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焊接热输入量对E36高强度钢接头金相组织及机械性能的影响

2014-02-07施洪慧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14年3期
关键词:输入量机械性能碳化物

施洪慧

(领新(南通)重工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017)

0 引言

开发和利用海洋是全球发展的需要,而海工装备制造业中,工作环境由常规海况向恶劣海况及极区严寒环境发展。因此海洋工程装备比较多地使用高强度和超高强度结构钢,这些材料无论是对强度还是低温冲击性能都要求非常高。焊接过程中的诸多因素都会对接头的性能产生影响。研究表明焊接热输入量的大小对材料的焊接接头机械性能影响很大,文中以E36结构钢为对象,研究不同焊接热输入量下的微观金相组织及机械性能的变化,获得合适的焊接参数来指导实际E36材料运用于海工产品的焊接生产。

1 试验方法

对于高强度海工材料的焊接,遵循相近原则,母材采用20mm厚的E36正火试板,焊接填充材料使用φ1.2mm直径的E501T-1L结构钢药芯焊丝,母材和焊材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比对分别如表1和表2[1,2]所示。采用 100%CO2气体保护药芯焊丝焊接(FCAW)。为了取得最佳结果,选取了通常使用相对较大焊接热输入量的立对接的焊接位置。具体试样尺寸为:20mm×500mm×180mm,X型坡口,坡口角度为60°,间隙0mm~1mm,钝边1mm~2mm(图1)。设计了2组焊接参数分别进行试验(表3),该参数除了焊接速度不同外,其余参数均相同。

表1 E36结构钢与E501T-1L药芯焊丝化学成分(%)

表2 E36结构钢与E501T-1L机械性能

表3 两组FCAW焊接试样的焊接工艺参数

表4 E36结构钢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方法及试样数量

表5 两组试样焊接区域化学成分分析(%)

表6 两组试样机械性能数据

对焊接试样按照分别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机械性能试验,机械性能试验方法、具体试样数量及方法如表4所示。

2 试验结果

图1 焊接试板详细尺寸

2.1 焊接区域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结果如表5所示。参照GB712-2000船体用结构钢和GB/T10045-2001碳钢药芯焊丝中相应材质的化学成分,可见两组焊接接头试样的化学成分均没有超出标准规定的范围,均达标合格。

2.2 对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试验结果

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

图2中,白色基体为铁素体,灰黑色条、块状均为细片状珠光体,金相组织未见异常。图3中,基体为板条状低碳马氏体,黑色小点状为碳化物,碳化物在晶界上分布,并呈封闭网状。

图2 1#试样焊缝中心组织(倍率:500)

图3 2#试样焊缝中心组织(倍率:1000)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1#组的无论是化学成分还是机械性能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判定为合格。而2#组别的试验,虽然化学成分及部分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合格,但是冲击值非常低,判定为不合格[3]。

3 分析讨论

因为两组焊接试样除了焊接速度不同,其他参数均一致,2#组焊接时的热输入量为1.54kJ/mm~1.81kJ/mm,而 1号组的热输入量为5.54kJ/mm~5.92kJ/mm。所谓热输入量,即单位长度焊缝输入的能量:E=U·I·焊接时间×6/(焊缝长度×100)。根据IACS国际船级联合会标准[4]规定,热输入量要低于5kJ/mm,否则会对焊接接头带来很大的质量隐患。很明显这是由于焊接速度不同产生的热输入量的不同,使得焊接接头的组织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冲击值降低。

本试验母材E36和焊材E501T-1L的含碳量均小于0.77%,从Fe-Fe3C相图可以看出,当自912℃冷至727℃时,均会从奥氏体中沿晶界析出渗碳体。由于2#试样焊接速度过慢,使得焊接区域的金相组织在 912℃至 727℃区间停留时间过长,从而析出了大量的碳化物,许多碳化物沿着晶界集聚并形成了封闭的网状结构,使得冲击性能急剧下降。

4 结论

1)高强度钢E36焊接时需要控制好焊接参数,不论哪个参数改变,总体上都要控制好热输入量不超过5kJ/mm。

2)高强度钢E36焊接过程中,焊接速度过慢会使得焊缝组织在自液态向固态的转换过程中,长时间处于高温区域(912~727℃℃),析出大量的碳化物,严重的会使得析出的碳化物在晶界形成封闭的网状结构,使得焊接接头的冲击韧性急剧下降。

[1] GB712-2000, 船体用结构钢[S]. 2000.

[2] GB/T10045-2001, 碳钢药芯焊丝[S]. 2001.

[3] DNV. Offshore Standard: Fabrication and Testing of Offshore Structures DNV-OS-C401[S]. 2013.

[4] IACS. 国际船级社联合会(IACS)规范材料和焊接(W28)[S]. 2006.

猜你喜欢

输入量机械性能碳化物
高碳铬轴承钢网状碳化物的析出规律研究
含铝高硼高速钢显微组织的电镜表征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Q390ME 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研究
电流互感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输入量与尿量比在深Ⅱ度烧伤患者休克预防性补液中的应用分析
Cr12Mo1V1锻制扁钢的共晶碳化物研究
Pxi测试系统在航空发动机试验中的应用
镁合金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OMMT改性MDI型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及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