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发展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2014-02-06周楠
周楠
摘 要:本文以基督教为例分析了基督教无序发展对农村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对基督教在农村无序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析。本文认为要积极引导宗教与农村社会相互协调,消除宗教发展对农村社会的不利影响。要挖掘宗教思想体系中的积极因素,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能力,夯实农民科学信仰的经济基础,创建农民科学信仰的文化环境。
关键词:基督教;农村社会;宗教
一、基督教无序发展对农村社会产生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各项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国民教育事业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得“尊重知识,相信科学”的观念深入人心。与此同时,近年来,基督教在中国的农村也得以较快地传播和发展,中国的穷乡僻壤之间也开始竖起了一个个十字架,基督教活动也从秘密走向公开,且不断地组织化、规模化,出现了所谓的“宗教热”现象。当前我国农村整体的宗教生态无论从信众数量,还是从发展速度和趋势来看,基督教都保持着一枝独秀的局面。在中国认定的五大宗教中,基督教信众在北方农村占95%以上,地下基督教(家庭教会和邪教)近年发展的速度惊人,占基督教的70%左右。根據《中国宗教报告2010年》的调查,我国现有基督徒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总体估计约2305万人。
而河南省一直都是基督教徒比较多的省份。本世纪初,河南省约有350万信徒,其中县以下农村教徒约占85%,城市教徒仅占15%。在河南南阳地区中,农民亦占信徒的72.8%。据查,这种情况在今天仍然很明显。如本课题组在豫西某县调查,全县70万人口,其中基督教信教群众20764人,约占总人口的3%。县域内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信教人数的总和,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基督教信徒在结构上呈现几种现象:1、农村化。农村信教群众约占总数的93%,而且增长趋势明显快于城镇。2、女性化。其中女性18000多人几乎占总信教人数的90%。3、贫困化。农村信教群众绝大多数集中在低收入群体。4、低学历化。信教群众多为文盲半文盲,据初步调查,信徒中高中学历以上只有831人。这是一个应该关注,也值得关注的相对弱势的群体。从基督教会资源看,全县有101个基督教活动教堂,有专职牧师(传教人员)56名。1985年成立了“基督教协会”。本课题组的调查基本和《中国宗教报告2010》的调查吻合:该报告“从性别比例来看,中国女性基督徒明显多于男性。在基督徒群体中,女性约占7成(69.9%),男性约占3成(30.1%)”。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中国半数以上基督徒学历水平在小学及以下。在基督徒群体中,小学及以下的占54.6%,初中占32.7%,中专及高中占10.1%,大专及以上占2.6%。”
“从年龄结构来看,中国基督徒中35至64岁信徒占60%以上。在基督徒群体中,14岁及以下占0.6%;15至24岁占3.7%;25至34岁占5.9%;35至44岁占16.1%;45至54岁占23.4%;55至64岁占24.6%;65岁以上占25.7%。”
“从全国范围看,自1993年以来,信教的基督徒占信徒总数的73.4%。近18年间入教的基督徒占各地基督徒群体的比例,除华南地区为52.9%外,华东、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东北六大地区中,均在2/3以上,东北三省高达90.5%。”总的来说,1993至2002年间是中国的基督徒群体规模的一个快速增长期。从教龄来看,中国的基督徒群体总体上仍然是“年轻”的。
(一)基督教的积极功能
宗教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受到社会大系统的控制和影响,但也有其相对独立性,可独立进行运作,这种运作的优劣也会对其他社会子系统或整个社会大系统产生影响。帕森斯认为任何一个行动者在社会体系中都有各自的功能,“功能是维持社会均衡的有用适当的活动,是控制体系内部结构与过程之引于的条件。相互关联的功能构成“功能体系”。因此,在基督教广泛传播的农村地区,基督教对当地社会的影响,既体现着其积极功能,也体现着其消极功能。基督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村民精神文化的一个空白,满足了人们现实的或文化的需求,起到了宗教的“五大功能:政治的、心理的、道德的、文化的、社会福利”的作用。
1.政治适应功能
在中国,基督教的发展趋势是由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国际环境等各种深层原因所决定的,也体现着基督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现在的基督教在党的宗教政策引导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倡导教徒遵守党和国家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一定的社会凝聚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和谐推进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2.心理调适功能
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是指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把人们原来心态上的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心理状态,并由此使人们在精神上、行为上和生理上达到有益的适度状态。一个社会是由具体的社会成员组成的,大多数社会成员心理稳定与平衡是社会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宗教虽然不能直接解决现实问题,但它通过把现实的一切纳入信仰的解释模式之中,给予虚幻的反映和合理性说明,从而使一切矛盾和不合理被臆想的解决了。不可否认,政府和其它一些世俗机构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有限,而基督教与其它宗教一样,在这方面无疑可以起到独特的作用。在农村,许多个人或家庭因这种或那种挫折与遭遇,希望精神上得到补偿,求得心里平衡与宁静,以维持生存与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据本课题组所调查的教徒反映,加入教会后在神职人员的引导下,通过对基督教教义和其它一些宗教知识的学习,发觉情况远没有以前自己所认为的那么糟糕,有人甚至为以前的不当想法而感到罪孽深重。于是心情开朗多了,并且精神越来越好。我国农村基督徒较没有信仰的其他村民保持很低的自杀率很好地说明了基督教的这种心理调适功能。而且他们都深信自己有美好的“前程”———死后将升入天国,而我们这些俗人却不能分享他们的荣耀,他们对此非常肯定。可以想见,在我国较少见到心理治疗这样的机构,而广大农村更是鲜见。当农村居民因不同原因产生心理疾病而又得不到恰当治疗时,这些人的心情远比现在痛苦。基督教在这里起到精神安慰、精神解脱、调节人们心境的作用,相当于社会安全阀的作用。
