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十年探索”的历史启示
2014-02-12张新强
张新强
中国共产党“十年探索”的历史启示
张新强
(中共中央党校 党史部,北京 100091)
1956―1966年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这十年,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也有许多值得我们铭记的教训。通过对“十年探索”实践的总结,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十年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经验;教训;启示
1956年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地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这段建设时期被称作“十年探索”。其中,有许多可以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
一、“十年探索”的经验
(一) 工作重心适时转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修复了国民党时期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国民经济,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为“一五计划”的实施奠定了经济基础。国民经济之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以恢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工作重心从革命转移到了建设上来。1956年,农业、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占据了主导地位。有了这个基础,下一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成了我们工作的重心。1956年中苏关系不断恶化,严峻的国际形势刺激着国内各种不安定因素,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抬头,一些人对共产党执政和社会主义不满,甚至恶毒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党依然将工作重心放在搞建设上,内外压力反而成了我们急于建成社会主义的动力,全国上下出现了一片轰轰烈烈的大建设场面。紧接着,我国开展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这种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虽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毕竟是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来进行的。
(二) 强调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从建国开始,党就重视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专章论述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指出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定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从短期效果来看,发展重工业对于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经济建设的能力有着显著作用。苏联的模式就是这样,苏联靠高积累、高征购的方式从农业和农民中抽出了大量的资金来加强重工业建设,在短短的十几年中,一跃而成为军备上能与美国相媲美的第二大国。从长远发展来看,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更能够长期地、稳定地促进重工业的发展,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是消费的最大潜力,没有农业的发展,便不能造就巨大的购买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会为重工业提供一个更加稳定的后方。在这“十年探索”刚开始的1956年,强调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在国家各项计划、各种建设项目上都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三) 加强政治生活民主化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活,政治生活民主化是“又有民主,又有集中,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保障。1956年中共“八大”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的历史上民主生活、团结生动的政治生活的标志。党的“八大”不仅报告和决议中有加强党内民主、加强党的团结、反对个人崇拜、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等非常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提法、条文,而且在会议上,党的高层领导、政治局成员,党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团体的关系,也充分彰显了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色彩,这次会议真正地形成了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党的“八大”既是“十年探索”时期党的民主政治生活的代表,也是建党以来党的民主化进程的典范。这种政治局面是建立在全党全国上下一条心、齐心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目标之上的,是建立在党内能充分对待不同意见,同志之间开诚布公、协商民主的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健康的党内高层关系、稳定的基层党组织和和谐的上下级关系之上的。各代表充分发言,阐明自己观点,民主人士、党派团体为国家建设献言献策,场外人民群众热血沸腾,政治参与意识显著增加,“八大”形成的生动活泼政治局面成了我们党实现政治民主化的宝贵财富。
二、“十年探索”的教训
(一) 反右斗争扩大化
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国际上出现了波匈事件,党内对国内外局势重新进行了思考,毛泽东说:“在匈牙利,完全照过去的一套是不行的,而新的一套还要靠匈牙利的同志自己去摸索,我们也要支持他们。现在摆在世界各大执政的共产党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把十月革命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的问题,这是个大问题。波匈事件应使我们更好地考虑中国的问题。苏共二十大有个好处,就是揭开盖子,解放思想,使人们不再认为苏联所做的一切都是绝对真理,不可改变,一定要照办。我们自己开动脑筋,解决本国革命和建设的问题。”[1]605−606于是,1956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了《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文章,文章提出:“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敌人同我们之间的严重斗争,这就是国际范围内的阶级斗争。为加强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击退帝国主义的猖狂进攻,在坚决反对教条主义的时候,必须同时坚决反对修正主义。”[2]1956年秋冬,中国国内也出现了一些不安定的情况,全国发生数十起罢工、请愿事件,不少地方连续发生闹缺粮、闹退社的风潮,对国内外形势比较敏感的一些知识分子对党、政工作的缺点和作风提出了不少批评,有些意见还很尖锐。