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元集聚效应分析
2014-02-10李武
李 武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
1984年,我国开始执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和知识创造的主体,推动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提高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水平。由于国家不断地对重点实验室提供稳定的经费投入,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也同时投入了大量科研配套资金,因此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承担科研任务和产出科研成果等诸多方面均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从集聚的角度而言,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说是由多元集聚体所组成。除了科研资金方面的优势,重点实验室还集聚了高科技人才、设备房产等固定设施以及信息文化等元素。
以往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领域的研究大多注重评估体系、评估方法、投入产出效率、规模效率等几个方面,很少关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人才集聚效应、科研资金和固定设施集聚效应、知识集聚效应等。实际上,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人才、资金、设施和知识创造方面表现为一个多元集聚体。一方面,重点实验室建设使得这些多元要素集聚于一体,另一方面,这个多元集聚体又会影响国家实验室的人才培养、资金设备和知识创造等。因此,本文分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多元集聚效应,包括人才集聚效应、科研资金和固定设施集聚效应和知识集聚效应,分析了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国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元集聚效应
1.人才集聚效应
人才集聚效应可以实现整体效应大于部分效应之和的目标,通过将相关且独立的成员集合起来,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促进信息、知识流动和进一步创新发展[1]。
众所周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首先表现为人才的吸纳和培养,这样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为我国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很大贡献。据统计,我国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固定编制人员约13 000余人,其流动人员也达到4 600余人。而且,随着我国在这方面的投入加大,这些数字也在逐年增加。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固定编制人员约占全国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人员的10%,同时占中央直属机构和大专院校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人员的12%。在一些高端人才的培养中,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员也占据很大比例,如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的院士有300余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600余人,占全国该类人才项目资助总数的近40%。
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中,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分别为83%、12%和5%。副高职以上人数约占74%、30至44岁人员约占62%、具有博士人员比例约占70%,体现出了重点实验室队伍结构以高学历、高专业技术职务的中青年研究人员为主的结构特点。同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培养高级后备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设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共计1 729个,2007年在读研究生和博士后52 000余人,当年毕业(出站)的研究生和博士后近17 000人。
国家重点实验室将相同或者相似知识结构的人才聚集到一起,产生了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局面[2]。国家重点实验室经济要素和资源要素达到快速低成本配置,共享的经济、信息和知识效益实现最大化,提高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作效率,人才集聚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不断创造出新的研究成果的重要支柱,创造出了整体大于部分的集聚效应。同时通过人才集聚可以不断的使研究人员之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知识交流和共享的发展平台,不断的加强自我学习和个人竞争意识,使得高度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得到不断的聚集,促进技术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这些措施为研究人员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另外,人才集聚会产生良好的名人效应,能够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从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形成循环累积的效应。
2.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资金和固定设施的集聚
科研资金和固定设施投入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物质保障,对于国家科研机构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研究表明加强研发投入可以显著地促进技术进步,一国的研发投资越多,技术的潜在能力越大,也就会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如果增加一个实验室所拥有的科研资金和固定设施的数量,显著增加了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科研资金和固定设施就产生了集聚效应。
从2007年开始,国家的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宣布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从实验室运行、科研选题和科研用仪器设备三方面加大了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倾斜支持力度。并且近几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费问题实行多元化,主要是争取国家支持、调动主管部门、依托单位等多方面积极性争取经费支持;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内因潜力通过捐赠,技术转让和技术支持等措施来实现科研资金和固定设施的集聚。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内部的集聚效应和外部集聚效应[3]。
科研资金和固定设施的内部集聚效应是指随着实验室所拥有的资金、设备等数量的增多,不仅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显著提高,科研资金和固定设施的使用效率也大幅提高的现象。过去由于科研人员、队伍的分散,使得“统一规划”、“集中资源”成为难题。经常会出现多个科研队伍就一个课题申请经费的现象,这样就会造成了重复和浪费。而且科研队伍之间的固定设施共享程度不高,存在着公用财产“私有化”的现象,这又造成了另一个层面的浪费。通过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把具有相似知识背景的人集中起来,统一规划,集中资源,这样就可以利用集聚效应消除信息不对称,进一步提高科研资金和固定设备的使用效率。
