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兴在信天游中的运用及其翻译对策

2014-02-10王占斌陈大亮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信天游比兴陕北

王占斌,陈大亮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 300387;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天津 300204)

一、引言

陕北民歌以其活泼的表达形式、自由奔放的节奏和优美动听的旋律为陕北人民所喜闻乐见,其中很多民歌广为传唱,从陕北走向全国,还有部分已经有了日语、英语等外语版本。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南开大学王宏印教授独辟蹊径,收集了105首陕北民歌,翻译出版了作为文学阅读和欣赏的汉英对照本《西北回响》,为中国民间文学乃至世界民间文学宝库增添了光彩。陕北民歌之所以具有如此独特的艺术魅力,除了其高亢悠扬的旋律和自由奔放的节奏之外,主要与它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息息相关。陕北民歌中处处是奇妙的语言,尤其是贯穿于信天游中的比兴表达手法,它是催生陕北民歌这朵艺术奇葩的重要手段。如何在翻译中再现陕北民歌中的比兴手法是本文试图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二、信天游富于比兴

比兴是中国诗歌的一种主要表现手法,起源于《诗经》,后来的学者把这种表现手法概括为比和兴。刘勰在 《文心雕龙》中指出:“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比者,附也;兴者,起也。”宋代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简而言之,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方;兴就是起兴,是借助他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出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连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诗经》的首篇《关雎》就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又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比拟。《离骚》把《诗经》原来的比兴对象,如草木、鱼虫、鸟兽和风云雷电都赋予了生命,让它们有人的意志,所谓“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用异花香草装饰自己,以表自我美好的精神世界。比兴手法在后代写作中被广泛采用,如《孔雀东南飞》开头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统摄全诗,引出下面的故事。陶渊明则感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表达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比兴手法的运用已成为中国诗歌的一个传统,从汉乐府到今天的民歌,从屈原到艾青,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传统。陕北民歌在艺术脉络上传承了《诗经》中的比兴创作手法,托物传情,以物拟人,直抒衷肠。歌词一般为上下两句七言体,与《诗经》的四言四句体迥然不同,但在七言体基础上所作的灵活变通却与《诗经》一脉相承。

陕北民歌具有特殊的形式美,尤其以典型的二句式结构构成信天游,可谓句句有比,行行有兴。它不仅继承了《诗经·国风》中的比兴表现传统,而且丰富了比兴手法,增强了表情达意的鲜明程度。比兴在陕北民歌中有多种作用,既有象征、联想、比拟的作用,如“荞面搅团一格搭,我和妹妹死活在一搭搭”,又有营造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如“高崖上开花半崖上红,半路上哄人直挠心疼”,还有协调韵律的作用,如“再丑的婆姨总得寻个汉,再好的宴席总有个散”。比兴手法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形写神,深化了主题,增强了感染力。

信天游大都用两句一组的构成法,即两句为一节,上句多重比兴,为虚句;下句多重点意,为实句。例如,“白羊肚子手巾包冰糖,窝了哥哥的好心肠”前一节为兴体,后一句为比体,都是上虚下实。但比体的情况更为复杂,有时本体在前,喻体在后,如“一把搂住你细腰腰,好像个老羊疼羔羔”。有时比喻在一句里完成,喻体和本体在同一句里出现,如“我好像那无根的大沙蓬,哪搭落下哪搭盛”。借喻的情况更是如此,如“抱住情人亲了个嘴,肚子里的疙瘩化成水”。有时上下两句共形成一个喻体,如“蛤蟆灶火烧干柴,越烧越热离不开”。一景一物、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星一月都可以成为陕北人民即兴而歌的对象。有以山水风景起兴的,如“一阵阵黄风一阵阵沙,一阵阵思想乱如麻”;有以风雨雷电起兴的,如“满天的云彩风吹散,咱俩的婚姻人搅乱”;有以花草树木起兴的,如“大红果子剥皮皮,人人都说我和你”;有以生活物产起兴的,如“前沟里糜子后沟里谷,哪搭想起那达哭”;有以日月星辰起兴的,如“天上的星星配对对,人人都有干妹妹”;还有以风俗人情起兴的,如“荞面屹沱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这些比喻、起兴都是劳动人民从自己劳动生活中体验到的,丰富鲜活,即兴随意,“也正因为此信天游较之其他民歌才更富有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冯振国,1998:31)。

