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高校图书馆
2014-02-12徐海燕
徐海燕
(延边大学图书馆,吉林 延吉 133000)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普遍认为自己的服务对象是以本校师生为主,对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和性质还缺乏深入的了解,服务内容和方式仍以传统方式为主,而且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这些都说明高校图书馆还没有很好地适应公共文化服务。因此,在高校图书馆加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和指导是十分必要的,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更是势在必行。通过多方努力,高校图书馆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与服务将在其原有模式上发生改变。
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变化
1.1 支撑教学
支撑教学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功能之一。一般而言,高校图书馆为教学提供场所,提供资源。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教学帮助更为丰富、全面和及时。除了数字化的文献资源,教学相关的音、视频材料都可通过图书馆提供给学生,从而支撑教学的全过程。
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和服务优势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些教育机会。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已有的软硬件和网络平台构建网络教学系统,将教学范围延伸到校外,使更多的公众分享到高水平的教学资源,从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高校图书馆也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基地,除了为高校师生提供文献、信息和技能培训外,可开拓途径,为社会各界提供相应的培训服务,对市民进行信息素质教育。
1.2 支撑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有赖于及时准确的信息。高校图书馆通过搜集科技动态信息、国家战略规划、学科前沿、市场需求信息等为科学研究提供论证依据。图书馆还拥有支持科研全过程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
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校图书馆可将所提供的较高层次的科研支持服务拓展至更多社会公众,实现高校信息资源更大的社会价值,提升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高校图书馆应广泛宣传,为社会上从事科学研究的企事业单位、个人等提供科研支持服务,包括项目查新、定题、项目申报、跟踪、结项论证等,为其提供专业的专家咨询意见。
1.3 支撑学习
高校图书馆通过图书馆实体为学生提供学习场所,通过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促进其终身学习。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高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服务,将对其未来人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同时也将极大地提高未来社会图书馆的价值,提高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
高校图书馆普遍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尤其是数字图书馆还具备突破时空障碍的优势,能为公民的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从而提高公民素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校图书馆拥有开展教育的优良传统和良好条件,应积极开拓渠道为公民提供继续教育和在职教育,满足各种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升需求。
1.4 支撑文化传播
图书馆拥有的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及其良好的建筑设施,有力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大学图书馆可以利用内部幽雅和谐的文化氛围,开展书画展、摄影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能活跃校园文化,又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因而,它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高校图书馆汇集了科学有序化组织的高智力、高水平信息资源,除了向高校师生传递信息外,还应向更广泛的社会成员传播文化。尽管高校图书馆的体制决定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主体并非直接面向社会公众,但高校图书馆可以与当地的公共图书馆联合,发挥文化传播功能,通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窗口和平台,将高校的信息资源输送到更多公众手中。也可与当地城市共建图书馆,将其定位为兼有高等院校图书馆和社会公共图书馆两重属性,做到学术性和文化性并举,教育职能、信息服务职能与文化休闲职能并列,成为为高校师生和城市居民提供教学、科研、信息资源、社会教育和文化休闲服务的社会公益性机构。
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高校图书馆的定位
2.1 文献信息中心
文献信息中心的定位是指高校图书馆根据自身馆藏特点和学科发展需要,搜集、加工、存储和利用相关的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并提供书刊借阅、电子文献利用、信息参考咨询等服务。高校图书馆的藏书要体现高校定位和专业设置,突出本校特色、突出重点学科的资源建设,处理好普通馆藏与特色馆藏、长期维护与短期购置之间的关系。合理布局传统馆藏与数字馆藏,逐步增加数据库数量,对于外文数据库的购买应重质而不是重量。而网上数据的搜集和自有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则主要依赖图书馆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定期的信息加工,以做到持续、规范、高质量的信息搜集与整理。
2.2 学生培训中心
传统上,高校图书馆参与学生培训和教育活动主要是以提供教学参考资料的方式。但是,随着学生信息素质教育需求的增多、高校教学活动的扩大以及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内容等的拓展,高校图书馆参与教学活动、培训学生的范围更加广泛。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定位应从学生信息技能培养、信息人文素质的提高等角度,突出其学生培训中心的地位,通过各类培训、讲座、提供实践岗位等多种方式,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动手能力、管理能力等。
