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转型背景下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培训的探索

2014-02-07张集建徐红梅孙晓云吴玉章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导师研究生

张集建,徐红梅,孙晓云,周 剑,吴玉章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重庆 400038)

基础医学研究是培育创新医学人才的摇篮,是现代和未来医学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其研究生又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研究生教育是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教育转型的深水区。

一、影响创新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

1.研究生生源数质量下降。受到社会、经济利益的影响和驱动,许多青年科技人才选择读临床或专业学位研究生,越来越少的学生选择读医学基础的研究生,导致基础研究生数量逐年减少,学生和导师的比例急剧下降。据统计,我校基础医学院(涵盖基础医学与生物学两个一级博士授权学科)近五年每年招收的硕士生和导师的比例从1.4∶1下降到现在的0.5∶1,学生主要集中在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门下,连续三年都没有招生的博士生导师占所有博的13.7%,连续三年都没有招生的硕士生导师占所有硕导的77.8%。近年来基础研究生生源局限,以我校自己培养的应届推免生和留校生为主,年均达50%以上,其次是二流地方医学院校、非医学院校,而来自985、211院校的学生所占比例并不高(见附表)。可以看出本校留校生成为导师争夺的重点,导致研究生总体质量不高,出类拔萃的优秀研究生更是少之又少。这严重影响着科研任务的完成,后继人才梯队的建设,以及学科的后续发展[1]。

附表 2010-2012基础部硕士研究生来源情况[n(%)]

2.培养模式陈旧。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研究生教育还沿袭单项灌输授课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很少甚至没有思维余地,束缚了学生的想像力。从毕业论文选题、立论、资料信息提供、协作指导到评阅答辩,全过程几乎都由导师在操纵,研究生很少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忽略了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研究生学制僵化,限制了部分优秀研究生的迅速成长,也影响了大科学、大问题研究的连续性。人才近亲培养严重,影响了学术思想的交流和交叉以及向多元化发展。许多研究生只注重本专业的学习,忽视交叉学科专业的学习,使得医学研究生不能从多学科、综合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

3.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目前我们科研现状缺乏独立的科学思想、独创的科学工具以及独有的科学文化。读书能力不强。首先是部分研究生读文献的欲望不强,导师指定读什么文献就读什么文献,缺乏系统性阅读;其次是缺乏阅读技巧,读文献没有问题线索,只是多和散,前沿进展脉络不清楚;第三读文献比较片面,引申和关联文献缺乏阅读,工具和技术方法类文献缺乏阅读。问题意识缺乏。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内在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术创新的突破口。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意识,首先应从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入手[2]。但调查显示,研究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读了相当多的文献后,归纳总结不出问题。创新实践欠缺。很大部分研究生不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课题设计,而是按照导师申请到的科研项目开展实验研究,为导师完成项目任务。

4.学术交流层次低。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还相对封闭,很少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科研交流合作,导致科研前沿信息沟通不畅。同时,部分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的观念淡薄,或因自身基础差、底子薄,知识面窄,缺乏主动沟通和交流的勇气,更不说“平等交流”。

二、提升研究生创新培训质量的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基于研究生招生规模不可能大幅提升的现状,提出“平推转重优、优生优育”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思路,实施以获得“全国百篇优博论文”为导向的优秀研究生培养计划,构建培训新模式,搭建新平台。

1.逐步实行长学制一贯式直博培养。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方式呈现多样化和弹性化的趋势,培养目标均紧密地结合生产和科技的需要,逐步淡化硕士、博士分阶段培养观念,对基础医学(包括医学院校生物学学科)实行基本学制为5年的直博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中期或阶段考核,全程实行学分管理和分流淘汰,分流淘汰者可转入硕士研究生培养,或因课题研究需要也可适当延长1-2年。

2.试行研究生实验室轮转训练,实行“师生互选”。为培养直博研究生系统完整的科研思维和实验技能,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遴选前沿优秀培育点,有序地、交互地让研究生到校内相关实验室轮转。原则上在研究生修学位课程期间,边修学位课程,边选择2-3个相关领域或一级学科内的实验室,花半年的时间完成。通过轮转,使研究生尽快熟悉科研环境,培养系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加深对相关领域研究方向、学术前沿、人才梯队以及平台条件的了解。同时,进一步严格和提高导师的上岗资格,在研究生实验室轮转期间,加大对符合招生资格研究生导师的系列宣传,经学生-导师双方面了解磨合的基础上,实现师生互选,最终确定导师。

3.实行以导师负主责的导师组培养制度。研究生导师确定后,由导师负责甄选和组建不少于3人的导师组。导师组成员原则上是本领域优秀学术骨干、技术看家人,可跨学科组建或从校外聘请。导师负责研究生日常指导和管理,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担全部责任;导师组负责研究生阶段考核和培养质量把关,其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分工指导。导师组要结合研究生的特长和对研究生的课题进展进行定期考核和审查,包括读书报告,开题报告,课题进展报告以及阶段学习等,进一步指导下一步科研计划,决定研究生是否能够提交论文进行评阅、答辩等。

4.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针对当前“研究生课程知识老化,实验技能不足”的问题,弥补研究生开展科研实验基本技能的不足,联合主要学科和校生物医学分析测试中心,开办研究生暑期培训班。培训内容涵盖了“基因表达调控基本理论及实验技术”、“活细胞工作站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电生理膜片钳技术”等前沿技术培训模块。邀请到国内外前沿技术专家授课或指导,满足各自研究生科研实验的需要,反响较好。

5.举办基础医学博士生论坛。为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培养转型发展,加强研究生间高层交流,每年举办基础医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坛以“创新、协同、碰撞、提升”为主题,由研究生自行组织,在机关协调,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面对面交流。在今年举办的“第一届基础医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中,来自全国7所知名院校的21名知名专家和全国优博以及在CNS、本领域顶尖杂志上发表过高水平论文的优秀博士生作了学术报告和最新前沿进展报告,交流的内容覆盖生命科学相关前沿。通过跨院校、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碰撞,实现了校内外优秀研究生的学术思想碰撞,带来了头脑风暴似的激发和启迪,同时也锻炼了广大研究生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建立了学术友谊。

6.发起了基础医学高层论坛。为进一步提高导师队伍学术交流水平,寻求多方支持,拓展国际交流渠道,发起了“邀请本领域国际大师或领军人物来校讲学、合作”为目标的基础医学高层论坛。从免疫学、神经突触研究、脑科学研究以及血管组织工程等前沿领域,邀请到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等12位欧美院士以及22位相关专业领域国际顶尖专家来校交流,与导师们探讨深度合作,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

7.启动国际“1+1”研究生教学。为提高研究生培训水平和国际化水平,今年我部与美国NIH、杜克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立了国际国际联合实验室和“1+1”研究生培训基地,先后送出10余名优秀研究生苗子前往培训。一些国际知名的实验室专家来我校给研究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授课和辅导,师生共同听课,共同探讨,共同受益,提升了我校研究生教学前沿高级课程(advaced course)教学水平,也标志这国际化“1+1”教学有了良好开端。

[1]顾秉林,王大中,汪劲松,等.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清华教育研究,2010,31(1):1-5.

[2]孙刚成,陈 希,乔 刚.研究生科研意识养成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2(2):82-83.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爱情导师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