3.道德兼容功能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宗教和道德自从产生以来,两者总是相互影响的。“宗教正是通过宗教道德实现其进行道德教化的社会功能,宗教把世俗社会的道德转化为信仰,神化为神的意志和要求”,形成教义、教规来规范人的个体行为和社会角色。基督教教义及地方教会关于教徒行为的各种规章中有许多关于伦理道德的说教和规范,对于教徒来讲具有必须遵照的“神圣性”,其内容中有许多是同人们的基本社会公德要求相一致的,反映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普遍性关系。譬如,诸多劝戒人们和睦相处、与人为善的基督教教义,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互助友爱,对于和谐家庭、和谐农村大有裨益。从此种意义上而言,“论及群体、平等、和谐、博爱的基督教伦理却与中国传统伦理形成了某种交融与会通”。所以,基督教和传统的伦理道德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兼容性。兼容首先指基督教教义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相通相联。如在中国传统的道德训诫有“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作先”之说。虽然时代变迁,观念更新,但其中的基本价值取向并未改变。基督教尽管不搞“崇拜祖先”,但因提倡孝道,所以,并不引起老百姓的反感,教徒中不少就是年纪大的老人。对于当下的社会道德状况而言,基督教的道德维系功能更显突出。根据基督教的“十戒刀教规以及教会的要求,教徒们基本上都能够遵纪守法,极少发生偷抢等犯罪行为;而且,教徒们不打人、不骂人,待人和气、诚实守信,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不少信教户在当地是“五好家庭户”、“遵纪守法户”。从公安部门反馈的消息,也感到信徒比较遵纪守法,农村中经常发生的偷鸡摸狗、酗酒打架、赌博赖皮等情况和基督徒几乎沾不上边。他们的法制和道德榜样给群众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反映较好。
基督教与社会道德的兼容,对于基督教的存在和发展的是很重要的。它使得基督教作为一个外来文化能够在苏北城乡生根成长。本课题组的对教徒的访谈表明,“信教以后道德上有提高”,受人尊敬是其在坚持信教重要原因。基督教徒是一个少数群体,但是,他们在民间不仅没有受到歧视,反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甚至于赞扬。信徒可以从中感受到自己信教的光荣和责任,甚至产生某种“使命感”。许多教徒把教义奉为自己的人生哲学和行为规范,这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設,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
4.文化教育功能
在访谈中,课题组发现,“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客观因素,它具有满足人们愿望的社会价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宗教有它独特的文化构成,它的产生和发展本身就是一部文化史,并给所在的时代和社会以极大的影响。如,在农村地区,信徒在信主后通过学唱赞美诗、跟随牧师吟颂圣经等宗教活动逐渐学会认识简单汉字的现象,在一些文盲信徒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同时,也存在着部分信徒因羡慕牧师的博学多才而鼓励其子女好好上学的情况。类似这种信教后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进新农村的文明建设、有益于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但是宗教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唯心主义色彩,与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体文化相悖。它阻碍着人们积极参与社会现实和宣传唯心主义负功能。
5.非赢利组织的功能
在对农村宗教组织的考察中发现,本课题组发现,基督教协会或者家庭教会等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行使着慈善机构或者说民间非赢利组织的职能。非赢利组织,有些学者也称为非政府组织。慈善性是非赢利组织的最大特征,如“红十字”会组织、香港的“乐施会”等。而基督教近代传入中国也是以创办学校和收养孤儿为传播手段,具有一定的慈善性。在日益世俗化的今天,宗教为了生存和发展,继续施展慈善功能,在一定程度了起到了非赢利组织的救济与救助作用。宗教的救济和救助功能在落后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的一些孤寡老人信仰基督教,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基督教在当地的传播中,宣传基督教可以为孤寡老人提供一些救济和资助,教友可以在信教者皆是“兄弟姐妹”的号召下,做一些慈善事情,从而吸引一些老年人信仰宗教。
其次,积极举办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基督教会组织教徒们募捐修桥、义务修路、植树造林等等,尤其是在各种灾害发生时,总是踊跃捐款捐物,例如2008年初南方发生冰灾,在教会的组织下,在很短的时间内捐出数千元的款项和物资。
再次,主动承担部分福利工作。在基督教会的倡导下,教徒自愿捐款救济贫困教徒,义务赡养信教的孤寡老人,还到敬老院慰问老人等,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负担,为地方和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6.移风易俗的功能
由于中国民间信仰传统形式的特殊要求,农村的风俗习惯夹杂了许多迷信成分在里面,繁文缛节,铺张浪费。河南的农村处于中原地带,传统民间风俗习惯底蕴深厚。比如我们课题组在农村访谈时发现,在农村办丧事更是攀比摆阔,谁家老人去世,下葬前一天晚上必得找唢呐班吹上一个晚上,更有家庭富有者要唱上大戏,为了热闹竟然加上现代流行歌舞表演,如果谁家给老人的后事办的不好,是耍被村里人笑话的,对于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太好的农家,可谓是苦不堪言。这个风俗严重制造了攀比风,也带来了很大的浪费,毫无疑问应当革新。但是风俗又是政府所不愿以强制性手段干预革新的。这时,民众内心自觉的革新动力就显得尤为可贵了。而基督教就可以提供这种移风易俗的内在动力。当今即使保守的儒家基督徒阵营也多赞同对于传统的祭祖风俗予以革新,更不用说那些激进的基督徒了。基督教不搞偶像祟拜,仪式简单,在一定程度遏制了农村的铺张浪费,起到了移风易俗的功能。
(二)基督教的消极影响
宗教作为社会子系统,它的社会功能具有两重性,农村基督教在发挥一定积极作用的时候,它同样也具有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来,基督教在农村发展较快,有的地方甚至到了狂热的程度。因为教徒的增多,活动场所不能适应,合法的不合法的聚会点运用而生,加上其它方面的原因,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中潜在的不利因素。
1.基督教的唯心宿命论思想
基督教毕竟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容易使人相信宿命,消极对待或逃避现实。基督教更多讲求的是来世,讲求“上帝的安排”,现在的受苦受难也是上帝的安排,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上帝来主宰。这样会使人逃避现实,缺少与命运抗争的勇气,消极地去依赖和听任命运的摆布。
我们课题组在调查过程中,就听说有一些基督教信徒自家地里庄稼生了虫,不去打农药,而是跪在地里祷告。其中一个村的村书记也跟我们谈到了现在的一部分信徒进入了误区,把神当成万能的,而不只是一种精神寄托。宗教可能使人沉浸在对天国的幻想中而盲目乐观,减少自己可能的行动力和改革社会现实的愿望。马克思谈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时,就既表述了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也指出了它可能带来的后果与负功能,只在幻想的世界中寄托于空想的自安自慰而不去改造现实,改变命运。
2.教徒政治上消极淡漠态度
(1)基督教徒的政治参与意识淡漠。
