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地理志》所记赵地民风考
2014-02-12石春平
石春平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汉书·地理志》所记赵地民风考
石春平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汉书·地理志》记载,赵地(以当今河北邯郸为中心,包括山西中南部和河北中南部大片地区)民风剽悍尚武、慷慨侠义、不事农桑。考据认为赵地民风是华夏文化和戎狄文化相结合的结果。
《汉书·地理志》;赵地;风俗;民风
作为第一部正史地理志,《汉书·地理志》通览历代典章制度、经济文化等沿革,被后人奉为经典,在中国史学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史学家范晔曾言:“《汉书·地理志》记天下郡县本末,及山川奇异,风俗所由,至矣。”[1,p3385]这得益于班固“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1,p1330]。以后历代的正史地理志基本都以其为典范,且都记载民俗民风。
一、《汉书·地理志》中的风俗文化地理理论
《汉书·地理志》贯穿多种分区理念,这些理念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按风俗文化地理将当时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区域。在此基础之上,又详细记载了各区域的物产、风土及民情。这既不同于司马迁的“经济文化”区域观,也有别于扬雄的“方言地理”区域观。同时作者以《易》《书》《诗》《礼》等典籍为参考考证风俗,卷末辑录以《史记·货殖列传》为基础的刘向的《域分》和朱赣的《风俗》,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风俗资料[2,p362]。
在该书开头,班固对“风俗”一词作了具体的阐释。“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3,p1640]风俗是一种具有相同时间特征的变化历史范畴,它涉及范围十分宽广,几乎囊括人类生活全部方面。历史风俗区一旦形成,便具有很强的相对稳定性。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中的每个大国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对具有认同感的风俗区。一个区域风俗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班固所谓的“风”强调的便是风俗的自然成因,即地理环境的影响,但他更多地强调人文因素“俗”所起的作用,即社会环境对风俗的影响。因此,《汉书·地理志》主要研究的是风俗文化地理。
二、《汉书·地理志》中的“赵地”与赵地民风特征
在《汉书·地理志》中,班固以春秋战国时期较大诸侯国为划分单位,以各诸侯国历经数代开疆拓土达到的最大区域为划分依据,将全国划分为西方、中原、北方、南方和东方五个风俗圈,其下又分秦地、魏地、赵地等十三个风俗区。其中赵地“北有信都、真定、常山、中山,又得涿郡之高阳、鄚、州乡;东有广平、巨鹿、清河、河间,又得渤海郡之东平舒、中邑、文安、束州,成平、章武,河以北也;南至浮水、繁阳、内黄、斥丘;西有太原、定
襄、云中、五原、上党”,属于黄河以北北方风俗圈[4]。当代学者蓝勇认为秦汉时期全国分为三个大的风俗区,即塞上塞外风俗区、黄河中下游风俗区、淮汉以南风俗区。赵地风俗区在黄河中下游风俗区中自成一个体系,分赵、中山风俗亚区和太原、上党风俗亚区,前者相当于今河北中部与南部,后者相当于山西中部与东南部[2,p347]。由此可见,《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赵地”大体包括今山西中南部和河北省中南部大片地区,以现在的邯郸为中心,包括赵、中山、太原、上党、钟、代、石、北、定襄、云中、五原等地,面积相当大。
关于赵地民风,《汉书·地理志》中分五个层次介绍。首先,“赵、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乱余民。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椎剽掘冢,作奸巧,多弄物,为倡优。女子弹弦跕躧,游媚富贵,遍诸侯之后宫”。其次,“邯郸北通燕、涿,南有郑、卫,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其土广俗杂,大率精急,高气势,轻为奸”。再有,“太原、上党又多晋公族子孙,以诈力相倾,矜夸功名,报仇过直,嫁取送死奢靡。汉兴,号为难治,常择严猛之将,或任杀伐为威。父兄被诛,子弟怨愤,至告讦刺史二千石,或报杀其亲属”。还有,“钟、代、石、北,迫近胡寇,民俗懻忮,好气为奸,不事农商,自全晋时,已患其剽悍,而武灵王又益厉之。故冀州之部,盗贼常为它州剧”。最后,“定襄、云中、五原,本戎狄也,颇有赵、齐、卫、楚之徙。其民鄙朴,少礼文,好射猎。”[4,p1655-1656]这与《史记·货殖列传》中的记载“种、代,石北也,地边胡,数被寇,人民矜懻忮,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桑……自全晋之时固已患其剽悍,而武灵王益厉之,其谣俗犹有赵之风也”[5,p3263]十分相似。秦汉时期赵地民风特征可概括如下:
(一)剽悍尚武
