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开发“职业培训包”的实践研究

2014-02-12岳辉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工学师资

岳辉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工作都在如火如茶地进行,而高职院校自身所形成的良好的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管理手段和实训条件等,成为了发展职业培训的先天优势。

然而,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办学理念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存在“重学历教育轻职业培训”的现象。开展职业培训时,也往往轻视社会、企业的岗位需求和职业培训相关市场的调研,使得职业培训很难与企业的岗位需求相适应,这便严重地制约了培训事业的发展。

另外,高职院校与企业虽然有一定的合作,但往往深度不够,关系也不够密切,使培训的数量和规模始终处在一个较低水平。在培训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各合作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的现象,职业培训工作往往处于被动、消极状态,培训实施步履维艰,成效不大,难以满足企业对岗位培训的实际要求。

二、“职业培训包”的内涵分析

“职业培训包”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针对某一职业各层次的培训对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资源总和(包括职业标准、教学内容、教材、教学形式、考核标准、师资标准、实训条件等)。其培训模式是在国家职业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框架下,依据培训包职业标准、培训标准、师资配备标准、设备与环境配备标准,确立模块化、菜单式职业培训体系,规范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过程、考核评价方式,将培训资源“集中打包”,理论实操“捆绑作业”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培训包”宗旨是要保障职业技能培训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紧密对接,保障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可持续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职业培训包”体系主要针对职业院校在校生、在职职工以及社会失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主要具有培训实施项目化、培训项目职业化、培训项目模块化、培训项目的前沿性等特点。

“职业培训包”培训模式针对经济发展现状、人才水平实际情况和产业转型对人才的要求,对不同职业层次的培训对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资源总和。对于指导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转变教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培训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加快培养行业企业要求的技术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满足社会经济技术的迫切需要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三、“职业培训包”的实践模式分析

1.基于校企合作开发“职业培训包”的实践模式

高职院校教师与企业共同调研分析,针对区域经济产业要求、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分解相关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需求、工作条件要求,用以“职业培训包”的课程设置、确定培训内容。在整个开发的“职业培训包”过程中,发挥校企合作作用。利用双方优势互补,一方面,有效推进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有利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也促进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为企业输送满足需求的职员,持续提高企业职员的技术水平,确保产品品质的提升,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因此,校企合作开发“职业培训包”,满足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校企合作开发“职业培训包”,体现职业培训工学结合的要求。“职业培训包”项目是高职院校结合行业需求,专门针对从业者提升专业技能、形成职业素养行为习惯,以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需要。校企合作开发模式弥补了参加人员只重培训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也避免了其只注重技能鉴定成绩,不注意自身职业素养的问题,满足了职业课程的工学结合开发与应用的要求。

目前,高职教育已探索出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比如:“实习基地”模式。校企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签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协议,校方利用企业场地、设备及业务条件组织学生实施校外实习实训,企业要在人才培训、委托培养、课程进修、咨询服务、信息交流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方便;同时,学校还可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顶岗实践。还有“订单”模式,学校根据企业提出的专业培养模式和要求,制订培养方案,创设教学环境和条件,组织实施教学。企业负责提供最新相关信息、技术支持、师资培训和实习安排甚至是工作岗位,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

校企合作方式是高职院校开发实施“职业培训包”有效模式。从高职院校角度,通过项目的开发实施,人才培养能够满足职业的需求,保持了两者的一致性,与此同时,也提升了师资团队的整体实践教学能力,实现了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从企业角度,通过参与项目的开发,可以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提高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2.基于工学结合培训方式开发“职业培训包”的实践模式

基于工学结合的培训开发模式主要体现在培训实施过程的要求上,是指学员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接受工作岗位实践技能的训练,是将学习与工作实际紧密相连的一种“职业培训包”开发模式。工学结合培训可采取不同的实施模式,这主要取决于高职院校所具备的不同师资、设备等条件,以及参与开发企业所提供岗位的性质。通常情况,高职院校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不同程度的进入企业开展实践训练。学生可以真正进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与企业员工进行同样的生产活动。或如高职院校具有满足岗位需求的设备、可以完全模拟企业工作环境,也可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均在高职院校中进行,师资由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和企业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的模式。基于工学结合培训方式开发“职业培训包”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方面发挥了较好的职业教育功能,提高了其就业竞争力,培养出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够迅速适应岗位。

3.远程培训方式辅助开发“职业培训包”的实践模式

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网络培训平台和网络培训资源,辅助开发“职业培训包”,使其成为其他开发模式的有效补充。处于信息化社会的高职院校都开发了自己的网站,开发“职业培训包”过程中可以以此为依托,开展远程培训模式。将教师授课视频文件放到网站上提供给参加职业培训的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内容的不同自主选择视频文件。高职院校采用远程培训方式辅助开发“职业培训包”的实践模式保证了培训的灵活性,提供开放性的培训资源,采用集中培训和网络培训相结合,解决了工学矛盾,巩固了培训效果。

[1]李茹.“职业培训包”功能分析与基本框架搭建[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6).

[2]李旭海,陈西青.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技能“培训包”开发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6).

[3]吕红.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课程质量保障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工学师资
盐工学人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工学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