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走出误区

2014-02-06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院长郑先福

中国农资 2014年7期
关键词:混用赤霉素调节剂

□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院长 郑先福

□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院长 郑先福

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增强作物抗逆性、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提高种植效益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认可。

但不少农户在使用中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误区,严重影响了正常使用效果。为此,农民朋友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要防止进入以下五个误区:

误区一:以“剂”代“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必须在充足的水肥条件下才能发挥显著的功效,但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厂商夸大了使用效果,致使一些农户把其当成肥料使用,把促进作物生长的希望寄托在植物生长调节剂身上,而不在施肥、灌水、中耕、松土等常规技术上下功夫,最终影响到使用效果。

误区二:随意加大用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属激素类物质,一般每亩用量只需几克或几毫升。但有的农户总怕用量少了没有效果,随意加大用量或使用浓度,这样做不但不能促进植物生长,反而会使其生长受到抑制,严重的甚至导致叶片畸形、干枯脱落、整株死亡。

误区三:直接兑水使用。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生产上使用较多的赤霉素,需用酒精或温热的高度白酒溶解后,才能兑水使用。

误区四:随意与其他物质混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化肥、农药等其他物质能否混用,必须在认真阅读说明并经过试验后才能确定。但很多农户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为图省事,常将其随意地与化肥、杀虫剂、杀菌剂等混用,但若混合不当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误区五:不看时机,随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必须在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机使用,才能发挥最大功效。如果使用时机不当,就不能收到理想效果,甚至会产生“副作用”。有的农户认识不足,认为无论什么时候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都能够起到促进生长、增产、增收的效果,因此不看时机,随时喷施,导致喷施效果不佳,有的甚至减产、减收。

使用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合理选用。应根据使用目的,选用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果要抑制枝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可用一定浓度的B9;要催熟果实,可选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要控制棉花旺长可选用一定浓度“缩节胺”。在使用生长调节剂时,还要考虑品种、植物生长状况、气候条件和使用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应先小规模试验,才能大面积推广使用。

掌握浓度。由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的浓度低,而且许多药剂有着双重效应,因此必须正确配制所需的药剂浓度,按照不同时间和作物合理使用。如在应用植物生长延缓剂抑制生长时,小剂量、多次施用比大剂量一次施用效果好,这样既可经常保持抑作用,也可避免对植物的毒害和其他副作用,还能增加植物对药剂的吸收。

选择时机。根据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药效持续时间和作用目的正确施用。如苹果花芽分化期喷赤霉素,会抑制花芽形成;但在苹果幼果期喷赤霉素,却可提高苹果坐果率。

相互混用。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作用,效果更理想。但要了解混合植物生长调节剂相互之间是否有增效作用。

与药混用。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不能与某些农药混用。如B9不能与铜制剂农药混合使用;乙烯利和赤霉素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分别作用时,至少也需间隔5天以上;萘乙酸与波尔多液混用时,必须提高萘乙酸的浓度。

猜你喜欢

混用赤霉素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病害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
赤霉素调控林木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口”“ㄙ”偏旁混用趣谈
哈萨克民族药塔斯玛依混用辨析
哮喘治疗中白三烯调节剂的应用观察
赤霉素对亚高温胁迫下番茄花柱外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不同赤霉素对杂交稻制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