三、比兴思维与翻译

1 汉语映射的比兴思维

对中国人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儒、释、道三种哲学都重视悟性。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庄子强调“得意忘言”(《庄子·外物》),禅宗更注重人的顿悟。从思维的兴起到语言的表达,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汉语造字成文的形象可感,而且能体味到‘立象尽意’中那股冲破语言的束缚,让思想自由驰骋的无尽力量”(吴结评,2009:28)。由于以象表意的传统,汉语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形成了重意合(隐性)的特点。汉语的隐形特征指的是意义的内在衔接,形成一种隐约的、模糊的“意义脉络”(潘文国,2002:337)。这种模糊的脉络关系在比兴结构里尤其突出,上句起兴,下句抒情,或者上句叙述,下句类比,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形式上缺乏逻辑,没有理性,是一种“以意立法”的经验式的认识和表述模式,具有很强的思维跳跃性,有时造成理解的短暂缺失,需要“古往今来的读者以不同的人生体验去感受诗之旨与己之意,从而在主客之间和主体之间形成以象为传意方式的成文与解诗路径”(吴结评,2009:28)。比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句式结构,它折射出的是一种思维,即几千年来主宰中国人的悟性思维。

与汉语不同,英语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注重语言结构之间的形合,强调语言运用的逻辑性和明晰性及思维走势的科学性。这种形而上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模式与汉语的比兴思维模式必然发生冲突。要将信天游翻译成英语,比兴手法的处理必然是译者首先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根据信天游的特点,翻译应该注重其可唱性、可读性。可唱性针对的是演唱文本,可读性针对的是阅读文本。但不能因为可读性而忽略了信天游本身的文化因素和文学审美特质,要以忠实的方法再现信天游的文学艺术价值。所有这一切能否实现主要在于比兴手法的处理。

2 比兴手法的处理

2.1 前提条件

信天游经久不衰,体现出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具有演唱、文学和原生态的价值等。信天游是一种典型的劳动人民的口头之作,信口拈来,富有源生态的特质,经过一代代陕北人的传唱,形成比较固定的曲调和韵律。它“不仅包含独特的中国地域文化元素,抒情豪放,风格独树一帜,还充满少有的文学审美特质”(王占斌,2012:99)。在汉译英过程中如果既能够保留信天游本身的演唱价值,又能够再现其文学价值,就是最完美、最理想的翻译。但这很难做到,因为强调歌唱性就要注重配音效果,译文的音和形都要合乎汉语信天游的特征,而歌词意义的传达“必须迎合音和形的限制,那么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凑韵、凑音、凑节奏的现象,意需要妥协于音和形”(李林波,2009:82)。如果要再现信天游中比兴句式的文学审美价值,意理所当然是构成译文审美价值的最核心要素,音和形相比次之。这样歌词的内容和意义能够获得充分再现,但却没有了曲调,损失也就显而易见。有的译者主张妥协,在音、形、意之间寻找一种所谓的平衡,笔者并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这样做意在兼顾两者,而结果只能是译文既不符合演唱,也没有了信天游的文学价值,注定是四不像的伪劣产品。

笔者认为,信天游中的比兴乃至整个陕北民歌的翻译都应该分两条路走:一是翻译为文学阅读的译文,二是翻译为配音歌唱的译文。这两种译文具有同等的价值,都是对陕北民歌的传播和发扬,但具有不同的功能,应该分开进行。文学阅读翻译应该在先,因为它会对配音翻译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对信天游翻译策略的探索是以信天游的翻译作为文学阅读译文为前提条件的,有时为了忠实表达意义并不太在乎韵律和节奏等。

2.2 再现原文的外在衔接

比兴的抒情表达方式在陕北信天游里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鲜活的意象。信天游中比拟句和起兴句是陕北人民通过最熟悉的事物表达情感的语言,如描写收割庄稼及放牛和牧羊的情景。信天游中的比兴运用看似随口而出,实际上是劳动人民把多年积累于心的最熟悉场景与比拟的对象巧妙地桥接起来,与陕北文化息息相关。翻译时就要求译者尽量在目的语中保留这些构成比兴的文化元素,因为一旦丢掉这些比兴内涵的文化元素,比兴随之消失,信天游也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或存在的基础。信天游中的比拟和起兴充溢着一股浓重的“黄土味”(王占斌,2011:26),翻译时也要用朴实的词语、句式尽量再现原歌词不含雕琢的表达方式和蕴涵其中的质朴真挚的情感。翻译比兴的关键是保留比兴所构筑的意象,传达原歌词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再现信天游纯朴豪放的风格。例如:

(1)五谷里的(那个)田苗子儿,数上高粱高,

一十三省的女儿(哟),数上(那个)蓝花花好。(《蓝花花》)

Of all five cereal seedlings in the field,sorghum grows the tallest;

Of all the beauties from the thirteen provinces, Blue Flower makes the first.

此句是上句起兴,下句叙述,比兴关系是建立在“高粱高”和“蓝花花好”这个共同点上。通过直译法保留了“五谷”、“田苗”、“蓝花花”等意象,而且通过英文tallest和first押尾韵,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原文歌词的形式美(音美)及比兴手法,基本解决了上下线索的勾连,保留了陕北民歌信天游中隐含的“土”味和真情。

(2)双山梁那高来,(哎老命)默川川的低;

走在那天边边呀,(哎老命)忘不了的你。(《对畔畔》)

Shuang Hills are high and Mo Dales low.

