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人员接受开放获取期刊出版的影响因素分析❋——以知识共享为视角

2014-02-12

图书馆 2014年5期
关键词:科研人员学术个体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开放获取期刊是一种由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获取的出版模式。科研人员参与OAJ出版可以视为是一种知识共享行为,通过在OAJ上发表论文,科研人员能够及时将自己的最新成果免费分享给他人。OAJ出版模式具有明显的知识共享特征,因此可以借助传统知识共享研究分析科研人员参与OAJ出版的行为。文章拟在系统回顾传统知识共享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分析影响科研人员接受OAJ出版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科研人员接受OAJ出版的建议。

1 相关理论

知识共享研究起源于企业知识管理领域,为了避免人为制造的知识藩篱和因核心员工离职而带来的知识损失,企业管理者意识到鼓励员工贡献知识比知识的获取、保存和传播更加重要。〔1〕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共享渠道的增多,作为知识创新基础的知识共享行为逐渐成为多个学科的研究重点,涉及商业管理、心理学、战略管理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研究范围也从一开始的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扩展至地理上分散的学术团体间的知识共享。知识共享研究中涉及的理论主要包括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科研人员参与OAJ出版也是一种知识共享行为,因此上述理论也可以被借鉴应用于分析科研人员参与OAJ出版时的动机和影响因素。

1.1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经济学交换理论在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中的发展和应用,主要研究交换过程中的风险、人际间交换关系的形成和交换双方间如何建立交换关系、人们如何衡量交换过程中的付出和收益等问题。Molm〔2〕总结了社会交换理论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交换中固有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信任和遵从、连接交换双方的纽带如何形成、这些纽带如何产生交换行为、特定网络内的结构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多元价值观下的交换关系等。

知识共享也可以视为一类社会交换行为,因此管理研究和组织研究领域的学者尝试将社会交换理论应用于知识共享和交换研究。Nahapiet和Ghoshal〔3〕将新知识的产生分为信息交换和信息融合两个部分,指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将知识交换的先决条件概括如下:存在交换的机会、交换能够创造价值、参与交换的个体认为知识交换是值得的。Constant〔4〕将社会交换理论应用于信息共享研究,以期了解鼓励和阻碍组织内共享信息的因素,研究结果发现组织文化和个体任务的独立性会影响人们的共享行为。

社会交换理论将知识共享置于知识市场的大背景下加以研究,分析人们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付出和回报,以此确定影响人们参与知识共享的因素。Hall〔5〕将参与知识共享的回报分为硬回报和软回报。硬回报包括参与知识共享能够帮助科研人员获得组织的经济奖励;在贡献自己知识的同时开放式地获取他人贡献的知识;共享知识能够增加一个人的可信度、扩张人脉、建立知识共享的弱关系;参与知识共享有利于个人的职业晋升。软回报指员工以一种隐秘的方式获得收益,如通过知识共享与学术社区建立联系,获得归属感上的满足;知识共享能够使人们获得其他成员的认可,赢得个人荣誉。此外,已有研究还表明,人们参与知识共享不仅能够增长公共知识,也有利于增进群体成员之间的信任。信任是人们合作的前提,相互间良好的信任会带动更多的人愿意参与知识共享,贡献更多的资源。

1.2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个人因素、行为和社会因素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互的结果,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受个人因素的制约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个人的行为反过来也可以反作用于社会环境。

社会认知理论将影响人们行为的核心认知因素归结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和结果期望。其中,自我效能是人们对自身拥有的技能能否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人们是否愿意采取某项行为,以及愿意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人们只有在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某个目标的情况下,才会愿意付出相应的资源去实践。结果期望指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效果预期,分为物理效应(如高兴、痛苦、不舒服)、社会效应(如社会认知、金钱奖励、权利)和自我评估效应(如自我满足、自我贬低)。在每种形式的效应中,积极的期望能够促进个体的行为动机。

