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体验式教学,为孩子插上隐形的翅膀
——“生态体验式教学”主题沙龙研讨
2014-02-09整理人张继安
整理人 张继安
(南京市翠屏山小学,江苏南京,211106)
参与教师:张继安、邵世龙、王宁静、曾萍萍、杜文才、王慧、王瑶、谢露、周庆生、江苏云、夏晓峰、殷忞慧
参与专家:叶水涛、詹明道、张光鉴、刘云章、朱宇辉、候正海、周祥林、朱艳琴
一、“生态体验式教学”初体验
张继安(校长、南京市数学学科优秀青年教师):很高兴今天我们能在这样的一个场合开展数学沙龙研讨活动,继续探讨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生态体验式教学”。首先请大家说一说自己对“生态体验式教学”的认识。
夏晓峰(数学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抱怨:“我都讲了这么多遍了,你们怎么还记不住”。当学生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时,我们更多是指责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不主动复习。其实,没有对知识的内在体验,知识很难被内化。陶行知先生说:“体验出真知!”只有亲身体验过的知识,才能理解它的本质意义,才是有根的知识。而体验式教学正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曾萍萍(教科室主任、区数学学科带头人):我认为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指学习者通过亲身经历、积极主动的实践探究,在认知、体验和感悟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发展。
谢露(数学青年教师):数学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探索、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王宁静(教务副主任、区数学学科带头人):我觉得体验式教学是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新知,从而使学生获得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是生态理念指导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教师通过知识准备,帮助学生找到类似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了充分的知识铺垫。让学生猜想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同时也是让学生主动的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求证猜想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新知、探求新知的热情。
殷忞慧(数学青年教师):体验式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程参与和全力体验。体验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
杜文才(副校长、区数学学科带头人):什么是生态呢?人们一般把自然的、和谐的、美好的事物称之为生态。实际上,生态原本是生物学中的概念,指的是生物按照自然规律生存、变化、发展的环境状态。
什么是体验呢?资料解释,体验是在参与活动中,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体验是人的身心全面直接地参与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是间接知识和直接感知进行整合的过程,它能触及心灵、形成智慧,是主体与对象的融合。
什么是数学生态体验课堂呢?它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使数学学科本质特征与教育生态理念有机结合,通过营造健康、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激活数学课堂的生态因子,协调、平衡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达到发展学生以思维为核心的数学素养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在数学生态体验课堂中,整体和谐是它的环境氛围,尊重生命是它的内在灵魂,持续发展是它的永恒追求。
数学生态体验课堂是本真自然、生命灵动、整体提升的课堂,是知识课堂、生命课堂、智慧课堂的辩证统一。
二、体验卡的使用
张继安: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找到了“生态体验式”教学的几个关键词:自然和谐、亲身经历、探究、感悟。
体验卡是进行有效体验的载体,让学生在使用体验卡的过程中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在体验中探究学习的内容。怎么设计体验卡、怎么使用体验卡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下面先请王瑶老师就小班数学课谈谈体验卡的使用,然后大家也结合具体的课例来谈一谈。
王瑶(区数学学科青年骨干教师):体验卡就像一个拐杖,它使师生有了依托,既把备课时的隐性思维转化成显性思维,又把教师静态的个人行动转化成了动态的合作研讨。更重要的是,体验卡把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设计成让学生自己体验感悟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带着思考、体验、感悟、探索、质疑走进了课堂。下面就“体验卡”的使用,向各位汇报我们的一点实践和思考。
(一)数学课堂中“体验卡”使用的教学思路
1.展示汇报,沟通迁移
教师提前让学生使用体验卡预习后,在知识准备环节中,学生就渗透了对旧知的复习铺垫以及新旧知识的沟通与迁移。课开始,让同学在小组内讨论“知识准备”部分,组内交流后,教师请愿意展示的小组到讲台向全班同学汇报。这时教师可以适时的点拨、引导或提问,也可让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从而协助共同完成展示汇报。教师在此环节,只需要从旁适时组织、引导,把课堂时间和空间充分留给学生。
如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知识准备”部分,教师可以设计三种不同的题型:第1题通过填空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分数,分母不同,分数单位也不同;接着通过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不仅回顾了计算方法,更让学生感知分数的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第3题是通分,学生明确了不同分母的分数转化成相同分母的分数只要通分就可以了。初步的体验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达成了新旧内容的沟通。
2.再次体验,质疑解疑
学生以体验卡设计的问题为依据,根据预习的提示,主动查阅教材,做实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但这并没有真正形成数学上的知识建构。学生虽能初步体会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但尚未明确,知识不成体系。因此,在此环节,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通过同桌商量、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多种讨论形式,并充分发挥成绩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多角度、多层次辨析,尽可能相互启发,消化个别疑点,教师迅速准确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点和难点。
