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信息对知觉选择中整体优先性的调控作用*

2014-02-06刘明慧

心理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局部整体效应

刘明慧 张 明 隋 洁

(1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长春 130024)

(2苏州大学心理学系,苏州 215123) (3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084)

1 引言

自我相关信息由于其具有社会学以及进化理论上的重要意义,自我加工机制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焦点之一。自从“鸡尾酒会效应”(Moray,1959)提出以来,大量相关研究证实,个体普遍反映出自我加工优势,即与他人相比,自我相关信息(例如,自我名字,自我面孔)可以被快速加工(Keenan et al.,1999;Keyes&Brady,2010;Ma&Han,2010;Sui,Zhu,& Han,2006;Tong&Nakayama,1999)。另一个方面,自我相关信息能自动吸引个体更多的注意(Arnell,Shapiro,&Sorensen,1999;Brédart,Delchambre,&Laureys,2006;Gronau,Cohen,&Ben-Shakhar,2003;Moray,1959;Pannese&Hirsch,2010;Wolford&Morrison,1980)。这种自我突显效应也表现在记忆水平上,个体对参照自我编码的信息记忆成绩好于参照他人和语义编码的信息(Cunningham,Turk,Macdonald,&Neil Macrae,2008;Rogers,Kuiper,&Kirker,1977;Symons&Johnson,1997)。另外,自我相关信息也能够调控基本感知加工,与他人加工相比,降低刺激对比度很少影响自我图形的感受性(Sui,He,&Humphreys,2012)。这种行为水平上的自我加工优势得到神经水平研究的支持,脑成像研究表明自我加工具有独特的神经基础。例如,与语义加工和他人参照评估相比,自我参照评估增强大脑内侧前额叶的活动(Craik et al.,1999;Kelley et al.,2002;Northoff et al.,2006),自我面孔加工与大脑右侧额下回和额中回密切相关等等(Sui,Chechlacz,&Humphreys,2012;Sui&Han,2007)。

Sui,Liu,Wang和 Han(2009)以及 Sui和He等人(2012)的研究发展了自我连接学习范式,让被试把中性几何图形与不同人建立联系,如三角形代表朋友,圆形代表陌生人,方形代表自我,指导语后,被试完成图形-标签匹配任务。实验结果表明个体能立即赋予中性几何图形以社会意义,对自我相关图形加工的既快又好,这种效应不受上下文和任务难度影响。并且,降低刺激对比度不干扰对自我图形的加工,低对比度条件下,对自我图形的感受性增强,表明自我信息调控基本感知加工。Sui等人(2009)的研究发现这种新建立联系的自我信息影响内源性空间注意的分配。在线索靶子范式中,和朋友相关信息比较,在早期感知阶段自我相关信息能够更吸引注意;在后期加工阶段,自我相关线索更加有效地转移注意。这种自我连接学习范式排除了以往自我研究中的刺激熟悉性效应,如个体对自我面孔和名字等信息更熟悉。脑成像研究结果证明有独特的神经网络支持自我图形-标签连接学习,与他人图形连接相比,自我图形-标签匹配刺激增强大脑内侧前额叶和左侧后部颞上回的神经活动强度,并且内侧前额叶到左侧后部颞上回的联接强度可以预测个体自我图形加工优势强度(Sui,Rotshtein,&Humphreys,2013)。

尽管已有大量研究支持自我相关信息影响基本认知加工的各个阶段,但目前为止,自我相关信息对知觉选择过程的影响仍然还不清楚。已有研究表明,在集中注意条件下,自我名字或者自我面孔作为分心物时仍然能够被选择进而得到加工(Brédart et al.,2006;Moray,1959;Wolford&Morrison,1980)。而在分散注意条件下,如当注意分散在不同空间位置时,例如视觉选择任务中,自我面孔或者自我名字作为目标可以迅速被选择、识别,但是作为分心物时是否被迅速排除尚存在争论(Devue,van der Stigchel,Brédart,&Theeuwes,2009;Harris,Pashler,&Coburn,2004;Tong&Nakayama,1999)。以上研究都是将注意集中于同一空间位置或者同一维度,自我相关信息可以对当前进行的活动产生影响。然而在另一个关于所有权的研究发现,当注意分散到两个任务时自我优势效应消失了(Turk et al.,2013)。

以往自我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比较加工自我信息与加工他人信息的差异。这里,我们采用自我连接学习范式(Sui,He,et al.,2012),不仅比较自我信息和他人信息加工的差异,还比较自我信息在视觉选择中作为分心物和反应目标的差异。通过采用复合图形(局部小图形组成整体大图形),让被试选择性地对整体或局部图形进行反应,而忽略另一维度信息(局部或整体),比较自我相关信息作为分心物和反应目标的差异进而研究社会信息对视觉选择的调控作用。

