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妻族周氏家谱及族脉递传考略
2014-02-12赵平
赵 平
(中国水利博物馆 研究处,浙江 杭州 3112150)
从弱冠后生奉父母之命成婚,到20世纪初清末翰林中西合璧的婚礼,再到北大校长与知识女性的新式婚恋,回眸蔡元培先生的三次婚姻,并将其连缀成轴,不啻是我国近代史上一幅幅生动的婚俗革新图。而且,蔡元培先生从一己之婚姻做起,除陋习,启民智,足见其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之本色。其中最后一次婚姻,即蔡、周联姻,在蔡元培先生的革命生涯和人生旅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不仅体现在与夫人周峻的志同情合上,同时还体现在妻族成员对其事业和生活多方位的襄助上。幸运的是,几年前发现了周氏的两种家谱手稿,并得到了蔡元培与周峻的女儿蔡盎生前的确认和热心帮助,藉此对周氏族脉递传及有关成员行状进行考索,无疑是从侧面观照族婿蔡元培生前身后的一个独特视角。
一、周氏家谱手稿之发现
两份蔡元培妻族周氏家谱的手稿,是笔者表亲吴承东先生发现的。吴先生爱好书法、篆刻,平常颇留意于古纸名帖。一次到上海办事,从福州路一旧书店购得原上海望平街的有正书局印行的《唐拓十七帖》一册。该字帖封面等处已破损不全,回家后随意翻看,意外发现夹页内藏有蔡元培妻族周氏家谱手稿等物件。
发现的家谱有两种,标题分别是“家谱之稿”和“金陵周氏家谱初稿”。
《家谱之稿》共四页,是一种较厚的黄纸,纸上压印有“COSMOS BOND”字样及人形月牙图案,以钢笔书写,字迹清晰工整,世系仅到八世,即蔡元培内兄周成一辈为止。该谱以后裔奉祀先辈之神主的方式排列,七世之前至四世,无论考妣几乎均有生卒年、月、日以及时辰。
《金陵周氏家谱初稿》仅有一页,用毛笔书写在一张宣纸字帖的背面,字迹较为潦草,但从一世至九世(即蔡元培内侄一辈),均录入其中。另外,该家谱初稿上列出的族婿仅有四位,周峻的旁边就清楚地写着“适蔡孑民(即蔡元培)”四字,较为显眼。
蔡元培1932年在为《内乡齐氏族谱》撰写序文时曾说过:“家谱之作,有二义焉:一曰明世系,二曰著贤能。”[1]348次年为《益阳丁氏族谱》撰写序文时又说:“今观益阳丁氏最近所修族谱,有数善焉:系表中夫妻平列,不以夫统妻,删除侧室、副室等字样,优点一。女子亦列世系,优点二……”[1]493从这些衡量标准来看,应当说,《金陵周氏家谱初稿》做得是比较好的。《初稿》注明了世系之次序,而且,从八世起,成员均写出了毕业或肄业的学校、获取的学位或功名,有些还注明了留学的国家。《初稿》中的一世至七世,夫妻均是并列,也无侧室、副室等字样;八世和九世,虽然次序上不分年齿一律先男后女,但女辈还是一个不漏地被录入,并注明了受教育情况。
二、周氏族脉递传之考述
(一)关于蔡元培夫人周峻的祖辈
从一世周振至六世周锐等,《家谱之稿》和《金陵周氏家谱初稿》均已载入,具体如下。
一世高祖振,国学士;
二世曾祖炎,邑庠生;
三世祖堂,亦为邑庠生。
四世国祥,字巨音,诰授昭武都尉,癸卯科举人,江浙太湖都阃府;
五世葆元,字元甫,诰授奉政大夫,壬辰科举人,安徽补用直隶州,江苏泰州学正;
六世衔,字墨生,国学正;锐,字贡府,又作贡甫[1]15,诰授通议大夫,晋封资政大人(疑为“夫”之讹),浙江补用道候补府到任□□同□新城,为昌化、於潜等县知县。
周锐,即是蔡元培夫人周峻的祖父。由于其子周之祯去世较早,赡养孙辈的重任就由其担当,周峻等亦曾随之宦游各地,长孙周成婚嫁等家庭大事亦由其主持。民元前九年(1903年),周锐去世。
(二)关于蔡元培先生的岳父母
蔡元培先生的岳父,即七世周之祯,字雨亭,锐子,敕授修职郎,晋封奉直大夫,补用布政司理问,两浙钱清场大使加三级,附监生。