赵地北有林胡、楼烦、匈奴;东北有中山,西有林胡。一方面,赵人长期与这些少数民族相处深受其强悍与尚武精神浸染;另一方面,赵人常常受到这些游牧民族的侵扰,与他们不时会发生武装冲突,促使赵人倡武备,尚勇武。与少数民族不断交往的同时,赵人积极吸收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因此赵地成为民族融合的摇篮。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学习游牧民族的骑射之术,来抵御四境强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为了对付东胡、林胡、楼烦,改革军制,实行“胡服骑射”,学习胡人所擅长的骑马射箭,建立了强大的骑兵部队。赵武灵王的改革,在提高赵国军队战斗力的同时,使得胡风在赵地迅速流传开来。
武灵王“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二十三年,攻中山”“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惠文王三年,灭中山”[5,p1811-1813]。中山国为少数民族地区,而且对于整个赵国而言,少数民族活动的地区在面积上曾长期大于华夏族。正是受这种胡风文化的渗透影响,赵地文化在具有中原文化特点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就带上了剽悍的特点。与赵地受胡风文化的影响不同,齐鲁之地受周朝礼乐文化的影响,则形成了一种重礼尚文的民风。无论婚丧祭祀,还是战争朝盟,齐鲁人事事重礼。也因此有一种好学的传统,成为孔孟之乡。
所以,中原文明与胡风文化的交叉重叠成为赵地文化的一大显著特征,而剽悍也成为赵地最显著的民风。战国时期的赵国很注重对军事制度的改革,在当时被称为“四战之国”,“其民皆习于兵”[5,p2435],兵力强大,几乎成为战国后期唯一能与强秦抗衡的国家。苏秦曾说过:“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强于赵。赵地方二千馀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年……秦之所害于天下者莫如赵”[5,p2247]。在不断的征战中,赵国军队多次击败秦军。虽然最终没能战胜强秦,但是直到赵最后败亡前夕,还连败秦军。由此可以看出剽悍这一民风对于赵地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到了秦汉时期,赵地的剽悍尚武之风已稳定形成。
(二)慷慨侠义
韩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曾提到“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这生动地概括出了赵地民风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慷慨侠义。燕赵虽常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文化整体,然而两地文化却有不同的侧重。赵地文化源出三晋,有晋文公以来长期争霸中原的陶冶,有繁荣的农工商业的支持,是社会繁荣养成的一种文化。而燕地则是苦寒激变下的一种文化[6,p249]。赵地民风的侠义特征与赵地紧邻胡地密切相关。戎狄不讲礼节,善于骑射,崇尚武力,好斗。赵地居民长期与胡人在文化和血缘上交融,因此民风中的豪迈胡风日重。
赵地多出游侠名将。如刺客豫让为晋国人,为报智伯赏识,屡次刺杀赵襄子,并有言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5,p2519]。最后虽未刺杀成功,但其行为使天下人闻之,皆为涕泣。此外,如《赵氏孤儿》中的公孙杵臼与程婴,前者以自家孩子的性命换取赵氏孤儿的安全,后者则背负骂名,含辛茹苦地抚养赵氏孤儿长大成人;再有赵国名相蔺相如与名将廉颇,为了国家利益,不计较个人恩怨。他们都表现了燕赵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侠士精神,令人佩服敬仰。这一系列忠勇为国、舍生取义、为国家利益牺牲个人的精神,皆见于史书,历经两三千年人们的传颂早已深入人心,成了赵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至今仍深深地感动着我们的民族。
见于史书记载的赵地名将众多,如赵国名将廉颇、赵
奢、李牧,燕国名将乐毅、剧辛皆为赵人。在列国纷争之时,他们将赵地特有的侠义尚武精神发扬光大。
(三)不事农桑,民风奢靡
《战国策·秦策》载:“赵氏中央之国也,杂民之所居也,其民轻而难用也,号令不治,赏罚不信,地形不便,上非能尽其民力。”[7,p105]赵地地处黄土高原山区,土地贫瘠,人数众多,物产缺乏,且常年与中原诸侯国及北方戎狄战争,形成了不事农桑、奢靡的民风。究其原因,一是地理条件优越。“赵、中山带大河,纂四通神衢,当天下之蹊,商贾错于路,诸侯交于道。”[5,p271]赵地地处交通要道,往来商贾众多,市场繁荣,使当地居民不用耕作就可以存活。二是历史因素。赵人多为殷商后裔,纣王遗风一直影响当地民风。使当地男子多不务正业,喜爱玩弄精美饰物,与楚地类似。《汉书·地理志下》记载:“(楚)有江汉山泽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火。民食鱼蹈,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落赢蛤,食物常足。”楚地地广人稀,地形有利,食品丰足,物产较其它地区相对富庶。没有了饥馑之忧,所以楚地居民苟且偷生,不思进取,民风较为懒散,这也就造成了“龉窳偷生,而亡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的局面。与赵地邻近的魏地韩地同样也是“舍农之本,逐工商之末者”居多。而鲁地则因为土地肥沃、自然地理条件优越适宜发展农业。虽然长年从事艰辛劳作,但收入有限,因此鲁人非常重视劳动成果,形成了尚俭的风气和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这与赵人奢靡之风形成鲜明对比。
