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earning Community视阈下地方师范院校教师资源整合

2014-02-12朱燕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视阈师范院校资源整合

朱燕

(1. 唐山师范学院 外语系,河北 唐山 063000;2. 中国传媒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24)

Learning Community视阈下地方师范院校教师资源整合

朱燕1,2

(1. 唐山师范学院 外语系,河北 唐山 063000;2. 中国传媒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24)

在对Learning Community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中国实现的可能性,在LearningCommunity视阈下,以创新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实现专业教师和外语教师的教师和教学资源整合为例,探讨地方师范院校教师资源整合。

Learning Community;本土化;专门用途英语;教师资源整合

一、Learning Community简介

Learning Community(简称LC,目前国内并无统一的翻译方法,为了避免误解,采用其英文名称)教学法是目前美国采用的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它的具体实施步骤是由两位讲授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寻找学科之间的交叉点,共同确定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在同一课堂内共同授课,并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评价。LC强调的是跨学科的学习、合作的学习法、教师团队的共同教学和对学生多方位、整合式的评价。该教学法在培养教师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美国得到广泛地应用。一些美国的一线教师从不同角度评价了LC,如Tricia A. Ferrett对LC教学法进行整体性评价,认为这是21世纪教学发展的方向,是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1,p2];XianLiu,Kate Maiolatesi和Jack Mino从实践教学的角度详细阐述了美国大学教育文、理跨学科的LC教学,并对教学成果进行了总结[1,p109];Whitney M. Schlegel等则从课程设置等角度对LC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1,p173]。正如Tricia A. Ferrett所述,LC实现了内容、语境和教学理论的有机结合,是未来大学教育发展的希望[1,p155]。

二、LC在中国实现的可能性

目前正是国内高等教育引进LC教学框架和方法的良好契机,LC教学实现了跨学科的教学和学习。LC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跨越了学科之间的障碍,便于学生从多个角度、层面去分析和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其次,LC的教学需要教师间的团结协作,不同专业的教师根据教学需求,组成LC的教学团队,在各自掌握本领域和专业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对其他领域的知识进

行学习和交流,对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最后,LC框架下跨学科教学的全新探索,不是教学层面的简单尝试。这是对以往课程观和教学观的重新定位和思考,是对教师资源整体调配的探索,更是对课程意义的重新认识。教师资源整合的前提是教学资源的整合,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基础上的教师资源整合,最终目的是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整合。因此,本研究在对LC教学理念和国外教学实践总结的基础上,立足地方师范学院特色,探索外语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在ESP教学中的LC教学,并对地方师范学院的教师资源整合进行探索。

三、LC视阈下地方师范院校教师资源整合

1.LC视阈下地方师范院校教师资源整合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在LC的中国本土化过程中,选择地方师范院校外语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在ESP教学中的合作作为突破口,探讨地方师范院校教师资源整合,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目前,随着国家中高考政策的调整、即将实现的外语社会化考试以及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相对饱和,地方师范院校面临着转型的压力,而其中的外语教育更是首当其冲受到冲击。2014年4月19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等联合主办的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确定了大学英语改革的方向,即提高大学英语质量、建立大学英语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并提高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这表明,对于地方师范院校的外语专业而言,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LC视阈下地方师范院校教师资源整合不是简单地对教师资源的重新调配和组合,而是在对课程观和教学观重新定位和思考的基础上,对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高提出的新要求,其最终目的是要对师范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要建设高标准的师范院校教学团队、要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并逐步完善对学生评价的标准,使地方师范院校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口碑,服务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2.LC视阈下,以ESP教学为基础的教师资源整合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即专门用途英语,是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需要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需求进行开设的英语课,如科技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等等。ESP借助英语这一工具,目的是提高学习者在专业学习上的英语应用技能和研究能力。ESP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教学理论和实践自70年代起在英语国家得以普及,目前已经成为一个“范围宽广、形式多样的英语教学领域”[2]。但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英语教育界才开始对ESP给予关注;进入80年代后,介绍ESP的文章开始增多;90年代中期,随着培养复合型人才呼声的高涨和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ESP教学又成为英语教育界的热点话题[3-5]。但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我国高校的ESP教学尚未进入成熟阶段。

