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信息环境下的资源特点与采访对策

2014-02-11

图书馆学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图书文献图书馆

许 莉

(湖南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0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变成了重要的经济资源。以信息获取的高速快捷和交流日益频繁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信息化,使得图书馆成为社会重要的信息来源和支柱。作为文献信息中心的各级各类图书馆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图书馆提供了广泛的信息基础,同时也给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新信息环境下,传统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已经被现代信息资源建设所取代。

1 信息资源持续性发展的多重背景

1.1 信息资源总量无限化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信息资源的发展和形成是不断积累的。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信息资源的内容呈现出了异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独特表征:信息资源总量激增,学科内容广泛,其产生和传播的数量与速度都达到了惊人程度。据估算,近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生产的知识量约占人类社会知识总量的90%。人类科学知识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一倍,当前是3~5年增加一倍,有些尖端领域和新兴学科,甚至是2~3年增加一倍。现代科学的学科已经扩展到6000多门。社会知识总量的剧增导致各个知识领域文献数量急剧增长。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发行的图书,20世纪50年代为20多万种,60年代为40万种,70年代为60万种,80年代达到80万种,现在已超过100万种。全世界的期刊,20世纪50年代约为两万种,60年代约4万种,70年代约8万种,80年代约15万种,现在已达到20万种。科技期刊的增长速度尤快,倍增周期只有7~8年。全世界每年在期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约400万篇,科技报告每年约70万件,每年公布的专利文献约100万件,标准文献累积量约为120万件[1]。在文献型信息资源迅速增长的同时,数字资源的剧增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根据IDC监测,全球数据量大约每两年翻一番,意味着人类在最近两年产生的数据量相当于之前产生的全部数据量之和,截至2012年,全球大数据累计量已达到了27亿TB,这些数据如果刻成CD或光盘叠加起来将超过地球和月球的距离[2]。”

1.2 信息资源载体多元化

现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总体来说,可以分为非数字资源和数字资源两大类。非数字资源也就是传统以文献为载体的信息资源。①刻写型文献资源。是指将知识信息内容记录在各种自然物质材料和纸张等不同的载体上形成的文献,如古代的金文、简册以及现代的笔记、手稿、原始档案等。②印刷型文献资源。印刷型文献是指通过印刷方式,将知识信息内容记录在纸质载体上的一种文献形式。图书、期刊、报纸和特种文献是其主要形式。是目前占据了图书馆物理馆藏主要部分的载体形式,也是提供传统读者服务的主要载体。③微缩型文献资源。主要是指微缩资料,可分为微缩胶片、微缩胶卷、微缩卡片。④视听型文献资源。如照相底片、幻灯片、唱片、录音带、电影、电视等。

数字资源,是指以数字化的形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质载体中,以光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输,并通过计算机和其他外部设备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①网络信息资源。比如电子书刊、数据库、网络上其他可获取的信息资源。②单机信息资源。常称之为机读资料。主要包括磁带、磁盘、光盘,以及各信息服务机构自建的特色数据库等。丰富多样的数字资源形式,告别了传统文献资源传递信息的单一性,有利于提高读者的兴趣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1]。

1.3 信息资源来源多极化

信息资源建设的传统主体是文献资源,数字资源的大量涌现,使得传统文献资源的建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其一统天下的地位被打破。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多种经济形式的出版发行机构给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提供了多元化采访渠道;另一方面,数字资源也开辟了图书馆资源建设全新的采访模式。

文献资源的采购渠道:①新华书店。在我国出版的正式出版物(带有ISBN号),大都通过新华书店发行,是我国出版发行机构的主体。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受到民营企业、网络电商等多种形式商业实体的冲击,其主导地位不再。②民营发行企业。民营企业进入我国出版发行业,现有7万多家,它们每年的营业额在图书报刊零售市场上占据了半壁江山。③个体书店。目前我国个体经营出版发行的书店很多,主要是依赖新华书店和出版社进货,经营方式灵活。④各出版社自办发行。这是图书出版产销合一的方式。⑤网络电商。它是图书出版发行的另一个新型的市场渠道,也是出版发行行业的发展方向。⑥新华书店和民营企业的合作发行方式。如江苏新华发行集团与上海英特颂公司(民营)共同投资组建的上海万卷新华图书有限公司。⑦邮局。邮局一直负责我国各类公开出版报刊的发行工作。近年来,邮政系统建立了大量兼营图书发行的集体、个体报刊零售点,成为文献发行市场颇具活力的新生力量。