近年来,自我效能理念已广泛应用于信息科学研究之中,人们发现和定义了多种类型的自我效能,如反映网络利用技能的计算机自我效能和网络自我效能。在知识共享研究领域,人们提出了知识自我效能(Knowledge Self-Efficacy,简称KSE)的概念。KSE主要指人们相信自己的知识能够帮助他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程度。当人们相信共享自己的知识有助于提高组织或他人的表现时,他们会对知识共享持积极的态度和意向。Lin〔6〕的研究发现KSE能显著地影响人们的知识共享态度和意愿的强度。Constant、Hsu 和 Cho 等学者也有类似的发现,Cho〔7〕等证实KSE能够促进人们的知识共享意愿。

1.3 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是个体间、群体内、网络内或社区内关系和资源的总和,它依赖于个体间的人际关系而存在,因此社会资本主要体现在个人和所属群体的关系之中。

Nahapiet〔8〕等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三个维度:结构维度(行动者的总体关系模式)、关系维度(个体通过历史上的交互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类型)、认知维度(在团体内提供共享的解释、表达等)。结构维度通过社会交互连结表现,关系维度通过信任、互惠和认同体现,认知维度通过共同的编码体系体现。上述三个维度对用户是否参与知识共享及共享的程度有着显著影响,其具体关联如下:

1.3.1 结构性资本。社会资本理论认为集体内的行为除了受到个人动机影响之外,同时也受到个体间的关联和不同个体在交互过程中产生的结构性关系的影响。〔9〕当关系网络密度高,大多数成员之间都有频繁、直接的交流联系时,集体行为比较容易发生。个体与他人接触越多,就越容易养成合作的习惯。〔10〕组织内个体的知识共享行为也与结构性资本相关。在关系网络中,中心度越高、与他人的直接联系越多的个人,越有可能形成合作习惯,这些个体也更愿意遵守组织规范,按照组织的期望行事。〔11〕在虚拟网络中,个体的结构性资本越高,就越愿意与他人分享知识。同理,在合作关系密集的学科或组织内,人们共享知识的意愿程度也会相应较高。

1.3.2 认知性资本。认知资本指那些能使组织内成员就某一现象形成共同理解、达成共识的资源。参与知识交换的个体或群体必须拥有共同的话语体系,共享行为才有可能发生。认知性资本是组织内知识共享的前提,在通常情况下,即使人们有共享知识的意愿,如果缺乏必要的认知资本,共享行为也很难发生。个体拥有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够影响人们参与共享的意愿。Constant〔12〕等发现专业技能越高的个体,越有可能参与利他性的服务,当个体感觉到个人技能尚不成熟的时候,他们不太可能贡献知识,这一观点与社会认知理论中的自我效能因素一致。

1.3.3 关系性资本。除了结构性资本和认知性资本之外,知识共享还受关系性资本的影响。关系性资本高的群体,成员对集体有强烈的认同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感也很强,人们感觉到有义务向其他成员贡献资源。顺从和互惠是关系型资本的主要表现。顺从代表一种参与行动的责任和义务,对组织的顺从,意味着有责任帮助组织内的其他人。Wasko〔13〕对组织内个体行为的研究发现,人们参与组织内的奉献行为是因为觉得有义务回馈组织和专业群体。互惠也是促进集体行为持续存在的重要条件,互惠期望代表了组织成员间所追求的相互之间互不相欠的感觉。〔14〕已有的知识共享研究表明尽管在虚拟社区中,知识共享发生在仅具有弱关联的陌生人之间,人们仍然期待获得回馈,强烈的互惠感有助于虚拟环境中的知识共享。此外,许多学者认为信任也是关系性资本的重要维度。信任是一种责任感,Ridings〔15〕等的研究表明,对他人的信任与个人是否愿意提供和接受信息有直接关联。

