌对偏执、多疑敏感、易怒自卑等品性(人格障碍)。

其三,许多高校的教育方式和体制都存在重大缺陷和不足之处。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大学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缺乏科学长效机制,重知识 “输入”而轻品德“塑造”,教育质量严重下滑、管理成效严重不足,不少大学生存在逃课旷课、夜不归宿、赌博醉酒甚至违法犯罪等行为。[3]112

其四,在市场经济滚滚洪流中,出现了社会分配不公愈演愈烈、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大肆渲染奢靡生活方式,商业炒作充斥视听,财物多寡已成衡量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尺,不少大学生拜金、享乐思想膨胀、心理失衡、行为异常。加之,贪污腐化、以权谋私、官商勾结等丑恶现象,也严重阻碍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导致其理想空无、信念淡薄、物欲暴涨。功利主义背景下的教育产业化思维和经营方式,加重了部分大学生家庭负担,一定程度上压使他们扭曲价值观,产生或形成异常行为。[1]93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等院校将是各种问题、各种矛盾的集散地,极易导致大规模的大学生行为异常现象。多数情况下,大学生异常行为是由多种原因综合影响所致,只能从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与社会环境等几大方面的影响出发,综合考察大学生异常行为形成的负面消极因素,才可以起到追本溯源,从根本上防范于未然,从源头上防控减少大学生异常行为的发生。在各方面的深入关切和共同努力下取得明显效果,才能收到标本兼治的成效。

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大学生不能自觉有效消抵外界消极因素,则极易导致异常行为发生。倘若对此不及时有效疏导,就极有可能使得有异常行为的大学生产生暴力犯罪等严重社会问题。[2]107通常情况下,再次发生的异常行为所导致的不良后果要比初次发生时强烈得多。因此,倘若各方能预先对有异常行为的大学生进行干预防控,则完全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具备积极、乐观、进取精神态度和健全人格的优秀大学生。[4]

二、干预防控大学生异常行为的主要方略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敏感词汇为各方所故意忽视或避讳,即便是针对大学生不健康或亚健康心理、行为等进行干预防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然而,当遇到各种思想困惑及心理问题,许多大学生都不能有效自我调节,实实在在导致不健康心理因素日益增多。对大学生的不同群体、不同阶段与不同问题,及时跟踪大学生心理态势,发现大学生可能存在的暴力冲动、孤独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行为倾向,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学生工作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5]故此,强化课堂教育、环境熏陶、活动宣传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应是对大学生异常行为干预防控的首要任务和方法。

(二)强化对大学生团体的心理辅导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第一要义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过程中,必须设置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室、开设大学生团体心理学课程,为大学生团体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要确保心理教育各环节的成效,就必须掌握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教育的主动权,深刻认识大学生团体心理素质发展的特点与水平,开展形式多样、主辅明确的教育活动。[6]要输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群体培养乐观生活态度、树立远大志向和煅就坚忍意志品格;要增强集体主义、奉献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乐于奉献、善于助人,强化自我价值实现与利他精神和谐统一。[7]通过心理辅导教育,能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从有效控制暴躁悲痛、消极失望等情绪状态、思想倾向及其心理和行为。[8]在大学生团体心理素质教育中,要树立崇高的信念与远大的理想,大学生团体就必须关心大学生身心健康,注重培育大学生非智力要素,培养大学生良好品质,提升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必须克服各种消极情绪,接受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必须营造民主、自由、平等、互爱的和谐生活学习氛围;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家庭的助推作用,规范家庭成员自身言行,打造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良好家庭环境。作为自我心理素质发展的主体,心理行为训练、心理行为教育的各项任务主要还应落实到每位大学生肩上。作为心理疏导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心理辅导不同,强化大学生群体心理班会、拓展训练等集体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应是最为经济而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干预防控路径之一。另外,大学生工作者和大学生本人都一定要认真学习团体心理辅导的有关理论知识,努力提升大学生团体的心理辅导水平。

(三)深化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

大学生挫折教育本就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能激励人奋发努力,磨练人的意志,从逆境中奋起和给人以教益,使犯错误者认识错误、接受教训、改弦更张;另一方面容易使人痛苦、失望,甚至导致矛盾激化,引起粗暴的消极对抗行为,使某些意志薄弱者失去生存的希望,铸成生命大错。在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为有效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加强能够有效提升克服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的能力。挫折教育是针对大学生承受能力较弱、心理不够成熟的一种素质教育,其实施的基本路径,就是让大学生置身于事先拟定的环境之中,以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或者在事情发生前向大学生传授鼓舞斗志、振作精神的理论。作为平凡的个人,无论从事何种工作、过着何种生活,或是参与其他社会活动,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挫折是难免的。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辩证认识与对待人生旅途中的困难与挫折,科学地分析实现目标的主客观条件;可以自觉地调节自己的需求、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观念,提高自我认知与评价能力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心理承受力。所以,我们能够做到的也是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对自我的认知与评价能力,对挫折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承受能力,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挫折。[3]73确定合理的抱负和期望值,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减少挫折感,避免因评价不当引起自卑自负心理,从根本上维护心理健康。

