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巧妙运用
2014-02-09缪玲玲
缪玲玲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現代社会已经成为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参与教学已经是大势所趋。通过多媒体的有效结合和灵活运用,为学生呈现出形象的文字、丰富多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与声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大了课堂教学密度,降低了教育教学的难度,使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自学能力等各方面得到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理想的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场所,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初中语文;运用
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有效适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的一个重要话题。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笔者认为,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厘清写作背景,深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讲授新课中厘清作者简介,了解写作背景,明确写作目的是进入课堂教学的一个首要环节。在传统课堂上,由于教学辅助条件的限制,大多数语文教师选择一语带过或课前把写作背景写在小黑板上草草收兵,学生带着一知半解、半懂不懂的状态进入课文学习,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现在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用直接感官的方式为学生呈现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背后的生存状态等,尤其在学习一些大家写得比较隐晦、寓意深刻的文章时效果尤为显著。如,讲授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可以采用图片、录像为学生展示大沽口事件和“三一八惨案”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刘和珍其人其事,领会作者鲁迅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刘和珍等爱国者,批判敌人丑恶凶狠的嘴脸,
激励勇士的写作目的。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巧妙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拥有设计巧妙、学生感兴趣的课堂导入就意味着课堂教学成功了一半。如何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课堂导入就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忙。我们可以运用图片、视频和背景音乐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的双重冲击,激发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如,在初中语文《春》一课的教学中,笔者用多媒体这样导入:在清脆悦耳的竹笛声中一幅美丽的春景出现在面前,使学生被美丽的春景所吸引。接下来再对应课文内容分别出现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让学生结合图画和课文来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幅图,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大功能,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样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拓宽信息传递的渠道,增大语文课堂的信息容量。
三、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有效服务散文和诗歌板块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散文历来是比较难以处理的一个板块,它需要学生通过反复诵读,领会文中的情感,体会文字的韵律美,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通过画面、音乐、色彩等多方面结合,为散文、诗歌的课堂教学创设情境,使学生沉浸其中,和着音乐,随着画面,缓缓而诵,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曹操的乐府诗《观沧海》一课时,首先呈现给学生一幅曹操东临大海,即兴赋诗气势磅礴的图像。学生一下子陶醉在浩瀚、博大的情境中,完全被诗人豪迈的英雄气概所征服。再播放《三国演义》的片头曲作为背景音乐,学生此时诵读课文,入情入境也就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了。而在这样反复的有效诵读中,情感的陶冶、知识的递进、能力的提高也就落到了实处。
四、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容量,降低教学难度
课文教学如果仅依靠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信息量是十分有限的,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料,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我们可以巧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拓展课堂教学容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节课时,除了可以利用投影交代背景外,还可以有效剪辑编排电视剧《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片段播放给学生观看,在关于主人公鲁智深一系列的故事中引导学生观察鲁智深的言行举止、神态变化,分析、思考、讨论鲁智深的形象特征、性格特点,再由鲁智深拓展到《水浒传》中的其他人物,在对比、分析、鉴赏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鉴赏水平,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另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还可以在说明文、文言文的教学上大展拳脚。由于中学生生活阅历、认知水平、抽象思维能力等的限制,许多学生学习说明文、文言文这一类文章时困难较大,兴趣不浓,甚至产生望而却步的心理。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处理其他教学方法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如,教授《看云识天气》这一类科普说明文时,我通过多种途径查找到相应的云的图片,配以简要的介绍文字,使学生对每种云都有了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阅读文章,学生对文章的写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本课的教学难点就突破了。
再如,教授文言文《口技》一文时,可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软件,将课文变成自动电子阅读文本,当鼠标阅读到相应的词语时,屏幕上即将出现该词语解释的超文本链接,这样学生在移动鼠标的过程中学习、掌握了该课的一个教学难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运用,省去了大量翻阅资料、对照注释的时间,轻轻松松突破难点,掌握了知识。
诚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应该由课内走向课外,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这一重要的教学手段使师生提升认知平台,促进师生教与学思想、观念的转变,学习模式的更新,真正实现新时代的素质教育!
?誗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