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以长江师范学院为考察中心
2014-02-12王希辉
王希辉
( 长江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重庆 涪陵 408100 )
民族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以长江师范学院为考察中心
王希辉
( 长江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重庆 涪陵 408100 )
民族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堂不仅是当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地方高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资源融入课堂为高校课程设计、课堂内容选择、教学手段与方法、校本教材开发等提出了新要求,这就需要打破常规,更新传统教育观念,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实现高校教育教学与民族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高度融合。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民族文化资源; 地方高校; 教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院校在服务区域社会发展、传承民族历史与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2002年,我国正式启动“拯救和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随后教育部对高等院校提出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新要求。2009年2月,国家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中相继立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重要课题,推动相关高校搜集和整理区域社会历史与文化资源,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民族文化进课堂和进校园成为丰富民族文化课程内涵、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方式。中央民族大学滕星教授提出推行“多元文化教育”,要求将国家整合的教育内容与地方性知识结合起来,将民族文化精华融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使民族教育切合实际,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与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在政府、高校和学界的大力呼吁和推动下,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等高校也进行了有益探索和教育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武陵山区是位于我国东西结合部、民族文化资源丰厚的多民族地区,土家族、苗族、侗族、蒙古族、白族等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为高校课堂资源开发和校本建设留下了宝贵的资源。因此,本文将在民族文化资源融入长江师范学院课堂建设与校本教材开发个案探索的基础上,具体探讨民族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堂和校本教材建设的问题,以抛砖引玉。
一、民族文化资源进高校课堂的意义与价值
在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历史背景下,将民族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堂、转化为高校课堂教育资源与校本教材,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就理论角度来说,通过推动改革与实践探索,建立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指导的高校民族文化课程教学改革体系,让浓郁的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资源,成为建立培养具有本土情怀、掌握地方性知识和应用型导向的合格高校毕业生的高等教育体系突破口,培养重庆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知识教育教学骨干师资力量,引领本地区民族文化知识与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改革。
从实践层面来说,将挖掘重庆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教学资源,推动本地区民族历史文化资源适应现代高等教育改革,打造“重庆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建设”科研团队,促进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为培养具有本土情怀的高校毕业生、推进民族文化知识与民族文化团结教育服务。
二、民族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堂与校本建设存在的问题
长江师范学院是重庆唯一一所位于武陵山片区的重庆市属地方高校,长期以来对渝东南地区民族社会历史与文化进行调查与研究,有着较好的学术积淀和成果积累。近年来,学校积极衔接国家武陵山发展战略,建有重庆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以及重庆市“重庆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与协调创新中心”。借助上述学术研究平台,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并完成各级各类教育教改项目10余项,撰写出版著作近20部,开设《民族学概论》、《乌江文化概论》、《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乌江流域民族史》等特色课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在2009年荣获重庆市第四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13年喜获文化部“山花奖”等各级各类奖励,学生科研项目于2013年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三等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引起了广泛关注。
但是,在走特色发展之路、建设教学应用型大学的过程中,长江师范学院民族文化资源融入课堂与校本教材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制约着民族文化进高校课堂的展开与进一步发展。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和其他相关高校一样,长江师范学院在大学课程设置、教材的编写与选取、教学内容及形式等方面趋于同质化,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武陵山片区民族社会与文化的重视。近年来,在强调与国际化接轨的同时,长江师范学院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与本地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接轨,忽略了对本地区民族传统历史与文化的调查研究,导致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缺乏不同文化生态背景下应有的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
第二,就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而言,重庆市相关高校缺乏对本区域民族社会与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注,尤其是将重庆武陵山片区民族历史与文化资源转化为高校民族文化类课程教学资源的实践与探索更少。长江师范学院等地方高校在具体人才培养过程中较为重视学生基础知识把握和基本技能培养,强调市场化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但是将本区域民族社会历史与文化资源转化为高校教学资源的实践和探索不多,对区域社会民族历史与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关注不够。
第三,就现状而言,在已有民族文化类课程资源中,关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文字说明、图片和个案资料较为缺乏,不利于民族历史与文化资源课程资源整合和教学改革的开展。现有民族文化类课程教材大都是民族出版社或人民出版社出版,都是基于全国所有高校使用而设计的。所以,基于重庆武陵山片区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特征,现有教材缺乏时效性和生动性,区域性和民族特性也相对不足,无法体现重庆武陵山片区的基本特色。
第四,就现有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设计来说,包括长江师范学院在内的高等院校民族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堂就存在教育教学形式传统、单一,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滞后,教学手段略显单调、乏味等问题,缺乏灵活性、生动性和参与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文化进高校课堂的开展。
三、推进民族文化进高校课堂的基本措施和主要对策分析