2.3 科研信息咨询交流中心
科研信息咨询交流中心是高校图书馆的较高定位,这个定位以学校的科研工作为基础,面向高校教师及社会的所有科研人员。为此,高校图书馆要尽可能搜集各类科研资料与信息,同时创设一定的条件开辟重点学科教师研究室与其他科研查询研究所,通过一定的设备支持,满足用户在馆研究的需要。同时可以与各学院、各学科领域的专家或负责人员进行定期沟通,主动提供相应的检索服务、专题信息报告等。
2.4 准社区服务中心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机构,高校图书馆需要担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及民众教育的职能。高校图书馆的社区文化服务应该是在满足本校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为社区提供一定程度的服务,因此这里称之为准社区服务中心。高校图书馆的准社区服务中心的定位,对于很多高校图书馆来讲可能是一个难题,广泛的社区需求、更多的服务要求对于本馆有限的人员、设备、资源会造成较大的负担。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开辟一定范围内的阅览、复印等基础服务,方便更多人利用图书馆。
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高校图书馆服务
3.1 向社会开放式服务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有1500余所,总藏书大约6.4亿册,比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多三分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保障能力。而且高校图书馆有先进的管理系统、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拥有高容量的信息存储服务器等硬件设备,拥有大批专业人才,面向社会服务更有优势。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为高校师生提供文献资料,也要承担为大众服务的职责。高校图书馆应转变观念,拓展服务,面向社会,变封闭式服务为开放式服务。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社会开展了技术服务、情报服务和借阅服务。
3.2 利用优势资源开展特色服务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在多年的发展和建设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馆藏文献。而且很多学校依托自己的资源特色,开发和自建了许多具有不同学科特色的数据库,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很好的信息服务。今后,高校图书馆要面向社会服务,利用优势资源,并结合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建设特色数据库。如: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小麦文献信息数据库》既突出了本校的学科特色,又满足了河南作为小麦大省的信息需求。
3.3 联合社区共享空间服务
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如美国的洛杉矶,拥有中央图书馆及67个分馆,每2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德国汉堡拥有52个社区图书馆。在我国,社区图书馆还处在发展阶段,在布局、数量上要落后很多,大多数地区公共图书馆系统十分薄弱,更谈不上社区图书馆建设。所以,高校图书馆若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与社区图书馆联合,建立共享空间,面向社区开展信息服务,将会极大地弥补国家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不足,满足社会大众对文献资源的需求,促进文献信息的传播,提高国民素质,解决社区居民的信息需求,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目前,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及沿海发达城市,高校图书馆不再固守传统的单一服务模式,而是以如何能尽可能为社会多方面文化需要服务作为切入点,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努力将自己融入社区服务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3.4 加强个性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开展个性化服务。所谓个性化服务就是充分考虑用户的个人特点和独特的信息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环境,进行知识的定制和推送服务。在现代社会,个人的自我意识有了很大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也不再千篇一律,人们希望得到最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接受。在网络高度发展的今天,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将传统的图书馆定题服务、重点读者服务等在网络环境下的拓展和深化,其根本就是尊重用户、研究用户的行为和习惯,为用户提供符合个性需求的信息资源。
结语
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系统是整个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子系统之一,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的各类图书馆要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配合,共同构建图书馆网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服务。
〔1〕 吴爱云,孙秀萍.创新共建共享模式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吉林省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的实践与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2):139-140
〔2〕 耿有三.城市与高等院校共建图书馆的可行性定位〔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4):96-98
〔3〕 苏 娟.高校图书馆在高校中的定位〔J〕.图书馆学刊,2007(3):24-25
〔4〕 袁 润.论高校图书馆数字馆藏建设的若干问题〔J〕.图书情报工作,2009(9):106-109
〔5〕 王 彬.馆校携手共谋发展——谈山东省图书馆与驻济高校图书馆的合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