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新探
2014-02-11纪亚清
纪亚清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辽宁 铁岭 112000)
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新探
纪亚清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辽宁 铁岭 112000)
在分析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馆藏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馆藏建设的新对策。
高校图书馆 文献信息资源 馆藏建设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而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是体现高校图书馆价值的根本,是高校图书馆一切服务工作的基础,它对高校的学科建设、发展方向、学术水平及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出版发行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版发行市场日益丰富繁荣,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载体也出现了多样化,这对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1 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面临的问题
1.1 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
1.1.1 在校学生人数剧增,馆藏图书量不达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要求高校馆藏文献达到图书生均100册、生均年进新书3册的标准。高校扩招后,各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剧增,造成高校的馆藏建设压力越来越大。
1.1.2 增设新专业,馆藏结构不合理。各高校在逐渐取消不适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旧专业,相继增设社会需要的新专业,而新专业的馆藏建设需要从零起点开始完善。这就形成了被取消的专业文献闲置无人问津,而新设专业急需的专业文献却很匮乏的局面。
1.1.3 经费紧张,馆藏质量下降。各高校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束后,图书购置经费严重不足,许多学术价值很高的图书无法购买,这就势必破坏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馆藏文献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1.1.4 采购图书品种受中标书商所限。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目前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纳入学校统一招标采购管理中。由于图书采购仅局限于中标书商,会受到中标书商业务范围、图书经营品种的限制。还有部分书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愿经营那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但销量有限的专业图书,从而造成所购图书品种不全、文理不均、比例失衡的现象。
1.1.5 采访人员不具备多学科素质。每个高校的学科专业有很多,采访人员不可能对所有的专业和学科都非常熟悉,因此,采访人员因受其学科知识及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势必影响馆藏质量的平衡发展。
1.2 出版发行方面的主要问题
1.2.1 文献类型多。除纸质图书、期刊、报纸外,还有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电子报纸、全文数据库、光盘、软件、网络信息资源等电子出版物都是馆藏建设的重要组成。
1.2.2 文献数量剧增。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计,近 5年来,图书品种每年以5%~10%的速度增长。再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1年我国图书出版品种就已经达到369523种,比上一年度增加了12.5%;其中新主题图书为207506种,比上一年的新主题图书增加了9.6%。网络文献更是成指数级增长。
1.2.3 文献内容交叉重复。同一内容的文献以不同形式出版。例如世界名著以组装、配套、选集、全集系列等形式形成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品种。再如以“卡耐基”励志类图书为例,其品种就达140余种,具有多个不同版本和装帧形式。
1.2.4 出版市场比较混乱。在图书出版市场大量优秀书刊涌现的同时,一些出版社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限量出版高质量的专业图书,出现了书号交易、盗版、虚高定价等不良现象,这一切造成了假书、伪书盛行,甚至还有少量图书违规使用ISBN号再版。致使图书市场上的好书、伪书、劣质书、再版书、修订书、炒作书、精品书、优秀书和畅销书等同时存在,真假难辨。
1.2.5 图书涨价严重。据有关资料反映,我国书刊资料价格平均以每年12%~15%的速度上涨,其中科技图书增长幅度较大,这种情况也直接影响着馆藏质量。
2 制定馆藏建设原则
为了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基本原则为实用性、特色性、系统性、学术性、经济性、共建共知共享性。
2.1 实用性
实用性原则是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合理整合和配置的重要依据。该原则要求馆藏建设必须和高校图书馆的性质、任务、服务对象以及学校的重点学科、专业设置、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及学生专业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相适应,凡是与本校重点学科一致的文献资源首先要得到保障,新增学科或专业的文献资源要优先考虑,做到纸质和电子文献资源互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文献资源需求,实现馆藏资源的价值。
2.2 特色性
由于每个高校办学规模、办学方向、学科建设、学科特色、专业设置各有不同,经过多年的馆藏积累都有自己的馆藏特色。因此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应根据学校的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和区域优势进行重点建设,形成具有本校学科特色、专业特色、专题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特色文献是馆藏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共享的物质基础。
2.3 系统性