数字资源的采购渠道:①数据库。出现了万方、清华同方、维普等一些数据库生产经营公司。②电子图书。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文电子图书成为我国数字资源开发建设的热点之一。国内较有代表性的有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中华图书网、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中国数字图书馆。③电子期刊。我国的电子期刊产品从以软盘、磁盘、光盘的方式发行,发展为出版、发行、订购、阅览都是在网上进行的网络型电子期刊。

1.4 信息资源用途趋实用化

现代社会人们已经达成了一致共识,图书馆作为满足公众基本文化信息需求的一种制度保障,其信息资源的传递和利用功能是凌驾于收藏与保存功能之上的。传统图书馆与现代图书馆的区别,就在于现代图书馆是以读者服务工作为中心,重视信息资源的传递和利用。现代社会中图书馆对于信息资源的收藏和保存,只是信息资源传递和利用的前提和手段,信息资源的最根本用途,是为读者服务这一根本目的而存在的。图书馆收集、整理、保存的信息资源,只有通过有效的利用,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20世纪90年代后,网络环境的形成,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传播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信息资源共享完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质的飞跃。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从系统内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的协调建设和服务共享,逐步实现了跨系统、跨地区的服务组织的建立,各种图书馆组织共同建立的庞大的文献资源系统,极大地加强了各级各系统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能力。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系统或地区的图书馆网络开始与科技、教育、经济等网络连通,试图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合,探索图书馆与各种专业性信息服务机构建立共同的社会服务平台。

信息资源的用途早已脱离了传统、单一的收藏和保存范畴,演变为以传递和利用为手段,以共建共享为途径,最终实现为读者和用户提供更高层次服务的目标。

2 图书馆内部危机的分层解构

2.1 海量的信息资源,加大了采访工作选择的难度

信息资源内容丰富,数量众多,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来源,使图书馆的选择有了很大的余地。但是信息资源数量庞大繁杂,质量良莠不齐,甚至真伪难辨的事实,也给图书馆带来很大的困难。比如,每年我国出版的图书中,有很多是重复出版物,有些出版社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竞相出版热门图书,重复出版浪费严重,同时缺乏精品,质量不高。有些书内容大同小异,并且还有一些假书、伪书盛行。面对如此众多而内容泛滥的出版物,图书馆要选择出符合需要的高质量文献,无疑是相当困难的。各级各类型图书馆如何对海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如何以有限的资金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已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者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信息数量巨大,加大了对信息获取的难度,使读者对信息的判断力大大减弱。海量的信息和读者有限的信息获取能力,成为信息传播过程中难以平衡的矛盾。图书馆作为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如何帮助读者快速、高效地选择、获取、筛选、整理、利用好信息资源,如何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推出个性化知识服务,成为信息资源建设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2.2 载体形式多样化,馆藏信息资源比例难以平衡

信息资源载体形式的多样化,为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丰富而有力的基础和保障,有利于建立高质量的信息资源系统。同时,非数字资源和数字资源的结合,实现了实体馆和虚拟馆的融合,扩大了图书馆的实体馆藏和服务空间,读者可以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资源服务。