人们对视觉信息的选择普遍存在一种“整体优先”的现象。Navon(1977)整体-局部图形判断的范式证明了:在知觉组织过程中整体信息优先受到加工。以复合字母(小字母组合成大字母)作为判断目标,以往研究一致地发现人们对小字母的反应慢于对大字母的反应,反映了人们对于输入的视觉信息加工倾向于优先加工整体的特点,被称为整体优先效应。本研究中,我们将采用自我连接学习范式,以复合图形作为实验刺激,并结合集中注意和分散注意两种任务来考察自我相关信息对视觉选择的影响,尤其关注自我信息作为分心物维度时对目标维度信息的干扰作用,即自我相关信息能否干扰整体优先效应。被试首先完成图形-标签学习任务,然后完成整体-局部图形判断任务。在集中注意条件下,整体-局部图形判断任务只需要注意预先告知的目标出现水平(整体或者局部),而忽略另外一个水平;在分散注意条件下,整体-局部图形判断任务需要被试同时注意整体和局部两个水平,反应目标随机出现在两种水平上(Corbetta,Miezin,Dobmeyer,Shulman,&Petersen,1991;Fink et al.,1996;Heinze,Hinrichs,Scholz,Burchert,&Mangun,1998;Yovel,Yovel,&Levy,2001)。实验一,作为本研究的控制实验,社会突显信息(自我/朋友)作为反应目标,复制经典的整体优先效应。实验二,考察在分散注意条件下,测量社会突显信息(自我/朋友)作为分心物对目标非突显社会信息(陌生人)的干扰作用,评估社会突显分心物能否干扰整体优先效应。实验三,采用集中注意任务,整合自我/朋友图形作为目标或作为分心物这两种不同条件在同一个实验中,评估自我相关信息作为分心物对整体优先效应的干扰,检验社会突显信息对注意选择调控的一致性(分散注意水平和集中注意水平)。

2 实验一:整体/局部任务的控制实验-社会突显信息作为反应目标

2.1 方法

2.1.1 被试

来自某大学的24名同学参加了此实验,男8名,女16名,年龄在19~26岁(

M

=21.75±1.65)。所有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且均为右利手。全部被试都是志愿参加,实验结束后得到相应的报酬。

2.1.2 实验材料

实验分成两个部分:图形-标签连接任务和整体-局部判断任务。

在图形-标签连接任务中,呈现的图形包括正方形,圆形和六边形,分别与自我,朋友和生人建立联系,图形与人的连接组合在被试间平衡。图形的视角为3.14°×3.14°,汉字选项的宽为9°高为1°。图形与汉字同时呈现,中心距离屏幕中央均为3°。

在整体-局部判断任务中,复合图形是由18~20个小图形组成的大图形。小图形的视角为0.9°×0.9°,大图形的视角为7°×7°。组合刺激随机呈现在屏幕上方和下方,组合刺激的中心距屏幕中心4.7°。中央注视点为0.58°×0.58°的加号。为避免相同的社会意义图形出现在不同水平,实验采用大小图形不相同的组合方式—— 整体与局部图形不一致。即刺激图形分别由自我(或朋友)联系的图形与生人联系的图形组合。

实验采用21寸纯平电脑显示器,屏幕分辨率为1024×768,刷新率为100 Hz。实验程序采用心理学专业软件E-prime 2.0编制并收集数据。

2.1.3 实验流程

每个被试进行单独测试,眼睛距离屏幕80 cm。

实验由两阶段组成。首先让被试想象自己、自己的一个同性别的好朋友和一个陌生人分别代表不同几何图形,然后完成图形-标签匹配任务。每个trial中首先刺激屏呈现1000 ms:屏幕上方呈现一个几何图形,下方呈现“你”、“朋友”、 “生人”3个选项,3个选项的位置是随机出现的。被试任务是判断哪个标签(左边,中间,右边)与图形匹配,并按对应选项位置的反应键(键盘上的b,n,m三个按键)。随后刺激屏被2000 ms的反应窗口代替。被试反应后出现500 ms的反馈信息。6次练习后,被试开始正式实验,每个实验条件分别连续6次正确反应后程序自动结束。

被试完成图形-标签连接任务后进行整体-局部判断任务,这个任务中,没有标签,只有图形。首先屏幕中央出现一个白色加号作为注视点呈现500 ms,随后包含复合图形刺激随机呈现在屏幕的上方或下方150 ms,之后再次出现950 ms的注视点。被试的任务是判断复合刺激包含自我图形还是朋友图形,目标图形随机出现在整体和局部两个水平。被试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按“n”或“m”键做出反应。按键与判断目标在被试间平衡(见图1)。正式实验之前被试先完成8个试次的练习,正式实验包括192个试次。