You are constantly in my heart wherever I go!

这是陕北三边地区流行的信天游,人们喜欢以山梁和沟壑等山水风景起兴,描写两情相思之苦。译文尽量保留这种单纯真挚的情感素描,用完全直白的笔法勾勒出近似源生态的情思。译文同时还还原了原文歌词中上下两句之间的逻辑衔接关系,即无论去哪儿都忘不了你。

(3)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

烧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

An eggshell oil lamp is lit but only makes half of the heated Kang dimly bright,

A small liquor cup measures the millet but your poverty I cold-shoulder not.

这个例子比较特殊,上下两句的前半句起兴,后半句比拟。家境贫寒的陕北人家过去用鸡蛋壳盛上煤油或植物油,再用一根棉绳作为灯芯来点燃照明。原文用两个含有深刻陕北文化特质的元素——“鸡蛋壳壳点灯”和“烧酒盅盅量米”起兴,形象地描绘了家境贫寒的程度。虽然哥哥家用鸡蛋壳点灯,用喝白酒的酒盅下米,但是妹妹不在乎哥哥家境贫寒。译文用了but进行转折,再现了原文形式上的连贯,同时将原歌词中固有的整体意象群迁移到译文中去,保证译文读者能够获得原歌词的信息。

2.3 再现原文的内在关联

陕北信天游以原生态的、直率的性情抒发及赤裸的语言表达迸发出最原始的人性光辉,其美妙之处就在于劳动人民大胆地借助自然、地理、风俗等托物传情,借物拟人,形象地表达了自我的心声。信天游中的大部分起兴和比拟的逻辑关系是外在的,读者很容易看出其外在的衔接。但有的起兴和比拟各说一事,表面似乎没有关系,好像为了节奏硬凑在一起,其实却具有意义上的关联,这是另一种逻辑关系,我们姑且称之为内部关联。翻译这种比兴句就要求译者找出并再现内部关联。例如:

(4)崔二爷在时就像大黑天,

十有九家没吃穿。(《自由结婚》)

The landlord Cui launched cataract of horrors upon us,

Nine out of ten households went starved and ragged.

以上歌词里并没有起兴句,只有比拟句,把崔二爷比拟成“大黑天”。“大黑天”是典型的陕北方言,常常指黑暗或让人恐惧的现象。对于不懂陕北方言和文化的读者很难找出两句之间的联系。歌词的大意是地主崔二爷是个魔鬼,他剥削和压迫穷人,导致百姓缺吃少穿。笔者有意牺牲了“大黑天”这个陕北人民惯用的意象,意译成launched cataract of horrors upon us,其他地方仍保留直译。这样无论从衔接还是从意义的传递,或者从可读性来说,都基本上再现了原句的意义和表达效果。

(5)六月的日头腊月的风,

老祖先留下个人爱人。(《老祖先留下个人爱人》)

Burning sun in summer is prior to biting wind in winter,

And that a man must pursue a maiden is human nature.

此例上句起兴,虚写自然气候的变化,下句实写男欢女爱,两句看似毫无联系,除了押尾韵外,没有外在的关联,是通过一种内部的逻辑关系联系起来的。如果熟悉陕北人民比拟的习惯,就会找到它们的内部关联。例如,“荞面屹沱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上句起兴,下句写实,起兴句写的是陕北人民最喜爱的面食,而下句却讲的是一对男女难舍难分,两句之间没有外部关联,也是通过内部意义联系起来的。陕北人喜欢把荞麦面粉做成的螺壳面和羊肉及土豆等熬成的哨子汤一块吃,但凡吃屹沱,人们总会设法做些羊腥汤,这样才算最好的搭配,似乎缺一不可,这样也就有了下句一对男女死活也不分开的比拟。上例中起兴句 “六月的日头腊月的风”属于天气现象,正如男欢女爱也是人之常情。两句的内部关联是通过一个共同点联系起来的,即恒古不变的自然规律。译文通过直译保留了上句环境的起兴,又通过意译传达了下句写实部分的深层意义。把表层的“老祖先”变为深层的human nature,使上下句之间的比兴关系基本合情合理。六月和腊月在信天游里指农历月份,分别表示最酷热的夏天和最寒冷的冬天,所以将“六月的日头”和“腊月的风”翻译为burning sun in summer和biting wind in winter是基本上对等的。

2.4 建构新的寓意关联

陕北信天游冲破语言的束缚,使情感无限地延伸,形成上下互兴、以象传意、前后勾连的具有开放性的语言表述形式。吴结评(2009:28)认为,比兴打破了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在他物与兴发之物之间形成了一种内在的情感联系,而不是逻辑概念关系,审美主体在将外物内化为意象的过程中与其融为一体。以比兴为主要表述方式的陕北信天游带有浓郁的体验色彩,表现为物我相间的模糊性和非理性的类比致思方式,不重视语言概念之间的逻辑关联。而英语却表现为自足、明晰,建立在逻辑理性基础之上。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就不得不打破原来汉语比兴的内在联系,建构新的符合英语的寓意关联。例如:

(6)羊羔羔吃奶弹(着)蹄蹄,

苦命人找不下好(着)伙计。(《苦命人找不下好伙计》)

A lamb sucks breast so intoxicated with happiness,

But a miserable girl like me fails to get a man entrusting lifelong.

