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适应能力的调查分析
2014-02-07于洗河
赵 璐,于洗河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面对变化迅速且不可预知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很容易产生适应不良的症状。这不仅将引发一系列的身心健康问题,影响其在大学阶段学习任务的完成,还将影响其走上工作岗位后与社会的融合程度[1]。医务人员在医患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自身适应能力对医患关系的走向有着重要影响。在当前医患矛盾紧张的背景下,提高在校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作为医学素质教育的着力点。本次调查以吉林省某综合性大学的医学生为对象,采取自填问卷的方式,对医学生适应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希望为医学院校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提供参考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以吉林省某综合性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为对象,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共413人,学生专业为医学类,男女生比例均衡。发放调查问卷413份,回收413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获得有效问卷406份,有效率为98.31%。
2.方法。(1)调查工具。①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2]。由20个自评项目组成,包括4个分量表,分别为身体与体育竞赛适应分量表、陌生情境与学习情境适应分量表、考试焦虑情境适应分量表和群体活动适应分量表。每题所描述的情况与被测者本人的情况完全符合时打5分,比较符合者打4分,一般符合者打3分,不太符合者打2分,完全不符合者打1分,以被调查者的总得分为指标。该自评量表所得总分越高,表明心理适应性越差。②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3]。共20题,共计40分。每题回答“是”得2分,“难于判断”得1分,“否”得0分。该自评量表所得总分越高,表明社会适应能力越强。(2)统计方法。利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对录入后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并对双录入后的差异进行一致性检验。应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和SPSS 18.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通讯作者
二、结果与分析
1.一般情况。参与调查的406名医学生中,男生186名,占45.81%;女生220名,占54.19%。二年级学生115人,占28.33%;三年级学生152人,占37.44%;四年级学生139人,占34.24%。
2.医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状况。调查对象中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一般,少数人心理适应能力较差,只有极少数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较好,见表1。医学生心理适应性的得分为61(57-66),其中男性学生心理适应性得分为62(58-67),女性学生心理适应性得分为61(57-65),不同性别医学生在心理适应性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73,P>0.05)。
表1 医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总体状况
3.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状况。社会适应能力严重不足的学生最多,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数其次,社会适应能力一般学生数再次,社会适应能力很强和较强的学生数最少,见表2。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得分的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为26(20-31),男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为26(20-31),女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为25(2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49,P>0.05)。
表2 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总体状况
4.不同年级的医学生适应能力状况。不同年级的医学生适应能力的检测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年级医学生适应能力的得分比较(M±IQR)
经Kruskal-Wallis检验,不同年级学生在心理适应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687,P<0.05),不同年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2=16.931,P<0.05)。为进一步分析差异的来源,故采用了在SPSS软件中定义缺失值的方法进行不同年级间的两两比较,同时调整了检验水准α[4],见表4。
表4 不同年级间医学生检测结果的Mann-Whitey U检验
由Mann-Whitey U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在心理适应性和社会适应能力上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17)。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在心理适应性和社会适应能力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7)。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在心理适应性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17),但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7)。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适应性得分要明显高于四年级学生,说明大二学生的心理适应性与大四的学生相比较差。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大二和大三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得分均低于大四学生,说明大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要高于其他年级学生。
三、讨 论
1.注重提高医学生适应能力。调查人群中,心理适应能力较好的医学生只占总数的6.90%。可能的原因是我国“摇篮式”的家庭教育导致学生抗挫折能力薄弱。青年学生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般舒适顺心的环境中成长,一旦遇到困难就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适应不良症状[5]。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检测结果令人堪忧,有63.80%的医学生存在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情况。说明多数医学生在各类情境中的应变能力,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这可能与高等医学教育和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有关。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学科标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不够。
2.转变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年级医学生的适应能力要高于低年级的学生。除心理发育规律外,伴随年龄增长不断促使学生心智成熟的关键,无疑是人生的见识和阅历。提示高校应注重丰富医学生的社会经验,将抗挫折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生活中。以真实体会启发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困难,用科学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此外,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普遍较差。提示高校应摒弃一味注重专业技术能力的教育理念,将单一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向多样化模式转变[6]。以塑造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为目标,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开展社会实践和团体活动,搭建医学生与社会相互沟通的桥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健康的观念。
[1]江巧瑜,许能峰.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量表研制及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033-1034.
[2]陈会昌,胆增寿,陈建绩.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APSA)的编制及其初步常模[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5(3):28-32.
[3]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39-341.
[4]马斌荣.SPSS for Windows Ver.11.5在医学统计中的应用(第3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45.
[5]徐 媛.关于“适应问题”与“适应教育”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2(2):55-56.
[6]邱 梅,张维建,张 伟,等.发挥综合大学优势开创医学人才培养新局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5):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