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协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014-02-06孙海艳
孙海艳
大学生是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形成发展及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心理上有许多突出的特点和特有的矛盾,其心理健康是达到躯体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必备条件。近年国内研究显示,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引起关注,大学生就业压力过于沉重,加之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影响,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厌学逃学和弃学现象、以及因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导致的违法犯罪如自杀或他杀现象居高不下[1]。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且目前各门学科教学都在认真贯彻该指导思想,但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与学生的体质健康具有更加直接和紧密的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理健康发展的“润滑剂”与“调节器”。体育教育工作者应从体育教学的角度为全面实施“健康第一”的思想提供理论依据,做到真正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这是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
一、大学体育课堂促进心理健康的优势体现
(一)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体育和健康的结合
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体育课名称改为《健康与体育》、《体育与健康》或《保健体育》等,如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美国、韩国以及我国香港和台湾等地区。他们均把体育教育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重视体育课的同时,有的又单独增设健康教育课程,还有的把健康和体育合并成一门综合性课程。由此可见,加强体育与健康的结合是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2]。而且,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教学模式,已逐渐成为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识,如何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也越来越被教师重视,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科学锻炼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改变心理健康教育已不仅是心理教师的任务,广大教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为实现教育的一致性,体育教师也要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因此,学校体育教学是以终身健身为目标,指导和培养学生掌握健身方法和技能,以实现自身更多的价值。
(二)体育运动具有身心健康效应
国内外研究表明,体育运动的身心健康效应已经成为共识,它能够降低压力反应,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临床心理学研究发现,体育锻炼是降低压力反应的重要方式之一;Buckworth(2002)认为,体育运动可以消除或缓解不良的心理压力反应。国外研究者主要从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效应(如情绪状态、自我概念、认知等)以及神经生理学和精神药理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国际运动心理学会在其《体育活动与心理效益》中,明确肯定了体育运动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国外90年代出版的《体育运动与压力反应》、《锻炼心理学》、《体育运动对心理过程的影响》等著作中均专门介绍相关研究成果。总之,体育运动的身心健康效应已经成为共识。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体育运动是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一一门贯穿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从幼儿园至大学,不分地区、不分专业跨度最长的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健康意识,对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具有持久性和发展性[3]。体育教学以其特有的游戏性、竞争性和很强的实践性吸引着学生,它因包含了知识、身体、情绪和意志等所有人的活动可使学生身体和心理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与改善。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采用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将知识、技术技能和道德培养融为一体,对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有着其特殊的优势所在。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具有增强大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发育的作用,而健康的生理,又是心理健康的坚实物质基础。
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课堂的方式
(一)体育理论课教学渗入心理健康教育
一般来说,学校体育课程主要由实践课和理论课构成,就目前各学校体育课的开展现状来看,较少有体育教师进行理论课讲授,因各种原因体育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缺乏应有的重视,使体育理论教学流于形式,没能引起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兴趣,结果造成很多学生经过十几年的体育教育,最后只把体育理解为“玩玩儿”的事情,至于体育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对社会的价值,往往知之甚少。随着健康概念的深入人心,充分利用体育理论课教学,利用体育多功能特征与健康多元化概念让学生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与文化内涵的同时,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环节向学生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运动营养保健、不良饮食习惯等知识,此外还能向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告诉学生一些简单的心理健康保健方式,让学生学会在体育锻炼和社会活动中调节心态,能够在需要时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能够采取积极正确的应对措施,使学生学会生存、提高生活质量,使其学会评价自己的健康发展水平,懂得利用各种健康手段,逐渐培养自己的健康行为,以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二)充分利用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课堂教学
1.体育教学的自身特点有利于克服大学生诸多心理问题。体育教学是对学生品德教育最活泼、最直接、最生动的形式。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实践内容丰富,既有严格的规则约束,又有强烈的竞赛气氛,而规则既是行为的准则,又是品德的规范。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多样,运动项目多样,可针对不同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及身体素质状况区别对待。例如:教师可引导性格孤僻、行为怪异或有人际交往问题的学生参加篮球、排球等集体类、需要团队合作性的运动项目;引导胆小害羞的学生参加单杠、双杠、跳马等需要一定勇气的体操运动项目或者是篮球、足球等具有对抗性或挑战性的运动;引导情绪不稳定、性格急躁的学生选择太极拳、下棋、慢跑或长距离的步行等需要一定耐力和持久性的运动项目;引导自卑、自我封闭的学生选择跳绳、广播操、跑步等一些简单易做的项目;对自高自大好逞能的学生选择跳高、长跑、跨栏或健美操等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类运动项目;引导遇事容易紧张的学生,参加足球、篮球和排球等具有激烈对抗性、能提高心理应激水平的运动项目。对于有表现欲望、好展现自己的学生体育教师则可以恰当的抓住机会让其进行动作示范或分小组组织教学或练习的时候担任小组长,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体育教师根据大学生阶段身心发展特征,结合不同学生自身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运动项目,并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少选择竞技化、成人化很强的运动项目,多选择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4]。