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药学类本科专业校企合作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2014-02-07蔡志奇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校企问卷企业

蔡志奇

(广东药学院教务处,广东 广州 510006)

校企合作教育是指利用高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应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1]。为深入了解目前校企合作教育在我国药学类本科专业的开展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和强化的措施,我们进行了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基础的研究。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范围和调查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全国各地共34所高校的110名专业课教师、348名在校的药学类本科高年级学生(大三、大四)进行问卷调查,每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人数分别控制在3-5人和8-15人。同时,对部分院校的23名教学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和37名学生进行了面对面访谈。

2.调查内容。调查问卷包括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种。教师问卷的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教育的现状、对校企合作教育的认识程度、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需求、对校企合作教育的阻力与困境的看法等5个维度共12道题目。学生问卷的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教育的现状、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情况、学生对校企合作教育的需求、学生对校企合作教育的认识程度等5个维度共13道题目。访谈内容主要围绕问卷内容而展开。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校企合作教育的开展现状。结合调查结果,对目前我国药学类本科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教育的情况归纳分析如下:(1)校企合作教育开展的范围与形式。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涉及的34所高校均开展了“校企双方共建实验室”、“校企双方共建二级学院”、“校企双方共建校内外实习基地”等不同模式的校企合作教育,具体结果见表1。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药学类本科专业的校企合作教育开展范围较广,形式多样。(2)校企合作教育的参与情况与效果。①校企合作教育的参与情况:学生方面,参与类型最多的分别是“到专业相关的企业参观交流、学习或见习”(51.72%)、“参加企业人员主讲的专业知识讲座”(41.38%)、“参加企业人员主讲的企业宣讲会或就业讲座(55.17%)”,这些形式属于校企合作教育中“浅层次”部分,而“参加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8.62%)、“在企业进行毕业实习(15.52%)”等“深层次”校企合作教育的学生比例偏低,虽然与部分调查对象尚未进入毕业实习环节有一定关系,但总体比例依然偏低。部分受访学生表示,他们很愿意参与校企合作教育活动,但存在信息不通畅、缺乏指导、参与机会过少等问题。教师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事业单位挂职工作(或同等形式)”的比例仅为4.55%,而“与企事业共同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的比例达到36.36%。这两种形式同属“校企合作”范畴,都对“校企合作教育”有帮助,前者对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影响远比后者来得直接,但比例却远小于后者,反映出高校在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方面的工作有待加强,也反映了教师自身对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比前者更有积极性。②校企合作教育的开展效果:调查显示,学生认为“形式多样,对本科人才培养帮助很大”和“形式较多,对本科人才培养帮助较大”的比例分别为29.31%和25.86%,合计55.17%;教师对相同两个选项的选择比例为59.09%和27.27%,合计86.36%。表明了师生对目前校企合作教育的效果比较满意,但并不代表不需要进一步提高,仍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和教师认为目前校企合作教育的“形式较少,对人才培养帮助不大”、“流于形式,对本科人才培养几乎没有帮助”。

表1 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教育的情况

2.对校企合作教育的认识和需求。(1)学生对校企合作教育的认识和需求。①学生对校企合作教育的认识程度:大部分学生对校企合作教育的内涵了解较少,选择“了解一些”和“不太了解”的学生共占82.76%;但另一方面,认为校企合作教育对提高实践动手能力、适应社会需求“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比例合计75.87%,认为校企合作教育对提高就业竞争力“非常有帮助”和“有较大帮助”的比例也为75.87%。②学生对校企合作教育的需求:从表2、表3和表4及学生访谈情况来看,学生特别看重通过在企业见习、实习、假期兼职等方式。他们对这些形式的需求比“参观企业”、“参加企业人员主讲的讲座”等更为迫切。(2)教师对校企合作教育的认识和需求。教师对校企合作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远高于学生,认为校企合作教育对提高实践动手能力、适应社会需求“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比例合计95.45%,认为校企合作教育对提高就业竞争力“非常有帮助”和“有较大帮助”的比例为95.46%。同时,从表5可以看到,教师认为“完善校企合作教育机构与制度建设”、“加强收集企业反馈信息,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创造更多到企业参观和见习的机会”等方面是加强校企合作教育的重要方面。

表2 学生希望学校加强的方面(学生问卷)

表3 学生希望参加的教育形式(学生问卷)

表4 学生希望参与并获得提高方面(学生问卷)

三、加强校企合作教育的阻力、困境与对策

1.阻力与困境。综合上述调查结果来看,目前我国药学类本科专业校企合作教育的开展已有一定规模,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依然未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从影响校企合作教育深入开展的因素来看,受访教师的调查结果主要集中在“学校重视程度”“学校相关机构和职能的完善”“良好合作机制的建立”等方面,调查结果见表6。教学管理人员、教师的访谈结果与调查问卷调查结果的反映基本一致。相当部分接受访谈的教师表示“学校相关机构和职能”、“学校相关制度的建设”、“良好合作机制的建立”对校企合作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教师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首要前提是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部分接受访谈的教学管理人员特别强调政府机构的完善及法规、制度的建立是推动校企合作教育深化开展的重要方面。

表5 教师希望学校加强的方面(教师问卷)

表6 影响校企合作教育深化开展的因素(教师问卷)

2.强化校企合作教育深化开展的对策和建议。(1)提高重视程度。首先是高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领导和管理层的重视是教师和学生重视的前提;其次是一线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要提高。教师应充分认识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应充分认识到参与其中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再者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应创造足够的机会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内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2)完善机构与制度建设。据了解绝大多数高校均有相关机构负责校企合作教育的开展,有的设在教务处,有的设在就业实习处、有的设在产业办等。机构名称并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部分高校的机构没有真正承担和发挥应有的职能,存在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缺乏沟通和对接等现象,导致工作落不到实处。所以,要完善机构的建设,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职能,如清华大学成立的“企合委”(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的模式就值得我们借鉴[2]。制度建设方面,要成体系,注重体现导向功能和可操作性、建立健全激励与监督机制,例如与教师的工作考核、职称评定挂钩,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3)重视经费投入。校企合作教育涉及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这需要投入足够的经费。近年来政府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如近年来“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系列项目中,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项目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及高校本身对此也应有充分的认识,不断加大投入。(4)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涉及到政府部门、高校和企业三个方面。政府要出台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明确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为高校和企业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高校应积极开拓,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企业大力支持,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合作模式。企业应承担起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高校共同创造双赢局面。

[1]石竹基.校企合作教育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6):48-49.

[2]尹庆民,陈 浩,裴一蕾,等.校企合作教育研究——基于应用型高校的模式及保障机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校企问卷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