面对这些国际国内形势,许多党员和干部缺乏思想准备。党中央对形势发生了错误的估计,过分地突出了敌我矛盾。1957年开始的整风运动,初衷本来是想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可是随着运动的持续和向深层发展,社会上却出现了攻击党和社会主义的言论,于是,整风开始向反右发展。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强调思想战线上的“阶级斗争并没有熄灭”[3],反右斗争在全国铺展开来,并出现了严重扩大化。事实表明,“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的敌对势力确实存在,对极少数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坚决予以反击,借以教育广大党员和人民,是正确和必要的。反右派斗争在全国人民中间澄清了根本的大是大非,稳定了新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如果放弃这种斗争,不在问题发生的范围内鲜明地击退极少数右派分子的进攻,就会造成思想上和政治上的严重混乱。在这方面,党所取得的经验是具有长远意义的。但是,由于当时党对阶级斗争和右派进攻的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并且没用革命时期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性政治运动的斗争方法,对斗争的猛烈发展又没有能够谨慎地加以控制,致使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4]289。
(二) 经济建设中的急于求成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意味着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之前一直都是按照苏联的模式进行建设,以苏联为榜样。但是苏共“二十大”后,中苏逐渐交恶,我们只能独立探索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大问题。惯用的苏联模式使我们习惯性地强调集中、计划、指标、统一。同时,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也被“三大改造”顺利完成这件大事充分地调动起来了,他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够建成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苏联的共产主义是“土豆烧牛肉”“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我们通过努力也一定能够达到。正是在这样高涨的建设激情鼓励下全国上下渐渐地膨胀起来,再加上党内批评“反冒进”的催发,一切降低指标、主张稳步前进的言论都被视为右倾。1958年毛泽东苏联之行提出了在主要经济指标上“赶英超美”的口号,我国国民经济指标在中央和地方的工作会议上一再地被拔高。到1958年,全国上下建设激情高涨,掀起了“大跃进”运动,提出了“为1070万吨钢而奋斗”。为了完成主要经济指标——钢产量,各地城市的机关、企业、学校,包括农村也都普遍地参加进来,各地“小土窑”破土而出。到1958年底,人民日报宣布钢产量超过了1070万吨的目标,全国上下沉浸在胜利的欢呼中。可是,大炼钢铁造成了1958年秋粮减产,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我们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灾难。这种恶果到1959年充分地暴露出来,国家进入“三年困难时期”。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经济建设中的急于求成:一是经济发展方式上的不同意见、主张和稳健的经济发展方针皆被视为右倾,并遭到批判,这在思想上助长了急于求成和不冷静的思考方式;二是主观上盲目地与苏联攀比,在经济指标上,漠视自然规律,不切实际地一味拔高指标;三是没有正确处理好主观意志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片面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四是忽视了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片面地强调某一项经济指标,这对于提高经济建设的能力和国家的综合实力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三) 生产关系上急于过渡
“大跃进”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之时,“人民公社化”运动也铺展开来。其缘起便是为了早日实现共产主义而追求生产关系上的急过渡。还在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生产关系的变革就已经开始,一方面废除了旧式的农民依附地主的封建剥削关系,另一方面,建立了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互助合作组织,从低级的家庭农忙合作到农具入股,建立初级农业合作社,再到土地入股,农民个体实行分红的高级合作社。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再到高级合作社,党中央引导农民逐步地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生产关系。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农业形成。之后,一些地区尝试着跨区、跨市联合组织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发挥了巨大的生产潜力。党中央及时地抓住这种生产关系提升的契机,引导农民向更高层次的合作组织发展。
1958年,农村中自发地出现了一些高级社升大社,跨村、跨乡甚至跨县的合作社联合,河南遂平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新乡地区的七里营也挂起了“人民公社”的牌子。6月8日,毛泽东视察七里营,称人民公社好,之后视察山东时说,“还是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联合起来”。随后,人民日报向全国发出了“人民公社好”的号召,全国上下,普遍地建立了人民公社。到1958年底,人民公社作为一种组织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它的特点就是,“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但是,这种公有化实现方式是大搞“一平二调”,即人为地把原属初级社和高级社的牲畜、农具、土地、财产甚至农民的房屋、树木、家禽、家具都变为公社财产,公社统一调配,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公社“共”了农民的“产”。
对于刚脱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具有浓厚封建思想残余和小农意识的、刚跨入社会主义大门的农民来说,这种生产关系上的急过渡显得脱离实际甚至超前。它所带来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公社共产,一些地区、一些农民怕被公社共产,纷纷宰羊杀猪,滥伐树木,这给农村生产力带来相当大的损害。更严重的是,公社成立以后,为了强调“组织军事化、生活集体化、行动战斗化”,都实行供给制,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结果不适当地消耗了口粮。“浮夸风”“共产风”“瞎指挥”盛行,农业生产进入了超前的共产主义模式,其结果违背自然规律,生产连年减产,消耗却持续不变,给我国的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危害。
三、“十年探索”的启示
1956―1966年是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十年,我们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需要值得谨记的教训。总结起来,这十年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破除阶级斗争思维。