根据课题组的调查,虽然基督教在农村发展非常迅猛,可是农村各级组织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在农民当中的权威和影响力是任何组织都不可动摇的。因为农村这几年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再加上政府一系列的惠农政策,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废除了几千年来的赋税制度,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农民都觉得跟着共产党走是对的。再加之基督教组织对别人的帮助更多时候仅限于教内的兄弟姊妹,所以没有在非基督教村民中引起多大的反响。但是基督教对农村政治生活的影响,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信徒对农村村民自治的参与意识比较差。因此不同的宗教信仰表现出来的政治参与意识也不一样。宗教信仰在有形和无形中对信徒政治参与起到了一种限制作用,使信徒的民主参与意识受到不同程度的消解。许多基督教徒由于把大部分精力放到了宗教信仰上,导致他们很少关注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教徒政治参与的热情。即使是基督教信徒参与政治生活,但大多是流于形式。虽然在调查当中课题组了解到,如果选举和基督教聚会有冲突时他们会选择选举还是聚会,不少人回答是参加选举,问题是平时跟别人不怎么交往,又不怎么关心村上的事务,他们的参与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无疑,信教农民的这种淡漠政治势必会造成政治参与的大面积萎缩,从而阻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其负面作用甚大。因为,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将对农村政治生活以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实际成果的享有者,没有农民的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不仅是脱离实际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农民的广泛参与是建设新农村的不竭动力。只有农民的积极参与,才可以避免政策的失误,化解农村自治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从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繁荣与稳定。
(2)基督教徒对乡村公共事务管理不积极。
基督教徒对村民自治事务的参与上不积极。课题组在访谈中了解到基督教信徒热衷的是传福音,为主做功,达到荣神益人的目的,很少关心村上的村务公开之类的事情,他们在村里一系列的公共事务方面起的作用也就不大。
(3)基督教信教人群增长的隐忧有所显现。
虽然目前基督教信徒对农村政治生活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冷漠的态度,但随着基督教信教人群的进一步发展,教会势力的进一步壮大,情形可能会发生变化,他们可能愿意自己的教友出来管理村上的事情。因为,在强烈的宗教文化的作用下,农民们“教民”意识往往重于“公民”意识,进而影响农村社会公民意识的形成。如过于强烈的宗教认同,使农民缺乏对乡村法理性权威—乡镇政权、基层党支部和村委会的信任和认同,使国家权力和国家意志的贯彻不够顺畅,在处理利益问题、调节内部的关系资源时缺乏大局意识。应该看到,宗教信仰往往会影响村民的投票倾向,因为宗教是一种社会群体现象,同一宗教信仰的人常聚在一起参与宗教仪式,交流机会增多,感情自然加深,所以有共同信仰的成员对所属群体一般都会有一种心理默契和归属感。在宗教势力较强的农村,如果宗教势力有意问鼎基层政权,村委会选举就可能演变成为不同宗教间的竞争。如果宗教势力与地方政权相揉合,就会出现正式组织权力流于形式而宗教势力膨胀的现象,这会使村级政权的社会组织功能离开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如果不加以管理和引导,一些农村还会形成极端的宗教势力,成为与乡村政权分庭抗礼的一股力量,就会蜕变为破坏农村法制建设和社会秩序的元凶。
3.宗教活动频繁影响了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地区基督教信教群众的增加影响了农民的生产活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据课题组调查,目前农村宗教尤其是基督教都十分活跃,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一些庙会、礼仪活动、聚会、礼拜等活动,轮番搅扰着乡村社会的宁静,使信徒处于奔忙之中,几乎占用了全部业余时间,还浪费了大量钱财。许多农民为了克服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和危险,达到心灵的宁静,痴迷于宗教。他们为了参加宗教活动,没有心思种田,致使田地荒芜了,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结果他们的“虔诚”换来的不是丰衣足食、健康平安,而是缺吃少穿、家庭破裂。一些农民在自家经济条件不佳的情况下,为了显示自己的真诚,积极响应宗教组织和团体的号召,捐钱捐物修缮或改扩建教堂、庙宇和道观,使家庭经济雪上加霜,导致了家庭矛盾的产生和激化。由于信仰分歧也造成了部分信徒疏远了家人和亲友的关系,使人际关系极为紧张,甚至个别家庭长期不和、暴力事件频发。而那些为了家庭和睦而信教的妇女,信主使她们对丈夫逆来顺受,丧失了独立的人格,造成农村妇女家庭地位下降。更为严重的是,频繁的宗教活动所营造的宗教氛围不仅强化了信徒的宗教心理,也浸染了广大不信教农民的生活空间,更侵害了农村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长此以往,就会使宗教这种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在中国农村扎根,从而抑制农民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消弭农民的主体性意识和创造精神,使他们产生宿命论思想,安于现状,等待神的恩赐,相信‘上帝在行动,希求来世到‘天国寻找幸福”。这样一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失去了动力,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就无从谈起。
4.社会秩序上的无序影响
农村地区宗教热现象的出现, 带来了很多问题。由于教徒文化素质低,又缺少高素质神职人员,使得那些无甚科学知识的农村信徒很容易接受一些异端邪说,导致偏激行为。也为邪教、非法宗教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打着宗教旗帜从事非法活动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法轮功邪教组织一直都把农村地区作为其宣传歪理邪说的一个重要阵地。利用农民希望寻求精神宁静的心理,引诱一些群众信教,欺骗人们寻求所谓的“真、善、美”,给许多家庭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一些江湖郎中和神汉巫婆也借农民对自然的异己力量和生活中突发的飞来横祸认识迷盲,从事各种迷信活动,如卜卦算命、看风水,跳大神念咒语驱病救人等活动。这些活动既欺骗了农民的钱财,也延迟了病人的治疗,给病人的生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给农村地区的稳定带来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基督教的传教活动随着信教人群的不断增长,日益表现为小群化和社区化,一些自封传道人深入社区或是在身边接触到的人群中进行非法传教,规模以20—30人的居多,它们大都利用私设在信徒家中或租赁的房屋中的聚会点进行传教。这些聚会点未经政府宗教部门审批,不受基督教爱国组织的约束,不受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管理,存在问题很多。一些地方滥建扩建寺观教堂,频繁进行大型的宗教活动,利用宗教干涉行政、司法、教育、婚姻和群众的生产。个别宗教组织和个人利用群众的宗教信仰,还干涉农村的基层民主选举,破坏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另外有的地方教派为了争夺信教群众发生纷争,导致了流血事件的發生。
5.心理调适上的消极因素