2 知识共享研究对分析科研人员参与OAJ出版行为的启示

科研人员参与OAJ出版具有明显的知识共享特征。社会交换理论启示我们可以从付出与收益的角度分析人们在参与OAJ出版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可能收获的回报,从而了解影响人们接受OAJ出版的因素。社会认知理论启示我们,人们的行为是受个体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该从个体自身的内部因素和来自外部的社会性影响等多角度全面分析影响和制约人们接受OAJ出版的因素。社会资本理论则启示可以从不同领域社会性资本差异的角度来分析OAJ用户接受的学科差异等现象。当应用于分析科研人员接受OAJ出版的影响因素时,三种理论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关联,社会认知理论为我们研究科研人员参与OAJ出版的行为动机提供了分析视角和框架,在此框架下,我们可以分别从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角度研究科研人员接受OAJ出版的问题。但社会认知理论仅提供了一个宏观性的理论框架,并未具体说明理论中的因素应该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因此需要其他理论来支撑和补充,具体化其个体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变量,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能很好地胜任这一需求。社会交换理论启示我们可以从知识交换的角度来看待科研人员参与OAJ出版的问题,从支付与收益的角度来分析人们参与OAJ出版的动机,了解人们参与OAJ出版的内部影响因素。而社会资本理论能够为我们分析来自组织的影响等外部社会性因素如何影响人们参与OAJ出版意愿提供借鉴和参考,帮助我们了解组织的规范标准、组织内的关系密度、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和信任程度将如何影响人们参与OAJ出版的意愿。

具体而言,在知识共享的视角下,影响科研人员参与OAJ出版的因素可以归结如下:

2.1 个体收益因素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参与知识共享时会权衡自身的付出和获益情况,从而形成个体行为意向,社会认知理论也证实正向、积极的结果期望有助于强化人们的行为意愿。科研人员通过OAJ共享知识时有一定的成本支出,需要将自己的隐性知识编码为可以传播和理解的显性知识;由于分享知识,人们可能散失已有的知识优势。同时,在现行环境下,参与OAJ出版仅是一种自愿行为,许多国家或机构并未制定强制性的OAJ出版政策,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回馈和补偿机制才能更好地增进人们的参与意愿。

借鉴社会交换理论和已有的知识共享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在参与OAJ出版、与学术共同体分享知识过程中所获得的收益可以分为外部收益和内部收益。在传统的知识共享行为研究中,外部收益被细化为经济收益和社会性收益,但在学术交流领域,人们参与学术出版的目的更多的是期望获得他人的学术认可、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扩展学术合作关系等社会性回报;知识共享行为的内部收益则主要体现在能够提升知识自我效能、满足利他动机和增进组织内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感。上述因素也同样适用于分析科研人员参与OAJ出版的动机。

2.1.1 个人声誉因素。相关研究表明,提高个人声誉是人们参与知识共享的主要动力。〔16〕Rowland对学术期刊功能的研究也发现:对研究者而言,学术期刊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帮助作者获得社会承认和认可,〔17〕通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接受学术共同体的检验和完善,研究者的科研成果能够得到鉴定并广泛传播,从而为其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树立学术地位和声望积累资本。因此,无论是从知识共享的视角,还是从期刊功能的角度,是否有助于提高个人声誉都将是影响科研人员参与OAJ出版意愿的重要因素。OAJ对于提升科研人员个人声誉的优势在于其较快的出版速度和更加广泛的传播范围。OAJ的免费获取政策能够使科研人员的最新成果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传播,提高成果的影响力。同时OAJ的快速出版优势也有助于科研人员更好地确立学术发现的优先权,提高其知名度和学术声誉。相关调查也证实,影响力优势和传播速度优势确实是促使人们选择OAJ出版的重要因素。英国研究理事会调查报告显示:快速传播研究成果是人们选择OAJ出版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18〕Taylor&Francis出版集团 2013 年的作者调查也发现:分别有71%和61%的作者认为OAJ比订阅型期刊的传播范围更广、出版周期更快。〔19〕

2.1.2 社会连结因素。在大科学环境下,不同个体或学术团体间的分工合作是科研的基本特征。人们通过学术期刊和会议等多种渠道获得最新的学术信息,发现可能的潜在合作者,进而建立合作关系。传统印刷型期刊有建设学术群体的功能,电子期刊则使这一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为支持学术团体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方式和可能。通过超链接功能,电子期刊可以方便地将与论文相关的资料、研究团体和学术机构的信息整合在一起,读者可以据此发现和加入拥有共同研究方向或研究兴趣的学术团体。〔20〕Rowlands等与英国民意测验组织(NOP)联合开展的“大型用户期刊出版意识和经验”调查证实期刊能够构建特殊学术群体,将科研人员联系起来。〔21〕作为学术期刊中的一员,OAJ也具有促进学术团体形成的功能,一方面OAJ有利于实现科研成果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因此有利于国内外同行广泛了解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进展,另一方面,OAJ以网络出版为主的特征和开放性使得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和反馈更加方便快捷,为人们建立学术合作关系提供了更好的机遇。