科研资金和固定设施的外部集聚效应是指已经投入的资金和固定设施转变成预期的成果之后,会对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外的政府资金、企业资金、个人资金产生引力,将他们吸收到国家重点实验室内,从而构建了一个良性循环。在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下,响应温家宝总理在2013年科技奖励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要坚持把科研的重点放在产业发展前沿,以企业为主导深化产学研结合,完善支持企业创新的各项政策,支持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中心,引导各类技术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下大力气攻克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争取在高技术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上取得重大突破。”重点指出了引导各类技术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重点也要面向产业发展的前沿性基础性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前沿先导技术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源泉。
3.国家重点实验室知识的集聚效应
20世纪后期,中国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创新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知识创新的前提是知识集聚,没有知识集聚,很难实现知识创新。知识的集聚[4]效应是指知识在具有相同认知结构的共同体内部实现流动的同时,可以集中在这些认知共同体中,而不是在地理位置中无结构地均匀分布和流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是一个认知共同体,对于发挥知识的集聚效应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认识新信息、回忆旧信息和运用信息进行推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拥有相似知识背景的人才,往往会形成共同的传统和行为期望,在共同的制度框架下的共同经历所形成的共同规范、传统、价值观、期望以及惯例将极大地促进知识在个人与企业之间的传递[5]。
其次,国家重点实验室将信息、技术、资金、网络、人才等各种创新要素集聚在一个特定的组织中,其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利于知识创造和吸收,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其他外部区域知识的集聚作用[6]。国家重点实验室集聚、发掘、吸收、消化、创造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存量,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并且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加强又将导致新一轮的集聚、发掘、系统消化、创造知识。
另外,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以此支撑创新主体充分利用现有的创新资源实现高绩效创新[7]。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文化是一种开放的组织文化,它鼓励成员们积极尝试,积极创新,不怕失败。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着有序、规范、稳定的管理文化,有着发达的通讯及交流网络所营造的正式以及非正式交流机制,不仅使显性知识的流动畅通无阻,同时也是隐性知识传播的加速器,促进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内隐性知识的溢出,提高了知识交流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知识的集聚效应。
二、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家重点实验室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现阶段,国家重点实验室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在人才集聚方面,符合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当前高等院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尚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条件,过多注重于理论层面,而忽视了高校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在人才创新尤其是创新型工程实践专家和其他专门人才的培养上存在较大困难[8]。同时,实验室内部成果评价体系包括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论文、科研奖励等)、各类职级的评定与晋升、年度绩效考核与业绩评定等制度还需完善,否则,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创新动力不足,难以完成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此外,现行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中存在着重成果、重专利、重论文等现象,不利于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体系的构建,尤其是目前的环境下,科研人员更注重纵向课题的研究而忽视横向课题。另外,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流入、流出机制不够健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科研实体,履行固定用工制度,进而实行其自主的用人权利受到限制,人才流动渠道不够畅通。
其次,在科研资金和固定设施方面,到目前为止所要达到的开放共享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国家投入的大量的仪器设备资源还不能实现充分共享。实验室设置的开放课题经费偏少、开放性课题小且领域分散。比如,尚存在开放性课题经费不足万元的情况,有的重点实验室年度开放课题总经费不足5万元,甚至存在有些重点实验室不设置开放性课题[9]。从某种角度说,开放性课题经费总量能从一个侧面体现该重点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放度有待普遍提高,尤其是全方位、高水平、高层次和实质性的国内为开放和交流合作有待进一步增强。
尽管国家设立了实验室专项经费,经费短缺仍然严重制约着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共用效率,影响了仪器设备的维护与更新,更为严重的是,它还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凝聚和培养。同时还导致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的偏离。由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经费不足,研究经费几乎全部来源于各种竞争性科研项目,从而迫使国家重点实验室追求“短期效应”,偏离研究方向的定位,引发科技人员的“急功近利”现象。
最后,在知识集聚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科研选题与我国市场需求有脱节现象。科研项目在立项之初及研究人员研究过程中都存在过度地追求技术创新和技术领先,从而轻视了市场因素和企业的真实需求,因此造成了单纯的技术创新和追求技术领先有些脱离企业发展需要。在投入大量科研经费和科研人员努力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技术创新成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或者适应性很差,那么这样取得的科技进步就无法很好的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而取得的科研成果本身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或陈列品。下面以高等院校为例进行说明,从1985年到2005年近20年时间里,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居前列的高校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等,申请数量最多的达到1 000多项,最少也有200多项。但是真正实现成果转化的仅占10%。到2013年,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为80%,而我国只有25%,且真正产业化的不足5%。毫无疑问,科研成果不能真正得以转化是造成我国科技资源巨大浪费的主要表现。