宗教固然可以为人们提供安全感或某种慰藉,可以满足人们对爱的渴望,宗教还可消除人们的愤懑与怨气,从精神上来补偿社会的一些不公,同时也可以通过使人的精神超然于现实,帮人暂时摆脱现实与人生的各种烦恼,基督教也不例外。但宗教对人们心理调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起了愚化信教者的负面影响。宗教可以对农村部分农民(宗教徒)的某种不平衡心理进行调适,使之在宗教意识的诱导下达到暂时的平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性。但宗教的心理调适只是部分的、相对的,宗教的核心是通过禁欲和修行而达到‘善的彼岸,克制作为生物本能的肉体欲望,这种放弃对生存所必需的物质需要的追求在很多时候使外向欲求的心理能量不能外泄,而被压抑在潜意识内部,成为一种没有目的和方向的冲动。它不仅常常成为人的一些心理和生理疾病的根源,甚至导致变态心理和行为,对社会具有潜在的不良作用。而且中国农村很多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地理位置偏远或闭塞,经济落后,人口素质又差,群众很难区分宗教和世俗迷信的界限,一些传入此类地区的宗教在很大程度上蒙上了迷信的色彩,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同时,信教并没有使信徒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基督教教义要求信徒要有一颗谦卑的心,“要爱你的邻居”、“爱你的仇敌”、“爱人如己”。但是由于农村信徒素质较低,再加上他们信仰宗教大多出于一种功利目的,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并不如圣经所要求的那样,在非基督教村民看来他们信教以后并没有使人际关系有所改变。村民信仰基督教之后,由于信仰的改变,受教义的约束,反而很少与非基督教村民来往,而非基督教村民出于对基督教信仰的偏见,也不愿与信徒来往,这样就使得基督教信徒的人际交往范围更加狭窄。
二、基督教在农村无序发展的原因探析
在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为什么基督教会在一些农村地区日益盛行呢?有学者认为这是由于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文化水平落后所致,也有学者从宗教本身的诱惑力等角度来分析。根据课题组走访和调查的结果来看,基督教在农村无序发展固然有离不开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宗教本身固有的特点,但更深层的原因是由社会因素、文化因素、个人因素等方面所造成的,课题组试从多个视角来分析农村基督教教无序发展的深层原因。
(一)制度因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宽松的管理
从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来看,政府的政策是基督教在中国得以传播的一个主要原因。整体而言,基督教管理的宽松主要体现在国家政策的宽松以及相关部门执行基督教管理政策时的宽松。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界开始拨乱反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在这样背景下,基督教重新开放教堂,恢复了宗教活动。1980年10月,中国基督教第三届全国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对“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章程的修改,选举丁光训为“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并成立了全国性教务机构—中国基督教协会,丁光训当选为会长,教会的组织机构得到了完善。1982年3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全面科学地阐明了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为宗教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奠定了基础。12月,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有了进一步的规定。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宗教事务条例》更是将信教公民、宗教团体的权益的保障落到了实处。199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005年发布的《宗教事务条例》第三十八条:“国家工作人员在宗教事务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三十九条:“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或者干扰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正常的宗教活动的,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改正;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侵犯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至于河南省,2005年公布的《河南省宗教事务条例》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第三条:“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第四条:“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和干涉。”。
这些法律和条例的出台有力地保证了宗教政策的贯彻和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与此同时,基督教两会也陆续颁布了教会规章制度,为基督教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关研究者的调查表明,大部分信教群众和宗教工作者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宗教政策是满意的。
2.地方政府执行宗教政策过于宽松
梁家麟认为基层政府对基督教会有以下三种态度:“第一,采取放任自流、不问不闻的态度,认为聚会点不过是几个老头、妇女的玩意,丝毫不予重视,听任宗教活动泛滥;第二,认定宗教与共产主义势不两立,必须狠加镇压。干部粗暴干涉宗教活动,造成政府与群众严重对立;第三,地方干部间接鼓励宗教发展,为教徒提供活动场所,甚至割地方让他们自行盖教堂” 。从这个论断可以看出基督教在农村蓬勃发展,是党一直不遗余力的铲除民间宗教,将基督教在基层社会的农村中传播之最大障碍除去,为基督教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宗教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中国民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但在很多地方,民间宗教往往归为封建迷信,地方政府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动,但是坚决取缔迷信组织和迷信场所,打击所有的封建迷信活动。课题组访谈时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和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过程中有偏颇,允许地方上建教堂,但要是地方上要建一座庙就不修建庙宇就是搞封建迷信。同时,地方政府在农村地区的破除封建迷信活动,对于基督教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了传统信仰障碍,为基督教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社会环境。而基督教致力于本土化发展的方针也大大推进了其在农村的發展。
3.相关部门在执行基督教管理时的无奈和乏力
虽然由于中国的独特历史及国情,中国设有专门的宗教管理部门。但人力物力财力缺乏是一直困扰着基层宗教管理部门的大问题。很多县市的民宗局都没有正式编制。特别是最近几年来,部分乡镇的财政状况不容乐观,纷纷精简机构、降低运行成本。基督教管理本来就不是当务之急,这样就没有人管了。本来各个乡镇还设一个统战委员,理论上还可以进行这方面的管理。可由于机构改革,原属统战委员的工作由一个副书记兼管,对基督教的管理就无人落实。村一级更是如此。现在村级政权根本没有兴趣对基督教进行管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县里只有民宗局真正负责基督教问题,其它部门都不管,这就很难保障对基督教的最起码的管理,基本上是教徒想怎么传就怎么传。
