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实践
——“无物”的道德方式何以可能
2014-02-12王国兵
王国兵
(山西省运城市委党校,山西运城,044000)
论道德实践
——“无物”的道德方式何以可能
王国兵
(山西省运城市委党校,山西运城,044000)
在文明发展的今天,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不断地受到来自物欲的挑战,道德能否在当下得到实践,物对道德行为的束缚能否解放就变成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道德能否成为问题及道德方式内涵的探讨,进一步论证道德能够抵御“物欲”的侵蚀,实现无物道德行为的可能。
道德问题;道德方式;道德律;精神向往
一、道德及道德方式的内涵
道德能够成问题是道德及道德方式的内涵决定的,在伦理学家的笔下被不断地注释,并不是因为它的内涵有多丰富,而是由于无法在内涵上达成共识造成的。亚里士多德语境中蕴涵“希腊人所说“ethos”,其原义是指生物的长久滞留地,后来引申为一种城邦社会中的道德风尚或习俗。据其字义,有“居所”、“聚集地”(即一群人共处某一居住群落)之本义,引申义乃指一群人的性格、气质及其所形成的风俗习惯①。康德的道德内涵是“你必须要这样行动,即你的行为准则(主观),成为一条普遍的法则(客观)”②,来表明人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制定普遍法则,并且愿意遵守“为道德而道德,为义务而义务”③的道德律。经典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永恒不变的道德”。跟随美德伦理学的步伐,万俊人教授将美德伦理学定义为“以人类个体或群体的道德品格和伦理德性为其基本研究主旨,意在通过具体体现在某些特殊人类个体或社会群体的行为实践之中的卓越优异的道德品质,揭示人类作为道德存在所可能或者应该达成的美德成就或道德境界④。”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对它要么在道德方式中定义,要么从语义学人的自由意志,以及宗教戒律的神秘渊源定义。
为道德内涵进行定义便于研究道德问题,但是这些道德定义很少触及到道德能够成为问题的全部条件。笔者认为,定义道德、伦理或道德方式都应该遵循道德能够成为问题的条件,后者指基于道德内涵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同意见,为了维护实践矛盾能够被不断地认识,而且又能被不断地反思的道德能力。道德内涵为分析道德方式提供了视域空间,道德方式不能够超出这种视域。道德方式的实质是道德实践的可能,不能被实践的道德不是道德,只有在实践中道德方式才能够展现自己,把属于自己的方式展现在实践中来表明这种关系属于道德范畴,并且能够接受“长舌妇”的评价。
二、“无物”的道德方式何以是可能的
道德何以可能?道德成为问题且能够被澄清内涵,原因在于道德可能为之,可能使人实现幸福、精神自由、坚守信仰、维护秩序。道德何以可能就是生存关系的需要,这个外部条件决定道德行为可能为之,而其内在条件则是人可能具有康德所说的“道德律”,即人除了敬畏浩瀚的星空外,就是深层于自己内心的道德律,这让道德成为可能。
1.不被束缚的道德方式是可能的
达尔文提出“适者生存”的理论后,动物界的伦理就已经完结,原因是在生存竞争中不能探讨该问题,动物都有生存的欲望,生存之欲如受到限制,就没有自由的道德方式。人类也是从“适者生存”环境中走过来,但是人类很快就放弃了这种生存法则,即使遇到生存艰难的时候,也没有重操旧业。人类通过改变自身“食袋”的适应能力和“节约”来面对如此的艰难,通过这种方式解放自己,也开启自身的道德之门,让自己获得生存的可能。与动物不同,人在面临生存挑战时能解放自己的道德方式,让自己获得道德上的自由,这就是人类的生存法则。
如果说生存危机是对道德方式束缚,那么生存富裕也是对道德方式的束缚。生存富裕即指物质上的富裕,信息上的富裕,它都对人的道德方式产生了极大束缚,主要表现在人在实践道德方式时已经受到各类信息的诱导,让人的道德方式变得脆弱,也让人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就像古斯塔夫·勒庞所描述的,人会象群体一样变冲动、易变和急躁,出现心理学上的“独处的个体能够主宰自己的行为,并对这一行为进行反省后做出反应,而群体则不具备这样的能力”⑤。生活在这种束缚中时,你会感到富裕带来的道德方式的不自由,也会感到富裕带来物质困惑,让自己变得无所是从。面对如此的束缚,只有独立思考能够才能破除束缚。
2.不被冲动的道德方式是可能的
冲动是动物的本能,是由于瞬间血压升高导致的爆发力。冲动的结果可能有喜又忧,都会导致道德方式失去意志的平衡,无法控制自己的实践,使道德方式变得不可能。道德方式之所以会受到冲动的影响,根源在于人的情绪的多变性,特别是当人失去“独立思考”后,就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要想使道德方式不受冲动,就要克服这种情绪。但是根据心理科学和生理科学研究结果来看,人类控制情绪的能力是有限的,无法对情绪进行有效控制。虽然如此,但是人有时在冲动的时候并不破坏某种道德方式,即某些特定的要素能够发挥抑制冲动的作用,此时,道德方式就能获得自身自由而独立存在。也即是说不受冲动的道德方式是可能的。
3.“无物存在”的道德方式是可能的
