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公民教育分析及启示
2014-02-12
(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海南海口 571158)
1 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公民教育机制发展分析
美国拥有先进的网络系统,以及日益丰富的个人信息通信工具,可以随时随地下载未经授权的电子知识产权产品,由此带来了严重的侵权违法行为。大学生对互联网产品的应用率相对较高,因此也是涉及非法数字产品下载和传播的高危人群。2006年,美国NPD咨询公司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50%的美国高校大学生表示曾经有过下载和传播非授权电子文件的经历。〔1〕这引起了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数字出版商也反应激烈,并对图书馆施加压力,指出必须要严格执法,有效打击大学生非法下载电子文件的行为。而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法律维权效果十分有限。首先,参与到非法下载与传播电子文件中的人数众多,根据法不责众的原则,很难对庞大的侵权人数进行法律维权。即使采取了法制措施,也会因为大学生的特殊身份采取特赦处理方式。其次,目前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数字版权诉讼体系,相关取证工作较困难。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自2007年以后,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始加强数字版权保护宣传工作。通过举办各种宣传和教育活动,向大学生传达:“非法下载和传播数字版权文件和作品不仅践踏了美国社会的道德底线,是不可容忍的行为,而且这种非法行为摧毁了美国社会赖以生存的创造价值。”通过大力开展这种宣传活动,在大学生中树立了这样一种观念:“非法下载、传播未授权的电子文件和产品是违法的,但是通过合法支付获得授权的传播和下载是值得鼓励的,是符合美国社会价值观念的。”〔2〕其次,还成立了高校数字出版联合委员会(以下称联合委员会),该单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着力解决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中遇到的数字化侵权问题,不断净化互联网空间环境。”对此,联合委员会开始大力促进数字版权维权法律建设。例如在“亚伦·施瓦茨案”审判结束之后,就有媒体这样评价:“处理结果是令人满意的,维护了美国社会的自由、民主、正义原则,也对正在实施数字化版权侵权行为的人发出了严重警告。”〔3〕随后文章还深入分析了采取何种措施来解决个别侵权纠纷,以达到“提高当代大学生版权保护法律观念”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这篇评论文章也指出单独依靠强硬措施难以有效保护数字版权作品,更重要的是在大学生中营造一种崇尚产权保护的文化氛围,也即数字公民道德观。
2007年,联合委员会与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联合向美国排名前20名的高校致信,要求这些学校图书馆要建立数字化版权保护工作记录。在2008年,联合委员会根据最新颁布的法令将数字版权作品法令保护明确加入到了联邦政府大学财政援助法案当中。该法案于2008年8月正式生效。法案全名是《2008高等教育机会法案》(以下简称HEOA法案)。HEOA法案第488、第493条规定凡是享受联邦政府教育补贴的高校图书馆要履行以下义务:①在全校内宣传下载和传播非授权数字文件属于违法行为;②公布大学生下载和传播非授权数字文件审查流程和处理政策;③将相关处理决定通报联邦政府;④宣传和推广用于限制非经授权数字文件传播的软件产品和方法;⑤条件允许的话,尽可能提供未授权数字化产品的替代品。〔4〕HEOA法案的生效对促进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版权保护具有显著作用。一是HEOA法案规定享受联邦政府教育津贴的高校每年额外获得50万美元财政拨款,以为其开展相关教育工作提供经费保障;二是HEOA法案对心存侥幸的大学生形成了有效威慑。HEOA法案的实施有效促进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版权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美国高校图书馆非法下载和传播非授权数字文件行为得到有效遏制。〔5〕可以说,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做法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 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公民教育内容分析
美国高校图书馆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数字版权保护教育活动,例如在高校开展社团活动、视频宣传以及组织公益活动来加强高校学生版权保护法律意识。此外,该宣传活动的对象不仅局限于普通学生,而且教师、普通市民等也被纳入到宣传范围内。由于参加宣传教育的对象多样化,因此教育内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有的出版商从自身利益出发,侧重于权益维护教育。他们认为,导致大学生陷入版权纠纷的主要原因是P2P软件的广泛普及和应用,这不仅造成了信息安全漏洞,也增大了校园网络的不稳定性。卸除P2P软件后,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电脑硬件配置水平,提高电脑运行速度,节省网络资源。同时也指出:“非法下载会造成网络通道堵塞,浪费大学教学资源和个人学习时间。”〔6〕数字教育内容的另一个重点则是“理解”,帮助大学生彻底了解开展数字版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宣传教育工作,让大学生意识到数字作品都融入了原创者的智慧和心血,督促他们自觉维护知识产权。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学会了换位思考,能更好地尊重他人的创造成果。当数字版权得到全面保护时,则可以有效激发社会创造的积极性。以“理解”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目的十分简单明了:对待非法侵权行为要形成同仇敌忾的打压态势,将非法侵权的土壤彻底铲除,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版权保护观念。
