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需求视角分析中高职人才培养及有效衔接
2014-02-06张云秀陈保荣
□张云秀 陈保荣
我国新世纪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发展,使得人才需求层次和专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从宏观上引导职业教育的方向,作为肩负人才输送重任的中高等职业院校必须紧跟形势,通过有效调查和分析,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处理好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基础保障。
一、产业结构发展及产业岗位人才需求
国家产业结构与人才需求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引起人才需求的变化,如:人才需求的类型、层次以及数量等;反过来,合理的人才结构又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保障。职业教育作为与区域经济结合最紧密的教育体,其主要任务是向产业一线输送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只有充分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岗位的人才需求,才能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并在此过程中谋得自身的发展。
(一)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进行产业结构改革的探索,在经历了产业结构的加速发展、深化发展和提升发展三个阶段后,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数据,三次产业占GDP 总值比例从1978 年的28.2%、47.9%和23.9%调整为2012年的10.1%、45.3%、44.6%,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基本持平,而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一、三产业呈剪刀状发展,整个产业结构逐步协调。 同时,一、二、三产业内部也在优化,开始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由追求总量平衡向追求结构优化与升级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向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转变[1],一些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例逐步下降,而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例逐步上升。
产业升级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尤其是当飞速发展的第三产业介入传统产业部门后,加速了传统产业生产模式的转变,于是落后产业遭到淘汰,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兴产业和新型产业得以出现。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为七大行业,分别为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些知识信息技术密集化的新兴产业对提高我国产业整体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我国风电的装机容量已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太阳能电池也己占到全球市场的半数, 变电站自动化领域已居国际先进水平,高铁建设在在无缝钢轨、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及高速动车组整机集成等领域具备领先优势等等。2012年7 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战略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到2020 年,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增加值占国内GDP 的比重从2015 年的8%提升到15%左右, 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以知识、信息为载体,以人才和创新能力为动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将与三个传统产业并列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二)产业岗位人才需求类型
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基础。技能型人才偏重于对知识和经验的掌握,技术型人才则具备更多的理论知识,且更强调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具备相当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技术管理能力。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企业用人的基本要求。 以生产型企业为例,企业的基本运行主要依靠技术型工人和技能型工人,这部分人才的数量通常会占到企业人数的大半,而两者在企业中所占有的比例与企业的现代化程度相关, 如果企业是以手工生产或半自动化生产为主,所需技能较低, 那么技能型工人所占比例较高;如果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较高, 有大量的先进设备,则技术型工人所占比例会加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升级, 这两种类型的人才重叠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现代企业所需的既不是单纯的技能型人才,也不是单纯的技术型人才,而是掌握了一定理论技术和智力技能的混合型人才,即技术技能型人才。
发展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更受青睐[2]。发展型人才是指能够主动吸收新知识、解决新问题、适应新环境的人。随着产业升级、企业改革和技术更新,新知识、新问题、新岗位会随时出现在劳动者面前,如何学习新知识,如何解决新问题,如何适应新岗位,这些问题不可能通过几年的职业教育完全解决,因此,劳动者必须具备可持续学习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这样的人才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产业升级带动了技术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两者对劳动力的层次和知识结构要求更高,因此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在这类企业中更受青睐。 复合型人才一般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且可以将其融会贯通,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这种复合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个方面。现代科技发展趋向于多学科的融合式发展,现代企业发展趋向于集团式和多元化发展, 在这种背景之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而当今各企业间的知识竞争、技术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技术过硬、富于开拓精神、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的创新型技术人才也是企业间竞相争取的人力资源。
二、产业结构发展对中高职毕业生的影响
由于现代产业结构对企业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的影响,进而波及到中高职学生选择专业和毕业生就业选择,因此说产业结构对职业院校和中高职学生都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一)产业发展对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首先,产业结构升级会引起资本或技术对劳动的替代, 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工作将被取代,导致低等级技术人员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一些传统就业岗位大量减少,会使相当一部分中高职毕业生就业受到影响;但同时,产业升级又会带动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带来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新岗位,这又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如医专毕业生,在事业单位岗位有限、用人层次要求高、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转而投身社区养老机构、家庭健康服务机构、医疗保险等服务行业也是不错的选择。其次,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素质、技能、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越来越高,使得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机床操作工为例,传统的操作工只需懂得机床的基本使用方法即可,然而随着机床复杂程度的提高,操作的技术含量也提高了,这就要求毕业生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并且要懂得设备的基本调试和维护,这无形中提高了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门槛。
(二)中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
从历年的就业数据分析,中高职毕业生就业单位八成以上为私营企业, 不到一成就职于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就职的占极少数。从行业来看,就业情况最好的是加工制造类,其次是交通运输类和服务类,医药卫生类、信息技术类、教育类和财经类紧随其后。从岗位来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成为中高职毕业生供职的主要岗位。 此外,一些需要高新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高级职位如技师、高级技师、中高层管理等职位则成为中高职毕业生职业规划的中长期目标。
以机电类中高职毕业生为例,学生就业岗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技术类、管理类和服务类。技术类岗位是毕业生毕业初期首选岗位, 如机床操作工、设备维修工、产品调试员、工艺员、助理设计师等,这类就业占到总就业人数的六成左右。管理类岗位由于对经验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毕业生毕业初期能够进入这类岗位的人员较少,一部分人可以在毕业三年后逐步向管理岗过渡,管理岗主要从事组织、管理等工作,如生产调度、生产主管、设备管理等, 这类岗位要求能够准确理解企业决策层的思想,善于运用多种管理方法,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个人魅力,善于激发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服务类岗位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兴旺起来的,这类岗位的增加大大拓宽了毕业生的择业面,学生就业不再拘泥于机械制造行业,转而涉足服务行业寻找就业机会,其中大部分是从事工程管理服务或专业技术类服务,如库管员、服务工程师、客户专员、售后技术支持助理、物流技术员、采购员等,从事服务类岗位的毕业生几乎能占到总人数的三成。
