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访雕刻家海趣的故乡——纪念海趣先生逝世100 周年

2014-02-06赵启明

中国钱币 2014年1期
关键词:印钞印制钞票

赵启明

今年是雕刻家海趣先生逝世100 周年。作为中国钱币雕刻的晚辈,年届古稀之年的我在儿子赵樯的陪同下于2013年7月来到位于美国佛蒙特州的多塞特小镇,这里距波士顿400 公里。海趣先生的墓就坐落在多塞特博物馆附近的山坡上。落日的余晖透过林间树木洒落在海趣先生的墓碑上,碑文甚为平凡:“LORENZO J.HATCH JULY.16.1856.FEB.1.1914.”。怀着敬仰之情,我们在墓前三鞠躬:海趣先生,中国钱币雕刻的晚辈前来拜见您,向您致敬!

1856年,海趣生于美国佛蒙特州的多塞特。父亲是个石匠,一家靠他雕刻石碑度日,不幸英年早逝。海趣是三个孩子中的老大,14 岁就去塞勒姆跟随珠宝匠学徒,一说跟钟表匠学手艺。

16 岁那年,海趣雕刻了一个乔治·华盛顿头像的铜盘。1874年夏,他的才华引起了在那里度假的美国印制局主席乔治·麦肯卡特的注目。不久,18 岁的他就在印制局里拥有了一张自己的办公桌,成为那里最小的见习生。他学徒时雕刻的佳作《鱼》,至今还存放着。

在此后的16年里,海趣生活在华盛顿。他白天努力工作,业余也不间断绘画并交游于优秀的艺术家之间,他的水彩画逐渐赢得了人们的认同。丰富的艺术生活也完全反映在他的雕刻作品中,这时期最值得一提的作品即《第一建筑》。1888年,海趣在芝加哥的西方印钞公司工作时雕刻的印第安酋长头像为人熟知,在被称为“金融里的艺术”的凹版雕刻技术中,这幅人像的设计和雕刻被永远收录在美国印钞公司出版的“经典系列”限量版的书中(如图)。

1889年起,海趣来到纽约加盟国际印钞公司。同年他在那里举办了一个水彩画展。舆论预言他将“最终成为我们中最顶尖的艺术家之一”。

此后,海趣定居纽约。38 岁时,他与哈里森总统的曾孙女格蕾丝·哈里森结婚,并育有一子。

一百多年前,正值清廷统治风雨飘摇,币制混乱,旧式钞票印刷质量差,极易造假。一些主张革新的官员纷纷呼吁改革,清政府为挽救危急,效法国外先进印钞方法,统一印发钞票来控制财政,降旨批准筹建度支部印刷局。要印钞票,就须先雕刻钢版。1907年,清政府派遣官员赴美印刷局考察,同时办理购买机器和聘请雕刻技师等事宜。美国著名雕刻家海趣的刻版技艺深为清政府赏识。

1908年,海趣52 岁时,经美国财政部批准,清政府代表拜访了他,商议在北京建立钞票印制局并聘请海趣赴中国帮助筹建和培养钢版雕刻人才。起初,海趣的反应冷漠,在美国政府和清廷代表的不懈努力和诚心邀请下,他同意为中国服务六年,条件是不受任何管束,甚至连印制局的房屋也要由他主持建造。最终,清廷代表以月薪3600 美金聘请海趣前来北京。

1908年11月,海趣带着家人和印钞工厂所需的所有机器和设备前往中国,开始了六年时间尽心竭力的工作。当年他们全家就居住在印制局东侧四合院里,地处今北京广安门内。

海趣在印制局内任职技师长。当务之急,是要他设计并雕刻大清银行兑换券,俗称大清钞票。票面须有摄政王载沣的胸像。为了使绘画及雕刻逼真,海趣提出要亲眼瞧一瞧这位王爷并特意做了身朝廷召见官员时穿的中国服装。一见面,两人谈笑自如,其实海趣在时刻观察着载沣的神情和容貌特征。回到印制局,海趣显得非常兴奋,一心想把载沣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经过数月的耕耘,海趣运用精练的点线以及富有节奏的排线布点,把载沣肖像雕刻得神采奕奕,并加刻了龙海图及农耕风景。

1909年秋,印制局从各地招募了一批青年,由海趣进行培训,为中国培养印制雕刻人才。海趣向年轻人提出,欲要刻得好,须先画得好,遂先教他们画素描和油画。平时,海趣常带他们外出写生。与青年人在一起,他觉得自己也年轻了,常常回想起在华盛顿郊外画画的情景。

两年多的习画课程结束后,海趣要求学生们每人交素描及油画各三幅。对学生们的成绩他均表示满意,随后才带领学生们转入雕刻技艺的学习。海趣先让大家仿刻他的大清钞票版样,然后再雕刻自己画的素描稿,学员们的技艺进步很快。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大清钞票来不及发行就停印了。民国建立后,中国银行印制的共和纪念兑换券随着袁世凯垮台,有其头像的钞票也未能发行。

1914年,海趣得了伤风感冒,2月1日就离开了人世。没有等到所签的合同期满,没有等到他期盼的仿照美京国立印刷局建造的主楼竣工,尤其没有等到由他亲手培养的青年人的处女作“殖边银行兑换券”于年底发行,就永远地离开了。

据陪同我们参观的佛特蒙博物馆馆长介绍,海趣在北京逝世后,当时的中国政府派了两名官员来此参加葬礼;海趣先生的墓就在他母亲的墓旁,母亲早他一年离世。海趣在赴北京之前曾多次为母亲画肖像,将赤子之心融入画中,足见母子情深。

踏访海趣故里的同时我们还参观了不少博物馆、美术馆和印钞造币厂。海趣先生故乡的佛蒙特博物馆就是其一,博物馆的底楼陈列着佛蒙特镇历史沿革的地形图、出土文物和各种图片资料,楼上展示的是海趣先生历年来雕刻的钞票以及用于其它人像风景,墙上悬挂着他运用油画、水粉、素描和速写诸多艺术形式的作品。馆长捧来一大堆早先准备好的有关海趣先生的资料排放在长桌逐一介绍,无论是方寸大小的镌品,还是纸色泛黄的家书;无论是当年媒体的报道,还是逸笔草草的画稿,都在细说着这位钞票钢版雕刻家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

值得欣慰的是,海趣先生逝世的第二年,在农商部国贸展览会上,由他培养的年轻人创作的油画有五人获奖。他们的钢版雕刻作品还在巴拿马赛会上展览并获巴拿马奖状。当时的财政部特为此颁发了名誉优等奖章一枚。获奖者中就有海趣的弟子吴锦棠,其子吴彭越继承父业,为新中国印钞事业贡献卓著,由他雕刻的第三套人民币伍元券炼钢工人图案在国际钞票雕版评比中,被评为“世界纸币精品”,还获得中国印刷毕昇奖之殊荣;他也为中国培养了好多钢版雕刻技艺的接班人。

寻访海趣先生的故乡及了解他的生平,寻访他远涉重洋致力于中国印钞的足迹,由其是受到热忱的接待甚感荣幸,既印证一百多年前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也了却我几十年来的夙愿。

猜你喜欢

印钞印制钞票
内容丰富印制精美老挂历成为收藏界新宠
FILA 明星同款矩阵式“印钞”
去世66年后,他的肖像上了钞票
浅谈美联储救市政策下我国的应对措施
假 钞
图书印制时效保障探析
尼泊尔钞票“中国造”
生命的价值
木刻刀法与印制
微缩版画的教学实施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