蔡元培先生的岳母,即周母陈太夫人。关于陈太夫人的家世,蔡元培在《周母陈太夫人七秩征文启》中仅提及“系出常州望族陈氏”,又言:“往者,太夫人之母盛太夫人,亦以三十余岁丧夫,有三男一女,卒仰药以殉。”[1]15太夫人之母盛太夫人,就是我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洋务运动先驱、实业家盛宣怀之胞妹。陈太夫人在丧夫的情况下,并未“蹈母故辙”,无论其“不为经济困难所障阻”,还是“牺牲一切为子女受教育”,为人行事确实有不少远过于常人之处,堪称当时之奇女子。据蔡盎女士生前介绍,不仅姨母和母亲未曾缠足,就连外祖母陈太夫人自己也是天足。儿女尚幼时,设家塾,课子女;后毅然迁居上海,送子女进爱国学社、爱国女校等,四男二女都接受了高等教育,且几乎都有留学国外的经历,陈太夫人之责任心和新思想为时人叹服。蔡元培以“健妇持门户,胜于一丈夫”的古谚赞之,“殆足以当之矣”[1]15。后辈对陈太夫人亦十分孝顺。陈太夫人七十大寿,周家极为隆重,中国科学公司专门制作了纪念笺。蔡元培亲自执笔写了上述这篇《征文启》以及《征文谢启》。在蔡元培的日记里,也不时地记录着这位比他才年长九岁的“外姑”诸如“胫肿”等点点滴滴信息。周峻在香港期间,三天两头致函问候。陈太夫人七十八岁生日时,周峻写了祝生日诗,蔡元培唱和道:“爱女未能航海至,敬将诗句慰慈亲。”[2]289直到蔡元培自己逝世前40天,日记里仍然认真记着陈太夫人七十九岁生日一事。
蔡元培《周母陈太夫人七秩征文启》虽然记述甚详,但有一误记处需要纠正,即:“民元前二十八年,雨亭先生去世,太夫人年三十五耳。”[1]15陈太夫人七十寿辰在1931年,三十五岁时应在1896年,即民元前十六年,而“民元前二十八年”是1884年,前后整整相差了12年。估计当年作者按天支地干掐算岳父卒年时出了错,而中华书局1988年版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的《蔡元培全集》在文后注曰“据蔡元培手稿”,但均未对如此明显讹误作一校正或说明。
(三)关于蔡元培夫人周峻一辈
周峻有一个姐姐周怒涛,三个哥哥周成、周威、周豪,一个弟弟周仁。实际上,周峻原本有四个哥哥,但二哥很小就夭亡,连这次发现的两份家谱都未将其载入,不过蔡元培夫妇一直都习惯地称周威为三哥、周豪为四哥。下文即以此为序,作简要考述。
大姐怒涛,蔡元培《周母陈太夫人七秩征文启》言其“自日本回国,任女学校教员”,《金陵周氏家谱初稿》则写着“东京□校毕业”。其弟周成在《追忆蔡孑民先生》中提及“女兄怒涛”曾由蔡元培介绍,加入同盟会[3]379。1907年周怒涛曾与陆恢权等人在日本东京发起创办了《天义报》,这是我国最早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刊物,为“女子复权会”的机关报,后来也是“社会主义讲习会”的机关报。初为旬刊,后改半月刊。第十卷以后,迁至上海出版。该刊声称:“本报之宗旨,在于破坏固有之社会,颠复现今一切之政府,抵抗一切之强权,以实行人类完全之平等。”曾刊载了《共产党宣言》的部分译文。据蔡盎女士生前告诉笔者,这位姨母一直未婚,身体不好,1958年75岁时去世。
大哥周成,字泽青。《周母陈太夫人七秩征文启》言其“由贡甫先生主持”,“较为早婚”,“已娶妇生子”,“毕业于日本□□大学之法科,回国后奔走革命事业,无意从政,在上海任律师”。浙江教育出版社《蔡元培全集》第十四卷及2000年5月版《蔡元培书信集》第2071页在为“大哥”注释时,均言其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法科”,而此次发现的《金陵周氏家谱初稿》较为清楚地写着“早稻田大学毕业”,不知《全集》及《书信集》“明治”二字所凭何据。《初稿》中,作者还特意补上了“辛亥法政科举人”,而《征文启》就漏略了这一身份。周成后在上海执行律师业务。据蔡盎女士介绍,周成承接的较有影响的一笔生意,是盛宣怀五女儿与台湾林家某少爷的离婚案。算起来,盛女应该还是周成的表姨妈。另外,当年盛宣怀创办汉冶萍铁矿时,英文秘书是宋子文,中文秘书就是周成。周成生于1884年,比蔡元培小十六岁,但蔡一直尊称他为大哥。二人一同在沪期间,每相叙谈,诗酒唱和。蔡元培晚居香港,仍以诗贻周成。周成晚年一直住在上海,1964年80岁时仍在世。
