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目标管理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2014-02-12李锐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高校学生考核

李锐

(嘉应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浅议目标管理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李锐

(嘉应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目标管理是一种现代管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把目标管理合理地应用到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对加强党员的教育、培养和管理等方面有积极的意义。论文阐述了学生党员目标管理的内涵与作用,结合高校学生实际,探讨制定高校学生党员目标管理体系的主要步骤,并简单总结实施高校学生党员目标管理模式的效果与经验。

目标管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柔性管理

高校学生党员是我国21世纪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形势下,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党员队伍也日益壮大,在为我们党输送很多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出现个别学生入党动机不纯、组织入党思想未入党、入党前后表现完全不同等新问题,新挑战也不断出现。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是我党的建设的需要,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所以,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提高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和管理水平等问题,是高校党建工作亟需面对的新课题与重要任务。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了采用目标管理模式来加强对党员队伍的建设的情况,有不少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一、学生党员目标管理的内涵与作用

目标管理的定义是以明确组织总目标的前提下,由所在组织的所有参与者共同商讨制定并确定目标,在制定目标时明确各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借此促使组织参与者在目标实施工作中明确工作方向,从而实现组织总目标圆满完成的现代管理方法。这是由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提出的,后来他又提出“管理目标和自我控制”的主张。他认为“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由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组织目标,然后逐级往下分解,从而将大目标转变分解为各参与者所应达到的小目标,然后通过各自目标完成的情况来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有学者提出应在高校推广目标管理。高校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就是以目标管理模式,由高校党组织和学生党员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责任和目标,通过在目标实施中实行自我控制,从而完成工作总目标的一种方法。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呈现总体良好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入党热情高涨,学生党员数量显著增加,党员质量稳步提升等方面。但从先进性角度来看,学生党员队伍中也确实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个别党员入党动机不纯,政治理论知识较为缺乏,党性观念较为薄弱,模范性不够明显等等。探索目标管理模式的管理方法,以此为根本,建设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以供学生党员从主客观方面均能得到反馈与评价,了解自身不足,促使其不断地坚定理想信念,自我完善,自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专业学习技能、责任意识等。

二、制定学生党员目标管理体系的主要步骤

构建目标体系是目标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党员目标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如何构建、实施、评价等,是众多研究中的主要内容。大部分高校采用的体系是目标制定、执行过程、结果考评与反馈,再到下一轮的目标管理制定。下面就这个体系进行简要概述:

(一)目标制定

正确的目标是建立目标体系的先决条件。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我们制定目标体系的归宿点和出发点。目标的制定首先应该立足于工作对象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广泛的调研和考证的过程中,通过反馈、修正、完善的手段而制定。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对顶层设计目标进行逐级量化分解,从二级学院党委至基层党支部及学生党员个体,从党员的先进性、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影响程度来确定指标权重。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进行修订与完善,由此形成学生党员考核量表,以便党员个人对照和组织上的检查考核。制定目标时,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以人为本,讲究科学与实效。同时,目标的确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既要有短时间能够完成的方向,也要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制定出长远努力目标,这样才可以将参与个体的积极性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二)执行过程

考核一般以一学年为一个时间单位。在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必须以点带面,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主体意识,提高参与热情,扩大辐射范围,为实现总体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

1.筹备阶段

高校实施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工作,首先由学校党委牵头,相关部门构建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起草《考核表》。其次,组织学生党员学习和讨论《考核表》,从理论和实际出发,提高参与对象的思想认识,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时提交反馈修改意见,了解目标管理的重要性,充分明确自己的目标如何制定、如何实现。再次,经多方讨论、修订后确定指标体系,并召开目标管理实施动员大会。最后,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例如利用广播、校报、官方微博、官方论坛等多种媒介载体对大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进行宣传。

