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教学之“道”(下)

2014-02-06陶继新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36期
关键词:颜回大师孔子

陶继新

十一、上天与入地

什么叫“上天入地”呢?所谓上天就是读天书,什么是天书?我认为古今中外的大师的作品就是天书。被誉为日本的爱因斯坦的汤川秀树(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自述《旅人》一书中说:“我五六岁时就开始诵读中国经典……第一部分是四书,是从《大学》开始的。我最早读的一本书就是《大学》,《论语》和《孟子》也是启蒙读物。”

著名企业家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我最喜欢的三本书是:《老子》、《论语》和《孙子兵法》。”正是源于他善用这些经典来管理、经营企业,才使得海尔现在成为中国最成功的企业之一。

汤川秀树和张瑞敏多看天书,所以,才有了超越一般人的智慧与成就。

很多人说自己天天看书,但是很长时间看不出他有什么本质的变化。所以我就很怀疑,他看的都是些什么书。其实很多人看的不是书。为什么这样说?大家可以想一个道理,现在的书斑斓多彩、琳琅满目,但是这些书的质量有高有低、有优有劣,读书也要遵循一个生命之道,那就是“取法乎上”。什么叫取法乎上?就是读最好的书。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你读大师的作品,虽到不了他的层次,但至少能达到中层;如果你读中层的书,你最多只能徘徊在下层。所以,如果读的是低层次书的话,就等于读的不是书,也不可能提升自己的生命能量。

我读的书在数量上可能没有别人多,但是这些书对我的助益却很大。前段时间,有个熟人见了我,说:“陶老师,有件事我百思不得其解。”我问什么事,他说:“二十多年前,我的学历比你高,我的知识也比你丰富,怎么过了二十多年以后,我们两个反转过来,甚至有天地之别?”我说:“我读了二十多年书啊,一边工作一边读书。”他说:“肯定不对,我也读了二十多年书。我可以断定我读的书绝对不会比你少。”我问他读了什么书。他说了些书名后,我就说:“麻烦了,你读的这些书都是三流四流作家的作品。这些书既有情趣性,也有故事性,但滋养度、深刻度几乎没有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点上,我比你聪明一点点,我把85%以上的时间都用到诵读经典上了。或许在书的数量上我没你读得多,但这些书可以以一当十、以一当百啊!”所以我说我们之间就差在书的品位高下上。因为名师出高徒,大师更出高徒。但是我们跟前没有大师,怎么办?穿越时空,到大师留存的精神文本那里去汲取智慧,读他的书,背他的文章。读上几年的好书,相信老师们的文化存款必将会增值巨大。

著名史学家任继愈和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都认为:“读一年古文就相当于高中阶段的水平;读两年古文就相当于大学的水平;读三年古文就相当于大学中文系的阅读水平。”那么,如果背诵几年经典呢?作用就更大了。有一位哲人说,你把《论语》背诵了,孔子跟你一辈子;你把《道德经》背诵了,老子跟你一辈子;你把《心经》《金刚经》《法华经》《楞严经》等背诵了,释迦牟尼会跟你一辈子。你把这些经典都看了、背了,你就跟大师越来越像了。我说我现在还不是大师,但是我这将近三十年间,每天都向他们靠近一点点,正所谓“积跬步,至千里”也。

现在报刊也越来越多,可是,在这近三十年间,我只订了《文学评论》这一本刊物,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编的。一般报刊品位不是太高,读了受益也不会太大。

除了“上天”,同时也要“入地”。为什么要入地啊?我刚才说过,你所有的一切理论,如果不接地气,就会变得虚无缥缈,没有作用,没有意义。大家想一下,某些名牌大学的一些所谓博导专家,他研究的一些成果确实很可贵,但是为什么没有像孔子的《论语》那样流传几千年还仍然在世界上辉煌不减呢?因为孔子他是在实践上行走的,他周游列国14年,一直在实践,在接触生活,他是接地气的。纯理论研究,永远没法内化成一种生命的能量。所以现在大学的教授讲课,如果内容全是空讲理论,是没有人愿意听的。就像我前面讲到的莫言一样,正是他的实践性,他接地气,才使他学习的理论性有了着力点,从而天地合一、天人合一。

在这近三十年间,我一直在全国各地行走,几乎每一周都有采访和听课的机会,全国除西藏以外,我已经走了680多所学校,而且一直跟老师、校长、学生、家长、专家在一起交流,对他们做采访,采访的过程正是接地气的过程。我把他们这一群体的智慧,撷取其中的精华,再加入我自己的学习与经历、思考与理解,便形成了我的东西。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他们给了我生命的历练,或者说,是大家成就了我。如果没有这个地气可接,我所有学的东西、背的东西,都起不了如此大的作用,唯有将这两者融合才能产生作用。

