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英死亡委婉语的表达看中英两国文化差异
2014-02-12张俊强
张俊强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长春,130118)
从汉英死亡委婉语的表达看中英两国文化差异
张俊强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长春,130118)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很多关于死亡的委婉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死亡委婉语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和英国文化在某些方面的差异。文章主要分析汉英死亡委婉语的表达所体现出来的中英两国在宗教信仰、文化起源和社会与历史发展进程方面的差异。
汉语;英语;死亡委婉语;文化;差异
一、引言
Euphemism源于希腊语,指“好的话”或“好听的话”,在汉语中称之为“委婉语”。其含义就是“用一些令人愉悦的,听起来顺耳的和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词语来代替令人不悦的、听起来刺耳的和不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词语”。委婉语的产生、使用和禁忌语是分不开的,禁忌语指人们交流时不能、不敢、不想说出来的词语。死亡作为生命运动的一种必然结果本是不可避免和不可逆转的,但是人们对于死亡这一现象都表现出极大的悲痛与恐惧。人们尽可能不谈论它,但有的时候,由于交流的客观需要,又不得不谈及。这时人们通常会使用一些间接的、委婉的和含蓄的词语来表达死亡这一现象,这些词语通常被称之为死亡委婉语。死亡委婉语作在各民族语言中普遍存在,汉语和英语中同样有一些表达死亡的委婉语。
二、汉英死亡委婉语所体现出来的中英两国文化差异
语言反映文化,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死亡委婉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英两国文化的差异性。
1.两国宗教信仰的差异
汉语中很多死亡委婉语的产生与使用都和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语“驾返瑶池”、“忽返道山”、“蓬岛归真”、“登仙”、“仙逝”、“化鹤”都是源于道教的死亡委婉语,“涅槃”、“归西”、“登莲台”则是源于佛教的委婉语。而英语中也有很多源于宗教的死亡委婉语,但基本上都源于基督教,如with God,with the Father,go to see God,go to heaven,pay the debt of nature, fall asleep,asleep in the arms of God,go to sleep forever, go over,cross over the Great Divide,cross over the River Jordan。从以上这些例子从一个侧面揭示两国不同的宗教文化与信仰。
道教和佛教几乎影响到人们生活各个方面,因而对死亡委婉语的产生和使用也产生很大的影响。根据道教,生不是生命的开始,死也不是生命的终结,死只是生命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一个人如果得了“道”,可以由凡人变成仙人,不再生活在凡间,而是生活在“瑶池”和“蓬莱仙岛”这样的地方。因而有了像“驾返瑶池”、“蓬岛归真”、“仙去”和“仙游”这样的委婉语。根据佛教,生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行善积德和去除杂念为死后的永恒幸福提供基础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没有生死轮回的佛的境界,也就是“涅槃”,因此人们常用这个词语来表示佛教徒的死去。除了“涅槃”之外,还有“坐化”、“圆寂”、“升天”和“到极乐世界”。但是中国人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所以汉语中这些死亡委婉语的使用范围相对非常小,具有局限性,一般只用在佛教徒和道教徒的身上,不具有全民性。
基督教是英国的国教,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信仰基督教,这种单一的宗教信仰也影响到死亡委婉语的使用。根据基督教,世间万物都是上帝的杰作,人类也不例外,人是上帝用土创造出来的。在基督徒看来,人死后要重新回到上帝的怀抱,灵魂要回到天国,与上帝同在,才会得到安息,因此就出现了be called toGod, gotosee God这样的词语。根据圣经,人生来是有罪的,也就是所说的原罪,所以人的死就是把罪孽洗清,paythe debt of nature和cross over the River Jordan的使用就是源于这一观念。据统计,英语中和基督教有关的死亡委婉语约占总数的30%左右,而汉语中和宗教有关的死亡委婉语只占10%左右。
2.两国文化起源的差异
汉语中有一些和土地、山川、和植物有关的死亡委婉语,如“就木”、“人木”、“蕙损兰摧”、“凋零”、“凋落”、”,此外,由于中国人习惯把死者埋在地下以期死者灵魂安息,并把它称之为“黄泉”或“九泉”,因而“命丧黄泉”和“含笑九泉”也是汉语中常见的死亡委婉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语中有一些和水、大海、航海和船只有关的死亡委婉语,如be gone to Davy Jones’lockers(Davy Jones’locker(Davy Jones是英语中对“海神”或者“海妖”的别称),to slip off,slip one’s cable,coiled upand,the last voyage。
这些死亡委婉语体现了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的不同起源。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土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们耕作土地,种植庄稼,生活都是围绕着土地进行的,因而中国文化是“土性”的。因此,他们会使用一些和土地以及在土地上生长的植物相关的词语来委婉和含蓄地表达人的死亡。而英国文化起源于海洋,作为一个岛国,周围都是茫茫大海,岛上也没有太多适合耕种的土地,英国人要想生活,必须与水打交道,他们不得不出海打渔,不得不建造船只,不得不进行海外贸易,生活是围绕着水开展和进行的,因而英国文化是“水性”的。他们不可避免地会使用一些和大海、航海和船只有关的词语来表示水手和船员的死去。
3.社会与历史发展进程的差异
汉语中有很多死亡委婉语用来表明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年龄或者性别。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帝王之死称作“驾崩”,诸侯之死称作“薨”,大夫之死称作“卒”,士之死称作“不禄”,父母的离世称为“辞堂”或“天罚”,未成年孩子的死去称为“夭折”或“短命”,对年轻美貌的女子之死称为“香消玉殒”;对有才能的年轻男子之死称为“英年早逝”。当然现在除了“夭折”和“英年早逝”之外,这些词语大部分都不再使用了。但是这种遗风在现今社会仍然能够找到影子,比如国家领导人或是一些知名人士的离世称为“逝世”。相比较而言,英语中则很少有这样的表达。在中世纪的西欧就流行这样一条格言:Popes,kings, beggars,and thieves alike must die(教皇、国王、乞丐、小偷,人人皆有一死),这充分说明死亡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必要用不同词语来表达不同身份、地位和性别的人的死亡。
汉语中大量的表示不同社会地位、家庭地位、性别和年龄的死亡委婉语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漫长过所造成的严重的阶级差别和等级制度,人为地把人分成不同的等级加以区分和对待。英国虽然也经历了封建社会,但时间相对于中国要短得多,而且后来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与影响,人人平等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因而在语言中没有出现与之相对的死亡委婉语。
三、结语
语言与文化是相互影响和依赖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死亡委婉语从一个不同的侧面揭示和体现了中英两国在文化起源、宗教信仰和社会与历史发展进程方面的差异。只有对这些差异有足够的了解与认识,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更恰当地使用这些死亡委婉语。
[1]刘晓燕.英汉死亡委婉语的中西文化对比[J].铜陵学院学报,2011,10(6):92-93.
[2]陶桂凤,伍思静,马玉芳.洪堡特语言民族观视角下中西方“死亡”委婉语对比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
[3]高春,燕孔翔.略谈汉民族死亡委婉语[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
编辑 朱荣华
H03
A
2095-8528(2014)03-116-02
2014-10-05
张俊强(1978-),男,汉族,吉林白山人,吉林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和英语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