道德方式是意志自由的内容,却是物质互动的形式。亚当·斯密曾说:“我们能够获得免费晚餐,并不是因为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仁慈,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斯密一语道破整个人类社会物质互动的规律,形式就是在利他之中获得利己,内容则是非凡复杂的物质。如果“利他到利己”黄金法则是物质互动的形式,那么生活中的道德方式既是内容又是形式。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来自自己内心的道德律,是在自由状态下我愿意如此行动,并把这种愿意作为生活方式的遵守,或者把这种规则称为“良心规则”。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因为人们的“良心规则”有时会受到实践利益的蒙蔽,无法看到此时应该怎样做。但笔者认为,判断人能否实现如此道德方式的依据是内心对道德方式的认可,所以现实中几乎每个人都会有“遗憾”和“后悔”的表现,这表明人相信存在于自己内心的道德律。每个人都不能逾越这种内心的道德律,否则会受到来自道德律的谴责。
三、“无物”道德方式的条件
物欲时代的到来,让人的精神变得“春困秋乏”,人的大脑开始变得脆弱和恐惧,人的精神空虚和浮躁,可以说“人不是被追求所累死,而是被恐惧吓死”。人的精神象冬日里的阳光一样没有炽热动力,这正如今天人们实现道德方式时所表现出的无力,为什么今天实现道德方式变得如此困难?今天的人怎么了?今天的社会怎么了?
今天的人和社会都没有变,唯独发生变化的就是生活方式,你、我、他乃至整个社会都被物质富裕所控制,物质不断地亵渎着人类自生的能力,比如人不适应没有电脑和手机的生活。人类需要来反思这种生活方式,需要历练自己的生活能力,更需要开启“精神向往”,使自己能够步入这种道德场域。
人是有“精神向往”的动物,人向往道德方式上的至善。“亚里士多德坚持幸福是人的最好的实现活动,并且把智慧的生活即沉思生活的幸福判定为第一好的”⑥。追求道德上的至善能够使人感到幸福,人通过对自身生命的意义及如何过好今生的生活来确定自己至善,然后把这些至善放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实践,来获得幸福。“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就是这种至善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向往至善不仅需要能力,更需要对生活的沉思,没有沉思的行善不是至善,仅仅是偶然的道德赠与。追求过有道德德行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第二精神向往”,“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末卷,亚里士多德传达给我们这样的信息:合于第二好的德性即道德德行的活动是第二好的,它是道德德行的实践活动,是完全属于人的生活,是多数人若关怀自身之完善便可以实行、可以努力获得的生活[7]。”过有道德德行的生活方式,在我们父辈的行为中表现得很明显,否则就会受到“长舌妇”的议论,人也愿意过这样的生活。
人有精神向往,同样也会有社会向往。人能够生活在这种生活中,说明他对自己的生活拥有期待,期待自己能够安全健康地存在,期待遇到矛盾能够获得仲裁者的公平对待。如果这些期待都难以实现的话,那人就没有希望。人对社会的向往就是人的第三个向往,就是“不做坏事”,这是我们能够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最低道德要求,也是人类对自己和他人的第三个向往。人类凭着对自己的“精神向往”,凭着对向往的追求,凭着过幸福的生活步入这个复杂的道德场域中。在这个场域中,人能够做的就是实现自己的向往,让自己这个目的变得更加真实。
注释:
①邓晓芒.康德道德哲学详解[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4-47.
②邓晓芒.康德道德哲学详解[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4-47.
③万俊人.关于美德伦理的几个问题[J].道德与文明.2008(3):17-26.
④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陈天群译.江西:江西人们出版社,2010:25-26.
⑤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者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4-35.(待查)
⑥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者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4-35.
[1]斯图亚特·雷切尔斯.道德的理由(第5版)[M],杨宗元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埃里克·尤斯拉纳.信任的道德基础[M],张敦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3]王海明.论品德结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7(2):25-29.
[4]黄瑜.“‘人际冷漠’的伦理困境:‘道德认同’的现代性难题与应对”[J].道德与文明,2013,(6).
[5]万俊人.美德伦理的现代意义——以麦金太尔的美德理论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2008,(5).
[6]樊浩.伦理如何“与‘我们’同在”?[J].天津社会科学,2013(5):4-20.
[7]曹刚,任重远.道德挫折[J].道德与文明,2009(2).
[8]马向真.道德态度及其转变[J].学术研究,2007(8).
编辑 朱荣华
B822
A
2095-8528(2014)03-131-02
2014-10-20
王国兵(1983-),男,山西夏县人,山西省运城市委党校教务科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道德哲学、社会伦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