上述背景,正是国内大学外语教学引进LC教学框架和方法,并和ESP教学相结合的良好契机。首先,在以往的ESP教学中,教师或者是开设ESP课程的各学院专业课教师,或者是外语教师。专业课教师虽然精通专业,但英语语言能力和知识相对匮乏,而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外语老师缺乏的则是各专业的专业知识。LC的教学框架正好弥补了以前ESP教育的不足,不同学科的专业教师和外语教师组成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共同努力进行课程设置、确定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ESP教师可以在教学方向和内容的把握上更契合大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而外语教师更致力于通过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专业外文资料的阅读、总结、写作、口笔语交流等方面技能。双方教师共同备课、共同授课、并共同对学生进行评判,专业教师侧重了专业层面的知识和创新能力的评判,外语教师则从语言学视角对评判进行把握。在此教学科研过程中,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不断扩大,思想知识不断碰撞,产生新的想法和方法,并付诸于教学实践。其次,LC教学的特点是跨学科的学习、合作的学习法、团队教学和整合式的评价,学生在LC学习过程中,实现了从不同角度接受知识。LC强调知识的融合,鼓励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一培养目标契合目前国家对大学生培养的要求,LC框架下的ESP教学实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目前,以唐山师范学院为例,学校有资管、经管、商务、旅游、保险、物流、对外汉语等多个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学科和专业,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需要实现不同学科和专业教师资源的整合,这也符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中提出的要“整合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6]的要求,其最终的落脚点正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

其次,在信息化程度高且国际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新知识的增长呈几何级数,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很可能到毕业就已陈旧,所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LC和ESP的有机结合,不但对学生“授之以鱼”,更是“授之以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提高的不仅是学生的专业水平,也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使得ESP课程成为大学生受益终生的课程。

最后,在进行LC和ESP有机结合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和大学外语教师在共同备课、授课、评判过程中,通过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应,调整教学目标和内容,并进行经验总结,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素材和资料,又可用于日后ESP教材的设计与编写上。

3.LC视阈下,以ESP教学为基础的教师资源整合的关键问题

首先,在LC视阈下,以ESP教学为基础的教师资源整合需要从根本上、系统地了解LC教学法的理论渊源,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其在国外的具体实施过程及效果,以便为其本土化的教学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因为国内外教育教学、学校师资、学生需求等方面的差异,LC在中国的实施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这就需要在大量调研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LC进行本土化的可能性,预测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提供应对方案;第三,在以往的ESP教学现状调研中,问卷调查者主要是针对学生对ESP教学的满意度、存在问题等方面的主观情况调查,缺少结合ESP教程并客观评价学生ESP水平的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数据分析。因此,在以ESP教学为基础的教师资源整合的探讨中,需要对地方师范院校已开设ESP课程的院系,结合院系ESP课程目标、所用教材、教学内容及要求等相关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前测测试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调整修订后对参加ESP学习的学生进行比较客观的ESP课程测试,以了解学生现有水平,为下一步LC框架下ESP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第四,LC框架下的ESP教学不同于以往的ESP教学,专业教师和外语教师合作,在共同确定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活动方式后共同授课,这不同于任何以往传统的授课方式。新的课程体系的探索,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模式探讨,更是深入教学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理论的总结和升华,并最终致力于教师资源整合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LC框架下ESP教师资源整合的探索还包括教材建设的内容。如上文所述,教师资源的整合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包括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师资源的整合和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整合。在探讨地方师范院校教师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对教材建设的研究,是为进一步的教师资源的整合奠定基础。

四、结语

LC视阈下以ESP教学为基础的教师资源整合探讨,实现了跨学科的教学和学习。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促进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形成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7]的要求,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教师资源的整合可以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促进教材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更可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学生在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中,对知识可以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实现不同专业、学科间的融会贯通,更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1] Tricia A. Ferrett. Fostering Integrative Capacities for the 21st Century[A]. in Jennifer Meta Robinson& Whitney M. Schlegel. Connected Science: Strategies for Integrative Learning in College[C].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3.

[2] 王丽.专门用途英语研究50年:现状与趋势——《专门用途英语研究新方向》评介[J].外语界,2012(6):90-94.

[3] 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 2004(2):22-27.

[4] 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79-83.

[5] Hutchinson, T.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6]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16_zcwj/201204/134371.html,2012-03-15/2014-04-30.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 [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2014-04-30.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ers’ Resources of Local Normal Univers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Community

ZHU Yan
(1.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2. College of Arts,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China)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Learning Community, the pos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it in China is analyzed.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ers’ resources of local normal university is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Community by taking an innovative ESP teaching which realizes the coopera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as an example.

Learning Community; localizatio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ers’ resources

H319.1

A

1009-9115(2014)04-0117-03

10.3969/j.issn.1009-9115.2014.04.032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外语教育研究专项(GPA115080),河北省社科联课题(201303348),唐山师范学院课题(2012 001022)

2013-12-31

朱燕(1978-),女,河北唐山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猜你喜欢

视阈师范院校资源整合
使用与满足视阈下解谜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地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探索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
文化认同视阈下的海外统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