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发展性科学学习评价初探
2014-02-09邱志云
邱志云
摘 要: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学习评价制度,常以考试的卷面分数来代表学生的科学学业成绩,这就可能导致评价目标单一化,评价过程中的随意性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准确等。因此,进行了发展性科学学习评价的实践,包括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评价、拓展性作业和师生共同完成学期总评。一个学期后,学生的学习评价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都有提高,并能较好地完成拓展性作业网站和展示平台等课外活动。
关键词:初中科学;发展性;学习评价
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学习评价制度,往往在某一阶段或整个知识内容学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一次书面测验或考试,其卷面分数就代表了学生的科学学业成绩,这就引发了一系列相关问题,如评价目标单一化,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忽视科学学习过程评价,评价过程中的随意性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准确等。针对以往科学学习评价的弊端,《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的科学教学效果进行检查,提高初中科学教学质量。
一、发展性科学学习评价的实践
为了让评价能够促进教师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科学学习评价应具备内容全面化、方法多样化和目标多元化的特征,在评价的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参与,最终发挥科学学习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开始进行发展性科学学习评价的实践,评价包括:
1.学生自评和互评(见表1)
学生自评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激励、自我调整的过程,对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因素。
■
同学互评作为同级评价,其评价角度与教师评价这种上级对下级的评价是不同的,尤其在大力提倡合作学习的今天,科学学习中的很多任务和作业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的,任务能否圆满完成、作业质量的高低,在很多时候都依赖于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交往与合作的程度。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加,学生之间也更加熟悉和了解,特别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情感领域目标的评价,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得到的评价信息,要比教师依靠观察得到的信息更为客观、可靠。然而,由于班级中学生人数很多(一般是40人左右),如果每位学生既要对自己评价,又要对其余40多位学生进行评价,不仅在时间上不允许,评价的操作性也不强。为此,我们一方面将自评表和互评表进行合并,把同学互评简化为对学生自评的监督,减少自评过程中的随意性;另一方面又按就近4位同学一组的原则,将全班划分为10个小组,同学互评简化为组内互评,每一位学生只需完成自评和对其他3位同学的评价,“小组意见”则是组内成员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达成的共识。这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工作量,提高了评价的可操作性,而且保证了评价的相对公平。
2.教师评价(见表2)
在两个单元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价,为教师把握学生的变化、学生发现自己的成长提供资料。一般一学期安排四次,最后一次与学期总评相结合。评价结论采用“等第+评语”的形式。为了降低工作量,评语一般只用一句话,前半句讲变化,后半句讲不足。为了进一步确保评价的公正,我们在“教师评价表”中还添加了“师生交流”一栏,如果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结果有异议,教师就必须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将双方达成的共识记录在该栏内,以对“评语”一栏进行订正。
3.拓展性作业
过去的常规评价模式在评价学习效果时偏重测验考试,这样做,一是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多角度的认识,二是无法达到通过评价促进学习的目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尝试增加学生科学拓展性作业的评价,期望能够将科学与大家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并且能够对学生的新思路、新想法加以鼓励。在拓展性作业的选择上,我们給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度,他们可以选择做其中的一项或几项甚至自己再有所拓展,确实有困难的也可以选择不参与。拓展性作业的评价我们是从学生的自述开始的,学生简述作业完成的过程,教师则根据这一过程并结合最终的成果进行评语式评价。评价时我们尽量选择鼓励性的话语,但也注意了表扬的层次性。
■
4.师生共同完成学期总评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的评价侧重对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审视与判断,学生自评则是对学生发展的一种自我内在性评价,目的在于形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参与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为此我们分别设计“我的科学学习小结(见表3)”和“科学学习成长卡”供学生与教师分别填写。
■
二、采用发展性科学学习评价取得的成果
学期初,我选择初一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了发展性学习评价的实践,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努力,新的评价方式带给了学生哪些可喜的变化呢?