数字资源出现以前,图书馆主要是以文献资源为馆藏主体。各类文献资源的保存期限、发展趋势以及读者对文献载体利用的偏好是有差异的。因此,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原则是如何根据自身馆情,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合理分配不同载体之间的比例;同时,各文献载体类型在内容上有交叉和重复的部分,如何合理安排,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这些都是采访人员面临的现实问题。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资源以其方便快捷、共享性好、容量大、占用空间小、更新快、检索功能强、服务范围广等优势,赋予使用者强大的信息检索和获取能力,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和接受。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建设,已经由过去单一的文献资源体系转变为多载体并存、多层次、系统化的信息资源体系发展模式。采访人员的工作,除了补充和更新馆藏信息资源的内容,更要平衡、协调、促进馆藏信息资源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2.3 多种采访渠道竞争激烈,产品和服务优劣难辨

出版发行业的繁荣和图书市场的开放,各类型的书店相互竞争,给图书馆采访工作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新华书店面对其他各种经营实体的竞争,不得不转变自身经营理念,提升图书质量,打造全新的服务模式。民营书店大量涌入图书馆馆配业务市场,大型和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能够提供比新华书店更快、更好、更全面的供货和售后服务,成为和新华书店平分天下的图书馆文献资源供货商。而私营书店和网络书店,以其到货快、种类丰富多样、手续简单便捷等优势,成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有益补充,特别是在快速采购小数额的读者推荐书目、补充遗失馆藏图书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但是,由于图书发行渠道多而又缺乏有效的控制与协调,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图书市场的混乱和无序,给文献资源的采访工作出了不少难题。如高额折扣的促销手段,造成图书市场的混乱,可能造成盗版书、低劣内容的图书进入馆藏,或者是后续服务质量大打折扣;图书市场的书目信息报道不全,书目内容含混不清,夸大其词或者虚假误导,可能造成采访人员书目选择失误,错选或者误选图书。

与此同时,提供数字资源的商业公司大量涌现,为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渠道。图书馆原有的文献采访模式已完全不适用于数字资源的采购。这就需要图书馆采访人员重新摸索,建立适应于本单位的数字资源采访途径。

2.4 信息资源用途的改变,影响图书馆发展模式和功能定位

图书馆资源的用途发生根本性改变,实际上是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核心价值体现。信息资源的用途由“重藏轻用”转变为“藏用并举”,凸显出信息资源存储和开发的双重价值。图书馆也改变了过去以资源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而转变为以读者为中心的全新理念下的发展模式。过去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经常出现的盲目与其他图书馆进行比较,追求信息资源建设高投入、多品种的做法是不合适的。有的图书馆采购工作不经过详细调查研究,不与读者相联系沟通,脱离本馆实际与所服务的对象需求,造成经费的巨大浪费。这些现象都不符合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读者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呈现多层次、个性化、专业化、复杂化的趋势。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收集、整理、传播、交流的中心,提供信息保障和服务已成为其核心职能。相对以往保存文化遗产的社会职能,其强调的是一种静态的、固化的社会作用,现在的图书馆信息保障和服务体现的是一种动态的、交互的、不断更新发展的社会作用。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也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提供机构,它更加需要有效地发挥图书馆作为信息共享空间、学习空间、文化交流空间的作用,通过给公民提供平等享有文化的权利来强化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机构的社会职能。

3 采访人员使命与责任的多角度再建

3.1 与时俱进,掌控全局,适时调整信息资源建设的整体策略

3.1.1 以服务目标和读者需求为导向,选择信息资源

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所属不同的系统,服务对象有差异,服务目标有不同,承担的具体服务任务也是不同的。服务目标不同,信息资源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也各有特色。因此,采购人员必须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要,进行信息资源建设。例如,国家图书馆和大型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承担着为政府决策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教育和文化发展服务的任务,这就决定了它们要系统收集、保存各学科有价值的文献,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提高对全球信息资源的存储能力,成为全国性或地区性的综合文献信息中心。而对于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而言,它们的主要目标是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信息知识服务。因此,它们要重点入藏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文献,广泛收集能满足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书刊资料,尽量系统或完整地收藏反映本地区历史和现状的地方特色文献。而对于数字资源,应根据实际需要,采取经济、合理、灵活的方式进行采购,不可盲目攀比。

