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德福体育思想管窥

2014-02-12鲁娜娜马俊锋

铜仁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德福身体儿童

鲁娜娜,马俊锋

( 1.铜仁学院 体育系,贵州铜仁,554300;2.铜仁学院 教务处,贵州铜仁,554300 )

【艺术与体育研究】

华德福体育思想管窥

鲁娜娜1,马俊锋2

( 1.铜仁学院 体育系,贵州铜仁,554300;2.铜仁学院 教务处,贵州铜仁,554300 )

华德福教育以身体的名义赋予儿童的“好动”以合理地位,认为过度的智力开发将伤害儿童的身体发育,身体是遗传和生命经历的共同产物,身体活动会通过心理体验作用于心理发展。其儿童身体教育思想体系包括强调机会、体验和胜任的身体教育原则;艺术化的身体教育理念;注重文化传递、人与自然和谐的身体教育内容;推崇游戏化的身体教育方式;强调模仿的作用。

华德福; 鲁道夫·史代纳; 身体教育

一、何谓“华德福教育”

奥地利科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Rudolf Steiner)认为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科学、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围绕着国家利益与工业发展而展开,严重阻碍了人类的自由。在探索新的人类精神生活方式的过程中,他创立了精神科学“人智学”,认为人智学“是一种把人的精神引向宇宙之中的精神的认识途径”[1]。

1919年史代纳依据自己创立的“人智学”创办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这所学校取得了巨大成功,开创了一个不同于公立教育的教育典范。一百多年里,华德福教育理念依靠赋予教师和学校的自由创造性地在全球各地成功推广,为人类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华德福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人智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自由和独立精神的个人,达成此目的的手段依赖于适当的教育和自我的修炼。而适当的教育首先要求教育者明白:儿童是什么不取决于成人,并不是一种应然,而是一种实然,教育者首先要学会如何整体地去观察儿童,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开展合适的教育。而教育的任务是支持幼儿的成长,给予儿童舒适的环境,以及能刺激感官、增加体验的活动。

华德福教育活动的开展依赖于史代纳对人的智慧和意识发展的阶段性划分,他认为人存在身体、心灵和精神三个部分,并依次得出了儿童生命发展的三阶段,即从出生开始每 7年为一个周期。史代纳认为儿童是一个整体,所以把每一个教育阶段当作生命整体发展的一部分,并且依据各个发展阶段的生理和心理节奏开设不同的课程以满足儿童生命发展的需求。

二、华德福教育思想的身体观

身体是教育活动无法回避的一个真实存在,是教育的基础和出发点,教育发展史中的身体或被迫害,或被漠视,或被重视,但都无法抹去身体实践在教育活动中的无处不在。而动作已经由科学证明在人从“尚未被确定的动物”发展到“智人”的过程中承担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如何看待身体决定了教育活动中对身体的处置。

人智学理论认为身体在人生命发展过程中承担着灵魂的载体的作用,是人生命中受遗传因素影响最大的部分,载体的强弱将影响生命发展过程中独立和自由精神的培养。

(一)以身体的名义赋予儿童的“好动”以合理地位

人智学认为在生命发展的第一阶段即0-7岁,是身体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并且开始与心灵合二为一的过程,最终的成长表现为不再笨手笨脚,学会运用自己的身体,能够运动自如。华德福教育认为塑造健全的身体,使身体逐渐适应灵魂应是儿童此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此阶段生命发展的需求决定了儿童好动的天性,因为这是为适应自己和环境而做的探索。“儿童的玩耍就是他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全部”[2]110,儿童通过走、跑、跳等各种身体实践实现了脑部发育,完成身体各种细微功能的区分;通过自我或与他人的游戏学会承担社会角色,实现社会化,区分自我、他人与环境;通过身体实践意识到自我对环境的影响,并学会借助各种客观物质表达自我。华德福教育强调在儿童的意识里,他无法区分自我、他人以及环境,所以自然存在的物质是儿童游戏及学习的天然媒介。而教育的任务是营造充满爱与信任的环境,提供以身体体验和艺术教育为主的教学内容,塑造用于模仿的榜样[2]3。

(二)过早的智力开发以及过度的智力运用将伤害儿童的身体发育

华德福教育认为过早的智力开发以及过度的智力运用将伤害儿童的身体发育,伤害儿童其他身体系统的发育,影响幼儿的整体平衡发展,埋下了儿童在未来身体与灵魂怯懦的根源。并且,过早的系统知识传授将削弱儿童用于构造身体的生命力,影响未来发展精神和个性的生命力。例如,过度运用了儿童的记忆力将会导致儿童脸色苍白,并且影响到儿童五十年后的身体健康。基于此,华德福教育反对在生命发展的第一阶段进行系统的知识教学,倡导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认为从生命整体的角度来看,要关注每一个教育行为对学生整个人生所产生的影响。当然,华德福教育不反对传授知识,但认为儿童是一个完全的感官体,应把知识转化为易于接受的刺激,使知识传授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三)身体活动会通过心理体验作用于心理发展