1.对自己和他人的科学学习状况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尽管在学期初,我们做了生动的评价动员工作,但在第一次评价时,学生还是不能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过高,另有极少的一部分学生又出现评价过低的现象。例如,在学习“宇宙起源”时,对“我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我积极举手要求发言”“我在举手前经过了思考”这几项,有几个状态较差的学生也给自己画了星,而本节课他们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发言。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及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大家普遍认为,可能学生对评价的用途存在疑虑。
为了消除学生的疑虑,我在完成“力与空间探索”这一节后,设计了随堂测验。在测试中,大部分知识点学生掌握准确,但对“重力”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知识点,学生的表述出现了很多问题。我及时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评价,指出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对“重力是怎样产生的”这一内容表述不清,课堂中还忽视了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这一知识点的强调,这是我在备课和讲解中,没有更好地从大家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出发设计教学导致的。这样的做法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自评和互评的示范,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自己科学学习水平的提高,而不是为了给学生排队,更不会降低自己在教师、同学心目中的形象。至此,学生的自评结果逐渐变得真实可信。
除了能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外,学生之间的评价也越来越合理了。开始时,小组成员一是爱于情面、不好意思对同伴不客观、不准确的自评提出异议,二是不知道如何填写小组意见,所以在“小组意见”栏中总是填写“同意”两字。发现这一现象后,我及时参与到小组评议中,对互评进行正确的引导。如,在一次小组评议时,发现了杨同学对自己的“我能够记录课堂要点”“作业有错我及时订正”这两项打了星,其实他并没有做到。我建议小组成员根据杨同学提供的“证据”,对照自评表逐一审核,并指导学生在“小组意见”一栏中填上了“建议把此两项的星去掉”,并在这两项前作了标记。最后,我还告诉学生,小组意见就是对同学自评的监督,对同伴准确客观的自评,可以写“同意”,但不准确的就要写上修改意见,以帮助其正确地认识自己。
2.科学学习的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学期开始,我们对学生科学学习兴趣作了调查,发现1班的科学学习兴趣不高,大约只有30%的学生对科学学习比较感兴趣。但一个学期的试用之后,我们惊喜地发现1班的学生产生了变化。首先,自评中有一条“我在课堂学习中产生了疑问”,学生为了不落后,多拿星,充分开动脑筋找问题,如,在学习“地球”时,学生提出了“岩浆岩和变质岩都是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它们为什么还有区别?”等问题;学习“海洋和海洋开发”时,学生又提出了“我们怎样储存潮汐能?如何利用波浪能”等问题;学习“矿产资源”时,提出“化合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原油是怎么被制作成塑料的?”等问题;学习“海洋与生物”时,又提出“深海的一些生物是不是因为高压低温等恶劣的环境所以都长得比较奇怪?”这样的问题;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时,提出“为什么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为什么生产者总是在食物链的第一个?像猪笼草这样可以捕食小虫子的植物还是不是属于生产者?”这样的问题。尽管有些问题的用语表达还不够准确,提出问题的能力也良莠不齐,但毕竟在班级中开创了“好问”的风气。其次,学生课堂参与度有大幅度提高,以前能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发言的学生不足30%,现在已有约70%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更有约20%的学生开始在课外阅读科學读物。而且从实际效果来看,仅学习成绩一项,该班的其他学科成绩在年级中排名中等,但科学成绩仅以微弱差距位居年级第二。
3.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评价前,学生课前准备齐全的不足一半,有部分学生作业很难独立完成,作业及时订正的学生很少。在科学学习中几乎没有学生记录课堂学习的要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成为科学教学的难点。实施评价以后,这几项在评价指标中有了明确的体现,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星,开始慢慢地按照评价表的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现在学生的课堂常规有了明显的改善,基本消灭了课前准备不到位的情况。作业完成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仅能够独立完成,书写也越来越规范,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都能对作业中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养成了记录课堂要点的习惯。
4.完成了拓展性作业网站和作品展示平台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提出了“重视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课程理念。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结合本学期的教材内容,设计了如下拓展性作业(见表4),供学生选择。
表4 拓展性作业一览表
■
注:可以自己选择是否完成拓展性作业,或可以选做某一项或某几项作业。
拓展性作业形式新颖,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作业,尽管教师强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做或不做,但是学生几乎都选择一项或几项来做。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展示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也为了方便学生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更为了教师作业管理的方便,我们制成了拓展性作业网站——空中科学教室(如图)。
■
本学期的拓展性作业启动得较晚,绝大部分学生就选择完成“亲自动手”等相对比较容易完成的作业。我们不仅在课堂上请这些学生进行了汇报,而且将学生完成得质量较高的作品在网站上、教室活动天地、科技月等公开展示。(如下图:科技月活动中部分优秀作品展出)
■
拓展性作业的完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枯燥的内容趣味化。
“学生发展性科学学习评价”只是我们在二期课改中对学习评价改革所做的一种尝试,实验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希望通过这次尝试能引起更多的科学教育工作者来关注科学学习评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伟.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刘志军.论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学科教育,2003(01).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任敏绒.浅议新课堂对学生的有效评价.中学生物教学,2004(04).
?誗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