3.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对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一是点拨,让疑点不同的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也可以采用“学生教学生”的办法,让已经解决问题的小组学生当老师,面向全班讲解,教师适时点拨。二是精讲,教师要抓住问题的要害,一语点中问题的实质。
4.当堂达标,迁移训练
达标练习要限时限量,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收集学生答题信息,出示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
针对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矫正,补充练习,给学生针对性训练的机会,并布置适量难度有梯度的作业。
(二)使用“体验卡”过程中的注意点
1.课前自学导学体验卡。学生可在前一天晚上自学或在课上前部分时间自学。教师要求学生认真独立自主完成自学任务。学生结合导学体验卡内容先自学材料,可查阅资料自主完成。自学时根据内容适当做方法、规律的小结。不会的问题做上记号,为交流和展示环节做准备。
2.小组交流时,学生提出个人困惑,组内同学帮忙解决。共性问题教师做好记录。
3.展示时修改完善导学体验卡。要求学生尽可能使用双色笔。其他小组成员展示时,学生用红色笔及时记录规律方法、精彩拓展和思维独到之处,对于教师的点拨和强调处重点记录,完善自己体验卡的不足,并修改错误之处。
4.反思评价体验卡。完善后的体验卡交小组内评价。
5.教师课前可试做体验卡。课前可通过小组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完成体验卡情况,或进行批改。课后及时查看学生体验卡修改情况,并做出点评和指导。
6.学生体验卡可使用活页夹等保管。章节或单元复习时,学生可结合体验卡对知识进行阶段性梳理、归纳和整合。同时利用纠错本等方式自查薄弱环节,进行有重点、有主次的复习。
7.体验卡的设计和使用应注意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对体验卡的要求,使体验卡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不同学科体验卡的设计和使用应该有不同的特点。
王宁静:首先,教师要把握教材,理清思路,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分析好学情。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由于分数的基本性质和以前学的商不变的规律有联系,而且分数和除法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上课前,我做好学情调查,和同学们交流了以下几个问题:
1.你还记得商不变规律,把它写出来。
2.根据商不变规律填空。2÷4 =( )÷8= 6÷( )=1÷( )
3.分数和除法有怎样的关系?
4.猜想分数中是否也有同样的规律?
通过这些问题的交谈,我分析了学情,同时也帮助学生找到类似知识的经验,为学习新知做了充分的知识铺垫。
曾萍萍: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是以原有认知结构为基础的,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是学生进行认知建构学习的必要条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在《比的意义》一课中,由于比的意义与除法、分数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在设计体验卡的“知识准备”部分时就以此为切入点,第1题复习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第2题解决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可以用除法计算。
学生的体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学生在初次体验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但并没有真正的形成数学知识上的意义建构,因此会产生各种疑问。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教师要学会从这些疑问中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培养数学思维。因此体验卡中有一栏“我的疑问”。在上课伊始,我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体验情况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在黑板右侧板书,在教学中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
王宁静:体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过程和方式,关注体验就是抓住了学习活动的关键和核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反思中丰富体验。
例如,在《圆的认识》这节课中,我从三个层次帮助学生认识圆:1.欣赏图片感知圆。课一开始,我出示一组有关圆的图片,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知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感受圆的美。2.从实物中抽象出圆。让学生在圆形的物体中找圆,通过实物抽象出圆,进一步感知圆是由封闭的曲线围成的曲线图形,丰富学生的体验。3.画圆。在学生对圆有了初步的感知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想办法画一个圆。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操作,想出了不同的画圆方法,从这些不同的方法中找到了共同的地方:(1)中心点固定;(2)距离不变;(3)绕一圈。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感悟到画圆的方法(1)定长:张开圆规两脚,确定好距离;(2)定点:用针尖确定圆心,这样确定位置;(3)旋转一周,这样就画好一个圆了。
特级教师詹明道常说:“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体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只有学生深度体验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因此,在探索圆的特征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从四个角度来研究,发现圆的特征: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我让小组自己选择想研究的问题进行操作、体验,并且提供多种方法,让学生多角度去验证自己的想法。例如,研究“在同一个圆内半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时,学生通过组内的操作交流,选择用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的方法多角度的操作探索,在动手操作和反思中丰富体验,进一步感知“圆,一中同长也”这一本质特征。
体验卡的设计要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内化、提升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完成了体验的过程后,让学生进行反思,提出体验后还有什么疑问,并让学生说说通过课堂中的学习又有什么新的体验和感悟,及时让学生补充和完善自己的体验卡,并根据教学目标对自己的体验做出评价。
