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武术课程开展现状调查——以宝山区重点中学为例

2014-02-06郭野

武术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武术体育教师技能

郭野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1 前言

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项目,渊源流长,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骄傲的文化瑰宝。武术是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孕育而成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具有丰富的武术流派与拳种,也有多元的锻炼价值和鲜明的文化特质。学习武术不但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培养意志品质,提升道德品质和自身修养,而且能了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武术在中小学开展课程已成为体育课内容形式之一,然而,高级中学很少有对开展武术课程有硬性要求。任何兴趣都需要滋养兴趣生长的土地和连续的、细心的培育。武术在对学生群体开展的课程中,不仅受着田径、篮足排等近现代体育项目的压榨,而且没有对武术形成兴趣的高中学生群体进行兴趣开发和巩固。基于此,这是本文开展现状调查的第一个诱因。

武术自建国以来一直被纳入中学的体育课程内容,然而却没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和肩负传播武术的重担。由此,有些学校甚至削减武术课程的教学时间和内容,以增加跆拳道、拳击等学生感兴趣的外来武技项目。武术作为国人骄傲的国术,却被许多学生弃之如屣,究竟是什么导致中学生“扬弃国术,师夷洋术”呢?基于此,本文就教学要素中的等方面开展现状调查,是为第二诱因。决定武术明天的最根本,不在于武术现今的辉煌和璀璨,武术工作者秉烛达旦的挖掘和传播,而在于有多少武术爱好者愿意继承和发扬。武术不是靠个别武术大家的呕心沥血而璀璨夺目,而是靠无数武术爱好者、武术习练者、武术传承者的兢兢业业而欣欣向荣。由此,看到许多前辈对中小学开展现状调查而欣慰,同时也对高中阶段的忽视现象感到忧心。是故,本文针对高中武术课程进行现状调查,希望能对其他武术研究者有所裨益。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高中的教师资源、学生兴趣、教学方法进行调查,了解高中武术课程的开展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而进行对策研究。力求达到知己知彼,促进高中武术课程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上海市宝山区重点高级中学:行知中学、吴淞中学、上大附中高一、高二、高三年级。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学校图书馆、利用中国期刊网检索相关论文,阅读有关高中武术课程开设的期刊论文、杂志,并对其进行整理研究分析。

2.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针对有教师和学生设计两种调查问卷,以行知、吴淞、上大附中三所重点高级中学为调查对象,发放留问卷200份,其中教师40份,学生160份,本次调查采取不记名抽样调查。

2.2.3 访谈法

访谈对象是3所重点高中的老师,了解教师资源、体育课程设置、学生兴趣等。

2.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Microsoft 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上海市宝山区高级中学体育发展现状

3.1.1 宝山区高中体育教学设施的情况调查

3.1.1.1 体育教学场地的情况调查

在对行知中学、吴淞中学、上大附中三所学校的体育教学场地调查中发现,体育教学场地主要以田径类、球类为主,教学场地充裕,给相关教学活动提供了硬件支持,教学易于开展,教学效果更趋明显(见表1)。三所学校没有专门的武术场地提供,对武术教学有一定的限制。

表1 体育教学场地

3.1.1.2 体育教学器材的情况调查

三所学校中,体育器材的配备主要集中在田径、球类、体操三大项(见表2),在对于非三大项的体育器材配备较少,但行知中学对民族传统项目的器材配备较多,如旱龙舟、传统长绳(拔河用),也配备了比较流行的体育器材,如花样跳绳。

表2 体育教学器材

3.1.2 宝山区高中武术课程的开设情况调查

从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上海市宝山区武术课的开设状况为低等水平。在调查的11所高级中学只有4所学校开设了武术课,仍然有63.6%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见表3)。

表3 宝山区高中武术课程开展现状

3.2 体育教师的情况调查

3.2.1 高中体育教师的专项技能

在对三所高中体育教师的专项技能的调查中发现,比重最高的田径类专项教师占44%,其次是球类专项教师,占31%,而其他专项的老师占12%,武术类专项的教师,占13%。(见图1)现行的教育包含三要素:教育者、教育影响、学习者,而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水平、授课方式等因素对学生的授业解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名体育教师的专项技能,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体育技能学习的方向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图1 体育教师的专项技能

3.2.2 体育教师的武术技能的情况调查

3.2.2.1 体育教师的武术技能的培训情况

在对体育教师的武术技能的专业发展的调查中发现,60%体育教师接受过武术技能培训学习,40%的体育教师表示没有接受武术技能培训(见图2)。

图2 武术技能培训

3.2.2.2 体育教师武术技能的培训内容

在对体育教师武术技能的培训内容调查结果显示,体育教师选择武术培训内容主要是教材中要求的武术内容和课间开展的武术操,选择学习武术的其他内容的教师仍然很少(见图3)。体育教师学习武术是为了顺利开展武术类教学活动的,自我提升武术技能的意愿和兴趣不是很高,从侧面反映了部分老师对武术的认知水平,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对武术的情感认同不是很热烈。