有些高校图书馆围绕思想品德教育建立以数字版权保护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一直以来,美国高校图书馆都推行“尊重知识产权,做负责任的数字公民”〔7〕的宣传口号,并将其视为互联网版权保护的主要价值体系内容。大学生活是大学生走向成人的过渡期,也是塑造独立人格的重要阶段。该时期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如果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开展数字化版权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的版权保护意识和观念。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斯巴尼尔馆长指出:“大学有义务为大学生提供数字化版权保护思想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8〕斯巴尼尔馆长指出,在数字化时代,大学生是电子版权产品的主要消费者,他们是互联网上最活跃的人群之一,也是数字化文化产品的积极参与者,而两个身份是相互替代的。斯巴尼尔将大学生划分到数字化产品消费者范畴中,强调在个人价值体系中突出尊重他人劳动的道德观教育,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无法达到公民教育中关于价值教育的主要目的。因此,大学生的数字个人价值体系教育要将两种角色有机统一起来,将大学生视为数字化产品的消费者和创作者对待。在开展教育过程中,要让每位大学生了解如何保护个人数字化版权权益,树立正确的版权保护价值观念。
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公民教育融入了个人价值教育因素,其教育方法有效提升了大学版权教育的效果,帮助大学生建立了完善的道德价值观,促使大学生以更负责任的心态对待数字产权保护工作。
3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教育的启示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以及互联网日益普及,大学生涉嫌非法数字作品下载的案件数量日益增加。因此,必须要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数字公民教育。我们可以充分吸收和借鉴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公民教育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教育工作效果。
3.1 完善知识产权多元化法制教育主体
健全完善的法制教育机制包含多个主体。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公民教育主体十分多元化,由高校联盟共同组成。合作教育模式创新了教育方式和内容,例如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既可以由社会公众人物举办演讲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课程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学环境提高了教育覆盖范围,保证了教学效果。纵观我国当前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教育现状,大多采用了单一的宣教方式,教育手段缺少互动性、实践性与启发性,宣传和培训效果不理想。此外,知识产权教育还有科技性、现代性、时代性的特点,〔9〕因此,知识产权教育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其教育主体的多元化。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横向资源,整合法律、教育等资源,例如请社会知名法律人士、数字出版商在高校开展专题讲座,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和意识;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切实感受知识产权法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所在。与高校图书馆有关的各个部门和行业也要积极参与到版权法律保护教育活动当中,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内容。
3.2 构建多层次知识产权法制教育模式
通过全面分析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公民教育经验和做法,可以发现其主要有以下内容:首先,开展持续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高校大学生对传播和下载非授权数字文件和产品的违法观念;其次,要将一些典型案件作为重点宣传材料,通过活生生的例子来加深大学生对数字化知识版权保护法的认识和理解;再次,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降低非授权数字文件和作品的网上共享可能性;最后,为大学生提供更多非产权保护的数字产品,降低其对非授权产品的需求。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的措施,不断提高高校大学生预防非法使用非授权数字化产品的能力。我们可以充分学习和借鉴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四位一体”式教育经验,摒弃过去单一的说教式教育方式:①不断提高大学生知识产权法制观念。要通过制度化法律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产权保护法制意识和素养,通过开设选修课的方式来达到教育目的。尤其是在大学新生入馆教育时,要制定系统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制教育体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数字产品道德观,不断提高其产权保护法制素养。