4.教会存在很多问题
基督教教会内部问题较多。教会内部因制度执行不到位,自我管理无序,财务管理混乱,导致信教群众凝聚力不强,周边关系处理不善,需要政府和宗教管理部门协调的矛盾不时发生,如教义纷争,争夺领导权、经济权、财物管理权等。宗教内部的利益争夺往往演变成宗教外部矛盾,影響信教群众的团结和社会稳定。此外基督徒由多为妇女,文化素质不高,所以虽然知道这样问题的存在,甚至知道教会与基督徒有很多违法活动,但无法进行有效管理。
5.农村基层党团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工作乏力
从事宗教工作的公务人员队伍人数较少,业务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基层宗教统战队伍也不十分稳定,乡镇一级主管宗教统战工作的人员变动频繁,工作缺乏连续性。宗教神职人员队伍年龄老化;农村基层干部对宗教工作的重要性估计不足,还不能正确地理解党的宗教政策,对宗教问题不懂管、不会管、不敢管;一些领导干部虽兼管宗教工作,但大多只挂其名,对宗教知识,甚至本地宗教状况知之甚少,对宗教活动的管理方针是“只要不出乱子,随他去。”他们认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应该让宗教自由发展,只要宗教活动不出格,政府最好别干涉。这种听之任之的消极态度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工作指导思想差之千里,无疑给宗教思想意识渗透以可乘之机。党风不正,办事不公导致部分群众对党和政府产生距离,而对宗教发生好感。由于有些党的干部作风不正,管僚主义、以权谋私等,使得这几年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疏远,感情淡薄。群众疾苦得不到关心,实际困难得不到解决。一些群众看到社会上不公平的事很多,对前途悲观,既无权改凌,又无力抗争,只好到教会中去寻求愈籍。使自己的心理在唱赞美诗、做祈祷中感到清新和平静扩以图通过上帝给自己带来幸福。
(二)社会因素: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引起的道德失序和社会保障缺位
理论界有一种观点,经济上的贫困与文化上的愚昧是宗教产生和发展的根源。人们往往为了期盼脱贫、填补心灵空虚与失望,到宗教中寻求慰藉。今天,改革开放近30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农村经济的空前发展及农民收入的提高,也表现在农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宗教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既然如此,已不能仅仅从经济贫困、文化落后上来找寻基督教复兴的原因,应该挖掘比较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1.农村公共福利的缺失和保障无着落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新矛盾,新问题给乡民带来的的“心理震荡”与“心理压力”。
其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和交换的偶然性、变动性极大,流通过程复杂,市场活动中“看不见的手”成为支配人们活动的异己力量。市场经济下的经济活动是独立自主性的、生产和销售完全依赖于市场,生产经营者要独立的对自己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和决断。商品交换的复杂过程,市场经济的复杂、模糊和不可预见性使人们对未来无法预料,产生孤独和无依靠感。人们需要一个万能的上帝的帮助,以便在生活和经济活动中能够成功。
其二,由于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发展很不平衡。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这种不平衡不是缩小了而是变得更大了。农民温饱问题虽然解决了,口袋里有余钱了,人们不再仅仅用“吃上了白馍馍”来衡量自己的生活了。农民的赋闲时间增多,但是就业机会却很少,隐性失业人口数量在不断扩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面临市场经济越来越严竣的挑战,粮食、农产品市场起伏不定,农业增产并不一定增收。社会保障制度更是很少眷顾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实施之后,乡村基层组织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低,人们要自主经营自担风险,成为了孤立的农民;而且养老、教育等家庭负担增重,农村人基本上是生不起病的,“小病不用看,大病看不起”。农民工大量涌向城市,在城市中出卖最原始的劳力,身居繁华的都市却无法融入其中,深受强烈的受排斥感,具有明显的“双重边际人”的特征,这一切对他们的心灵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同时,改革开放为农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不稳定的元素,劳保、住房、医疗、教育等制度的改革,使人们普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人们失去了往昔的稳定感和安全感,特别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经济、机体、心理上的相对剥夺感更强烈,而且随着农村城市化不断地推进,这种剥夺感体验将更深。格尔茨(Clifford.Geerts)说过,当人们因痛苦而想否定整个世界时,宗教每一次都给予同样的响应,“借助象征手段来系统地表述这样一个真正世界秩序的形象,用来解释甚至颂扬人类经验中的模糊、困惑和矛盾。”弱势感引发农民潜在的心理危机的暗流,使得充满终极仁爱和宽容并且可以“降福于民”的基督教有了潜在的“市场”。
2.公共设施匮乏,缺少健康的文娱活动
我们国家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各种公共设施都非常齐全,然而在现在大多数农村地区,文化、体育娱乐设施极度贫乏。虽然农村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农民的文化生活比较枯燥乏味,很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而基督教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和地点,为劳作之余精神无处寄托的村民提供了一个聚会、交流和娱乐的场所,改善了农村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一些村民加入基督教。此外,现在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田间劳作的时间大大减少,农民闲暇时间增多,但能参加的文化活动较少。同时,随着农民物质生活的逐渐改善,在农村一些传统的文化生活也逐渐消失,在课题组调查的村子里,以前每到过年都会由村委会请戏班子来唱上几天大戏,还要举行丰富的娱乐节目,比如耍狮子、踩高跷、背装等等。随着电视的普及,农村的露天电影也没有了市场。而且自己不会订书籍和报刊,村里订的也到不了农民手里,村里大多没有图书室、文化活动室之类的公共活动场所,只好自己找事情做。教堂每到圣诞节以及春节时候都举行丰富的文化娱乐节目吸引了大量的非教徒来看热闹,而教堂更是利用这个机会向所有的人传教,使得一部分农民在单调的文化氛围中找到了新的兴趣点。这样一来,加入活跃的宗教组织,到宗教活动场所去和邻居、乡亲一起活动就成为一个相对理想的选择了。这些文化生活不仅仅是起到丰富精神生活的作用,更是差序格局的乡土社会农民相互交流,加强联系的纽带。
3.经济改革增添不稳定因素,保障无着落
