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社会责任 实现人生价值
2014-02-06李细华
□李细华
(娄底日报社,湖南 娄底 417000)
承担社会责任 实现人生价值
□李细华
(娄底日报社,湖南 娄底 417000)
把握政治导向,传递正能量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作为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显得尤为重要。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最根本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新闻工作者应该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要善于从政治上、全局上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把握问题,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分清是非。新闻工作者应该唱响时代主旋律,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能力,传递正能量。
坚持实事求是,练就一双慧眼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要正确认识、反映、影响世界,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也就是坚持实事求是。
当前,有极少数新闻工作者忽视了正确舆论导向的极端重要性,热衷于所谓“群体效应”、“吸引眼球”、“追求效益”而偏离客观公正要求。这些现象,背离了新闻的党性原则,贻害了公众,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作为新闻工作者,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具有社会责任心,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最大限度逼近事实真相,要从新闻选题、消息内容、报道和写作角度等每一个环节,坚持客观、公正、及时原则,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贯穿在传播的整个过程。
编辑部每天都要收到通讯员大量来稿,这些稿件质量参差不齐,需要慧眼识珠,从中挑出符合思想性、新闻性,符合报道需要的稿件。此外,慧眼识珠还有个增补素材的问题。倘若来稿“亮点”已现,只需围绕“亮点”进行删改加工,但若“亮点”不太鲜明,还应及时与作者沟通。同时,作为编辑,要认真对待每篇来稿,特别是涉及一些时令、时间、数字等常理方面的问题,要用审视的目光去看待,遇到可疑之处,应及时与通讯员核实,及时沟通求真实。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是向受众提供客观真实的事实,以及人们对事实的各种客观评价。新闻工作者要以道德与正义为立场倾向,强调客观真实报道新闻事件,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群众。新闻工作者应该将社会各阶层对一些事件的立场、态度、呼声客观地予以报道,以保证传播的公正性。以人文关怀为终极目标的正义立场和社会道德判断始终是新闻工作者的价值立场,所以,在重大社会事件报道中,新闻主题确定、观点陈述等,都应贯穿一种道德和正义的立场。
做群众贴心人,让新闻更鲜活
毛主席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提出了群众办报的思想。他说:“办报和办别的事情一样,都要认真地办才能办好,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靠少数人来办。”这一观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站在群众、读者的立场,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信息和文化需求。要让群众成为报纸的主角,用我们的镜头、笔触、版面、文字来充分表达和反映群众的情感、心声、诉求;当好党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党的主张,以新闻的方式迅速传递到群众中去。
要办好报纸,一定要意识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新闻的源泉、服务的对象和衣食父母,是优秀作品的活力与魅力所依、价值和意义所在。只有有了群众的观点和群众立场,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当一名合格的记者、合格的编辑,使新闻宣传工作真正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才能抵御低俗、媚俗、虚假的新闻。
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出新出彩
记者每天都要采访、写稿;编辑每天都要组稿、编版,工作机械化了就很难出新意、有亮点。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深入钻研,勤于思考,才能不断创新,让新闻报道出新出彩。
时政报道历来是党报的重头戏,是党报发挥主要功能的重要手段。对时政新闻的报道,一般都有固定的格式和套路,如会议新闻等,很容易给人以千篇一面的感觉。时政新闻记者的优势在于,有更多机会参加全市性会议、专题会议、座谈会以及跟随领导到基层采访调研、会见等各类活动。因此,在完成好规定任务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时政报道的机会和优势开启信息富矿,从中遴选把握值得进一步开掘的新闻线索,并以生动鲜活的笔触,努力创新报道视角与表现形式,提升报道效果,让“急就章”出彩。
经济报道稿件通常存在着数字堆砌、枯燥无味、缺乏可读性及趣味性等弊病,可从普通群众的生活和切身利益入手,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巧用数字,让经济报道“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