2.1.3 利他动机因素。利他动机是指人们参与某项贡献行为只因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乐趣。Organ将利他行为定义为在不期待有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帮助他人完成组织所指派任务的行为。已有研究表明利他动机是引导人们参与知识共享的关键动力因素,与知识贡献之间有正向联系。Kankanhalli〔22〕等发现利他动机显著影响数字知识库中的贡献行为。He〔23〕等人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他们发现人们在知识管理系统中共享自己的知识是因为喜欢帮助他人。Kim对某知名研究型大学的67名教授参与向机构知识库贡献资源的行为研究发现,人们选择参与的主要动机是为了保证资源的可获取性和公共性,这些教员有强烈的利他动机,希望可以公开获取自己的研究作品,而那些表示自己的自存档决策受机构奖励政策影响的教员则不太愿意向机构知识库贡献资源。〔24〕OAJ出版行为也具有利他特征,由于在绝大部分国家的主流学术评价政策中对OAJ的认可还十分有限,人们在参与OAJ出版、分享知识时,并没有太多的获得回报的期待,OA资源的利用者也没有明确的回馈义务。因此,科研人员参与OAJ出版可以视作是一种利他行为。科学具有公共性、普遍性和无私利性的精神气质。个人知识只有通过学术出版转化为公有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他人所用,避免无效和重复劳动,从而提高科研效率、最大化地发挥科学研究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1.4 知识自我效能因素。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同时受到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在个体因素中,自我效能因素对人们的行为决策影响很大,其反映了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评估。研究发现,良好的知识自我效能(KSE)能够有效激励人们分享知识的意愿,缺乏知识自我效能是数字环境下羁绊人们参与共享的重要因素。Constant〔25〕的研究发现,对自己能提供有价值知识的自信度较高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Bock〔26〕的研究也发现KSE是影响知识共享的主要内部动机,个体对自己所贡献知识的价值判断,对其知识共享行为有积极影响。

作为一种知识共享行为,科研人员是否赞成通过OAJ出版学术成果也受到KSE因素的影响。只有在对自身学术成果的价值有一定程度自信的基础上,人们才会将其公之于众、与他人分享。同时,如果OAJ的发文要求过高,稿件录用率低,将毫无疑问地会影响人们投稿的自信心,从而降低人们的知识自我效能,影响人们参与 OAJ出版的意愿。Bjork〔27〕、Gibler〔28〕等人的调查研究表明,稿件录用率或者出版的可能性是人们在选择投稿期刊时会重点考虑的因素。

2.1.5 信任因素。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人际间的信任度越高,人们参与组织内利他性行为的意愿也就越强,相互间良好的信任感是人们相互奉献、共享知识的前提。Dyer〔29〕证实如果信息提供者相信使用者,那么他们将愿意分享更多的信息。Tsai〔30〕等提供的证据也表明成员间的信任影响资源交换和整合。信任因素同时从知识接受者和知识传播者两个维度影响知识共享,〔31〕良好的信任感有助于人们建立信赖平等的关系,稳固知识共享社区内的成员关系,从而有利于高效的知识创造和共享。〔32〕

科研人员对OAJ的信任是促使其参与OAJ出版的必要前提。如果科研人员觉得OAJ的质量、同行评议过程的客观性、期刊的版权保护措施等不值得相信,将会极大地影响其参与OAJ出版的意愿。传统订阅型期刊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在作者心目中形成品牌优势,建立起了信任感,而OAJ由于出现时间较短,许多期刊的质量还无法证实,建立起科研人员对OAJ的信任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科研人员对OAJ的信任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信任和对人的信任两个方面。已有研究表明由于OAJ采取作者付费出版的商业模式,且出现时间相对较短,人们对OAJ的学术质量充满疑虑,担心为了维持发展,OAJ会降低同行评议标准,其同行评议过程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难以保证。Taylor&Francis出版集团2013年的作者调查表明:在作者列举出的OAJ劣势中,排名第一位的便是质量问题,34%的被调查者担心OAJ的质量不如订阅型期刊。〔33〕在质疑期刊质量的同时,人们对OAJ资源是否会被不正当使用也存在忧虑。Pickton在英国拉夫堡大学开展的OA出版用户接受研究发现,人们采纳OA出版的最大障碍在于对版权问题和剽窃问题的担忧。〔34〕