市场经济为社会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社会风险,为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人们面对更多的机遇,同时也面对更大的困难和挑战。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薄弱。社会保障是一个集养老、医疗、失业保障等为一体的全方位体系,然而农村却是这个体系的空缺地带。农民惧怕社会改革、个人意外带来的风险,只能通过民间渠道来解决,通过求神拜佛、祈求耶稣来取得心理上的安慰。也是老年人有民间信仰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尽管现在农村实行了合作医疗,但主要是一个大病保险,要住院才能报销,且农民自己还要负担很大一部分费用,这对于不少农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所以他们就把目光投向了基督教,认为基督教是能够拯救他们的希望。基督教教义充满仁慈和关爱,宣扬一种人人平等的思想,在农民这个弱势群体中有了一定的市场。
4.农村社会组织结构的消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
农村社会组织结构的消散不能满足乡民集体生活的诉求。从农村的社会结构来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启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结构性变迁。人民公社、生产队这种集体性、强制性的行政组织被破坏,乡村基层组织的功能越来越趋向单一化,小规模的农户经济成为生产的主体。这种市场经济下的农村生产个体化的发展使得基层组织与农民之间的联系减少,农民处于分散无序的状态。同时市场经济的冲击也使得农村的家族关系、乡邻关系淡漠,农村治安也越来越恶化,传统的邻里人情关系被市场交换、金钱关系弱化甚至取代。而且随着农民拥有的自主权越来越多,同时也意味着丧失了对集体性依赖的可能。市场经济的发展,集体活动减少,加上免除农业税后,“爱国粮”也不用交了,基层组织很少组织他们一起活动。这样集体的瓦解、基层组织的弱化、家族亲邻关系的破坏,使素来喜欢群聚、大家庭的农民一下子没有了归属感。使他们很难在乡村中找到理想的群体进行交往。而人是群居动物,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得到其他群体成员的关怀和照顾。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认为人有三种基本的需求即集体生活、生活秩序,生活意义,但第二次文明的消退带走了他们,让人们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虽说中国现代农村社会还处在第二次文明的浪潮中,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社会的逐渐凋敝,传统慢慢的远去,人际关系及初级关系的日渐淡薄,农村社会组织的不完善,让农民们特别是年老者感到孤独无助。他们好像与社会隔绝一般,他们的集体生活需求的满足日益匮乏。面对这样的境况,基督教成为他们的一种选择,他们在参加教会的活动中能寻求依靠和集体生活的诉求能得到满足。
5.市场经济发展对传统家庭结构的冲击
市场经济对家庭的冲击也是巨大的,它使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经济地位和人们的家庭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家庭中,子女对长辈的做人原则、生活信条、价值观念言听计从。市场经济下每个人面对的机会均等,年长一代因年龄、价值观等的落后不能适应商品经济的规律,在家庭中的地位下降,而年轻一代成为家庭的主要支柱,长辈们的观念已经不能约束视野开阔、思想开发放的年轻人。许多青年人不仅在经济上和精神上不能对老人尽到义务,遗弃老人、虐待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的变化和生活的改变,农村家庭规模减小,核心家庭占有了主要地位,农村老人独处的很多,生活越来越孤寂,养老问题已由过去的经济上支持提升为精神上的照顾,加之现有许多乡村,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和孩子,给老人不但加重生产和家务负担,而且使更多老人、孩子处于精神上的无人照应状太。这些使得中老年人无法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只有在教堂中排遣心中的积怨和郁闷,寻找精神寄托与慰藉。这是农村教徒中,中老年人占多数的主要原因。
6.地方基层组织的瘫痪无力和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
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解散和重构使习惯于定居生活、依赖组织和集体的农民产生孤独无靠、软弱无力感。尤其是当人们看到自身或亲友的人身健康、财产安全得不到可靠保障时,他们更需要向一个可信奉和依赖的权威和组织靠拢,由于基层组织职能弱化、农民关联减少,一些基层组织处于瘫痪解体状态,农民失去依赖的对象。另外,在目前一些农村,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社会丑恶现象,治安混乱,一些基层官僚主义、贪污腐败严重,工作作风恶劣,农民对社会的不正之风日益感到不满。近年来农民的收入下降,农民负担过重,严重损害了基层政府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降低了党的威信和凝聚力。这几乎是所有被调查对象—基层干部、普通党员、不信教群众的共同认识。其中特别是一些正直的老党员、老干部对此反映强烈,并深表忧虑。这样的现实也是农民信教的主要原因。
(三)思想因素:价值观念的多元性和模糊性
中国社会目前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的转型以结构的转型为核心,同时带动社会体制的转轨、利益的调整和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农村社会是改革的试验田,以经济为中心的浪潮席卷了农村社会,导致农民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等发生变化,这必然给以传统为导向的农民带来价值观念上的多元化和模糊性,新鲜事物的层出不穷让农民心理上也会产生巨大压力。
目前,转型时期的社会还缺少一个作为社会群体一切活动的焦点和价值观基础的社会主导精神。社会主导精神迷失,社会失去规范和引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聚焦点,人们的心灵就会无所归依,陷入困惑迷茫,社会群体就处于失范、离散的境地。这不僅会使社会群体力量在相互冲撞、摩擦中抵消损耗,而且会出现伦理道德失效、社会行为失衡、个体行为盲从随流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主导精神、信仰以及宗教是人类特有而必需的精神现象,是人类在生命历程中支撑人类向历史和未来挺进的精神支柱。“为了将我们的力量引上一个方向,为了超越我们孤独的生活和摆脱所有的疑虑和不安全感,以及为了满足我们的需求:赋予生活一定的意义,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个追求的对象。”卢曼认为宗教是化约复杂性的一种策略,宗教的其他功能诸如提供安全感、巩固道德等都在这个一般性的宗教功能架构内。因而当农民想要保持传统、保持心理的宁静时,宗教便乘机而来。宗教信仰自由、价值观念变迁,基督教成为切近西方文明追求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此外,还有一些人在多元价值取向下,无力抵抗现代化的大潮,纷繁复杂的现象让他们感到迷茫、困惑与痛苦。由于在心灵中无法确定行为方向,找不到一个可以参照的价值基点,他们便通过与周围人的一致性赋予自己一种可靠感,以多数人的取向为取向,使自己有归属感,农村中的不少人正是在这种盲从心理下走进教堂的。而且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大众传媒的日益普及,农村的社会环境及文化和价值观念也将越来越多元化,这使得基督教的发展面临一个更加宽容的社会大环境,这会使得农村基督教有更加蓬勃发展的趋势。
(四)文化因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滞后,文化娱乐贫乏
1.精神文明建设滞后