人们对挫折的感受程度与人对挫折的容忍力呈现出较大差异。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磨练意志,提高情绪调适能力、挫折容忍力及心理承受能力。[8]因此,必须正确面对困境、对待挫折,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各种需要。[9]具体而言,又可大致包含以下方面:其一,在人生旅途中,遇到挫折困境不应抱怨,必须要正视困难与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其二,任何挫折困难的持续时间及其破坏力都是有限的,必须要自觉增强挫折承受能力。其三,要辩证地看待挫折,因为挫折对有理想、有追求的人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挫折教育能够让人认清自我,变得更加成熟、学会对自己负责;能够使人建构有意义的生命历程,生活多姿多彩。其四,充分认识到挫折情境是可控的,必须要自觉地勇敢地面对挫折。当大学生遭受挫折困难而产生精神压力、思想负担、情绪紧张时,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降低或消除人的挫折感,消除挫折心理,必须教育指导大学生采取科学的方法消除挫折感。[3]97必须鼓励引导大学生采取科学合理的宣泄方式去松弛绷紧的神经,懂得宽容自己的一些过失。

(四)加强对大学生重点人群的监控

对于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人群与需要重点关注的大学生个体,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格外关注。[10]在一定的测评时间段内,重点关注人群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必须跟踪观察、深入沟通,以便厘清和解决问题。其一,存在偏激、孤僻、自卑等性格弱点的大学生,大多是因家庭或自身生理、心理等原因,变得内心十分脆弱,经受不住些微打击,产生不良结果。例如,个别大学生的思想偏激、人生观与世界观偏离常态,通常得不到大家认可、不受群体欢迎,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引导教育大学生,否则孤立的这部分大学生,极易发生异常的思想、行为。其二,部分大学生存在适应环境不良,不能很好处理寝室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学习方式的变化,觉得对不起家长和老师,不满意自己的学习成绩,更是形成较大心理落差;个别的学生会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如总怀疑别人在背后说自己坏话,监视偷录他人的谈话内容,甚至会产生妄想症、狂躁症等。可见,必须留意大学生之间发生的事情,善于发现问题,查找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密匙。[9]178其三,部分学生存在精神疾病或其他家族病史。在某种压力或者刺激下,由于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大学生心理问题可能就会突现,故而我们工作必须细致,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有精神疾病或者其他家族病史的学生,决不能歧视、用另类眼光去看待他们;必须留心观察这部分学生,及时疏导问题,甚至要给予更多的关爱。

(五)加大对大学生重点时期的关注

每个人都可能产生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尤其是在极大压力之下更是如此。在考试期间,多数大学生都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在新生入学之初,多数大学生都会产生思乡的情绪;在评定奖学金时,成绩不好的学生会产生抱怨、自责、自卑等心理;在亲人离去、家庭变故等突发事件时期,多数大学生的心理会产生较大波动;在恋爱受挫的时期,部分大学生会格外悲伤,甚至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行为。由此可知,必须要重点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高发期,及时正确疏导大学生心理问题。

(六)强力推进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心理危机干预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式,是指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短程帮助、心理关怀的一种干预防控路径。这可以帮助学生释放被压抑的情感,正确认识、理解自己的危机。即便不是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专业人士,也必须做到在心理上关注与支持大学生,引导他们更合理地控制和表达内心情感,向他们传递乐观精神与信念希望。

综上可知,干预防空大学生异常行为至少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站在大学生自身立场,正确引导出现问题的学生,开展咨询和就医工作;其二,站在大学生家长的角度,及时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协调,耐心细致地关爱学生;[11]其三,站在大学的角度,妥善处理好有关工作和异常事件,履行正当工作程序,维护正常教学科研秩序。只要给予大学生充分的爱心、细心与耐心,就一定能够把他们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做得更好。[7]161

[1][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第2版)[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1.

[2][美]安东尼·克龙曼(Anthony T.Kronman).教育的终结:大学何以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M].诸惠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56.

[3][英]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134.

[4][美]托尼·瓦格纳(Tony Wagner).教育大未来[M].余燕,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3:159.

[5]杨雪梅,朱建军.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案例解析[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183.

[6]沈德立.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6.

[7][美]爱德华·希尔斯(Edward Shils).教师的道与德[M].徐弢,李思凡,姚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9.

[8]周家华,王金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62.

[9]张国臣.改变自己:大学生心理调适[M].科学出版社,2010:51.

[10][英]杰勒德·德兰迪(Gerard Delanty).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黄建如,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62.

[11][西]费尔南多·萨瓦特尔(Fernando Savater).教育的价值[M].李丽,孙颖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15.

[12][美]玛莎·努斯鲍姆(Martha C.Nussbaum).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M].肖聿,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203.

(责任编辑:梁景时)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Abnormal Behavior under Utilitarianism Background

QIANG Li
(Ji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yuan,Henan 459000,China)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abnormal behavior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negative energy,education utilitarianism,extreme individualism and other factors.So must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root of abnormal behavior,innovate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from sociology,psychology,pedagogy and other perspectives analyze the student's abnormal behaviors.Taking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value judgment as the core education,carrying on frustration training,effective monitoring abnormal behavior groups,so as to establish contingency plans for crisis intervention.

university student;abnormal behavior;prevention intervention

C913.5

:A

:1008—7974(2014)05—0107—04

2014-07-15

强丽(1979-)女,山西朔州人,教育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原理及其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4年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学生就业研究”(〔2014〕-JKGHC-0185);河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ZJC14143);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规划项目“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2014-MGH-054);河南省社科联课题“河南高校革新及其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KL-2014-2121)

猜你喜欢

挫折心理大学生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挫折使我更坚强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