(一) 必须从国情实际出发
我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国情就是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我们想问题、做决策,都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不能脱离客观现实,不能漠视现实国情,要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实际状况出发。新世纪新阶级,我们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虽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不能忽视的是,我们的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分布还很不均衡,经济增长方式还不够绿色、不够环保,也谈不上可持续,我们面临的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还很艰巨。因此,我们应该不骄不躁,踏踏实实地从现实出发,齐心合力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 必须走自己的路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思维习惯,也有自己的历史和问题。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尊重文化传统,尊重思维习惯,从历史中找出经验教训,并将其作为我们行动的前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在“特色”,即要有中国特色,又能彰显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创新思维、本土特征、发展模式,同时要借鉴外国的发展经验,吸收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并对其适时适地加以改造,使其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但是,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对于别国的发展模式或者某一产业、某一经济结构、发展方式,我们切不可照搬照抄,应该结合本土特征,尊重人民群众的思维习惯和消费习惯,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三) 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有利于党齐心合力开展各项工作。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实行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基础上的民主,用制度管人;要建立健全用人机制、民主决策机制,营造积极向上、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要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完善党的监督体系,依法治国,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四) 必须破除阶级斗争思维
“左”的思想,是探索时期乃至后来“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党急于求成、急于过渡的思想根源。新时期,我们必须打破“左”的思想在国民经济计划、政治生活中的固化藩篱,破除战争年代延续下的阶级斗争思维,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新思维,加快发展,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我们不搞阶级斗争,不搞阶级斗争式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划分,要积极地协调各方面关系,做到认真倾听不同意见,耐心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整合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有效力量,真正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来。
综上所述,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寻,要想少走弯路,只有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走过的路。“十年探索”开启的独立自主建设之路,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这十年的历史告诫我们:在做任何决策时,都要先考虑到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考虑到现实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推动经济建设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照顾到人民群众的诉求,照顾到现实的生产关系。在治国理政的同时,要注意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做到思想上破除禁锢,注意防右,但主要是防“左”;组织上,加强团结,推进政治生活民主化进程;制度上,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不管任何时候或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党都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正地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坚持走自己的路,独立地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篇章。
[1]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人民日报》编辑部.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N].人民日报,1956-12-29.
[3]《人民日报》编辑部.这是为什么?[N].人民日报,1956-06-08.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0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The Enlightenment of “10-Years-Exploring” of the CPC
ZHANG Xin-qiang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Beijing 100091, China)
The period of 1956―1966 named as an independent ten yea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explore China’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road. In this decade, there are a lot of experiences worthy of learning, many lessons worth remembering. Through the summary of “10 Years of Exploring” practice, we can find some enlightenment on building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10 Years of Exploring”; The socialist road; Experience; Lesson; Revelation
2014-05-11
张新强(1988―),男,河南新乡人,博士研究生。
D232
A
1006−5261(2014)06−0029−04
〔责任编辑 叶厚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