开发重庆武陵山片区民族历史与文化资源,充分挖掘重庆民族地区乡土文化资源与历史积淀、丰富地方高校和中小学民族文化教育乡土特色,丰富民族文化类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是推进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对策。笔者认为,要做好民族文化进高校课堂,搞好民族文化的高校教育传承工作,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充分利用近年来长江师范学院民族文化研究相关成果,引导在校师生学习重庆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理论知识,通过田野调查、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实地参与观察、文学采风、艺术实践、乡土文化考察等方式,以文字记录、影像拍摄、现场采访、文献整理等多种方式收集民族文化知识有关材料,深入调查武陵山片区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和自然遗产,通过学术讲座、民族文化知识竞赛、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作坊和我校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的具体实践,引导师生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与地方性知识的社会与文化功能,建构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性的重庆武陵山片区民族历史与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研究架构与体系。
第二,依托重庆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知识(民族民间传说、民族舞蹈、民族音乐、民族雕刻、民族体育、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手工记忆等文化形式),探索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融入高校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实习实践和推广应用模式,凸显地域民族文化知识的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建构“民间艺人——高校课堂——大学学生”三位一体的产学研模式与地方高校民族文化知识教育的乡土特色体系。积极组织教师编写《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概论》、《武陵山民族民间文学概论》、《武陵山片区民族民间艺术概论》、《武陵山片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武陵山片区民族民间传统生态知识》等校本教材,让这些教材切实进入课堂,引导学生关注并热爱本地区、本民族历史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第三,借鉴“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多元一体)”精髓,围绕地方高校民族文化特色课程建设与改革,结合地方性与民族性基本特征,编写具有重庆武陵山片区特色的民族文化知识教育教学读本、课件或讲义,通过对民族文化知识的深入挖掘和利用,开发具有重庆特色和武陵山个性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
第四,就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来说,要切实做好民族文化资源进高校课堂的宏观设计,并从微观课堂教学入手,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切实推进民族文化资源进课堂、进校园和进头脑,让高校大学生成为民族文化的学习者、掌握者和传承人。
第五,改变常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及纯粹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参观访问和实地观摩等现场教学方式,以民族志电影和幻灯片展示、现场讨论、民族村落调查报告、民族手工制作、民族文化展演等方式引导高校大学生去现场体会和感悟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寻求符合民族文化本身的表现与体悟形式。
第六,打破长期以来教科书教学内容同质化、单一化的现状和不足,通过引导高校大学生对重庆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与地方性知识的体悟和领会,让民族文化理性知识与现场感悟等感性认知有机结合,提升的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推动学生理性思考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七,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总结经验,有效利用教改中形成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成果指导民族文化知识与民族团结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共同关注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关注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个性的重庆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可以认为,民族文化融入高校课堂,不仅是现代化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在需要,而且也是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当下,民族文化进课堂,不仅在教学大纲与课程设计、课堂内容选择等方面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在教学手段与方法、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也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标准。因此,做好民族文化进课堂、进校园和进头脑,这不仅需要扎实做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宏观设计,而且更需要教育教学活动的微观调适,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1] 王希辉,李亮宇.民族文化教育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基于重庆市酉阳县民族完小个案调查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4,(1).
[2] 王希辉.重庆市高等学校民族学类教材开发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09,(6).
[3] 王希辉.教育公平与武陵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研究——基于湖北恩施市茅坝小学的教育民族志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12,(3).
An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Resources into University Classrooms——Taking Changji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 survey center
WANG Xihui
(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Changjing Normal University, Peiling, Chongqing 408100, China )
the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resources into university classrooms is not only the objective demand for national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but also the intrinsic requirement for the local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education reform. It also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 for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xtbook development.Therefore, it needs to break the conventional rules, updat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s and promote teaching mode reforms,realizing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teaching and national culture heritage teaching, which is still a long historic process.
national culture resources, local universities, teaching reform
(责任编辑 王小聪)
(责任校对 黎 帅)
G642.421
A
1673-9639 (2014) 05-0156-03
2014-07-10
王希辉(1980-),男,湖北恩施人,土家族,长江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导,研究方向:族群与区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