三哥周威,字仲奇。《周母陈太夫人七秩征文启》:“毕业日本□□医专后,复往德国研究,得博士学位,在国内历办医院、医校,今则任中央大学校医。”[1]15《金陵周氏家谱初稿》言其为“柏林大学医学博士”。蔡元培1926年8月17日在复许寿裳函中说到:“别后弟与舍亲周君均不久回沪。及舍亲往杭,始以尊函及赐借之《古筹算考释》寄来。”[4]275其中“舍亲周君”,就是周威,蔡元培有关浙江的不少事务都由他联络。浙江教育出版社版的《蔡元培全集》及《蔡元培书信集》均注曰“时任杭州医院院长”,《蔡元培年谱长编》则说是“时任杭州病院院长”。据考,该医院当时名为浙江省立传染病院,1927年改名为杭州市立传染病院,1928年6月改名为杭州市立病院,1938年改名为杭州病院,即今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周威还曾任江苏省立医学专门学校校长,后任浙江大学、中央大学校医主任。周威在浙大时,碰上抗战期间学校被迫流亡,作为校医,责任自然不轻,其中的一些经历《竺可祯日记》和《浙江大学简史》均有生动的记载。在此期间,蔡元培夫妇也一直关注浙大命运及这位三哥的安危,遇有敌军轰炸等消息,即致函问候。另外,周威曾与中国寄生虫学的开拓者洪式闾合著《病理总论》,作为大学丛书之一。
四哥周豪,字季豪。《周母陈太夫人七秩征文启》言其“肄业北洋大学及中央大学,在浙江大学农学校任教员”。《金陵周氏家谱初稿》则写着“东南大学肄业,浙江大学讲师”。东南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37年蔡元培曾祝他“五十双寿”,如此推算他应生于1887年,假如二、三十岁读大学,肄业中央大学的可能性不大。据蔡盎女士介绍,周豪身体不好,结婚后领养了一个女儿,原是妻子的亲戚,取名叫德华。抗战期间,周豪与妻子相继去世,德华也就回了原来的家。
周峻,又名怒清,字养浩。《周母陈太夫人七秩征文启》:“次女养浩,历进爱国、共和、承志、启明等学校,毕业后,历在学校、家塾任教员。”[1]15《金陵周氏家谱初稿》:“柏林大学肄业,适蔡孑民。”1923年,周峻成为蔡元培的第三任妻子。婚后不久,即随蔡元培旅欧。周峻擅长油画,亦会作诗,有不少与夫君的唱和之作。相夫教子之余,周峻还参加各项社会活动,积极从事艺术教育和妇女工作。
小弟周仁,字子竞。《周母陈太夫人七秩征文启》言其“毕业美国康内尔大学工科,充工程师,回国后,任东南大学、交通大学教授,中央研究员(院)工程研究所所长”。《金陵周氏家谱初稿》记载较为简略:“美国康乃尔大学毕业,工程师。”周仁作为一位冶金学家、陶瓷学家,其大名在我国现代科技界可谓如雷贯耳,是周氏家族在学术上最有成就的一位。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在《杂记赵家》[5]中屡次讲到“蔡太太是周子竞的妹妹”,实际上,蔡元培夫人周峻是周仁的姐姐,这在《周母陈太夫人七秩征文启》中的排行中就很清楚,只是姐弟俩年龄确实十分接近,蔡文也特别写上“养浩至三十三岁,始适蔡孑民”,而周仁生于1892年,当时(1923年)只有32虚岁。蔡元培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时,周仁作为院内工程方面的负责人,一直是其得力助手。当时另有一件事比较有意思,鲁迅与蔡元培都是绍兴人,“两家向有世谊”[6]174,但鲁迅一开始却不认识周仁,后来要借一本明末画家陈老莲的《博古叶子》,才知道蔡、周是亲戚,蔡元培把周仁的住宅和办公室电话都开给了他,鲁迅还是小心谨慎地与郑振铎商量:“我想,倘非立刻照相,借来放着是不好的,还是临用时去取的好。先生以为如何?”[7]594建国后,周仁历任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上海冶金研究所、上海硅酸盐化学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上海科技大学校长等职。
(四)关于蔡元培的内侄辈