三、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和重点
中高职院校由于人才培养定位、 学校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等因素的存在,对人才培养的方向重点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中高职学校根据自己的定位和特色,确定方向和重点,使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现代产业需求。
(一)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
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能为职业教育指明发展方向,成就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因此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改革都应该在有明确定位的前提下实施。2012 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 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国家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为职业院校发展和中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定位,各职业院校必须根据这一定位确定自己的方向和重点。
(二)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点
职业院校有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又经过了系统的产业发展调查和岗位需求调查,这样就可以较为清晰地确定中高职人才培养重点。依据培养方向,对中高职人才培养至少需要注意三点:
首先, 是对中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定位。明确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级别,中职教育应重点培养一线的初、中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强调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相关职业的基本技能,并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而高职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相关职业的高等级技术技能外, 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高级技能,其在知识面、理论基础、职业素质方面都应比中职生更高。
其次,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对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查时我们了解到,约六成企业对中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并没有很高的要求,一般达到中等即可,反而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表现,如:是否有正确的择业观、是否善于与人沟通协作、是否诚实守信、有无责任心、是否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是否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等等。 中高职学生要肩负起“行业振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这样的使命, 仅仅是技术技能的传授显然是不够的,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提高应该贯穿整个培养体系。[3]
第三,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中高职教育不应局限于目前的就业,也要为人才的后续发展服务。学校应做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从学习中获益并形成学习惯性,成为随时随地的行为;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中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 而应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 技术结构以及职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中高职院校应时刻注意对经济形势和人才需求进行研判,以期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到与时俱进。
四、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对策
中高职教育均属于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环,因此,在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仅仅解决其各自的人才培养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实施中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使其成为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有机体。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的中高职衔接形式主要有5 年一贯制、“3+2”分段制和对口入学等,从衔接的效果看并不理想。 首先是定位不明,中职学校培养人才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两者没有内在的逻辑性提升;其次是通道过窄,中职与高职之间的对口途径较少, 加之国家相关限制,使得能够成功进入高职进行深造的学生数量微乎其微;第三是课程衔接问题,大多数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都是各自为政, 很少沟通,这就使得两者的课程衔接度很低,课程重复和缺失现象严重。 这种衔接不畅带来的后果是,中职因延伸教育能力缺乏,影响了教学质量,制约了中职学生的发展,故而缺乏吸引力,而高职教育面对大量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中职优质生源却无法招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教育浪费,也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4]
(二)中高职衔接问题解决思路
要解决人才培养衔接问题,中高职院校需要紧跟产业升级发展需求,共同研究和确立分层分段学制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统一学生管理方式,统筹选择和编写教材,共同协商评价模式和升学模式。
首先,在中高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形成纵向延伸、横向扩展的培养模式,通过对产业升级后所涉及到的岗位及所需各类技能人才进行分析,将技能人才进行分层,从而使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和培养规格上形成递进关系,使学生在完成整个职业阶段的教育后获得从业能力的提高和就业范围的扩展。 其次,中高职应该根据产业升级需要调整相应专业,摒弃过时专业,增设紧缺专业,并且在专业设置上要有衔接性, 使中职学生深造有门、高职学校招生有道。第三,在课程设置衔接方面,同样要从产业需求角度研究工作岗位变化,去除陈旧过时课程,引入新型课程,并按照中高职培养目标,将教学大纲、课程实施进行统筹规划。 针对中职生文化基础较薄技能基础较高,升入高职后在文化基础课程方面会感到吃力,但在技能操作课程上可能会感到重复和浪费; 而统招高职生文化基础较高,技能操作几乎空白,理论学习方面游刃有余但技能操作方面存在弱项。因此在课程设置时最好能以学分制为引导实现弹性衔接,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制定统一的学分标准体系,使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学校之间学分得以认可和承接。在课程设置上也可以通过学分对不同学业背景的学生进行调整, 如对“三校生”加大文化基础课学分,适当降低专业技术课程学分或对某些基础课程实行免修,对统招生源提高专业技能方面课程学分而减少文化基础课程学分。
此外,还可以在其他方面对中高职衔接进行尝试,比如招生方面,拓宽原有的招生渠道,增加自主招生、推荐入学、保送升学等形式,在对接生源质量方面,将以往的理论考核为主改为理论考核和职业能力测评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提高对口入学学校生源质量。[5]在教学体系制定上,“三校生”可以不再跟随统招生的“文化基础学习”、“专业基础学习”、“专业技能学习”、“顶岗实习”的教学方式,而是形成有利于自身职业技能衔接的多元化、综合化新的教学体系, 再根据新的教学体系将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由学生自主选择所需课程。 所有这些都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综上, 推动产业升级是使中国保持经济增长增加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而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经济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基础。 广大中高职院校必须积极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调查产业岗位人才的需求及规格, 并将其引入到培养体系中,转换思想、拓展思路,厘清自身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 制定出符合产业发展和自身层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并在制定自身的培养计划时兼顾中、高职的教育对接,使整个职业教育不再一盘散沙,而是形成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1]赵峥,姜欣.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与现实问题分析[J].创新,2012(1).
[2]易雪玲.我国高职教育目标定位演变的理性思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高职教育目标定位解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3]毛金莲.后人口红利时代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衔接研究[J].中国商贸,2012(10).
[4]朱雪梅.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11(7).
[5]姚道如,等.产业升级背景下中高职衔接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