上句以吃奶的羊羔起兴,和下句的实写毫不相干,完全是劳动人民吟唱时为了节奏效果拼凑而来的。如果直译的话,目的语读者即使再有想象力,也会觉得莫名其妙。因此,译文需要建构新的衔接,尽力寻找它们之间某种有可能的联系。我们可以联想到羊羔吃奶时非常快乐和忘我,而苦命的陕北妇女当牛做马,却经常被无情的丈夫抛弃,找不到一个可靠的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两者之间便建立起明显的对比关系。看到羊羔在吮吸乳汁时的陶醉之情和幸福之感,可怜的妇女会联想到自己无助的现状,似乎合情合理,读者读起来不会感到突兀。

(7)三疙瘩瘩的石头(哎),两(呀)两疙瘩瘩砖,

什么人(呀么)让我(哎)心(呀)心烦乱(啊)?(《这么好的妹子见不上面》)

Rocks and bricks, you lie there ever and quiet,

Do you know who touched the depth of my heart?

如果将起兴部分直译成stones and bricks,很难找到虚写的砖和石头跟实写的姑娘之间的联系。笔者突出了砖头和石块的冰冷及无知觉,永远躺在那里,如此平静,不受周围事物的影响和骚扰,而姑娘的出现却使内心不能平静,心潮澎湃。译文通过do you know实现了两句深层的关联,这并非多余的,而是原文含有的,是小伙子向石头和砖块发出疑问和感叹,同时又用英语读者熟悉的表达touched the depth of my heart成功地表达了小伙子的心已经被姑娘偷走了,充分地反衬出他对姑娘炽烈的爱。

(8)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

受苦人盼着(那)好光(噢)景。(《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

The hillside turns bright red by the blooming flowers,

Poor people yearn for a life brighter than the blooming flowers.

起兴部分用红花来表达一种红火兴旺的意思,同时象征爱情的热烈,寄托着美好的光景。笔者创造性地借用了一首英语歌曲名Yearn for a Better Life,基本上恰当地翻译了“好光景”,表现了主题,同时上下句结尾重复,保留了歌词的形美。下句的brighter和上句的bright从表层上上下勾连,实现了比兴关系的衔接。但表达的意义又有所不同,上句的bright指的是花开得鲜艳,而下句的bright却指的是美好的生活,同一词的使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陕北民歌以其高亢悠扬的旋律和清新质朴的风格闻名于全国,信天游更是陕北民歌的精华。尽管是劳动人民随口哼出来的,但其结构整齐,语言精妙,思维开放,比兴相间,虚实结合,上下勾连,具有其他民歌无法比拟的审美特质,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宝藏。然而,非物质文化资源信天游并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国内研究此课题的人寥寥无几,向国外介绍的就更少了。到目前为止只有王宏印教授翻译出版了一本集子,李林波和王占斌各发表过一两篇有关陕北民歌翻译的学术论文。需要更多的学者和译者多做一些陕北民歌的译介工作,让陕北民歌走出国门。本文仅仅是对陕北民歌信天游中比兴手法的翻译策略粗粗归纳了三种,还远远不能含包一切,旨在抛砖引玉,还望学者同仁不吝赐教。

[1]冯振国.试析陕北“信天游”的必行特色[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1998, (1): 31-34.

[2]李林波.在诗中聆听歌的回音——评《西北回响》兼论陕北民歌的翻译[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 (3): 78-82.

[3]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4]王宏印.西北回响:汉英对照新旧陕北民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5]王占斌.目的决定手段——析王宏印教授译作《西北回响》[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 (6):23-28.

[6]王占斌.再现陕北民歌的文学性——评王宏印译本《西北回响》[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6): 92-95.

[7]吴结评.从赋、比、兴观《诗经》之英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 (6):26-30.

猜你喜欢

信天游比兴陕北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信天游故里靖边的《信天游》
信天游唱给亲爱的党
刘文西陕北过大年
咏退休族
党建地图·陕北
探究《离骚》的比兴艺术和比兴体系
关于纳兰性德文学思想的解读
赋比兴之当代运用
从《诗经》比兴循环解释现象探究“兴”的起源——以《关雎》《汉广》《樛木》三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