图3 体育教师武术技能的培训内容

3.2.2.3 体育教师发展武术技能的途径

在对体育教师发展武术技能的途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通过同事发展武术技能,其次,通过各类武术培训班发展武术技能,通过朋友、自学、武术专业教练学习武术的途径不是主流方式(见图4)。

图4 体育教师发展武术技能的途径

3.2.3 体育教师开设武术课程教学调查

3.2.3.1 体育教师武术课的教学意愿调查

在访问宝山区行知中学、吴淞中学、上大附中老师的过程中,征询“是否愿意开设武术课”的问题,共有35位教师针对这个问题表达了看法,35%的体育教师愿意开展武术课的教学活动,11%的体育教师非常愿意开展,30%的体育教师对“是否愿意开设武术课”的意愿不置可否,持中立观望态度,看武术课的现实情况再做决定(见图5)。

图5 体育教师武术课的教学意愿

3.2.3.2 体育教师武术课教学的内容选择

根据访谈宝山区行知中学与吴淞中学老师的记录,讲解了武术包含的各种形式,包括:武术套路、散打、基本功、太极拳、太极推手等,内容选择倾向于太极拳和武术套路教学开展(见图6)。在与体育教师沟通访谈“愿意开展什么样的类型的武术课”问题时,体育教师对武术课程的内容选择有两个依据:第一,太极拳和武术套路易于开展群体项目,课堂教学效果较好。第二,对抗性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容易造成学生受伤,班级人数较多(40-60人/班),不易管理与开展。

图6 武术课教学的内容选择

3.2.4 影响学校武术课程开展的因素

武术是一种优秀的身体锻炼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哲学思考方式,具有教育、身体锻炼、娱乐、表演、攻防技击等功能;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扎根于中国大地,亲历历史兴衰变化而屹立不倒,汲取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具有健身价值、娱乐价值、教育价值、表演价值、经济价值等。人人明了武术的价值所在,但武术在学校的发展成效始终不彰。

3.2.4.1 学校对开展武术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师资缺乏现状

武术作为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组成部分,但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武术在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不是很高,当前的现状的情况下,原因有以下:第一,教育成果彰显较慢,同时教育成果不是主流认同的。武术不是一种速成的锻炼形式,与跆拳道、拳击等形式有一定区别,需要长期锻炼方能显现出效果。第二,师资缺乏,在学校体育教师中武术专业的教师比重只占到13%。因此,武术课的开展和武术课程的设置遇到了一定的问题。

3.2.4.2 武术教学方法单调

事物的发展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前进,抓住规律需要一定的方法方式。武术的教学方法过于单调,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保持学生持续学习武术的激情。武术教学方法的单调主要表现在:第一,按部就班。热身、活动关节、基本功学习、套路的学习和练习,放松调整,这样的学习流程不能满足高中生对事物的求知欲。第二,目标设置。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武术要求不高,记得动作、套路的路线,对动作的规格、劲力、节奏没有明确的教学判断和评价。

3.2.4.3 武术文化理念的执行的不完整性

武术不是一种单纯的身体锻炼形式,更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式的思维方式、行为哲理。学校武术的主要的内容是武术套路、武术操等,而这些仅仅是中国武术的一部分,学校武术传播的不系统性、不完整性决定了武术文化理念的执行的偏差、体现的差异。

3.3 学生情况的调查

3.3.1 性别因素情况调查

在统计问卷时发现,其中男生78份,比例为47%;女生88份,比例为53%(见图7)。

流坑村内布局紧凑,被“七横一竖”的8条大巷道划分,井然有序。七条横向的巷道呈东西向平行排列,自南到北依次为上巷、闯家巷、明经巷、墟上巷、贤伯巷、中巷、隆巷;“一竖”呈南北向布局,叫横巷,与“七横”从西端连接,形成主要街巷系统。小巷子穿插其中,纵横交错,星罗棋布,交通便利。各巷道为鹅软石铺地,一侧设置有麻条石覆盖的排水沟,雨水和生活污水由此沟排至龙湖,再汇入乌江下游。

图7 性别因素

3.3.2 学习兴趣情况调查

33%的学生对武术感兴趣,而22%的学生对武术课非常感兴趣;24%的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度表示一般,另外,有21%的学生对武术不感兴趣;从上分析,武术课在学校开展具有很大的学生基础,可以集中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研究(见图8)。