曾萍萍:我也觉得多层次、多角度观察对丰富学生的体验是很有帮助的。体验过程的设计要能引导学生在对新知的体验中深刻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并且预设在学生完成自己的体验学习后可以初步建构对新知识的认识。比的意义的建立与理解是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同类量之间的比,第二层次是不同类量之间的比。我分别设计了两个体验。“体验一”分为两个小层次,层次一是让学生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预习体验呈现出差比关系和倍比关系,由此在倍比关系的基础上引出“比”;层次二的设计是让学生体验比是有序的,不能颠倒顺序。“体验二”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体验不同类量之间的比,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实际上表示的就是速度。
谢露:体验卡的设计需要遵循4个原则,亲历性原则、内省性原则、主体性原则、过程性原则。根据以上4个原则,我对《认识克》的体验过程设计如下:
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我设计了两大块体验,体验一是初步体验1克的质量(1克有多重),体验二是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
体验一,我又分成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掂一掂、称一称。通过用台秤称,指针没有动,我让学生感知一枚2分硬币很轻,并适时引入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
第二层次是比一比、称一称。此时,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1克的质量观念,这一环节的设置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克的感受。
第三层次是猜一猜、数一数、称一称。对于这一环节,我们备课组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创造。我先让学生小组交流,猜一猜1克大约有几粒黄豆,接下来让学生数一数,再称一称,然后汇报。这一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到1克有多重,同时这个过程是学生自己操作、探索、体验出来的,印象深刻,在操作体验中也真正建立了1克的质量观念。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在对事物、现象的接触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体验,并在不断反复的体验中生成新的感悟。上述几步活动看似不断重复,实际上是学生在不断加深对1克质量观念的体验和感悟。在这个不断反复、循环上升的过程中,学生最终感受到1克很轻,牢固地建立起1克的质量观念。
在比较面积和周长的区别时,我设计了一张小的体验卡,也就是学生拿到的一号作业纸。此时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是面积,学得也有些累了。学生通过一个填涂面积比快慢的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我又加入了图形的周长,将学生易混淆的面积、周长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并让学生将最深刻的体验写下来,同伴之间交流。
实践的操作、亲身的体验,将困难化难为易,也让学生的体验由浅入深。我计划在课后,在教室的墙面整理出一个版块,将体验卡粘贴于此,学生的驻足观看,相互畅谈,都将更进一步加深理解与体验,这样也可以将学生课堂所学延伸到了课外。
殷忞慧:在体验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学生的探索、操作,这一点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有了很好的体现。
如《秒的认识》一课,为了让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观念真正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我充分运用动手操作、多感官参与等活动方式,使学生获取感性认识作为思维活动的基础,去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我设计了两次体验活动:
在体验一中,我通过引导学生用眼睛看秒针,用耳朵听秒针走动的声音感知一秒钟的长度。再让学生用声音和动作分别来演绎一秒钟,使一秒钟变得真实而清晰。
在体验二中,我又给孩子们准备了多种学具,让学生自主选择,亲身体验,发现“写13个汉字、做20道口算题、拍120下球、踢10个毽子……”的时间就是1分钟。学生真实感受到了1分钟到底有多长,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感知和构建。
三、体验卡与导学案
张继安:听了大家举的这些课例,我觉得设计和使用体验卡:有的是为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发生的背景;有的是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有的是为了创设自主学习与交流的氛围,让学生体验主动学习的快乐;有的是创设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成功。
许多学校在研究导学案、预习稿,我们的体验卡与它们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呢?请杜老师和曾老师来谈一谈他们的观点。
杜文才:现在有些学校在研究使用导学案、预习稿,从中学的成功到小学的尝试。其实,导学案、预习稿与体验卡联系紧密,都特别强调学案,都是注重学生个体的自学。
首先,他们都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法指导,把学生由被动受众推向舞台主动展示。其次,他们都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但是,体验卡与导学案和预习稿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导学案关注的重点是知识与方法,不能做到主体与对象的很好融合。生态体验式课堂教学特别强调人的因素,即以人为本,关注人性,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在自然、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下,学生不仅是用“脑”去学习,更是用“心”去学习,用心灵去体会,用整个身心去感受、探究和体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就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数学是生动活泼、有趣味的。在体验卡教学中,教师会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地体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只有学生深度体验了,感受到数学学习活动的生动、活泼、有趣,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用好了“体验式”教学就能很好开发学生的潜能,这样学生习得的知识才是有根的知识,才能有利于学生迁移到新的知识学习上来,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生态体验式教学不应该仅仅理解为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融合多种教学方法的教育教学思想,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从数学的层面促进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同样和学生一起交流互动、探索、创造,分享一段美好的生命体验和思维为核心的数学素养提高的历程。