目前,农村经济建设搞得有声有色,但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也为基督教的较快发展提供了条件。虽然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后,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绩。但根据课题组的调查,我们发现精神文明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工作中仍然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农村政治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比较薄弱,农村基层干部主要是忙于经济工作,忙于上级布置的一些硬任务,而对政治思想宣传教育这类所谓“务虚”的工作抓的较松、较少。他们较少有计划有目的的对群众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与民主法制教育。特别是没有注意对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党的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以及关于人的生老病死等科学常识的宣传教育。没有认真地去批评一切形式的有神论,特别是形形色色的迷信思想,宣传科学无神论。这种状况一方面使一些群众出现了信仰上 的真空。另一方面则使各种有神论思想泛滥流行,毒害了广大群众。改革开放己经给中国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精神生活却出现了一定的断层。当农民由于种种原因难以从社会得到这一关怀时,基督教规律的集体聚会活动、新鲜有趣的圣经故事、丰富多彩的宗教生活等形式,一定程度上吸引了百无聊赖的村民,满足了他们精神文化的要求。
2.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仍相对滞后
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滞后,致使农村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文盲半文盲及一些仅有小学文化的群众。特别是现在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很多年轻人到大城市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很多留守儿童的学习根本就无人关心,以至于农村学生辍学、失学现象比比皆是。文化素质低下,对自然,包括对人的生老病死等缺乏应有的科学知识,所以极容易接受“信主能治病,活着保平安,死后能升天”的宗教宣传。调查统计显示,文盲半文盲及小学文化教育程度的信教群众占70%,因治病及去祸而信教的占尽三分之一,即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文化娱乐事业落后
现在大多数农村地区,文化、体育娱乐设施极度贫乏。与城市相比,农民的经济条件还是比较落后的,农民不可能通过艺术、旅游等高消费来缓解心中的压力。而现在的电视节目很少是反映农民生活的。现在一般村庄都没有影剧院、图书馆、歌舞厅等文化娱乐场所,文化活动较少,农民的文化生活仍然比较贫乏。随着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传统的靠天吃饭的自然农业已慢慢向现代机械化农业过渡,村民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土地解放出来的农民,手握着大把大把地时间却找不着娱乐的方式,只能围坐在一起打扑克或者看电视。而电视内容充斥着城市生活的文明繁华,文化娱乐方式的丰富多彩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进一步刺激着农民的文化消费,凸现着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苍白。
相反,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农村中宗教文化的影响却在扩大。例如,一些地方为发展集贸市场,兴庙建集,香火日盛。宗教书刊特别是《圣经》通过不同渠道广为流行。宗教界一些传道人员也正努力加大传播力度。西方国家为使中国基督化,也强化对华的福音广播。此外,由于宗教对人们的道德行为的规范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使宗教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所有上述情况,都为一些群众投人宗教怀抱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教堂中宗教仪式那真诚、庄严、祥和的气氛,那有节奏的祈祷声与歌唱声,即宗教的文化愉悦与美感功能,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心灵空虚的农民的精神生活与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而吸引了部分群众。
(五)个体因素:农村社会的农民的自身特质和各种需要
我国农民普遍文化水平比较低,对农村中各种信仰的认识水平也较低。因此,缺乏自主选择其信仰的能力,易于受他人的影响和引导,也易于有迷信的倾向。如农民文化水平低,对宗教认识不深,说不清宗教的教义,甚至难以分清正当的宗教和邪教、非法宗教活动。只是认为宗教使他们心里有安慰感、有归属感,有现实的好处,如看到有些人信教后能改掉坏脾气、恶习,能治好病等,便自己也信了教。农村乡镇的信徒各有不同的入教动机,本课题组根据调查,归纳起来有一定的共同性,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受家庭及他人影响而信教
基督教徒称这种情况为“平安信”,即在自己及家人没有遭受什么磨难的情况下信教。还有些是家人都是教徒,有些是邻居或者亲友的感染而去信仰基督教的。
2.治病、祛病和消灾除祸
农村的基督徒中大部分人是在自己或家人染病在身时皈依教门的。在乡民的观念中,“病”因有多种:身体的劳累或创伤,更重要的一些病与“邪魔”有关。这种实用性观念可以看作是民间信仰的一种表现,它已经深深扎根于乡民的心中,转化为他们行动选择的第一标准。笔者在和一个本家嫂子访谈时,她谈起自己的信教历程,就是因为自己得了一种邪病,中医也看了,西医也瞧了,无论如何都不见效,后来在别人的引荐下,去了教堂,然后感觉安心了许多,病情也在一天天好转,所以就更坚定了信主的决心。在访谈中,很多信徒都谈到说“耶稣是天下最大的神,一开始吧,大家都知道上帝能治病,保佑平安,不也像其他的神么,他们也都拜的.可那些个都是小神,有的是魔,不能信的.很多人信了耶稣之后呢身体好了,信心足了,就一直信下去了” 。此外,很多农村人认为灾祸的频繁出现因为“身边没有神保佑”。所以为了求得主的保佑,很多农村人在自家出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而囿于知识有限,讯因不得的时候,会皈依宗教。
3.贫富分化带来了众多的“精神失落症”
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分配格局,導致个人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乃至不同职业类型之间出现了“富”与“贫”的巨大反差。这样的贫富差距在农村也出现了日益拉大的局面。一些小包工头成了类似资本家式的人物,农民跟着他们一年累到头,却只得蝇头小利;厂长、经理成了“财大气粗”的地头蛇,而被尊为“用小车推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的农民,却只能“低声下气”地去保自己的一只饭碗;由于缺少技术和文化,不少农民打工族乘兴出外,败兴而归;有的甚至伤痕累累,误入歧途。总之,在中国农村,富的已盖洋房、坐小车,直奔物质现代化;而穷的依然是炕头孩子一大堆,伸手要“扶贫”。这种由于经济地位的落差而产生的精神失落和困惑,是很多老实巴交的农民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打开的“心结”。而农村的基层组织又如何对待农民的这一精神伤痛呢?有许多都是“管事而不管人”、“管收钱而不管办事”,“运动”、“口号”一来,就深入每家每户,“风头”一过,又一切照旧。与富裕阶层相比,很多相对贫困的农民就充满着相对剥夺感、安全无助感、迷茫失落感,严重威胁着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因为农民的这些失落情绪难以得到来自政府政策方面的了解和疏导,慢慢积聚成一股强大的暗流,必然另外寻找发泄的途径。宗教应该是一条能够获得精神抚慰的较为平妥的渠道。在信仰中,他们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愉悦,相信慈悲仁爱的上帝能帮助他们摆脱现世的痛苦,指引他们走向通往天堂的道路。
4.填补闲散时间,扩大交往网络