作老师也是这样的。我们每一位老师,你们其实天天在实践,但是却不一定真能接地气。大家一定注意,如果你教学的时候只是在那里看教参,鹦鹉学舌,那便没有真的接地气。我教学的时候,有个最大的特点,每教完一课我一般都要写一篇总结反思性的文章。所以我在山东曲阜师范学校教学三年半的时间,结成了一本书——《洒落教苑的思索》。这样做是对教学的总结,同时也是对之后教学的启示,有实践、有提炼,这样就天地合一了。

再一点我劝老师们,不要仅限于教育著作的阅读,还要看教育之外的高品位的著作,像美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都是必修读本。只要深读高层次的书,一段时间以后,你就能够站在一个高的视角上看教育,对教育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于是你会发现,你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看待生命的角度都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层次。为什么很多人出不来?因为很多人就在这个怪圈里,只在教育的圈子内打转转,形成了匠气十足的思维模式。

作为老师,我们还应该知道,印度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人的感知能力非常重要。而人的感知能力能够让你发现人生中随处可见的美。提高感知能力就得提高输入量,你的输入量不够大的话,是无法有效输出的。提高输入后,才能厚积薄发,且有持久生命动力。那么,什么时期输入好呢?在人的记忆黄金期,即儿童时代,多让孩子背诵。如果这个时候不背诵,真的如《学记》所言:“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孩子可以如海绵一般地进行全纳式吸收,而且并不感到特别困难,甚至有可能因背诵之快而感到快乐。同时,要输入精华,也就是最经典的古代文化。不要认为孩子对这些经典的内涵不了解,关键是要将这些经典“内存”于心里,到了一定的生命节点上,就会与所学的知识能力与实践经验联系起来,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

唐代的儒学大师、散文大师韩愈说过一句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旦把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每一个生命所迸发出的潜能都是无法预知的。因此老师要具备发现的能力,拥有挖掘的智慧,让学生和自己一起“上天入地”。

十二、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

孔子之学便是“为己之学”。所谓为己之学,就是为了自身内在的需要而提升,而不是为了给别人炫耀。“君子求诸己”嘛,只有小人才“求诸人”。所以你即使成了名师之后,也不是说就了不起了,而是要继续不断地修养自身,提升自己的素养才行。任何一个人,如果只是为了追索名利,就算当时是名人,那也只会是昙花一现,没有内在修为的支持,很难长久,另一方面,也很难获得生命的能量。

孔子就是一个为己之学的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们都想得到的,但是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们,就不应该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们都厌恶的,但是不以正当的方法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就会恶名加身,何以称之为君子呢?君子时时刻刻都不能违背仁德,哪怕是一顿饭的时间也不行;即使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办事的。他又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意思是说,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是在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的自觉和努力,只要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由于孔子把“仁”置于思想的中心地位来构建哲学的框架,其精神生活之重要、内心世界之丰富,是不言而喻的。也就是说,孔子十分注重人的内心世界的追求,把精神的高尚、充实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其“为己之学”中,他主要强调的是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践履,目的是为了做一个自我提升、自我修养、具有独立人格的、“会道”的人。

对此《荀子·劝学篇》的解释最为透彻:“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意思是说,君子做学问,是把所学的听入耳中,记在心中,融会贯通到整个身心,表现在一举一动上。即使是极细小的言行,都可以作为别人效法的榜样。小人做学问,把学到的听入耳中,从嘴里说出来;嘴巴与耳朵间的距离不过四寸,怎么能使自己七尺之躯的品德得到修养而完美呢?古时候的学者,学习是为了进德修业;当今的学者,学习却是为了向人炫耀。因此,孔子无限感叹地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意在告诫人们,学习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的。所以,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在这方面,孔子的弟子颜回做得非常好,很得孔子的赏识。因此,在有人问及他的一些弟子是不是达到仁的境界时,他用了“未知也”予以回答,委婉地进行了否定。可是,说起颜回,他则直接予以肯定,并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意思是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中庸》引用孔子之言,说得更加肯定:“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意思是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