而且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注定了此阶段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根据学习需求和爱好的特点,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心理特点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他们的探索精神,使学生能够体验到体育学习进步带来的快乐感和成就感,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2.体育运动为解决大学阶段身心发展不平衡更有针对性。目前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自身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和心理逐步形成成熟的关键期,此年龄阶段生理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心理的发展速度,因此此阶段又称“第二断乳期”。由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出现情绪的不稳定现象,容易造成很多心理问题和困惑的产生,但是又因为学习负担或者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压力,使得大学生没有能力找到合适的途径解决,长此以往形成诸多身心健康的问题。例如:由于遗传原因或者是生长发育速度先后快慢的差异造成的大学生生理方面的个体差异,部份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肥胖、过瘦或矮小等生理方面的与众不同,导致心理失衡,从而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生活在自我封闭之中,缺少朋友,或疏远同学,长此以往更加自闭。还有部份大学生没有正确的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过高,容易产生自负自大等不良心理,由此导致同学关系紧张、多疑或心胸狭窄等现象。这样类似问题,体育教师通过体育教学进行疏导和解决是最具有针对性,最有效的方式。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方式或运动项目引导学生解决其心理困扰,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原有的错误认知或片面观点,课后体育教师可以和学生交流心得,及时发现自己的用心安排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并在后面的课程中逐步完善和调整[5]。
(三)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学校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有着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使体育教学活动从课内教学向课外活动自然拓展,从统一组织教学向自主选择项目进行转变,而且不受课堂教学中的时间、空间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活动内容和形式,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那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可以让学生从中得到乐趣,渲泄不良情绪,提高自信心,维持心理平衡。此外,体育活动能让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尤其一些集体项目对于培养学生彼此信任,增进情感,改善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参与者能从各种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中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丰富活跃的体育活动,能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顽强进取的人生态度。因此,学校应当积极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或成立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体育教师给予专业指导,对于体育器材和场地学校也能给予支持,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创造更多的机会,也为丰富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创造氛围,在学校文化宣传栏或者是班级黑板报里都可以向学生传授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全面的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的价值。
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作为体育教学的主导角色,体育教师通过教学促进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教学水平。同时,不断拓展知识面,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及时更新,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自己的学习和授课体系,将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体育教师除了在平时的体育授课过程中注意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提高身体和心理健康之外,在课后,体育教师也应当多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科研论文成果,尤其是此方面有价值的实验干预性研究,对于体育教师了解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效应有着更准确、更前沿的把握,通过这些实验性研究论文得出的结论可以更为准确地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适时的发挥体育锻炼的健身和健心价值。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体育教师也应当发挥主人翁精神,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改善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学校心理教师或心理咨询部门的任务,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广大教师都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和心理健康课程老师以及学校心理健康咨询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合作,对于心理辅导方面的一些团队辅导,操作性心理辅导练习,体育运动项目有着特殊的优势,体育教师可以从体育的角度为心理健康老师提出一些心理干预手段。此外,体育教师也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进行一些心理健康量表的测试,了解不同运动项目对学生心理健康不同指标的影响[6]。总之,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全面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实现教育的一致性,体育教师也要担负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
总之,体育与健康结合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也逐步深入体育教师内心,心理健康已成为重要体育课程评价指标之一,体育教学形式多样,项目多样,实践性、针对性强的自身特点注定了有很多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势。体育教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至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及体育理论课教学之中,让学生自己意识到体育锻炼活动对其身体和心理的价值。除此之外,体育教师在加强自身业务素质提高的同时,还应该多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科研论文成果,了解更准确、更前沿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效应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适时地发挥体育锻炼的健身和健心价值,并能够积极与心理健康教师交流配合,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双重提高和完善。
[1]刘岩.学生自我效能、心理控制源与应激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
[2]樊富珉,李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J].青年研究,2000(6):40-48.
[3]陈武.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原因及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28):20-22.
[4]Lazarus,R.S.,&Folkman,S., (1984).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New Youk:springer.
[5]郑希付,等.健康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13-315.
[6]陈凡粤,余贞凯.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9(6):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