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生产机械化解放了大量人力,这样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时间减少很多,又加之农村文化体育等娱乐设施非常少,所以很多挣钱无门的村民,在正常家务之外,大多数时间都是无所事事。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电视、广播、报纸中不断吹来现代文明的气息,打工返乡者的服饰、语言、行为中也不断传递着来自城市的躁动。于是,农民平静的心态被击破,各种压抑的欲望被激活,他们渴望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然而,出于种种原因,农村的娱乐性活动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不是多样化了而是单调化了。市场经济追求经济使然,使得大部分人农村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人小家庭的建设上,很少再有人愿意出头组织集体性的娱乐活动,甚至连传统的祭祀活动也都淡而化之,充满了人情味的婚礼也是草草了事。于是,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往日的淳朴和亲切,甚至失去了集体劳作时的紧凑和全面。面对这一切,农民似乎无所适从,孤寂、悲观、受冷落的情绪弥漫开来。然而,农民内心存有的集体无意识———“爱热闹,好红火”却无法自行消解,而是处于压抑状态,基督教恰好为农民被压抑的情绪提供了一种释放的方式。宗教借用神的名义来与人的终极关怀相联系,而这正是目前内心动荡不安的农民所渴望的当农民由于种种原因难以从社会得到这一关怀时,基督教就可能以此占据农民的精神空间,让农民通过这种扭曲的方式实现对自身精神上的终极关怀。同时,信教、参与宗教生活本身充实了他们的生活,通过信教,他们的社交圈子大了,可谈心说话的人多了,在很大程度上,教徒得到的心理上的慰藉为生活遭遇提供了有效的延缓机制。
5.寻求心理慰藉
在课题组的访谈中,发现很多农民信仰是觉得从中能获得很多的心理慰藉。和部分信徒交谈时,他们常常谈到自己走进教堂以及参加各类主日活动的感受。在他们看来“一到教堂就觉得心里清静”、“之前犯的大小错误,在神父面前一告解,自己也会解脱不少”。告解是基督教中七大圣事之一,包括五方面内容:省察,痛悔,定志改过,告明,补赎:“告明”是将省察出来的一切罪过,毫不隐瞒,清清楚楚,完完全全地向神父述说。基督新教也有同样的仪式,不同的是,信徒皆是司仪,信徒们可以跟牧师也可以教友间相互告解,以求得主的宽恕,从而求得心灵的安慰和宁静。此外,由于中国的科技文化仍然相对落后,教育普及状况有待改善,人们不能完全了解各种自然现象的奥秘,相信这些自然现象是受各种超自然力量的支配,而他们必须对这些超自然力量顶礼膜拜,借以寻求帮助。在医疗条件极其简陋、保健知识极度匮乏、保障体系不完善的广大农村,人们的生老病死一定意义上还有赖天命,因而他们对生老病死等现象怀有敬畏和恐惧的心理。这样的自然状态会继续促进村民走向信仰宗教的道路。
(六)基督教本身因素:基督教自身特点及其本土化的发展策略
近些年来,基督教之所以得到较快的传播和发展,与基督教教会自身为适应农村社会的生活生产方式而不断进行的改革也有很大关系。这主要体现在:
1.基督教自身特点
基督教在农村受到崇拜还在于基督教自身所展示出来的魅力。在农村基督教具有很强的现世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督教对现实生活采取了不干涉的态度,承认一些传统礼俗的合理性,使得过去村民尊崇的传统习俗能很好地和基督教文化交融。
基督教在農村的传播因强调现世精神,更加契合了传统的功利、实用心理。基督教中,有许多关于耶稣神奇的传奇故事,如他治愈患病者,给饥饿的人食物、使残疾人康复、救活濒临死亡的孩子等等,许多穷人、病人、残疾人、妇女在社会最底层的人被耶稣神奇般地救活,这给在现实生活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带来希望。现实生活中,许多信徒在饭依基督教后因精神的愉悦、心情的舒畅,一定程度上情绪得以缓解、病痛得以减轻。受认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往往把这种契合心愿的偶发事件必然的归功于基督。在信徒的心中,基督教满足了他们求病愈、求生子、求风调雨顺、求升学、求平安、求发财等等生活愿望。“任何仪式,任何宗教都必须证明其功效,因为他们希望可感知的利益,由之自然增值、丰收、免灾、公共和平、家庭幸福……等。”在日常宗教活动中,耶稣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他被解释为人民的一分子,和广大的劳动人民一样,无权无势,和人民同命运共甘苦,最终代替所有的民众受难致死。他能为儿童、为鳃寡、为穷人争取公正平,为病者祛痛、为忧者解忧,从实际生活到精神生活,现世而万能。从这个方面来讲,基督教在农村受到崇拜不仅在于耶稣的平和、平等、人性、博爱的玫瑰色魅力,更在于其现世精神契合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现实需要。
2.基督教的本土化和灵活的传教策略
基督教在传教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迎合乡民信仰意识的特点,其传教形式也越来越本土化,为其扎根农村奠定了基础。课题组在与一些信徒闲聊时就发现,很多严格的基督教仪式和内容都开始本土化,非常适合中国农村的生活生产方式和信徒的文化素质。比如在宗教仪式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神圣的受洗仪式变得相对简单和几分戏谑;受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宗教生活的安排具有很大的季节性,信徒也有很大的主动性;具体的宗教活动程序也有很大的随意性。比如农忙时信徒们不必都要拘泥于一定的格式,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作祷告,很好地解决了占用时间的问题。另外,为了方便各个地方基督徒们聚会,原则上离教会较远的地方可三两个村自愿组织聚会点,各个聚会点设有会长或组长等职务,主要负责周日聚会时各种事务的安排。神父或基督新教的教务组长也定期到各个聚会点去讲道,轮流为各个点做弥撒或礼拜。因此,每个聚会点都基本上能够满足信徒们的宗教生活的需要。在内容上具有很大的生活性,他们在讲道中都基于村民的日常生活,从身边事情入手讲解道理,比如宽容邻居、注意家庭关系、搞好家庭卫生等等。基督教教义也常被重新解释,贴合乡民的日常生活,符合了他们的接受能力。比如说“十诫”,它不仅是一个基督徒成为一个合格基督徒的戒规,同时它也常被称作“做人的道理”。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灵歌也常常吸收世俗生活的伦理道德规范,在讲唱中即习得了教义教规,也娱乐了生活;热闹欢腾的集体宗教舞蹈一灵舞,使得宗教生活严肃中也不失热闹。宗教仪式随意性、传道内容生活化、传道方式娱乐化等本土化倾向,不自觉地改变着了严格的教义、神谕的训诫,信徒在参与中也获得了一种精神的慰藉。
由此来看,国家的宗教政策和宽松的管理成为基督教快速在农村传播的推动力。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的新问题、新矛盾是很多乡民走进最大动力。而所谓乡民迷信的“灵验”和“心灵慰藉”的实用性考虑成为乡民们选择基督教的直接诱因。基督教的出现为村民因农村公共保障和公共物资缺失带来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补偿和替代。同时,各类各样的基督教活动填补了乡村生活中闲暇娱乐的空白,长期赋闲在家的女性的价值也得到充分的发挥;信教、参与宗教活动本身为信徒提供了精神世界的同时也为其创造和扩大了较为稳定的社会交往网络。此外,基督教自身的特点及其在传教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迎合乡民信仰意识的特点,采用宣传、“灵验”事迹的手段争取信众,而且传教人员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了重新解读,与乡村的道德伦理相近,以提高乡民的认同感,神职人员也积极参与乡村生活,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为乡民展现基督教的魅力,这些也为乡民们选择基督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国家政策的宽松,社会推动、乡民思想多元化的需求、个体心理满足的欲望、教会本土化等几方面的共力是乡民们选择成为基督徒的机制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