曾萍萍:我对杜老师所说的关于体验式教学能开发学生潜能这一点也特别赞同,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学习是个基于经验的体验式过程。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使学习不仅是知识的消化吸收的过程,更是学生思维、情感、活动相结合的过程,是人的整个心智得到开发和运用的过程;使学习进入到生命的领域、人格的领域;使学习成为个人成长的过程,即发展的过程。这样学生的学习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开发。
四、体验教学中的“小专题”研究
张继安:为了促使学生的学习和体验进一步深入,一些老师又在探索通过开展小专题研究,加深学生学习体验。夏晓峰老师工作还不到一年,但是,他积极参与小专题研究,下面请夏晓峰老师给大家做具体介绍。
夏晓峰:所谓“小专题”,就是指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自身情况和学生实际,灵活适度地处理教学内容,使学习走向深入,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交流评价。 “小专题”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知识、创造知识,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我是从课前、课中和课后这三个角度去设计小专题的。
(一)课前的小专题
比如在教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之前,我设计了“怎么样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这个小专题。课前每人发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片,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的纸片变成一个长方形,通过剪、移、拼等方法操作,获得直接的体验,并将自己的体验和方法与小组内成员交流之后获得更多的体验。通过这个课前小专题的研究,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1.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减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然后平移成一个长方形;2.沿平行四边形中间的高剪下两个直角梯形,再平移,即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学生在课前了解了这些知识后,那他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就会很自然联想到长方形。通过这个课前小专题的研究,学生不仅会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更重要的是深入地体验了转化的思想方法。
(二)课中的小专题
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就设计了“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这个小专题。我以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为原型,设计不同形状车轮的自行车,让学生想象自己如果骑着这样的自行车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出发,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学生学习知识就会有一定目的性。当一节课即将结束时,学生对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这时教师就可以再次带着学生回到课堂一开始引出的小专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最终,学生会认识到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轮上各点到车轮中心(圆心)的距离都等于车轮的半径,当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时,车轮中心与平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当车辆在平坦的路上行驶时,骑车的人会感觉到非常平稳,学生就会明白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要装在圆心的道理。
(三)课后小专题
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关于人民币的小专题:“为什么只有1、2、5这些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学生研究的兴趣十分高,这对课后这个小专题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这个小专题的研究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研究学生就会发现有了1、2、5就可以以最少的选择次数凑成1~10中的任何一个数。比如:10+20=30、20+20=40、50+10=60、50+20=70、100-20=80、100-10=90。这样,学生就认识到没有必要发行3、6、7等面值的货币了,太多了反而不方便使用,而且可以减少印刷量,减少了树木的砍伐,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保护了环境。
在教学中开展“小专题”的研究,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数学素养的目的。“小专题”的研究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特点,充分调动了学习的兴趣;“小专题”的内容又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科研能力。
五、“生态体验式教学”中的困惑
张继安:下面,我们来说说自己教学研究中的困惑,以及对下一步研究的设想和思考。借此机会请在座的专家、领导、老师给予指导。
周庆生(副书记、区语文学科带头人):我的思考:1.体验卡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体现“定式”与“变式”的统一;2.体验卡应关注学习的“过程”,这是与“预习案”的根本区别;3.体验卡要兼具“资料卡”的功能,可以装订,作为资料留存,可以查阅。
曾萍萍:我们在使用体验卡时,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的次数多了,上台展示汇报的次数也多了,这样时间也增加了。那么学生当堂练习和作业的时间就少了,那如何保证学生当堂练习和作业的时间呢?
杜文才:体验卡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课?体验卡应该不是整齐划一的。不同类型的课,如概念、空间观念、解决问题、计算等课型我们应该如何设计体验卡?特别是计算教学,如四则运算,学生计算正确率不高,运算顺序容易出错。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设置能够深刻理解运算意义的体验卡,通过读运算意义,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让学生体验运算顺序,突破难点,掌握运算方法,让学生切实体会计算题读题的重要性?
张继安:今天的沙龙研讨大家敞开了思想,谈出了各自内心的研究感受,迸发出许多智慧的火花。近两年的研究证明体验式教学用好了,学生收获的绝不仅仅是知识,还收获了学习的方法、自信、智慧等。我们追求每节课都能充满生命的灵性,期望通过生态体验式教学为学生插上隐形的翅膀,助力学生们展翅高飞。我们的研究还将继续深入,期望能得到大家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