华德福教育认为儿童对自我身体的感知通过动作感、平衡感、触摸感和嗅觉感等引起的心理体验而作用于心灵。如动作感所唤起的自由,身体的平衡感所唤起的稳定、安静和摆脱时间束缚的感受,触摸感所引起的与真理相融合的感受等。儿童在运动中通过支配自己的骨骼、肌肉和韧带,并克服体育运动所带来的重量、阻力、失衡而唤醒了自我的意识和意志力。

(四)身体是遗传和生命经历的共同产物

华德福教育认为儿童在 0-7岁时非常容易受到周边环境人物的影响,儿童所处的环境通过感官会作用于儿童的身体。而这里所说的环境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成人的言行举止所塑造的软环境,儿童的身体会随着他周边人物的影响而逐渐改变,并具有了那个影响他的人物的个性倾向,这个过程是从身体组织的改变而逐渐实现的。所以教育者应该为儿童准备一个适当的“有形环境”。因为孩子会模仿这个有形环境中所发生的一切事物,身体器官也在模仿中渐渐成形。另外,儿童对所处校园环境、教室环境等物理环境的想象亦会影响其身体发育,所以“从学校的设计和教室布置,到教学用品和学生用品都非常考究,尽量做到自然、和谐和温馨”,从而给予儿童善良和美好的想象,以“保证生命力充分用于构造身体”[2]5。

三、华德福教育的体育思想体系

(一)强调机会、体验和胜任的身体教育原则

史代纳认为身体教育起源于人类尝试在空间中保持平衡、寻找自身的位置,是“人类努力尝试发展与空间关系的结果”[3]。同时认为儿童在0-7岁时是一个完全的感官体,所以教育的作用是提供适当的刺激以增加儿童的体验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而通过感官刺激得到的体验既是发展儿童的手段,也是儿童了解自己和周围事物的手段。所以儿童时期身体教育运动的关键在于儿童的参与,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参与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掌握用身体表达自我的方式。华德福教育认为每个人都应享有运动的机会,利用自身的体验探寻与空间的关系,而胜任则能够给儿童带来愉悦的体验并深化人类原始的美好情感。幼儿时期的运动教育要使孩子感受到爱和快乐,所以运动课题的设计需要教师运用精神科学的知识、身体知识、运动知识,理解不同的身体活动的特质,每一种身体活动可以满足人类的哪一种需求,设计出使人体有一种既有兴趣又舒服又有力量感觉的课题,要避免使人体感觉失去力量的运动。

华德福教育反对无社会性、无艺术意义的运动,认为现代很多运动都是“没有灵魂”的动作,而对抗性激烈的高水平运动,如冰球、足球、橄榄球、拳击等的训练所达到的就是使人动物化。对竞技运动的态度是一种价值取向,不存在对与错,但这一点足以让我们反思中国学校体育的竞技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作为现代竞技运动的反对者,史代纳创造了一种特别形式的体操课程,从三年级开始成为正式课程,要求最初的三年必须以游戏化的方式进行,以使想象力和情感贯彻整个身体运动过程,通过求援、帮助、合作等情境预设使儿童学会协调自我与团体的目标,学会求同存异,尊重别人和同情弱者。所以华德福体育课会按照教育理念修改体育项目的规则,以实现每个人都享有体育运动和体验运动成就的机会,克服个人英雄主义,体现团结,而体育规则会被转换为故事等更易于被接收的方式。

(二)艺术化的身体教育理念

史代纳非常重视艺术在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为艺术化的教育能够滋养儿童的心灵,激发想象力,保持人类原始的感情。同时,优美的语言、音乐等都可以运用身体而转化为可视的动作,基于此,鲁道夫·史代纳创编了韵律舞,旨在借助身体运动表现语言、音乐、心灵,是“通过艺术家创造的动作形式或空间运动表现出声、调、韵、律和意境”[2]65。韵律舞中的身体是艺术化的身体,是儿童把感知到的语言、音乐节奏转化为可视的身体节奏,韵律舞的学习使儿童获得一种把心理形态转化为艺术形式的能力,习得了运用身体动作表现自我的能力,从而拥有自我、和谐和艺术的身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合一,从这个意义上说,韵律舞是一种身体运动艺术[4]41。