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读者,只有以读者需求为导向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才能提高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现代社会节奏快,读者群体多样化、分层化的发展要求图书馆能提供实用化、个性化、特色化的知识服务。特别是读者需求复杂多变,及时获取和挖掘读者所需才能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

3.1.2 多载体并存,构建协调互补的信息资源体系

纸质文献资源、数字资源和其他载体文献共同组成图书馆资源体系,是信息资源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采访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每种文献载体的特征和优缺点,以及本馆馆藏空间和配套设施状况,把握好不同载体资源的采购比例。纸质文献出版更新快,便于浏览和借阅,符合大多数读者的阅读习惯。特别是到馆读者多、借阅量大的图书馆,应有足够的纸质文献保证流通。而数字资源所占空间小,检索方便,能跨越图书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给读者提供准确、便捷的服务,适合熟悉网络和计算机的读者群体。特别是一些外文期刊数据库、外文资料数据库,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适合高层次的研究型读者。但是数字资源相对价格更高,而且图书馆软硬件配套设施和技术支撑都要有保障,还要求读者有较高的信息检索能力。同时,数字资源的内容还有一些与纸质文献重复。因此,采购人员应该充分了解本馆读者状况,在以纸质文献为基础的条件下,有选择地购买学术价值高、适合本地区读者需求的数字资源。而其他如多媒体型资源、缩微型资源,可以作为馆藏资源的一种合理补充,起到多途径保存资源,提供特殊类型服务的作用。总之,只有建立起纸质文献资源、数字资源和其他载体文献并存的多样化、多层次、高效能的动态资源体系,才能符合现代图书馆的全方位发展要求。

3.1.3 巧妙控制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优质服务双赢

以尽可能小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是图书馆工作一项基本的经济学法则。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的国情下,采购经费有限,国家和各级政府资金投入远不如欧美发达国家,采访人员的节约意识非常重要。近年来,物价上涨导致信息资源的价格也在上涨,图书馆的采购经费上涨幅度却远跟不上信息资源价格上涨的幅度。采访人员在采购过程中,必须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减少失误,合理使用国家财产。①比较不同载体之间的价格差异。有多种载体形式的信息资源,综合其他因素,可选择低成本的载体形式。比如,期刊采购中,可采取购买电子期刊数据库的方式,代替订购或减少纸质期刊副本,以达到节省经费的效果。②比较不同版本之间的价格差异。目前我国出版发行机构众多,同一种图书,特别是经典名著类图书,有众多版本,可选范围广泛。但是,出版机构不同、出版形式不一样,价格也有很大差异。采购人员应酌情选择精装本、平装本,作为保存或者流通。③比较不同采购渠道之间的差异。不同书商的进货渠道、运作成本、招标协议的差异,导致了不同书商提供给图书馆的图书价格有较大差异。在大部分图书馆都实行了政府采购的情况下,每家图书馆都有几家供货商,大多数书商都有畅销书,可以比较选择低折扣的书商购买。数字资源的制造商提供的大多是特色化产品,但也有部分与其他公司产品重复,因而也要比较选择。

3.1.4 突出特色资源,实现共建共享

特色资源是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点,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图书馆资源建设既要有一般目标,注重全面性、系统性,又要有重点方向,凸显特色。各级图书馆可根据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开创出适合自身发展、具有代表意义的特色资源体系。这样,既能承担起保存资源的任务,又能提供具有区域特色的信息知识服务。建立特色资源的各级图书馆,可以通过联合其他馆进行合作,实现各馆馆藏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目前,区域性、系统性的大联合已成为图书馆解决自身资源建设能力欠缺、服务能力不足的现实途径。“调查数据表明,国外图书馆对其本地资源满足率的自我评估平均值为81.7%,我国图书馆仅为73.7%。而通过共建共享工作,国外的满足率提高了6.7%,我国图书馆的满足率提高了18.3个百分点;国外图书馆的总满足率达到了88.4%,而我国图书馆的总满足率达到了92%,稍高于国外图书馆。这说明,在当今世界,共建共享事业的成败与否已经直接关系到一国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图书馆生存、发展和发挥功能的关键问题之一[3]。”共建共享工作实现的途径之一,就是信息资源的协调采集。参与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各馆,通过统筹规划与协调,以分工采购、联合采购等方式,采集信息资源。按照依托重点、发挥优势、分工协调的原则,对纸质文献采取各馆自建,数字资源则主要采取联合采购的方法,各成员馆分摊费用。