三、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对策建议
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人员,也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国家创造创新动力的源泉。据国外统计,创新能力最佳的年龄阶段是一个人的25岁至45岁之间,如在研究成果为世人瞩目的贝尔实验室里,约有9 000名科研人员,其平均年龄仅为33岁。可见青年研究人员在科研创新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任何组织和机构都应该注重青年科学家的培养。目前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科学的青年人才的育人体系与培养模式,尤其在“985院校”和“211院校”,从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到学生毕业,就基本实现了对其创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这也是重点实验室实现创新能力的根本。在人才队伍管理方面[10],应做好“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另外,应对新引进人才的职称评定、住房分配、配偶调动、子女入学、工作条件的改善等多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支持。同时对实验室固定人员,特别是中青年研究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方面的实际问题给予积极解决。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要营造一种体现竞争和合作、且宽容研究失败和允许冒险的研究氛围。在管理中,还应当实施岗位明确、项目合理分工、研究成果和绩效相联系的制度。完全执行科学的科研化制度,目的是真正做到注重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的创新管理体制[11]。
在科研资金和固定设施方面,国家和各级政府科研经费主管部门要对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基础研究项目给予倾斜。并加强资助力度,在保证实验室科研用房的基础上,应加强大型实验台架建设和仪器设备方面的投入,在这个过程中,经费管理应按照轻重缓急排序的原则进行。专项经费对重点实验室的支持[12]表现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设立持续稳定的开放运行经费,主要目的是为了用于重点实验室日常运转维护,同时资源对外开放共享;第二,需要专门设立业务费,用于支持基本的科研活动,科研活动的范围应符合重点实验室定位,研究内容不应超出重点实验的研究领域,同时,支持的研究课题用为该领域内的前瞻性的热点课题;第三,设立科研仪器购买和设备维护费,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资助重点实验室更新大型科研仪器和实验设备以及设备和仪器的维护。
最后,作为国家层面,对各重点实验室,要适当采取竞争机制,择优资助,其目的是激励重点实验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其良性发展。此外,国家还应通过对重点实验室的有效评估,根据学术贡献和业绩对重点实验室进行分档,根据分档结果进行资助。尤其对那些完成国家科技战略任务业绩突出的单位,应设立突出贡献奖,加大对其资助的力度。
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要遵循顶天立地的原则,所谓顶天就是要立足科学研究的前沿,特别是在基础研究方面更是如此,而立地则是面向国家或市场的切实需求,则一定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进行选择,密切联系实际,了解社会对相关专业的需求,不应该仅仅根据个人偏好和能力决定实验室的研究课题[13],这在两者之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平衡,形成互补。从实验室的科研来说,实验室应该有明确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既要稳定又要与时俱进,根据科学发展前沿趋势和国家战略不断调整学科布局,积极承担国家重大攻关项目、攀登项目、国家基金以及合作项目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课题的研究,不断开辟新的科学领域,探索新的科学问题,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力争在重大研究领域达到国内外领先和先进水平。
四、结 语
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推动国家技术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由人才集聚、科研资金和固定设施集聚、知识集聚组成的多元集聚体。虽然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1]罗永泰,张 威.论人力资本聚集效应[J].科学管理研究,2004,22(1):81-84.
[2]董广茂,李 垣,周玉泉.承诺与学习能力在建立合作-竞争关系中的作用[J].管理科学学报,2006,9(1):20-26.
[3]He J,Fallah M H.The typology of technology clusters and its evolution:Evidence from the hi-tech industrie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1,78(6):945-952.
[4]王国红,陈大鹏,刘 颖.集群产业集成化过程的知识共享问题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1,20(3):162-167.
[5]Amin A,Cohendet P.Organisational learning and governance through embedded practic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2000,4(1-2):93-116.
[6]谈正达,王文平,谈英姿.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6,15(2):56-59.
[7]邵云飞,谭劲松.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探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6,9(4):1-11.
[8]高瑞平.关于我国产学研结合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2008,22(5):290-293.
[9]危怀安,王炎坤.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的形成与作用机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6,6:183-185.
[10]孙利辉,万迪昉.企业研究与开发人员报酬激励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2,17(1):14-18.
[11]Arslan H,Akdemir A,Karsl?M D.How human resource operations work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99:742-751.
[12]周寄中,胡志坚,周 勇.在国家创新系统内优化配置科技资源[J].管理科学学报,2002,5(3):40-49.
[13]张 豪,丁云龙.产学研合作中技术与资本的结合过程探析:以北京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例[J].软科学,2012,26(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