《史记》中曾写道:“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乱余民,民俗怀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治,多美物,为倡优。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富贵,入后宫,遍诸侯。”[5,p3263]从战国至秦汉,邯郸都是全国最繁华富庶的城市之一,邯郸男子的治游举动有弹琴悲歌、斗鸡、走犬、六博、蹴鞠、饮酒、狎妓等等多种名目。这些社会风气主要是社会经济的繁荣所造成的。
“多美物,为倡优”反映了赵人能歌善舞,相当多的人从事歌舞倡伎职业,且不循法度,轻于作奸犯科。这与中原崇尚礼法的传统截然不同,与少数民族开放豪爽的性格则颇为相似。
赵国美女十分出名。她们多借美色与歌舞取媚于诸侯,以此进入其后宫,享受富贵生活。“赵,天下善为音,佳丽人之所出也。”[7,p1180]通过色相和歌舞技的卖弄,大批赵地妇女充斥各诸侯后宫。如汉文帝两位夫人,汉武帝三位宠姬均来自赵地,由此可见一斑[8]。
通过对赵地复杂民风的考证,可以看出赵文化与周边少数民族有着很深的渊源。这也正是赵文化别于其他文化的一大特点。同时也能看出班固在研究一地文化时,特别注重与周边地区联系比较。
但是具体到赵地内部,如此民风之形成原因却各有不同。赵、中山主要因为“地薄人众”,不宜发展农业,造成其民众善于投机作奸;邯郸地区则因交通便利,民众不愿从事辛苦农作,转而经商,遂致奢靡民风;太原、上党等地多为先秦晋国王公贵族的后代,故深染贵族奢靡之风;钟、代、石、北等地在地理位置上接近西北少数民族,无论从血缘上还是文化上都长期与少数民族交流,使当地的风俗近似于游牧民族;而定襄、云中、五原等地历史上本为戎狄之地,胡风严重很正常[9]。
三、结语
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政治势力角逐,形成了各种文化交杂发展的居面,赵地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战国时期形成的赵文化源远流长,其源头可追溯至夏商周时期,特别是春秋时期的晋国。赵氏为春秋晋国著名的卿族,“三家分晋”中“三家”之一。赵国既是晋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晋文化的直接继承者[10]。赵文化既有北方游牧文化的特点,又有南方中原农耕文化的特点,是华夏文化和戎狄文化相结合的结果。华夏文明是一种农耕文明,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而戎狄文化是一种草原型的游牧文化,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相互冲突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独特的、有双重性格的、具有开放性、包容性以及融合性的特征的赵文化。
[1]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62.
[4] 潘明娟.汉书地理志的风俗区划层次和风俗区域观[J].民俗研究,2009(3):99-111.
[5]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 张京华.燕赵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7] 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8] 吴澍.汉书地理志风俗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3:20.
[9] 王海骁.汉书地理志所见风俗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19-21.
[10] 沈长云.赵文化的历史渊源,特征及价值[N].光明日报, 2009-09-15(11).
(责任编辑、校对:郭静)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Custom in Zhao Di in Han Shu·Geography
SHI Chun-ping
(The History Department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It is recorded inHan Shu·Geographythat “Zhao Di” in history refers to a large area, which centers around today’s Handan in Hebei and covers most parts of south central Shanxi and Hebei. The folk custom there is said to be bravery encouraging, chivalry worshiping and free of farming. That custom is proved to be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Rong Di culture.
Han Shu·Geography; Zhao Di; convention; folk custom
K234
A
1009-9115(2014)04-0064-03
10.3969/j.issn.1009-9115.2014.04.018
2013-12-28
石春平(1987-),男,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史、中国边疆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