2.2 主观规范因素

主观规范反映了来自他人或机构的外部社会性规范对人们行为的约束。Malhotra等指出个体在决定采纳某种行为之前,总是会以他人的行为为参照,遵守组织规范,尽量与他人的行为保持一致,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正面评价。〔35〕主观规范会通过个人信念系统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准则或处事原则,直接影响其行为意向。人们会根据主观规范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态度,以便符合主流的社会价值观体系、更好地建立并维持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

在接受OAJ出版的问题上,科研人员感受到的主观规范主要来自人际影响和机构影响两个方面。

2.2.1 人际影响因素。科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建制——学术共同体和无形学院,科研人员要想广泛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更好地获得研究资源,就必须加入特定的学术共同体,接受共同体内部规范的制约。人们的学术出版行为也会受到学术共同体的影响,在出版方式的选择上会尽量与共同体内的成员保持一致。Warlick等的调查发现部门同事间对OAJ的关注有利于提高整个部门的参与程度,有正面OAJ出版经验的科研人员能够消除人们对OA出版模式的疑虑。〔36〕

2.2.2 机构影响因素。科研人员在选择是否参与OAJ出版时除了受到人际影响之外,还不可避免地受到机构科研评价政策等因素的制约。现行的评价制度以科研产出为核心,将学术成果与科研资助和职称评定挂钩。为了达到学术机构或资助组织的评价要求,科研人员必须在现行评价体系所认可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才能顺利地获得各类资助和学术奖励。因此,人们的OAJ出版意愿无疑会受到上述机构科研评价政策的影响,这些政策无形之中控制着科研人员的学术出版行为。Watson调查英国Cranfield大学科研人员参与机构知识库的行为研究表明,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的研究评估考核是影响科研人员分享研究成果、选择出版途径的重要因素。〔37〕Kim的研究也发现来自资助机构的压力减弱了人们向机构知识库贡献的动机。〔38〕

3 启示

3.1 完善OAJ的质量控制和版权保护措施

信任因素影响科研人员接受OAJ出版的意愿,为了增强科研人员对OAJ的信任程度,必须创新和完善OAJ的评审机制,加强其质量控制与版权保护措施。

首先,OAJ需要邀请本领域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组成编审委员会,实施严谨的同行评审制度,制定详细的审稿流程并将审稿过程公之于众,使作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期刊所实施的质量控制措施。其次,OAJ应该充分彰显其开放性特征,建立开放式评审机制。借鉴 PLoS和 BMC(BioMed Central,简称BMC)出版OAJ的经验,OAJ的评审可以同时具备出版前评审和出版后评审两个环节。一方面,可以在论文出版前的审稿环节对其内容、方法和观点的正确性进行全面审查;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论文出版后,通过鼓励读者对论文中的观点和方法进行评论、建立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反馈渠道等方式,对论文的质量进行事后评审。双重评审机制对保证OAJ的质量大有裨益,Warlick等调查发现:科研人员普遍认为OAJ的开放式同行评议和编辑评论很有价值。〔39〕

在完善评审机制的同时,OAJ还必须妥善处理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一方面,OAJ出版商在版权许可协议中应该明确赋予作者“信息注明权”,〔40〕规定他人引用此论文时必须注明论文题目、作者和出处,确保作者的“首创权”和“优先权”得到保护和尊重。另一方面,包括著作权制度在内的版权保护政策中应该将OAJ开放利用的法律依据——创作共享协议(Creative Commons,简称CC)等一批新的著作权授权模式纳入其中,增强CC协议的强制力和约束力,清晰界定作者、读者、出版商及其他机构在OAJ出版和利用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明确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的范围,以防止OAJ论文遭剽窃等侵犯版权行为的发生。

