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2014-02-12崔顾芳
崔顾芳
(南通航院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0)
一、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的现状
我国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学生方面的原因,比如说在年龄、性别以及各方面的素质等方面的因素;第二,学校方面的原因,比如说学校类型、等级、声誉等各项问题。我国曾经常年实行学校“包分配”的政策,不仅使得各个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比较陈旧,而且使得我国在就业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比较落后。
我国的就业指导体系还没有健全,基本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方面。政府方面的主要作用在于导向功能,表面上政府起着很大的作用,实则政府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将每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做一个统计,然后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就业形势进行大体的预测。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会为毕业生及时更新就业信息以及市场需求信息。同时,政府还会为毕业生提供一定的就业平台和服务媒介,进而为毕业生提供更大的帮助。总之,政府工作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还存在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得比较慢,计划性不强等问题。第二,高校方面。高校主要起到辅助作用。现阶段,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而且有的高校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是,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只是一个摆设,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作用根本不大。当然,也有的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做得很好,比如说及时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为学生办理相关的就业手续等。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就业指导的非全程性。所谓就业指导的非全程性是指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不能善始善终,才开始的时候比较重视,后来就慢慢懈怠。此外,高校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就业指导机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比如说,在硬件方面就比发达国家落后很多。国外的就业机构基础设施很好,有专门的工作大楼,设有洽谈室、职业资源图书馆等各项设施。而在我国,即使是排名比较靠前的名牌大学,就业方面的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其次,在软件方面我国也比较落后。比如说众多大学的就业指导教师就是一些任课教师,没有太多经验,只是临时找一些关于就业的信息讲授给学生,缺乏比较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第三,社会方面。社会方面主要起到服务功能,在社会上已经建立了一些就业服务组织,提供了一定的资源,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服务。但是,社会上对毕业生就业上的帮助还是远远不够的。
二、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措施
1.加深就业指导工作,深化就业指导的内容与形式
加深就业的指导工作,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实行校院两级管理,进而形成合力,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指导不能只靠就业的主管部门,而是要依靠所有的力量。虽然就业指导中心在指导就业方面应该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其他的部门也应该配合就业指导中心,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比如说,任课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对就业方面的知识进行渗透。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就业管理体系,派专门的人员及时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第二,注意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方式。随着年龄的增加,大学生的思想变得比较复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自己的定位有时候不准,因此,学校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工作。在做学生思想指导工作时,相关教师要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有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对自己有太多的期望,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当现实与理想拉开差距后,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不了这些差距。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准确地评价自己的能力,指导大学生正确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对自己的期望。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指导学生先去一些小企业或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在这些地方慢慢积累经验,先历练一下自己,然后厚积而薄发。第三,开发就业指导的隐性课程。就业指导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安排的课堂上和临近毕业的时候,而是要平均用力,以多种方式进行就业指导。比如说学校可以经常举行一些关于就业方面的讲座,可以举行关于就业方面的论坛以及实践活动等,也可以通过校报、网站、宣传栏等途径介绍国家就业政策,发布就业信息。第四,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有的学生并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职业规划会使学生顺着自己的规划努力。而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是高校应该开展的工作。高校需要将正确的择业观以及价值观灌输到学生的职业规划中去,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也就是通过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来指导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涯。
2.发挥市场推介作用,提供就业服务平台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等措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体系,比如说就业管理体制,就业服务体系等,这些措施对就业指导工作做出重大贡献。同时,一些中介机构也逐渐应运而生,比如说招聘会、社会职介等。发挥市场推介作用,提供就业服务平台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完善就业市场。就业市场的种类要多样,为不同的大学生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就业市场的特点是能为毕业生提供大量的信息,使毕业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就业市场可以吸引大量的用人单位,进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二,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高校可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第三,创建网上就业信息平台。互联网具有快捷、方便、信息更新快等特点,因此,各部门应该加强网上就业信息平台的建立,在网上进行信息共享、招聘、面试等流程的操作。
3.完善就业考核评价机制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除了充分发挥市场推介作用,为就业服务提供更好的平台以及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之外,还需要不断完善就业考核评价机制,目的是给予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常见的就业考核评价机制主要有目标责任制、预警机制等,这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建立目标责任制,专项考核就业工作。高校办学质量及水平的衡量指标是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所以必须增强就业率和就业效果。高校可以制定一套具有科学性和高效性的就业评估指标以及考核措施,专门进行考核就业效率。不仅如此,还需要进行建立奖惩机制,就业情况和专业、招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即毕业生需求量越大,则就业层次就越高,然而良好的专业则需要适当扩大化;对于就业率相对比较低的专业,或者办学质量难以提升的专业,即可适当缩小招生规模(减招、隔年招或停招),此外,某些与人才培养及市场需求脱轨的相关专业,需要进行重新定位,并在短时间内给予正确调整。其次是预警机制的建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阶段或分类型预警,如就业能力较低、未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等毕业生,则可进行预警,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针对性帮扶。二是预警高校教育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及时追踪毕业生就业现状,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等,或者掌握社会对学校的认可程度,认真分析影响和阻碍就业的重要原因。
[1]宁先圣,宋志海.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规范及发展策略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肖池平,张小青.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全程化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3]周月华.构建完善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运作机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4]徐静,陈建军.再论新时期高校的创业教育[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