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14-02-12胡馨曾强

天中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普通高校体育锻炼

胡馨,曾强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胡馨,曾强

(黄淮学院 体育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着体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混为一谈、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忽视体育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体育场馆资源短缺等问题。普通高校在体育教育工作中,应以“健康第一”观念为指导,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而体育场馆基础设施的完善、体育场馆设施管理水平的提高、新型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教育改革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校体育应该如何适应高校改革的大趋势,如何发挥体育教育的整体性功能,已经成为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体育教育和体育教学混为一谈

体育教育的目标应该包括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心健康目标、认知目标、情感目标等。通过体育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应掌握的运动技能,而且要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应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应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体育教学是一种为完成规定教学任务而开展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但是,根据调查,我国很大一部分普通高校把体育教育和体育教学混为一谈,认为体育教学就是体育教育,把增强体质看作是掌握规定的技术动作的必然产物,这就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轻视体育教育而重视体育教学,导致体育教育单一化,缺乏创新。

(二) 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调查表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比较陈旧,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个性化不足。大多数高校都是按照竞技运动项目和运动结构来安排教学内容,且很多还是以传统的田径和球类运动项目为主,而比较受学生欢迎的网球课、瑜伽课、游泳课等很少有学校开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师资匮乏外,主要是资金投入不到位,没有足够的场地、器材,导致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些课程没办法开设,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可选择性。尽管近年来高校体育不断进行改革,但目前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基本上仍与中小学雷同,中小学体育里的内容大学里还在低层次重复。因此,高校应结合体育场馆设施等实际,创造条件,开设多种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可要求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每学期选择学习一个项目,几年下来,学生可以掌握多项体育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三) 忽视体育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大学体育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为主,而大学体育区别于中小学体育的是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当前的大学体育课程还是模仿运动训练的形式,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独立的身体锻炼能力以及体育健康卫生知识的传授等不够重视。这容易导致学生把体育锻炼看作一种任务,甚至是一种负担。调查显示,62.7%以上的学生不能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女生。

(四) 体育场馆资源短缺,场地设施配置过于单一

场馆设施是开展体育教育活动的必备条件。随着学生对运动项目及体育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多数高校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等占了全部场地的很大一部分,而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广受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场地设施(如网球场、游泳馆、室内健身场所等)较少。另外,场馆设施的管理不到位,维修不及时,也致使有限的资源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首都体育学院场馆管理中心主任梁家栋表示,高校不但存在场馆资源缺乏的问题,且场馆设施大多过于偏重为竞技运动服务,较少考虑学生及教师不同个体对体育的需求,因此,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投入专项场馆改造和设备更新资金,要结合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目标选择体育设施器材,并加强对体育场馆器材的维护、保养和管理,确保锻炼环境安全和锻炼者的人身安全。

二、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一) 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理念

“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始终是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根据熊丕炯对湖南省的调查,在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中,以增强体质、健身美体为动机的仅占18%[1]。国家体育总局2002年12月公布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显示:“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型’分布。”[2]另有研究指出,国内对各年龄段人群的中、小样本调查显示,65%左右的被调查者处于亚健康状态。另外,尽管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较高,但锻炼量明显不足,特别是女大学生,而且大部分人在学生时代结束后就不能坚持体育锻炼,这有家庭、事业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缺乏终身体育意识。

大学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和体育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高校应该明确体育教学目标,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应该以人为本,重视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重视学生的主体意愿、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及情感,着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高校的体育教育不但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也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学生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毕业后社会、生活方面的压力,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 加大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力度

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过于陈旧、单一,并且过于重视运动技能,忽视了科学健身理论、健身方法以及学生兴趣的培养等内容,从而很难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并能掌握科学的健身理论与方法。增强实用性,使体育课程的内容变得丰富多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高校体育,加快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十分重要的。

(三) 改革课外活动形式,以自愿和组织相结合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高校应通过相关制度,给热爱运动的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让不爱运动的学生在制度的制约下逐渐地喜爱运动。例如,西安交通大学采用课外8学分制、开设体育兴趣班等措施,既满足了学生的体育锻炼需要,也使课外体育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3]。

(四) 完善体育场馆基础设施,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管理水平,开发新型体育课程资源

体育场馆设施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物质保障。增设体育场馆设施,不应只局限于传统项目,应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增加室内健身设施,让学生能够不受天气的影响参加体育锻炼。体育设施容易因利用率高而出现损坏现象,因此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维护制度。另外,应在现有体育场馆设施的基础上,努力开发新型体育课程资源。可以提倡学生从身边找器材,如用废旧轮胎作为秋千的底座,用饮料瓶做成保龄球,等等。学校在安排课程表时应优先安排体育课,尽可能避免多个班级在操场上拥挤上课的现象[4],充分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针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短缺的实际,体育教师在教学上可采用分组轮换教学法,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

[1]熊丕炯.普通高校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2(2).

[2]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R].2002.

[3]朱雪宇.课外体育学分制的研究和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1).

[4]舒其伟.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1(20).

2014-01-12

胡馨(1989―),女,河南驻马店人,助教,硕士。

G807.01

A

1006−5261(2014)06−0137−02

〔责任编辑 张继金〕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普通高校体育锻炼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体育:室内体育场馆空气质量标准年内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