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文化的构建和推进
2014-02-12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二小学郝连俊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教师进修学校王德鹏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二小学 郝连俊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教师进修学校 王德鹏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但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这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还是存在形式化、低效能等诸多问题,表现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要么是一人讲多人听,要么是多人讲没人听,成为配合教师完成“合作”任务的“形式”。为什么这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却问题多多呢?
综合分析,课堂教学中不缺理念支撑、不缺行为跟进、不缺资源支持,真正缺少的应该是一种文化支撑。良好的合作学习文化才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从而形成一种内在的素质聚合力,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发展的助力站。
一、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文化的环境
环境是影响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建设小组合作学习文化的环境,才能保持学习形式上的持之以恒,才能拉动小组内互助学习的积极性。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文化至少需要具备如下环境。
1.外显在形式上的物理环境。也就是由物化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事物环境,是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呈现形式,具有外显性和固定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具备固定的学习小组、固定的学习方式和固定的汇报及评价模式。另外,还可以创建小组名称,利用板报建立小组展示栏、小组评价表等,这些固定的、外显的因素是构成小组合作学习的必备物理环境。
2.实在有影响的心理环境。心理环境对人的一切活动会产生较大影响,不管是意识到的事件,还是没有意识到的事件,如果它们成为心理的实在,就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因此,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足够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暂时摆脱来自教师的心理影响,在同伴的平等氛围中,才能放开、放松地互助和互动。
3.相对稳定的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自发形成并被人们接受的,就如同人们通常所说的游戏规则,不同的规则会导致人们不同的激励反应。因此说,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文化,必须有基本的制度环境保障。如小组长制度、小组分工制度、小组交流汇报制度、小组评价制度等。只有这些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发展成为一种文化。
4.相互信赖的行为环境。行为环境是人内心的感知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就小组学习而言,应属于一种微观行为环境,是指在小组成员之间共同形成的有一定约束力和规范性的行为准则、纪律制度以及相互信赖、和睦共处的气氛等综合情况。这些综合情况表现在活动中,不仅能决定做什么、说什么,而且能决定参与者听什么、怎样听和怎样做。
二、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如果将小组合作学习视为一种课堂文化,其目标就不仅仅定位于获取知识,更主要的是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的:“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学习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
1.固定环境影响策略。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某种较为固定的环境长期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也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在文化形成初期,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共性,因为不把握共性,就难以把握比较和评价的客观标准和尺度。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文化的建设,需要一套较为固定的操作模式支撑。
(1)固定分组形式。组建固定的学习小组,是让合作学习成为常态的保障。组建的学习小组应该是相对固定的,不能因为学科和任课教师不同而发生变化,也不能因为学习内容的变化而随意编排。进而,通过长期的相互影响,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为小组合作学习文化的形成奠定基础。
(2)固定交流范式。在小组学习中,学生经常在一起自主地交流、讨论,能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但仅仅有氛围是不够的,要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文化的形成,需要较为固定的交流范式,如小组内交流时每一名成员都有较固定的任务:汇报结果、解释理由、提醒注意、互动答疑等,通过这样较为固定的明确任务驱动,更能激发参与的积极性,并有效发挥各自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3)固定评价方式。评价是推进小组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需要较为固定的评价方式,以激励学生参与。固定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有努力的目标和方向,能通过外显的形式激发内在的动力。如在教室里设置“小组评价表”,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小笑脸”等物质上的奖励,每节课每位教师都如此坚持去做,就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评价的再导向作用。
2.习惯约定促进策略。习惯约定,也就是通过师生之间对小组合作学习习惯进行确定并形成的一种默契文化,它能简洁明快地调控学习活动,有效地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有效地控制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1)踊跃表达的习惯。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进来,重要的因素就是不愿意表达,原因在于存在一种畏惧心态、有顾虑,就是怕说错了。因此,必须打消学生的这种心态,就要和学生进行表达习惯的约定:一是发言约定,要求每个人都要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二是态度约定,要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三是礼节约定,要用礼貌的语言和同学交流,如“请你再说一遍好吗?”“谢谢你的补充”等。在这些约定习惯的促进下,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形成会促进学生敢说、会说,从而积极参与交流。
(2)坚持程序的习惯。程序,就是为进行某活动所规定的途径,要形成小组合作学习文化,也需要基本的结构,以保持活动开展的连贯性。因此,可以通过以下约定来促使学生养成坚持程序的习惯。一是内容约定,教师事先提出合作学习提示,让学生按照提示进行合作学习;二是环节约定,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基本上按照“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完善结论”的三段式进行,而在小组交流时按照“发言—评价—补充”的环节进行,进而使整个学习过程有序展开;三是时间约定,也就是保障5分钟时间的合作学习,师生共同遵守,教师要给足时间,学生要充分利用时间,进而逐步养成充分思考和交流的习惯。
(3)互动交流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小组成员间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其真正的作用体现在“动”上,如果缺少互动,就失去了合作的意义。因此,要促进学生互动交流习惯的养成,可以和学生进行如下约定:一是评价约定,就是在同学发表意见后,要给予简要的评价,如是否赞同、是否完整、是否有建议等;二是补充约定,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给同学提出一些补充建议,进一步完善思维;三是质疑约定,能从不同的视角提出问题,请同学进行解释和说明;四是团队汇报约定,小组合作学习后,要求小组共同向全班同学汇报,通过互相协作面对同学的质疑。
3.多元交流互动策略。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思维层面,停留在问答的语言表达层面,需要思维、语言、操作协同合作,更需要肢体语言的协调活动来传达思想,形象地借以表情达意。
(1)增强指导意识。合作学习不是让学生几个人互相说一说就行的,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组织和引导。因此,教师在实施前要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导,包括学生要做什么、以何种次序、用什么资料,以及展示和考核办法等,这些都必须提前告诉学生,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地相互依赖、相互帮助。
(2)组织上讲台汇报。组织学生走上讲台面向全班进行汇报交流,是促进学生思维多元参与的有效办法。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每个小组都有交流的任务,可以小组推选一个成员汇报,也可以几个成员一起汇报;可以让一个小组汇报,也可以让多个小组汇报。但每节课要选择不同的小组,教师要事前做好预案,不要仅仅从讨论的结果出发,要给每一个学生机会。
(3)保持思维同步。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思维是否保持同步和统一,是师生和谐合作的基础。因此,教师不仅要把握好纵横的内在联系,而且必须在授课前对学生进行定量、定性分析,针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以及能力状况,找到已知与新知、已能与未能的结合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输出信息,以利于学生由现有发展水平达到最近发展水平,从而保证与学生思维的同步和统一。
4.及时梳理评价策略。随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推进,要及时对小组在学习中获得的成功与失败进行总结和评价,既要对出色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给予实质性的鼓励和表扬,还要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建设性的疏导。
(1)自主总结的及时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完成后,指导学生及时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①小组学习目标完成得如何;②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得怎么样;③在小组中的协作精神、学习态度好不好;④下次怎样做得更好,等等。也就是说,对小组合作的评价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能力层面,更应关注知识之外的东西——意识、习惯、态度等。
(2)跟进指导的及时性。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目的就是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与之相反的现象,就是学生逐渐失去了开始的好奇,也没有了刚开始时的兴趣,出现了明显的“疲沓”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教师的及时跟进和指导,致使学生在“茫然”中失去方向,即使是本来很努力的学生,也会慢慢地失去进取心。在合作学习中,需要学生主体的参与发展,更需要教师的外在激励和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有效地发挥效能,关键在于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只有从文化的视角提高对小组合作学习内涵的理解,努力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文化,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发挥到最大,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