对于研究生来说,要在本科教育基础上提高和细化知识产权法制教育课程,开设更加专业的法制教育课程,并适当加入到必修课范围内,以不断完善版权保护法律知识体系,为其以后开展科研工作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②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校园局域网络,校园网络在广大师生生活和学习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利用校园网络作为知识产权法律宣传平台可以有效扩大宣传覆盖范围,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图书馆可以利用校园网管理权限屏蔽侵权网络产品的传播和下载。另一方面,对于利用校园网侵权的违法行为,可以通过实名登记的IP地址来查获侵权主体,加大高校大学生的违法成本和对他们的震慑力。③充实图书馆数字资源。国内高校电子图书资源贫乏也是诱发侵权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高校大学生经济条件相对薄弱,数字化产品支付能力较弱。因此,在“免费”的侵权产品面前,大多数大学生会选择铤而走险。不断丰富和完善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合法版权的产品,降低他们对侵权产品的需求,从而有效降低大学生对非法数字资源的利用概率,有效压缩违法空间。
3.3 树立知识产权道德规范
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公民教育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不仅是因为制定了完善的保障与惩罚制度,而且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大学生“数字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如何正确定位大学生在数字产品利用中的角色和地位,以及明确他们的法律权利和义务,这都是需要通过数字公民道德教育来实现的。知识产权道德规范是指知识产权拥有者和使用者在实际工作中所应坚持的道德底线,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道德规范是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知识产权道德规范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知识产权道德内容的特定性。知识产权行为主体通过内心的道德约束和规范来指引自身的行为,采取更加规范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因此,知识产权道德观、价值观、理念以及规范的教育都是形成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它主要通过规范和约束知识产权主体的一言一行来发挥作用。例如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公民教育采用的道德培养方式,它的主要目的是紧紧围绕数字社会的特点来展开的。②知识产权道德具有多元化维度,每个维度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特性,知识产权道德规范要针对不同的约束对象来制定不同的道德标准和规范,最大程度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数字时代知识产权道德教育手段也多种多样,知识产权道德教育必须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来实现和加强,数字版权管理是知识产权时代特有的现象和特征,开展道德教育也应与数字化发展趋势相一致,例如借助互联网工具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以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渠道来推广相关道德理念。只有将传统教育模式与现代数字化工具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为数字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Jessica Reyman.The Rhetoric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Copyright Law and The Regulation of Digital Culture.New York,Routledge.2011:113
2.黄国彬.可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的国际发展动态研究.图书情报知识,2010(6):31-39
3.Swartz A.Aaron Swartz’s A Programmable Web:An Unfinished Work.Synthesis Lectures on The Semantic Web:Theory and Technology,2013,3(2):1-64
4.Higher Education Opportunity Act.〔2013-12-10〕.http://www.gpo.gov/fdsys/pkg/PLAW-110pub l315/pdf/PLAW-110pub l315.pdf
5.Cacas,Max.Spinning a Wide Web for Digital Citizen Services.Signal,2011,663
6.McIntyre,Phillip.Creativity and cultural production:issues for media practice.Houndmills,Basingstoke,Hampshire.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2:16
7.Min Seok Mok,So Young Sohn,Yong Han Ju.Conjoint analysis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World Patent Information,2009:322
8.Tania Humphries-Smith,Angela Adrian.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thinking outside the box meets colouring within the lin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rning and Intellectual Capital,2012:93
9.何玲芳.中美图书馆版权保护与知识产权比较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12(S2):286-2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