2.管理阶段

为了落实总体目标,帮助学生党员实现个人目标,学院基层党支部应该设立目标管理工作小组,通过引导、协助、管理等方法来解决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管理过程中,还要注意柔性的有效运用。柔性管理是一种现代的弹性管理模式,运用恰当的话可以使目标管理的效用提高。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只要总目标完成,过程可以根据人的不同实际需求来进行,但不能过度强调被管理者自主管理,任由其散漫、自我、效率低下等不良现象出现,而是要与刚性管理辩证地运用。

在高校学生党员目标管理过程中,多考虑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一些难以用传统方法解决的问题。例如建立党支部,可以考虑采用柔性管理的方法,把支部建到公寓,将情况相似的学生党员聚到一块来进行学习党的知识等工作。再者,针对在外实习较长时间的高年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民主生活等党组织活动不一定全部要在校内进行,可以考虑在实习地进行,这样通过灵活变动学习场所来达到学习目的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工作中。

3.考评阶段

考核过程如下:首先是自评。考核对象对照《考核表》,及各自的实际表现逐项进行自我总结并自我认定测评级次。其次是由党支部考核小组考核。考核小组参照考核对象自评的情况,核实考核材料的信度,结合考核对象的群众民主测评及根据平时表现进行分项考核和综合评定,然后交由上一级党组织审定后确定考核对象的最终成绩。可以根据目标管理考核情况,在一个考核周期单位中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党员进行表彰,对表现不足的党员帮助其找出问题所在,查明原因,引导其及时改正过来。

(三)结果考评与反馈

在每次学生党员目标管理考核与评估工作结束后,目标管理小组都要及时做好经验总结工作。在工作中应制定主体与个体的阶段性考核措施,例如项目考核中期情况通报、问题分析与反馈及项目考核末期的分析总结等措施,提高考核的信度和效度。此外,要建立文书档案,从生活细节到学习态度等详细记录学生党员的日常行为表现,为目标考核提供最有说服力的依据。考评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顺应形势变化,以人为本,科学而又有效地确定。

三、实施学生党员目标管理模式的效果与经验

根据多位学者研究结果,高校通过实施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获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1.实施学生党员目标管理模式的效果

从实施了学生党员目标管理模式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来看,大部分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首先,在整个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中,该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由上至下一起协商制定目标管理方案,到考核评估,能使上下团结一致、荣辱与共,为达到目标同甘共苦。其次,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性切实提高,能够更好地发挥带头作用,不但自身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风气,同时可以促进周围非党员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学生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目的。最后,在实施目标管理之后,高校学生党员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注重实效,对高校学生党员个人发展和提高也起到引领作用,达到预定目标。

2.实施学生党员目标管理模式的经验

从实施了学生党员目标管理模式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来看,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配合相应的管理手段,建立沟通协调的渠道,是实现目标管理的关键。首先,目标要科学合理。制定目标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参与对象的沟通、协调,以人为本,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量化管理,是实现学生党员自主管理的有效手段。其次,管理要规范。只有依据各项规章制度来监督,才能引导学生党员完成目标管理。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将党建工作整体目标逐级分解,从总体目标至个人目标逐层落实,总体与个体是相辅相成的。目标管理是以成果为标准,有利于形成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也是评价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

[1]唐静萍,周大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与党建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

[2]荣恒山.略论高校的目标管理[J].辽宁教育研究,1986 (2):82-84.

[3]王劲松.略论目标管理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的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28-29.

[4]白玉,刘铭,靳敏.大学生综合素质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5):69~71.

[5]刘炯燎.关于建立班级党支部目标管理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55-58.

[6]岳秀红.论柔性在目标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集体经济,2009(15):49-50.

[7]唐元松.高校实施学生党员目标管理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21-22.

[8]郭爱枝.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的设计与实施[J].咸宁学院学报,2009,29,(2):122-123.

G64

A

1673-0046(2014)3-0064-02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以客家精神为载体》2013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党建研究课题编号2013BKZZB27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高校学生考核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内部考核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