3.2 制定强制性的OAJ出版政策

能否得到学术评价政策的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科研人员对出版渠道的选择,考虑到我国科研评价政策的现状及其强大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制定强制性的OAJ出版政策势在必行。强制性的OA出版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已遍地开花,为了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使研究成果能方便地被社会公众获取使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政府、科研资助机构、大学制定了所资助成果的强制性OA政策,规定经同行评议的研究成果必须存入OA知识库或在OAJ上出版,并将此作为获得资助的基本条件。政府部门、科研资助机构的强制性OA出版政策的效益也已得到证实。Swan和Brown在全球范围内的调查表明,有81%的作者愿意遵守雇佣机构或者研究资助者制定的强制性OA出版政策,13%的人表示勉强愿意,仅有5%的人表示不愿意。〔41〕

3.3 充分发掘OAJ的影响力

提高个人声望是科研人员参与OAJ出版的主要社会性收益,因此出版商必须充分发掘OAJ的影响力,向科研人员证实OAJ出版模式的优势和价值,提升其参与出版的意愿。发掘OAJ的影响力可以从扩大OAJ被发现的几率,证实OAJ的引用优势等方面展开。

现有的OAJ大多由小型学术性团体出版,OAJ资源在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上均比较分散,用户在利用图书馆购买的商业数据库等主流资源获取途径时,很难发现和使用这些资源,大部分OAJ的可见度并不理想,相关研究表明OAJ的缺陷之一就是还很少被权威索引数据库收录,〔42〕因此需要加大对OA资源的整合力度,将其很好地融入现有学术资源体系,方便用户检索和使用OAJ资源,提高用户接触和发现OAJ的几率。在增强OAJ能见度的同时,出版商还应持续跟踪和发布OAJ的影响力报告,向科研人员广泛宣传OAJ的引用优势,充分发掘OAJ的影响力。

3.4 合理定位OAJ的质量等级

知识自我效能能够影响科研人员参与OAJ出版的意愿,这就要求合理定位OAJ的质量标准。标准过高无疑会打击人们的投稿积极性,影响人们的学术自信心,但过低的录用标准又将会引起人们对期刊质量的不满和质疑,影响人们的发文成就感和投稿意愿。

吸引优秀稿源,创办高质量的期刊是出版商的普遍追求,但核心期刊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和积淀的过程,新生的OAJ与传统期刊相比,一开始在学术质量上并不占据优势,因此,在期刊质量和对优质稿源的吸引力尚不能与传统优质期刊并驾齐驱之前,OAJ必须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目标,准确定位其质量等级。此外,OAJ的初衷是为了加速新成果的传播,提高知识创新速度,更好地帮助人们确立学术发现的优先权,所以OAJ的目标定位也应与传统期刊有所区别,应该坚持学术传播功能和学术评价功能并重的原则。OAJ既要最大程度地帮助作者传播其科研成果,扩散其学术影响力,同时又需坚持适度的质量控制标准,使人们认可OAJ上的论文质量。

1.Hazel Hall.Social Exchange for Knowledge Exchange.〔2013-12-18〕.http://researchrepository.napier.ac.uk/3276/1/hall.pdf

2.Molm L D.Handbook Of Social Theory .London:Sage,2001

3,8.Nahapiet J,Ghoshal S.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242-266

4.Constant D,Kiesler S,Sproull L.What’s Mine is Ours,or is it?A Study of Attitudes about Information Sharing.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4(4):400-422

5.Hall H.Input-Friendliness:Motivating Knowledge Sharing Across Intranets.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1(27):139-146

6.Hsu C L,Lin J C C.Acceptance of Blog Usage:The Roles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Social Influence and Knowledge Sharing Motivation.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8(45):65-74

7.Hichang Cho,MeiHui Chen,Siyoung Chung.Testing an Integrative Theoretical Model of Knowledge-Sharing Behavior in the Context of Wikipedi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1198-1212

9.Putnam RD.Bowling Alone: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Journal of Democracy,1995(6):65-78

10.Marwell G,Oliver P.Social Networks and Collective Action:a Theory of the Critical Mas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8(94):502-534

11.Rogers E,Kincaid D.Communication Networks:Toward a New Paradigm for Research.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1

12,25.Constant D,Sproull L,Kiesler S.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the Usefulness of Electronic Weak Ties for Technical Advice.Organization Science,1996(7):119-135