关于颜回为己之学的故事流传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其中有这样一个《颜回吃“米”》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被围困在陈、蔡一带,连续七天没有食物可吃。弟子们被饿了这么多天,一个个面黄肌瘦的。子贡见师兄弟们被饿得实在难以忍受了,就冒险突出重围,用自己身上仅有的财物,到外面换了一点米回来,希望给大家充饥。可是,人数众多,换回的米却是很有限的。颜回和子路找了一口大大的锅,在一间破屋子里,为大家煮稀粥。一会儿,子路有事离开了,剩颜回一人盯着。恰巧这时子贡从旁边经过,一扭头,正好看到颜回拿着一把小勺往嘴里送粥喝呢。子贡看了心里便有些不高兴,但他并没有走进破屋,去质问颜回,而是来到了老师孔子的房间。子贡向老师行礼后,问孔子:“老师,有爱心、有气节的人在遇到困难,面临穷苦的环境时,会改变气节吗?”孔子立刻回答道:“如果在穷困的时候,就改变了气节,那怎么还能算是有爱心、有气节呢?”子贡接着又问孔子:“像颜回这样的人,该不会改变他的气节吧?”孔子非常明确地回答:“当然不会。”这时候,子贡便将看到颜回偷吃粥的事,告诉了孔子。

孔子听了,并没有显出很惊讶的样子,他说:“我相信颜回的人品已经很久了,虽然你这么说,但我还是不能因为这一件事就怀疑他。可能其中有什么缘故吧,你不要讲了,我先问问他。”于是,孔子便让人把颜回叫来了,对他说:“前几天,我做梦,梦到了自己的祖先,想必是要保佑我们的吧?你的粥做好了之后,我准备先祭祀祖先。”颜回听了,马上恭恭敬敬地对孔子说:“老师,这个粥已经不能用来祭祀祖先了。”孔子一听,问:“这是为什么呢?”颜回回答说:“我刚才在煮粥的时候,粥的热气散到了屋顶,屋顶被熏后,掉下来一小块黑色的尘土掉到粥里。它在粥里,就不干净了,我就用勺子舀起来,想要把它倒掉,但又觉得很可惜,于是便吃了它。吃过的粥再来祭祀祖先,是不恭敬的啊!”孔子听后一笑,说:“原来是这样,如果是我,那我也一样会吃了它的。”

所以,当颜回逝世后,孔子悲痛欲绝地喊道:“噫!天丧予!天丧予!”意思是说,老天爷呀!真是要了我的命呀!真是要了我的命呀!《论语》中就有一章:“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意思是说,颜回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是太悲伤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又为谁呢?”

有没有为人之学的人,多的是!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游说,就是为了显赫自己之名,就是为了荣华富贵。结果,尽管也曾显赫一时,最终还是落了个悲惨的下场。

现在,有没有为人之学的专家与名师呢?还是有的。有的人学了一些知识,教学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特别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了一些荣誉称号,于是乎,成了名家名师。可是,其本质是改变不了的,也是掩饰不住的。结果,所到之处,都会因其人格的低下,为自己播种下很不好的名声。我想,这样的名家名师,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世间有一个规则,那就是一心想着出名扬名的人,是很难真正长久地成名的。看来,高效成名,却未必长效有名,因为高效率如果没有高效益的支持,是不可能长久的。

十三、学有专长与生命感悟

我们做任何事情,所需要的专业都是必需的,但是仅仅学专业方面的知识,没有自己的生命感悟,是没有更大力量的,而生命感悟恰恰是和你人生的磨难经历联系在一起的。大家可以想一想,古往今来的大师几乎没有一个不是经历过死里逃生的磨难的。但正是他们在面对苦难时保持的正向思考,使他们最后超越了苦难,而苦难也由此化成他们生命中最肥沃的养料,成就了他们的人生,像孔子、耶稣、苏格拉底等等莫不如此。所以,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思是说,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这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又符合大师成长的规律。

司马迁则在《史记》中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这一段话的大体意思是说,西伯姬昌披拘禁而演绎《周易》;孔子受困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和《孤愤》;《诗》三百篇,大抵都是一些圣贤发愤而写作的。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之处,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使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于不能被人重用,便退而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留下没有实行的文章来表露自己的本心。司马迁本人也是受了重刑从监牢中出来的人,在一般人看来,是无颜再活下去的。可是,为了完成《史记》撰写的任务,他忍辱负重,终成大事,被鲁迅称为“无韵之离骚,千古之绝唱”。

老师们有没有看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一名著,故事极为吸引人,可以说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思想者甚至是思想家。为什么他能写出这样的故事?刻画出这么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与他苦难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当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判了死刑,在刑场上,执行枪决的枪已经端起来了,他的头上蒙着一块白布,脑中一片空白,然而正在这个生死关头,沙皇的一道命令将其改判流放西伯利亚。在他被流放西伯利亚的四年间,终日与一批强盗、犯人,还有一些被冤枉的善良人生活在一起。他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所承受的这些苦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所以他在写东西的时候,便自然而然地将这些人生磨难以及带给他的生命感悟融入进了自己的作品中。据说列夫·托尔斯泰在去世的前一天还读着《卡拉马佐夫兄弟》。