(三)注重文化传递、人与自然和谐的身体教育内容

节日庆典是华德福课程的重要一部分,因为延续至今的传统节日合乎自然节奏,浓缩了社会文化传统,同时把儿童的注意力从自我导向自然界,用身体和心灵体验感悟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轻松、活泼、多样、普及性广的庆典仪式利用身体实践复述、再造了人类记忆,传递了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诸如爱、崇敬、感激、虔诚等优良品质,完成了文化传递和创新。让儿童“感受自然的美与旋律,滋养幼儿的灵性,从而深入认识传统文化,连接课程和生活。”[4]33同时利用活动过程中的身体实践使心理完成了承上启下的时间分割,使身心契合自然节奏,这一教育活动与中国上古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

(四)强调游戏化的身体教育方式

“华德福教育认为幼儿在七岁之前的主要任务是身体的发展,让各个器官和系统完成细微功能的区分,然后借由健康的身体来发展‘精神’和‘心灵’。”[4]34华德福教育给予了游戏充分的重视,低年级阶段的体育课也主要以游戏为主,幼儿园课程安排中自由游戏可以占到整个上午时间的三分之二,而游戏内容也比较广泛,“幼儿练习使用身体、对他人的模仿,对物品的使用都算作游戏。”[4]34游戏过程被认为是儿童自在和自我的表达,游戏过程中儿童赋予玩具生命和个性,实现了教育的创造性目的。华德福教育认为应给儿童提供安全的游戏环境,反对教师对游戏的过多干预,除非危及到生命和健康,儿童选择玩具以“低结构性和非结构性为主”,即反对精美和现成的玩具,青睐于纯天然、未完成的材料,如一根树枝,一个没有五官的手工娃娃,贝壳、石头、树根等。游戏也是华德福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集体游戏的角色安排、分配、合作、争端解决,游戏过程中的玩具交换等,在游戏的环境中实现了自在的社会化。游戏教育利用身体实践再生了生活实践,在游戏场景中实现了现实生活的复制和再造,成了学生体验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华德福学校的游戏通过整合感官,赋予玩具生命,生活场景游戏化达成了儿童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发展。

四、结语

中国传统的精英教育,拥有标准答案的试卷是主要的评价工具,评价的结果用于层级淘汰,疲惫的身体是身体在教育中地位的真实写照,而以身体健康为代价去换取成绩也是教育的常态。而华德福教育认为过度的智力开发会透支生命力,为了生命的发展,好玩应有正当、合理性;教育的社会化使命,可以经由儿童自在、自我的身体实践来实现;而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心灵的呵护和个性的养成。

华德福教育展现了一种与传统教育不同的身体教育理念、方法,当然提供另一种关于身体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不是要颠覆传统的身体教育,而是给传统身体教育提供一个反观自我的路径。而且教育的同质化对生命来说是一种灾难,华德福教育收获了很多赞誉,但也遭到了不少的质疑,但毋庸置疑,华德福教育提供了一种与公立教育不同的教育模式,给了受教育者选择的机会,而传统教育也可以在审视和对比中获得新的自我认知和改革动力。

[1] R Steiner Anthroposophical Leading Thoughts:Anthroposophy as a Path of Knowledge[M].London:Rudolf Stciner Press,1925.12—15.

[2] 黄晓星.迈向个性的教育:一位留英、美学者解读华德福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3] 吴蓓.请让我慢慢长大[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4] 王雪梅.华德福幼儿课程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A Research on Waldorf’s Physical Education Thought

LU Nana1, MA Junfeng2
(1.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2. Academic Affairs office of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 )

Waldorf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 is against excessively developing intelligence. He regards being active as a natural way of having fun for kids and looks upon the body as the co-produce of heredity and experience.He also thinks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acts o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through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considering body movements as the language of the body. His children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 system includes such contents as follows: focusing on physical education principles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nd experiences and fulfillment and artistic physical education ideas; stressing the great importance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dvocating let students study in the scene of the game and concentrating on the function of imitation.

Waldorf, Rudolf Steiner,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

(责任编辑 黎 帅)

(责任校对 王小聪)

G807

A

1673-9639 (2014) 05-0135-04

2014-06-05

本文系2013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找寻认同遗失的身体-乡村身体的现代学校教育路径研究”成果(13ZC254)。

鲁娜娜(1983-),女,河南洛阳人,硕士,铜仁学院体育系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课程论。

猜你喜欢

德福身体儿童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厚德福酱肉为什么那么火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留守儿童
华德福,它仅仅是一个教育选择
华德福:用爱与自由滋养孩子
华德福幼儿园分布
六一儿童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