3.2 积极进取,均衡发展,全面提升自身专业技术能力

3.2.1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是信息时代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技能。采访人员需要掌握的信息主要有三大块:出版发行信息、读者需求信息、馆藏资源信息。①出版发行信息。国内外文献资源的出版动态,各出版发行机构的性质、特点、出书范围、质量、发展历史与现状,各数字出版商的侧重点、特色出版物、服务优势等。采访人员在收集此类信息时,应该和书商、出版社保持良好的沟通。同时,通过《中华书目报》《新华书目报》等参考书目报纸,了解最新的出版动态。还要关注图书市场动态,积极参加图书交易推广展会、新书发布会等。②读者需求信息。相较于出版发行信息,读者需求信息主观性、随意性更强,收集难度更大。采访人员应定期收集此类信息,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读者需求信息收集的主要途径有读者推荐书目、读者借阅量分析、读者预约数据分析、读者书目检索分析等。采访人员通过对此类信息的收集,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购,抓住本馆采购工作的主要方向和重点,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③馆藏资源信息相对稳定,对于采访人员来说,主要是熟悉馆藏结构、典藏状况、本馆馆藏发展规划等,以相对静态的资源信息去谋求动态的发展。

信息资源建设所需要的信息是动态的,需要随时更新,这就需要文献采访人员要及时地、不断地去收集信息,在收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文献信息收集的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对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采购人员的信息素养,需要在长期工作中培养、积累和发展,采购工作赋予的职责要求信息素养,同时工作过程又促进了这种素养的形成。

3.2.2 专业技能

每一个岗位都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图书馆采访工作是一项实践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普及化以前,图书馆采访人员所需的专业知识主要有图书馆学、文献学、情报学、信息咨询、各学科相关基础理论知识,馆藏情况、读者结构、服务范围、本馆发展策略、经费保障、财务知识、采访流程等相关业务知识。但计算机技术、远程通讯技术、光盘、数据库、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在图书馆广泛应用,这就要求采访人员能熟悉和掌握这些技能,并将其运用到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中去。“采访人员不仅要熟悉电子计算机与网络的使用,还要能够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查询与利用,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分析,熟练掌握网上采访技能。还要了解和掌握国内外信息数据库的数量、规模、内容和种类等情况[4]。”新的信息技术作为采访人员的技术手段,能够加快采访速度、简化采访流程、提高采访效率。在网络上进行图书选购、查重、下单、验收,已经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一种趋势。而数字资源的采购,更加离不开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对数字资源进行采购时,除了遵循普通纸质文献的采购原则外,还必须考虑本馆硬件配套设施和技术维护条件,为数字资源搭建一个能正常使用且运行良好的技术平台。试用、安装、维护、服务,全程都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因而,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采访人员不可缺失的一种核心技能。

3.3 灵活应变,因事制宜,练就娴熟高效的采访技巧

3.3.1 熟悉各种不同的采购模式

多载体的信息资源,造成了多种形式的采购方式和渠道。图书馆的采访工作不可能做到一刀切,必须差异化对待,有区别地进行,建立起多层次、特色化、动态化的新型采购模式。具体来说,图书馆的采购模式主要有3种:中文图书为主的政府采购模式、中外文期刊为主的订购模式、中外文数据库为主的数字资源采购模式。不同采访模式下,采访人员如何执行采购策略、控制采购流程、实现资源采购,需要有准确高效的采访技巧。