馆藏建设应该注重文献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系统性馆藏既能反映某一专业领域的发展过程,又能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图书馆的长期生存和文献完整起到重要作用。系统性原则要求:一是要注重重点学科和特色文献的系统完整;二是连续出版物的系统完整;三是丛书、多卷书、工具书的系统完整。要形成结构合理,有重点、有一般、有比例的馆藏文献体系,突出学校的专业特色。
2.4 学术性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学术性要求馆藏建设要注重文献的内容价值、学术层次和品位,这样才能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提供文献信息保障。
2.5 经济性
经济性原则就是贯彻按需采购方针,选购文献时要认真细致,尽量避免或减少错购、误购和重购,以有限的经费选购能满足读者需求的文献,实现经济效用的最大化。
2.6 共建共知共享性
由于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着购置经费紧张而文献资源价格逐年上涨的问题,所以各高校图书馆可参加地区、行业或全国性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分工承担文献资源的收藏,通过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式实现文献资源的互补共知共享。
3 保障馆藏文献质量的对策
3.1 掌握本校的教学科研情况及馆藏现状
3.1.1 详细了解本校的教学科研情况。详细了解掌握本校所有专业设置、各专业学生人数、报考研究生情况及开设专业、课程等情况,及时掌握师生的实际需求;及时掌握学校科研的整体状况,了解师生申报课题、在研课题等情况,特别是学校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和进展情况,使采访人员在选购图书时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采购图书,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3.1.2 熟悉本馆馆藏现状。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是根据学校的性质、任务、办学规模、办学特色、专业设置有选择有重点地多年收集整理而成的。采访人员必须对现有的馆藏结构、馆藏特色及各类文献的收藏比例有全面的了解,客观地分析馆藏状况及其薄弱环节,做到心中有数,为进一步提高馆藏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全面了解掌握各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
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层次读者阅读需求,是采访人员做好馆藏建设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3.2.1 成立图书馆馆藏建设委员会。邀请本校的学科专家、专业骨干教师、博硕士生加入馆藏建设委员会,并参与制定馆藏建设计划,圈选、推荐与之相关的专业文献。
3.2.2 加强书目信息和需求信息的交流。发放图书征订目录到各院系资料室,师生可以推荐所需文献;在图书馆的各库室、咨询台设立读者意见箱、读者问卷,通过书面记录及时把握读者反馈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读者座谈会,或以个别走访,随机询问等方式收集读者的文献需求信息。利用借阅管理系统定期统计分析某一时期各类读者总数、入藏图书总数和各类图书的借阅次数,详细统计各类图书的流通率,为合理调整馆藏各类文献的比例提供依据。征求读者服务人员的意见或建议。到流通部、阅览室等窗口征求馆员的意见和建议,因为他们每天接触读者,了解读者需求动态,熟悉馆藏及其不足之处,以此采取相应措施充实缺藏文献,增减相应文献种数和复本数。
3.2.3 及时收集整理读者的荐购信息。在图书馆主页或图书馆的网站上设立读者荐购系统,在该系统上可以增加读者问卷调查、读者服务邮箱模块等。图书馆将收集到的所有书目信息公布在荐购系统上,读者在浏览这些书目信息的同时,可以推荐购买自己所需文献,系统会跟踪记录读者的荐购情况,作为采访人员选书的依据。采访人员定期查阅读者荐购书目信息,最后经过采访人员的汇总、查重,经过统一审核之后做出采访数据报送中标书商。当读者荐购需求没有被采纳时,采访馆员会以邮件的方式向读者作出说明和解释。实践证明,读者荐购系统可以及时掌握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使馆藏建设有的放矢。
3.3 制定科学合理的馆藏建设计划
馆藏建设计划是馆藏建设的指南和依据,也是藏书发展目标和馆藏建设原则的具体体现。馆藏建设计划一定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根据学校的性质、任务、发展规模、学科建设及发展规划,科研团队建设的需要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广大读者对文献的需求,结合本馆的馆藏现状、年度出版发行情况以及年度馆藏建设经费预算等来制定。该计划既要注重教学科研需要,也要兼顾馆藏的特色建设和新增专业、重点专业、普通专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注重学科内容和文献载体方面的比例关系,同时也要参考年度统计的文献利用率,根据文献利用率的多少来调整某类文献;注重馆藏共建共享的目标、任务、方法和程序,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馆藏建设计划。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馆藏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有限的馆藏建设经费效益最大化,形成科学合理的馆藏体系,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3.4 建立学科采访馆员制度
学科馆员的职责是为各院系师生提供专业化文献信息服务。学科采访馆员是指从事某一个或几个相关学科的馆藏建设的专业采访人员。根据采访人员不同的专业背景划分为相应的负责学科,这样既充分发挥采访人员的专业特长,又明确采访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使之可以对其所负责的专业学科的发展趋势、科研动态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使采访到的文献更能满足教学科研及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有利于对实现重点学科重点保障、新建学科侧重支持,有助于构建一个学科结构合理、具有专业特色的馆藏资源保障体系。
3.5 加强特色馆藏建设
