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学基本技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应用

2014-02-07孙友谊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实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赵 蓓,孙友谊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 300060)

基于护理岗位需求,并结合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校构建了以工作性学习任务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的课堂学习[1]教学新模式。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护理学基本技术课程参加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2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本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介绍如下:

一、教学改革创新与应用

1.以临床护理工作为切入点进行课程改革。聘请临床一线护理专家和技术能手为兼职教师,专职教学老师共同教研,围绕临床护理岗位对基础护理的理论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进行剖析,根据临床护理工作要求对课程进行改革。以患者的“入院—治疗、护理—出院”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序化为:出入院护理、住院环境的准备、生活护理、护理治疗、危重症患者护理、临终护理、医疗文件的处理和护理管理8个教学模块。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具体到抽象的组织和设计,为后续的临床护理课程学习和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奠定了基础。同时教学中融入临床护理新知识、新技能,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2.模拟临床护理工作情境,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依据2008年的《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50项护理操作》、《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2011年的《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进行实训教学改革。在第3学期增加了综合护理实训课程,使实践学时达到总学时的62.5%。根据教学内容将真实病历筛选、整理为教学案例,让学生组成护理小组,在高仿真的护理实训室以整体护理为理念、按照护理程序对模拟患者进行整体化的护理。通过综合实训课,使学生体会到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而且培养了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沟通交流等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爱伤等人文护理意识,为后期的临床实践和顶岗实习及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3.以能力培养为本的教学方法改革。选用病案导入、启发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将“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丰富的图片、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运用模拟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的整体护理,体会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及沟通的能力;运用“小组护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应变能力;运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爱心、耐心和爱伤精神。

4.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目的的考核方法改革。实施三阶段实践考核即过程监控(授课过程中教师将护理技能讲授、演示,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在规定时间内达标);验收监控(学生在第四学期进入临床教学阶段前由教学基地教师入校对各项护理操作技能进行验收考核);质量监控(学生经过1年毕业实习,在毕业前由校内教师到临床进行考核和评价)。考核内容涉及对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护士应具备的沟通交流、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能力的评价。通过考核评价,可以发现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能力与临床护理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改革,将“教学与临床实践”、“理论、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进行紧密的结合,实现“以考促教”,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建设与创新

1.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护理学基本技术教学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切入点,以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根据完成护理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制定教学内容。课程安排在第一、二、三学期完成。第一、二学期在校内实训室开展教学,以学习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为主;第三学期的教学内容与临床护理实践密切结合,安排学生在模拟病房内模拟临床工作进行实训。并在课程结束时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实际、按照护理程序在模拟病房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考核,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进行相应的评价。

2.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1)教学模式的设计。在教学模式的设计方面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临床实际护理工作的一致性。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实现理论与实训一体、实训教室与职业环境一致。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如实践教学环节“静脉输液”这一教学内容:教师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根据静脉输液的工作流程进行教学设计(见附表),结合小组教学的优势,根据实训项目的特点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安排组长和实训指导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明确教学任务,辅助以病例教学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指导。通过在模拟病房进行实践教学,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了巩固的同时强化了实践操作技术、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护患沟通能力、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能力。(2)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学生见习前开设护理综合实训课,以构建主义理论的“情景”、“协助”、“会话”、“意义建构”为核心设计综合实训课程(见附图)。教师本着以服务对象为出发点,侧重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选择实践性强、设计性强的临床病案,确定学习任务。根据学习任务和学生的学习特征,将学生分组,提前熟悉病案、分组讨论实验方案及解决相关问题。模拟患者住院的情境,由学生分角色、分任务按照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整体化护理。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其独立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每组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汇报所学知识、技能或把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展现出来,通过展示,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便对下一步的教学计划进行修订。

附表 静脉输液——情景教学设计

附图 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综合实训课程设计

3.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与使用。高度仿真的实践教学环境,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在校内感受到职场环境、还可以保障“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模拟病房内具有功能齐备的教学设备,如多功能护理人、多功能静脉臂、各种注射模块、导尿灌肠、吸痰模型、鼻饲模型等。在模拟病房内,学生可以完成对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各种床单位的准备、各种生活护理、治疗护理等实训项目的学习。

4.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创新。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满足不同层次和学历水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在资源建设中,实现资源平台的实用性、有效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以教学单元为单位对教学文件、演示文稿、教学录像、动画、试题、实践教学资料等内容进行细化整理,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如建设“在线测试”和师生互动平台,不仅有助于在校学生的课下预习、复习和自我检测,也能为在职护理人员和社会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全面的帮助。

三、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反思

本课程建设在虚拟实训室的建设、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模式的创新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提高了我校护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但虚拟实训室和护理检索系统、在线考试系统的开发还应与护士资格考试现结合;与现代护理教育理念和趋势相结合,为毕业生顺利迈入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3,39.

猜你喜欢

实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