“中文图书采购的渠道广、数量多、金额大,适合采用公开招标的政府采购方式[5]。”但是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各供货商通过竞相压价进行不正当竞争,以低折扣中标,再通过削减服务来压缩成本,补偿利润。这样,就会导致合同存续期间图书品种难以保证,到书率差,到书速度慢,后续加工服务拖延或缺失等种种不利于图书馆图书采购的情况发生。因此,采购人员应该灵活应对,讲究方法和技巧。首先,应该熟悉整个政府招标流程,在招标之前详细了解和调查供货商的资质、实力、合作单位、服务能力等。在资格审核时,尽量选择有能力为本馆文献采购提供有力支持的供货商。招标过程中,应舍弃以价格为主导的评分标准,把对供货商综合实力的考量作为主要依据。招标完成后,应充分考虑现实条件,与供货商签订详尽、完备的供货合同,为后续的合作争取具有法律效力的现实保障。在多家供货商中标的情况下,同样的图书,选择低折扣的书商供货,购书经费可向服务更好的供货商倾斜。在中文图书的采购中,还应该预留出一部分现购款,以通过其他形式(如网购、个体书店面购、邮购)采购一些稀缺的图书品种,以满足读者即时的特殊需求。

目前我国中文期刊、报纸主要是通过邮局订购的形式采购,这些信息资源的供货渠道比较单一,而且基本已经形成垄断局面,价格也相对稳定。同时,对系统性、连续性的要求较高。采访人员应在充分了解现有采访渠道的基础上,着重于调查本馆读者阅读状况,通过对期刊借阅率、读者学历层次的分析,准确把握期刊报纸的需求,及时增减刊物品种。

数字资源的采购,基本适用于单一来源采购法。虽然目前市场上数字资源的形式和生产商众多,但是数字资源产品的特色化特征明显,不同产品之间难以替代比较,因此价格垄断的情况相对严重。采购人员首先必须了解不同产品的内容、特点以及适合群体,选取符合本馆实际需要的数字资源产品。同时练就高超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出色的谈判技巧,尽可能为图书馆节约经费,争取更多的优质服务。3.3.2 采购过程注重细节

采购实施的过程,是采购人员把采购策略、采购技巧相结合,具体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当采购人员已经熟悉采购流程的情况下,对细节的把握是决定采购成功与否的关键。首先,在采购之初,重视书目的收集。广泛收集书目信息,这将决定着采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同时,网络环境下,通过网上书店、网上书目推荐、网上书刊评价等信息渠道,不仅可以了解图书的出版信息,还可以了解读者对图书的评价等信息,对采访工作有一定借鉴作用。其次,在采访过程中,要注重对图书质量的甄别。思想性、可读性、实用性(简称“三性”)是对图书质量进行考量的主要环节。印刷质量也是图书质量的一个方面,图书馆不能把印刷质量不合格的图书作为保存优秀文化遗产、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的载体。再次,高度注重查重。查重工作是历来采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现在,使用条码查重器、查重软件等新技术手段使查重工作更快、更准确。特别要注意同一种书,不同书名;同一种书,不同丛书项;同一部书,不同书名等情况。最后,注重采购的连续性。有的丛书,每一种书是陆续出版的,时间间隔可能还比较长。采购人员应该做好记录,及时补充,保证馆藏资源的完备性。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图书馆的深刻变革,也导致图书馆员职能的转变。图书馆员作为图书馆事业的践行者,自身的角色定位、职业素养、创新能力是图书馆发展的最强大动力。敢于创新,勇于担当,对图书馆事业有着坚韧不拔的执着追求,是当代图书馆员最强有力的精神表达。

[1] 肖希明.信息资源建设[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0-15,18,93.

[2]吴彼.“大数据情报将是下一个大资源”[N].华夏时报,2013-10-17(018).

[3] 李宏.图书馆共建共享投入——产出情况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5):16.

[4] 肖丽华.试论图书馆文献采访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J].图书情报工作,2008增刊(2):226.

[5] 谭忠顶.后评估时代实行图书政府采购的弊端及其变革——以西部高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1(9):31.

猜你喜欢

图书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图书推荐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