这一辈(九世)成员的情况,在此次发现的《金陵周氏家谱初稿》中有所记载,《家谱之稿》中没有反映,以下结合各方考证及蔡 盎女士生前口述,作简要整理。
1、周成的四子四女。
周成之子:虎、新、龙、凤。
周虎,蔡元培在其日记旁注曰“虎侄小名虎儿,及长名虎臣”[2]221。《金陵周氏家谱初稿》中只写着“虎”字。据蔡盎女士告诉笔者,“虎臣”,是其曾祖父周锐起的名字。周虎“幼患驼背症,祖母爱之特甚。国文、写作均可,曾向国际函授部习图画,亦颇有程度”。复旦大学肄业,曾在中央研究院工作,为蔡元培鞍前马后,做一些跑龙套的事情。1938年6月去世,年仅37岁。这位侄子“性情温和,近年笃信佛教”,蔡元培本以为“精神上能自慰藉,或可永年”,“不料其速化乃尔”。白发人送黑发人,周峻在香港“闻此消息,恸哭不已”[2]221。
周龙,苏州农学校毕业。抗战初期,他曾一度与家人失去联系,其父周成和蔡元培四处托人打探行踪。1938年3月,得知其“到湘后,加入遗族学校乳牛场服务,暂可维持生活”[2]169。接着周龙辗转湖南宜山、云南昆明等地。后在台湾某农场工作,一直未婚。
周凤,大同大学肄业。抗战时曾在空军服过役,后移居玻利维亚,游泳时溺水而死。
周成之女:爱华、育华、强华、苏华。
周爱华,东吴大学肄业。蔡元培夫妇居沪时,常携自己的三个孩子与爱华姐妹一起看展览、逛动物园。抗战后,留守在上海与周新一起负责料理蔡家租房等一些杂事,还作为出租人代表签字。解放后曾在上海儿科医院工作,七十八岁时因车祸去世。
周育华,大夏大学幼稚师范毕业,十八九岁时曾在苏州学画。《金陵周氏家谱初稿》在“育华”条写着:“适福建钟文昭蒙九。”浙江教育出版社《蔡元培全集》第十七卷却写着:“育华侄偕其夫人钟蒙九(文昭)来。”丈夫变成“夫人”,煞是滑稽,估计是打印或校对错误。钟蒙九,在香港经商,曾任美国普强制药公司华南分行经理。蔡家抵港后不久,周峻曾去铜锣湾看望育华夫妇,后又数度往还。育华还帮蔡家联系英语家庭教师。夫妻俩热爱慈善事业,都信基督教,七十多岁时移居美国。
周强华,沪江大学肄业,一直在上海居住,教过书,后在申化药厂工作,71岁才结婚,1995年去世。据蔡盎女士回忆,这位表姐属狗,应该是1910年生的。
周苏华,□□圣经学校肄业,后天失声,但能听,哑而不聋,文革时曾在某街道工作,先于其三姐强华去世。
2、周威的一子一女。
儿子周麟,1937年赴法留学。作为留洋前辈,蔡元培对这位内侄的十分关心。当时蔡元培夫妇居香港,周麟从法国里昂经常写信给这位姑丈,及时汇报学业进展。周麟后定居法国,并与该国女子结婚。据蔡盎女士说,他们好象领养了一个女儿。
3、周仁的子嗣。
关于周仁的子嗣,《金陵周氏家谱初稿》稿纸的左下角写着“金生,大同大学肄业,联大肄业,夔仝”。金生,即周麒,曾就读于西南联大,后转入清华大学,毕业后在大学任教。从上海交通大学退休后,随子赴美,近几年常回上海居住。周葵,原名夔,联大后,从北京大学毕业,曾在上海商业学校任教,现居上海。
[1]蔡元培全集第七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蔡元培全集第十七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周成.追忆蔡孑民先生[M]//陈平原,郑勇.追忆蔡元培.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379.
[4]蔡元培全集第十一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杂记赵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6]周作人.记蔡孑民先生的事[M]//蔡元培先生纪念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74.
[7]鲁迅书信集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8]通信(复魏猛克)[M]//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