在分散注意任务中,被试要将注意分散在两个水平之间,并且对可能出现的两个目标之一进行判断,因此实验为2×2被试内设计,自变量分别是:社会相关性作为反应目标(自我vs.朋友)×注意水平(注意整体vs.注意局部)。在这里社会相关性指的是社会相关信息,也就是图形携带的社会信息——自我或朋友;注意水平指的是目标出现的水平,也是被试注意的维度。

2.2 实验结果

24名被试的正确率均很高,平均正确率为0.94,标准差为0.05。对正确率进行2(反应目标:自我vs.朋友)×2(注意水平:整体vs.局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反应目标主效应、注意水平的主效应以及交互作用不显著,

p

s>0.05。对反应时数据进行2(反应目标:自我vs.朋友)×2(注意水平:注意整体vs.注意局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注意水平的主效应显著

F

(1,23)=16.83,

p

<0.001,目标出现在整体水平判断的速度明显快于局部水平的判断。反应目标主效应以及反应目标与注意水平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F

s<1。这些结果表明,个体对整体目标的反应比局部目标迅速,这种效应既发生在自我连接的图形上(

p

=0.011),也发生在朋友连接的图形上(

p

=0.038),复制了以往经典的整体-局部研究结果(Navon,1977)(见图2)。

图1 实验刺激和整体-局部任务流程图,三个实验的区别主要反应在提示语上。实验一和二为分散注意任务,反应目标随机出现在整体或局部位置上。实验三为集中注意任务,任务前告知反应目标出现的位置(整体或局部位置上)。

图2 实验一分散注意条件下,社会相关信息作为反应目标(朋友vs.自我)时在不同注意水平(注意整体vs.注意局部)的平均反应时成绩,误差线为标准误结果。

实验一中,自我图形(或朋友图形)分别作为反应目标时(陌生人图形为分心物),整体图形的反应快于局部图形的反应。实验二中,我们将社会信息维度作为分心物而不是反应目标,考察当自我相关图形作为干扰信息能否干扰整体优先性效应。

3 实验二:社会突显信息干扰整体优先性效应分散注意任务(Divided Attention Task,DAT)

3.1 方法

3.1.1 被试

来自某大学的20名同学参加了此实验,男6名,女14名,年龄在19~30岁(

M

=23.10±0.80)。所有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且均为右利手。全部被试都是志愿参加,实验结束后得到相应的报酬。

3.1.2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和实验一相同。

3.1.3 实验流程

每个被试进行单独测试,眼睛距离屏幕80 cm。

图形-标签学习任务与实验一相同。

整体-局部图形判断任务流程与实验一相同,不同之处:被试的任务是忽略自我或朋友图形,判断陌生人图形出现在整体还是局部位置。按键与判断目标在被试间平衡。进行正式实验前被试完成8个试次的练习,正式实验包括192个试次。

在这个分散注意实验中,自变量分别是:社会相关性作为分心物(自我vs.朋友)×注意水平(注意整体vs.注意局部)。

3.2 实验结果

20名被试的正确率均很高,平均正确率为0.92,标准差为0.06。对正确率进行2(分心物:自我vs.朋友)×2(注意水平:注意整体vs.注意局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分心物、注意水平主效应以及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F

s<2.07,

p

s>0.167。反应时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分心物和注意水平的主效应均不显著,

F

s<3.52,

p

s>0.076。社会相关与注意水平的交互作用表现出显著的趋势,

F

(1,23)=4.06,

p

=0.058。对不同社会信息作为分心物进行整体优先效应的检验。结果发现,当对代表自我和陌生人组成的复合图形判断时,整体优先效应消失了,

t

(19)=0.76,

p

=0.455(见图3);相对地,朋友和陌生人的复合图形判断任务仍然显示稳定的整体优先效应,

t

(19)=2.78,

p

=0.012。

图3 实验二分散注意条件下,社会相关信息作为分心物(朋友vs.自我)时在不同注意水平(注意整体vs.注意局部)的平均反应时成绩,误差线为标准误结果。

实验二的结果表明,自我(或朋友)图形作为分心物,陌生人图形作为反应目标时,自我图形(社会突显信息)干扰对目标(陌生人图形)反应,导致整体优先性效应消失,而朋友图形并不干扰对目标(陌生人图形)的反应,整体优先性效应依然存在,与实验一中朋友作为反应目标结果类似。整合实验一和二的结果,表明朋友图形无论作为反应目标还是分心物均一致地产生整体优先性效应,反应了朋友图形并不调控视觉选择;相反地,自我图形则调控视觉选择—— 作为目标和分心物导致不同的成绩。实验三通过在同一实验中整合两类视觉选择(反应目标vs.分心物),并且为排除空间注意(实验一和二:被试分配注意在整体和局部两个维度)的影响,采用集中注意范式,研究自我图形(社会突显信息)对视觉选择的调控作用。