以上所谈到的大师,几乎无一例外地遭受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可是,正是这些磨难,才为他们积聚了一大笔精神的财富,才使他们有了特殊的生命资本。

很多时候,作家要有感悟才能写出好的作品,读者也要有感悟才能读出作家要传达的想法。正因为不同的人生经历才使得我们解读作品时有不同的领悟,其实这是知识、经历、感悟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再想想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个有生命感悟的人,他最看不起的是那些空有知识的所谓专家。实际上想成为专家很简单,你把某方面的知识积累掌握得多了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了。爱因斯坦认为纯有知识的“专家说到底就是一群训练有素的狗”。所以每当有人尊敬地说“陶老师,您是专家”时,我会回答说“你别骂我了”。因为只有知识不行,得有专属于个人的生命感悟才能让知识更加鲜活、有生命力。所以当老师们在生活中遭遇磨难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不要灰心丧气、万念俱灰、怨天尤人,要把这些经历化作自己生命成长的养分,勇敢面对,坦然接受生活的挑战,从而克服困难和挫折,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十四、道法自然与故弄玄虚

道法自然来自老子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当我们真正做到道法自然时就会明白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任何事物都要经过生、长、收、藏的过程。所以在做事情时不会急功近利,心态会变得更平和。这样你无论讲课也好,上课也好,与别人交流也好,便都能安然于当下,顺其自然、顺势而为。

有一位老师对我说:“陶老师,您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们学校的老师人手买了一本在看。”在这本书的前言当中有我的自我批判,我说在十几年以前,我写文章的时候希望自己写得语言华丽一点、文字生动一点,但是当时的那种心态却成为我不堪回首的羞辱之事,并不是说华美的辞藻不好,而是因为所有故意雕琢的东西都已失去了美的活力。你的语言可以华彩叠嶂,也可以质朴无华,只要是从心而发的,它都会像山涧流水叮咚作响,沛然而出。所以不要端起架子来写文章,我手写我稿,我手写我心,让思想自然流淌。

大家看到我跟很多校长、老师、专家的对话,都会问:“陶老师,您是怎么写出来的?”其实我们的对话,大多是通过QQ即兴完成的,文字的来去达成了思想的沟通,文章是自然生成的,几乎无需修改。虽然有些地方用词并不优美华丽,但是这正是我那时那刻的状态,是对我人生的一种书写,是那一刻的陶继新。中国的多少记者,你让他写一篇文章难如登天,但是之于我却是最大的感受,每当我坐到电脑前,打算开始写文章时,我就会兴奋起来,心无旁骛,心情愉悦,自然也就高效了。

当把执著放下,一切便成了自然而然。所以当你听到有些专家、名师讲课,有种让你起鸡皮疙瘩的感觉的时候,那就麻烦了。因为对方的不自然已经影响到你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才是质朴的真境界。

所以以上就是我对高效教学的一些感悟,当你如此而行时候,没有不高效的。今天早晨诸城的一位校长给我打电话邀请我去作讲座,问“陶老师,您讲什么题目?”我说“您上我网站上看看,选一个就行”。我的网站上有17个讲座的题目,各不相同。这些都是不断地积累下来,自然生成的。

所以,老师们千万注意,我想告诉咱们的教坛新秀们,为什么现在我可以这么高效地出书?粗略算了一下,2013年我大概可以出9本书,其原因是我靠的并不是单纯的某种技术或某种方法,更不是对声誉的追求,而是我内在自然的表达,或者说是道的自然外化。

我深信不疑,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只要勤于修持自身,便都可抵达成功的境界,况且你们还有年龄这个千金难换的绝对优势。所以陶继新将拭目以待,期待着在座的老师们,更上一层楼,层层而上,甚至登临更高的境界。

最后我想和老师们再次强调,其实不仅仅是教学,做任何事情皆是如此,都走不出道与术的范畴。道如果是河,术就是舟;道如果是舵,术就是桨。无河无以载舟,无舟难以渡河;无舵则无方向,无桨则无动力。道是方向,术是方法;道是法则,术是谋略。

猜你喜欢

颜回大师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大师剪我也剪
颜回偷食
颜回之乐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向改装大师们致敬
大师谈翻译永不让步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颜回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