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状况
2014-02-10陈抗松摘译廖华审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武汉430060
/陈抗松 摘译 廖华 审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武汉430060)
听力损失、外耳道溢液和耳鸣是慢性中耳炎(chronic otitis media,COM)的三大主要症状,也是导致患者产生厌烦情绪、精神困扰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和其它慢性疾病导致精神心理紊乱一样,COM亦是产生慢性应激和精神心理疾病的诱发因素。尽管诸多学者从各个方面对COM进行分析和总结,但少有COM对患者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既往大多数学者主要关注听力损失而忽略了其它症状对精神心理的影响(而其它症状在听力损失之前也可能引发精神神经症状),且着重于评价COM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本研究为耳鼻咽喉科和精神科共同合作完成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意在调查与COM症状相关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进而评估这些症状对患者精神心理的影响程度。纳入调查对象110例,研究组纳入标准:18岁以上;满足慢性化脓性或非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标准;有独立完成调查表的能力;无精神疾病病史或精神药品服用史;无全身其他系统的急慢性疾病;无耳硬化、突发性聋和耳毒性药物使用等其它原因导致的耳聋;无耳部手术史;排除创伤、妊娠、残障等潜在影响精神健康问题和拒绝参与研究的患者。2010年9月到2011年10月就诊于耳鼻喉科的234例COM患者中55例纳入研究组。选择55例就诊于耳鼻喉科门诊的患轻微或短暂疾病并无任何耳科症状的患者为正常对照组。两组间年龄、性别、学历和婚姻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美国言语听力协会(ASHA)指南对所有调查对象行纯音测听示,研究组中轻度听力损失(26~40 dB HL)20例,中度(41~55 dB HL)28例,中重度(56~70dB HL)7例;其中,单纯听力损失18例,合并外耳道溢液和/或耳鸣症状37例。所有调查对象独立完成评估精神症状的SCL-90R(Symptom Check List 90-Revised Form)量表和调查生活质量情况的SF-36(Short Form-36)量表。
COM患者在躯体症状(P<0.001)、人际关系敏感度(P<0.001)、抑郁(P<0.001)、恐惧(P<0.001)、焦虑(P<0.01)和GSI(Global severity index)得分(P<0.001)等方面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生活质量评估中的自身角色困难(P<0.001)、一般健康状况(P=0.004)、社会功能(P<0.001)和精神心理情况(P=0.017)方面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的COM患者之间,心理和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单纯听力损失组与合并外耳道溢液和/或耳鸣症状组之间,心理和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性(P>0.05)。
本研究结果说明,合并轻中度听力损失的COM患者生活质量较正常人降低,而且可能诱发多种精神心理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由听力损失引起,而与耳鸣、外耳道溢液等其它症状可能无关。因此,COM患者的预后评估除了依赖手术疗效和听力学测试结果外,还应根据患者精神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来判断,而至少有部分COM患者会从接受精神心理治疗和干预措施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