图8 学生对武术课程的兴趣度调查表

3.3.3 学生了解武术的途径调查

学生对武术的认识途径调查统计表(见图9),学生了解和认识武术的途径主要来源于武术影视的传播,学校教学的传播、校外培训班以及学生自主阅读书籍对武术的传播和开展也贡献一定的效用。但同时也应该发现,通过武术影视渠道了解的武术距离现实武术有一定的失真,大量特技的使用,会造成武术功能的无限放大,当与现实武术碰撞后,会形成对武术认知的极大落差,使武术爱好者和学习者对武术培训者难以建立真正的信赖,也使其心态不易接受。因此,在推广武术时,要尽力纠正和引导学生正视影视武术和现实武术的不同,确保武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见图 9)。

图9 了解武术途径

3.3.4 学生对武术的了解程度

针对学生做了关于对武术了解程度的调查表,抽样发现,对武术非常了解的学生大约占到13%,对武术了解模棱两可的学生较多,约占到30%,对武术不是很了解的学生,约占不了解的比例为38%;笔者试着分析,造成如上问题有两个原因:第一,学校与社会关于武术的宣传没有到位,导致学生对武术了解浅尝辄止。第二,武术的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教师没有深入讲解,重视实践多于理论,没有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思考性,使其自主学习和扩展。

图10 学生对武术的了解程度

3.3.5 家长对孩子在学校学习武术的认同度

图11 家长的看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学校对开展武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武术课程、武术器材、武术活动等方面分析了学校在对待武术课程的开展不够重视,高中阶段,武术虽然不是必要的体育课程之一,但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传播形式,武术的开展与推广,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有着重要意义。

4.1.2 体育教师中武术专业的教师比例有待提高

武术功底的深厚不仅需要旷日持久的苦练,更需要丰富的生活经历、经验和体会,武术不是一朝一夕速成的体育项目。因而,武术的传播需要有专业、有经历、有经验的教师去从事,提升武术教师在体育教师队伍里的比例刻不容缓。

4.1.3 教学方法单调和教学手段单调

教学方法单调,调动不了的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兴趣是一切发展的动力根源,新颖时尚的教学内容和教材对开展武术课程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身心和个性的发展特点,教学方法需要与时俱进,易于接受。

4.2 建议

4.2.1 争取上海市教育局和区教育局对开展武术课程的支持

武术不仅是一种中国特有的身体运动形式,而且内涵着悠久的传统文化,更是一种文化载体,深厚的文化积淀,不断更新的外在形式就是武术源远流长的力点和动力所在。最后,与时俱进,契合发展潮流;武术自身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同时需要搭上时代发展潮流趋势的便车。武术需要定位,成为国家文化战略发展的组成部分。

4.2.2 提高武术专业教师在体育教师中的比重,同时对非武术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

在学校开展武术课程,最重要的是配备专业的教师,在学校这块丰腴的土地上挥洒汗水,辛勤耕耘;没有园丁的精心培育,再肥沃的土地、种子也会杂草丛生。如果在每所学校都配备专业的武术教学,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实现,因而,对开展武术课程的学校教师培训,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

4.2.3 增加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促进教学内容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教学内容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对武术内容学习的难度系数进行评定。第二,武术的内容要寻找武术自身的特点与学生身体条件、年龄阶段、意志精神的评定标准的融合点。

4.2.4 加快武术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起地球”。这句话表明事物发展本身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有规律就有方法去加以引导、利用规律。关于武术的教学方法研究,有很多人发表独特的个人见解,在此不做评论,只谈一谈笔者自身的看法。方法来源于对事物的深入剖析,如庖丁解牛,只有吃透想要研究的事物,才能找到根本性的、本质的规律。总结在武术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经验和方法,加以研究并提取深入探讨加以理论化。挖掘前人史料,提倡创新。

[1]蒙 华,黄 鹤.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武术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J]. 搏击·武术科学,2008(5).

[2]王清明.试论武术课程资源与合理开发利用 [J].搏击·武术科学,2006(3).

[3]李小芳,王明伟.在学校开展全面的武术教育迫在眉睫[J].搏击·武术科学,2008(1).

[4]马岳强.对湖北省普通中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

[5]吴健俊.论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J].搏击·武术科学,2005:1.

[6]尹海立. 山东省中小学武术教育的状况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8(12).

[7]邱丕相,王国志.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体育学刊,2006(3).

[8]林育建.福建省中学武术师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0(8):111.

[9]应一帆,董 继.山西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武术运动感知研究[J]. 搏击·武术科学,2012(06).

[10]张 冬,刘 铮.中小学开展学校武术必要性及现状对策分析[J]. 内江科技,2011(03).

猜你喜欢

武术体育教师技能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武术
画唇技能轻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