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的发展前景及需注意的问题

2014-02-06刘磊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1

中国房地产业 2014年15期
关键词:内涝海绵雨水

文/刘磊 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1

海绵城市的发展前景及需注意的问题

文/刘磊 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1

随着中国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各种“城市病”随之而来,因城市市政建设无法跟上城市化的进度,一些城市一旦遇上较强降雨便形成内涝滞水已成为常态,本文将对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进行分析,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

海绵城市海绵体存在问题

“下雨看海”,想必大家都不再陌生。因生活居住的城市并非“海绵城市”,而被迫“一下暴雨就齐看海”的经历,相比大多数市民都经历过“惊心动魄”。逢雨必内涝,不时见诸于报端。这种内涝滞水的“老大难”问题始终困扰着城市管理者,并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越来越频繁。于是,海绵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何为“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有“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存贮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传统的城市建设中,处处是“硬石头”、“铁疙瘩”,水泥路面、管渠泵站,让城市每逢大雨就“到处看海”;而“海绵城市”则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林地公园、渗透路面、城中湖池等“绿色”装备来组织吸排水,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效率,缓解城市内涝压力。 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狭义的海绵城市是指能够对雨水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和径流污染进行控制的管理系统,特别是针对分散、小规模的源头初期雨水控制系统,也就是指LID。广义的海绵城市是指山、水、林、田、湖、城这一生命共同体具有良好的生态机能,能够实现城市的自然循环、自然平衡和有序发展。下面就海绵城市的发展前景做一下展望和分析。

对于缺水的中国城市而言,自然降雨是十分宝贵的水资源,通过建设透水路面、渗透绿化带,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使雨水自然渗透,涵养地下水。但在中国很多城市建设中,美丽的绿化带往往是生长在“花盆里”,降水无法得到有效渗透。相同情况在欧美却大不一样,欧美国家的绿化带,往往是与路面齐平,甚至凹陷一些,雨水可以轻松地进入,并且通过渗滤层,将初雨中的有害物质隔离,然后再渗入地下。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描述,不能简单地理解仅仅是为了雨水集蓄回用,也不是水利防洪或排水防涝。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首先就是要避免这种简单化的思维。

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所产生的缓释功能,即使可以缓解城市内涝,其作用也毕竟有限。一方面,雨水收集设施的容积有限,只对周边区域有效果;另一方面,城市防洪排涝的主力仍然是地下管道设施,若相关设施不给力,仍难以应付严重内涝。就此而言,海绵城市建设是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前提下,协同作战,以提高城市的生态化运作水平。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同时,加大力度保护自然生态和下大力气改善城市排水防涝等基础设施,依然任重道远。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因地制宜,无论是美国的低影响开发模式,还是澳大利亚的水敏城市设计,以及日本及德国的设计经验都不能直接套用或复制。海绵城市的建设要遵循“一城一策”的原则。在设计上,绝不能教条,要分析项目落地城市所面临的重大瓶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是对传统城市建设发展方式的革新,也带来了城市新区和老城区如何协调推进的挑战。海绵城市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的城市以及城市中不同的地段如城市新区和老城区,其地质、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和建设现状、拆迁难易、造价高低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很大差异,在确定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和措施时,需要从实际出发,分类对待,采取不同的措施,不可一概而论。

海绵城市建设,就是针对城市地下水涵养、雨洪资源利用、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排水能力提升与内涝风险防控等问题,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管控,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技术措施,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最大限度减少开发建设对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弹性,从而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的目标。

政府作为建设海绵城市的责任主体,应统筹协调城市规划、国土、市政、交通、园林、水务等职能部门,在发展规划中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城市规划、建设等相关职能主管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应在城市建筑与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水系雨水系统建设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加强监管,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目标与指标得到充分落实,实现科学决策、统筹发展来建设海绵城市。

然而,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亦带来了部分问题,如有关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指标以及验收标准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住建部、水利部等上级部门对于部分概念的解释也不统一,这给地方的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同时,在试点区域尚未总结出建设经验之前,中央便发行相关文件,鼓励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试点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同时,对于受到中央住建部好评的PPP模式,负责人表示,PPP模式最初针对的是高速公路、铁路等对企业有一定效益的工程项目,而对于其在海绵城市中的具体应用仍有待商榷。此外还存在着由于宣传工作的不到位,群众对于海绵城市的了解甚少,改造过程中对群众生活造成不便以及后续的维护费用使群众对于进行的改造可能存在排斥心理。尽管在促进雨水下渗、减缓城市雨洪方面,海绵设施各司其职,效果较好;但在其他方面,又有一定的弊病,之前提到的房屋沉降是一例。又如,为了促进雨水在道路的下渗,路面采用了渗水砖、渗水沥青,但随之而来的是道路抗压能力以及耐久度的下降;在小区推行“绿色屋顶”时又会受到其高昂的建筑成本的限制。

结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建设将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合作。此过程的可持续实施,关键在于由政府营造一个好的保障环境,专家提供符合职业行为规范的技术支持,企业提供符合技术规范的创新产品。一个有序的工作模式,将有助于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真正抓住拯救生态环境的难得机遇。

[1]仇保兴.海绵城市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2015,(7):11-18.

[2]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10.

[3]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国政府网,2015-10-17.

[4]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海绵城市实践济南支队总结报告.海绵城市,2016-01.

刘磊(1981—),男,山东省济南市人,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

猜你喜欢

内涝海绵雨水
农事 雨水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功能探析
构建城市水文监测系统对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探索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农事 雨水
海绵是植物吗?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老旧小区内涝防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