特色馆藏是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核心价值所在,是实现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基础和前提。特色馆藏建设是根据各高校所具有的办学特色,把收藏重点放在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上,并集中有限的财力,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收藏,保持其完整性。同时应注重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的订购及自建工作,如订购本校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的期刊全文数据库;通过计算机技术把随书光盘转换成电脑可识别的数字化资料,储存在网络服务器上,构成具有馆藏特色的随书光盘数据库,供师生检索、下载、使用;应重点收集整理建立本校的重点学科题录、教师科研成果数据库、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与本校教学科研密切相关的地方性文献资料也是特色馆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6 全面搜集整理书目信息,使馆藏建设有的放矢
全面掌握书目信息,使馆藏建设更有针对性、灵活性和主动性,在采购文献时做到心中有数。目前搜集出版发行信息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利用《全国新书目》《科技新书目》《社科新书目》和《全国总书目》等获取出版信息;二是与出版社保持密切联系,搜集图书出版信息;三是通过网上书店、图书网站等获取中文图书最新信息,了解图书的出版动态;四是通过办学性质比较相近的高校图书馆进行馆藏信息比对,获取本馆补充信息;五是通过图书出版发行报刊,如《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等获得补充信息。另外,采访人员要熟悉各出版社的性质、任务,出版图书的重点和方向。特别是要了解出版社在图书选题、出版方面的侧重点。如:商务印书馆,主要编译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著作及编纂汉语和各种外语词典、工具书、教材等。
3.7 加强虚拟馆藏建设
虚拟馆藏主要指图书馆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的联机检索数据库和因特网信息资源的集合。
3.7.1 参加集团购买或租用联机检索数据库。按照本馆馆藏建设计划,高校图书馆之间通过签订协议或者由图书馆集团代表与数据库提供商之间进行有效的协商,并签订正式的采购协议,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尤其是后续服务的保障,购买或租用联机检索数据库的使用权,建立联机检索数据库。这既可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又节约大量的经费,是建设虚拟馆藏的重要方式。
3.7.2 充分挖掘整合网络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通过在自己的网站中建立重点学科导航库、编制专业信息指南系统等方法使网络信息资源成为有实际效用的虚拟馆藏。具体方法:一是链接优秀的学术网站。根据本校的学科设置,对网站进行分析研究,将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有利用价值的网站汇集到一起进行科学的分类与链接;二是建设学科导航库。通过多种搜索引擎对某一或某些主题信息上网查询,选择价值较高的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归类,使这些专题信息更加集中和完备;三是建立专业信息资源指引库。将互联网上的某一或某些主题相关的节点加以集中,指引读者到特定的地址获取所需的信息。另外,开放存取资源(OA)资源是一种新的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网络资源,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搜集、整理与学校教学科研密切相关的OA资源,以学科导航等形式提供给读者。图书馆可以直接登录免费资源网站,如教图的OA学术资源一站式服务平台、中图OA链接服务等,都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免费网络资源。同时,将网上开放存取期刊与馆藏印本期刊进行比较和整合,删减现有馆藏部分期刊资源,这样既能节省有限的书刊经费又能扩充馆藏。
3.8 多馆合作,共建共知共享文献信息资源
共建共知共享资源可以满足各层次读者对文献资源的无限需求,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节省馆藏建设经费、避免资源重复、漏订现象的发生,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保障力。高校图书馆之间要走合作采访之路,进一步建立联机采访系统,采用多馆、跨地区、全国的协作协调方式,使文献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形成联合文献保障体系,通过分布式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建共知共享,提高文献资源的社会保障能力。
3.9 优选中标书商
通过优选中标商不仅能增加馆藏建设的透明度,也有助于保证馆藏建设的质量,有助于获得图书优惠的折扣和完善的配套服务,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因此,选择书商时应选择资信优良、图书货源多样、供货渠道畅通、有较强的编目数据提供能力和加工能力、遵守和履行合同约定并在某一学科有特色的供书商。
综上所述,随着高校办学层次和综合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及出版发行市场的繁荣,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面临着复杂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图书馆为了建设高质量的馆藏保障体系,除了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还应该建立馆藏质量评估机制,成立由馆领导、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馆藏建设质量评估小组,定期审查分析馆藏建设工作的效率和成果,评价经费使用是否合理,馆藏建设是否符合馆藏规划和读者需要,采访人员是否称职等。通过比较分析,客观认识当前的馆藏建设和现有馆藏、馆藏规划间的差距,及时找出问题,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使馆藏建设质量不断提高,以便更好地满足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持续发展的需要。
[1] 侯胜君.馆藏文献采访的质量控制[J].教育,2009(11):52-53.
[2] 吴慰慈,刘兹恒.图书馆藏书[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3] 樊五 妹.高校 图书馆图书 采访 工作 的思考 [J].图 书馆,2009(2).
[4] 彭锐,黄湘林.高校图书采访之困惑及消除方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8).
[5] 严扬帆.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2007(3).
[6] 韩红予.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质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1).
纪亚清女,1965年生。本科学历,副研究馆员。
G253
2014-07-18;责编:徐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