13.Wasko M,Faraj S.“It Is what One Does”:Why People Participate and Help Others in Electronic Communities of Practice.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2000(9):155-173

14.Shumaker S,Brownell A.Toward a Theory of Social Support:Closing Conceptual Gaps.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84(40):11-36

15.Ridings C M,Gefen D,Arinze B.Some Antecedents and Effects of Trust in Virtual Communities.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2002(11):271-295

16.Lakhani K,Won Hippel E.How Open Source Software Works:“Free”User-To-User Assistance.Research Policy,2003(32):923-943

17.Fytton Rowland.Print Journals:Fit for the Future?.ARIADNE,1997(7)

18.Open Access to Research Outputs Final Report to RCUK.〔2013-12-18〕.http://www.rcuk.ac.uk/documents/news/oaannex.pdf

19,33.Open Access Survey:Exploring the Views of Taylor&Francis and Routledge Authors.〔2013-12-18〕.http://www.tandf.co.uk/journals/pdf/open-access-survey-march2013.pdf

20.Terttu Kortelainen.An Analysis of the Use of Electronic Journals and Commercial Journal Article Collections Through the Finelib Portal.〔2013-12-18〕.http://informationr.net/ir/9-2/paper168.html

21.Ian Rowlands,Dave Nicholas,Paul Huntington.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 the Digital Environment:What Do Authors Want?.Learned Publishing,2004(17):261-273

22.Kankanhalli A,Tan C Y B,Wei K K.Contributing Knowledge to Electronic Knowledge Repositorie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MIS Quarterly,2005(1):113-143

23.He W,Wei K K.What Drives Continued Knowledge Sharing?an Investigation of Knowledge-Contribution and Seeking Beliefs.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8(46):826-838

24,38.Jihyun Kim.Motivating and Impeding Factors Affecting Faculty Contribution to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2013-12-18〕.http://www.ils.unc.edu/tibbo/JCDL2006/Kim-JCDLWorkshop2006.pdf

26.Bock G W,Kim Y G.Breaking the Myths of Rewards: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ttitudes about Knowledge Sharing.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rnal,2002(2):14-21

27.Bjork B C,Oorni A.A Method for Comparing Scholarly Journals as Service Providers to Authors.Serials Review,2009(2):62-69

28.Gibler K M,Ziobrowski.Authors’Perceptions and Preferences Among Real Estate Journals.Real Estate Economics,2002(1):137-157

29.Dyer J H,Chu W.The Role of Trustworthiness in Reducing Transaction Costs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Japan,and Korea.Organization Science,2003(14):57-68

30.Tsai W,Ghoshal S.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41):464-476

31.McEvily B,Perrone V,Zaheer A.Trust as an Organization Principle.Organization Science,2003(14):91-103

32.Abrams L C,Cross R,Lesser E,etc.Nurturing Interpersonal Trust in Knowledge-Sharing Networks.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2003(17):64-77

34.Ian Rowlands,Dave Nicholas.New Journal Publishing Models: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Senior Researchers.〔2013-12-18〕.http://www.ucl.ac.uk/ciber/ciber_2005_survey_final.pdf

35.Malhotra Y,Galletta D.A Multidimensional Commitment Model of Volitional Systems Adoption and Usage Behavior.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5(22):117-151

36,39.Stefanie E Warlick,Ktl Vaughan.Factors Influencing Publication Choice:Why Faculty Choose Open Access.Biomedical Digital Libraries,2007(4):1-12

37.Sarah Watson.Authors’Attitudes to and Awareness and Use of a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Serials,2007(3):225-230

40.张怀涛,秦珂.开放存取期刊和商品化电子期刊版权管理特点比较.图书情报工作,2006(12):95-97

41.Alma Swan,Sheridan Brown.Open Access Self-archiving:an Author Study.〔2013-12-18〕.http://eprints.ecs.soton.ac.uk/10999/1/jisc2.pdf

42.Bo-Christer Bjork.Open access to scientific publications-an analysis of the barriers to change?.〔2013-12-18〕.http://informationr.net/ir/9-2/paper170.html

猜你喜欢

科研人员学术个体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