4 实验三:社会突显信息干扰整体优先性效应集中注意任务(Focused Attention Task,FAT)

4.1 方法

4.1.1 被试

来自某大学的24名同学参加了此实验(男生7名,女生17名),平均年龄18~27岁(

M

=22.46±0.59)。所有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且均为右利手。全部被试都是志愿参加,实验结束后得到相应的报酬。

4.1.2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与实验一、二相同

4.1.3 实验流程

每个被试进行单独测试,眼睛距离屏幕80 cm。

图形-标签学习任务与实验一和二相同。

复合图形判断任务的实验采用block设计,其中在自我-陌生人图形判断中,只会出现代表自己的图形和代表陌生人的图形组合;在朋友-陌生人图形判断中,只会出现代表朋友的图形和代表陌生人的图形组合。被试完成整体/局部判断任务,整体或局部判断任务也采用block设计。每个block前,提示被试任务类型—— 判断局部图形(局部任务)或判断整体图形(整体任务),提示被试本组只需注意整体或是局部水平(见图1)。每个trail以屏幕中央出现的500 ms白色注视点开始,随后复合图形呈现在屏幕的上方或下方150 ms,之后再次出现950 ms的反应屏。整体任务指的是对组合图形的大图形进行分类,辨别是自我还是生人或者朋友还是陌生人;局部任务指的是对组合图形的小图形进行分类。提示语结束后,被试均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反应,按键与判断目标在被试间平衡。正式实验前被试完成包含16个试次的练习,正式实验包括384个试次。

实验为2×2×2被试内设计,自变量分别是:社会相关性(自我/陌生人vs.朋友/陌生人)、突显水平(整体突显vs.局部突显)和注意水平(注意整体vs.注意局部)。社会相关性指的是自我-陌生人任务和朋友-陌生人任务。突显水平指自我或朋友图形作为社会突显信息(相对于陌生人图形)出现在整体还是局部位置上。注意水平指的是每组实验前预先告知被试注意的水平,只注意复合图形的整体或者局部。在只注意整体的任务中,自我或者朋友的图形出现在整体水平,那么它们就作为判断目标;如果自我或者朋友的图形出现在局部水平,那么它就作为分心物出现。

如果社会突显信息(自我图形)能调控整体优先性效应,这种效应不仅发生在分散注意任务中(实验二),也能发生在集中注意任务中,我们假设在局部判断任务中,当自我图形作为整体水平分心物时导致对局部陌生人图形反应变慢,而在整体判断任务中,当自我图形作为局部水平分心物时导致对整体陌生人图形反应变慢。而这种效应不发生在朋友-陌生人复合图形中。

4.2 实验结果

24名被试的正确率均很高,平均正确率为0.93,标准差为0.06。

正确率的结果显示社会相关性的主效应显著,

F

(1,23)=28.24,

p

<0.001,表明对自我相关图形判断的正确率高于含有朋友相关图形。其他主效应以及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F

s<1.92,

p

>0.180。对反应时数据进行2(社会相关性:自我vs.朋友)×2(突显水平:整体突显vs.局部突显)×2(注意水平:注意整体vs.注意局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注意水平的主效应显著

F

(1,23)=28.24,

p

<0.001,对整体水平判断的速度明显快于对局部水平的判断。突显水平和注意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

F

(1,23)=7.43,

p

=0.012,尤其是社会相关性、突显水平类型和注意水平三者的交互作用显著

F

(1,23)=22.45,

p

<0.001(见图4).为了比较不同程度的社会信息对视觉选择的影响,分别对自我和朋友两种任务进行突显水平和注意水平2×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当被试对自我-陌生人复合图形进行判断时,突显水平和注意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

F

(1,23)=17.78,

p

<0.001。事后检验发现,对整体水平进行判断时,自我相关图形出现在局部作为分心物时的反应速度慢于自我相关图形出现在整体作为目标的反应速度,

t

(23)=2.96,

p

=0.007;而在局部任务中,当自我相关图形出现在整体作为分心物时的反应速度慢于自我相关图形出现在局部作为目标的反应速度,

t

(23)=2.51,

p

=0.020。相对地,在朋友-陌生人任务中,只有注意水平的主效应显著,

F

(1,23)=23.74,

p

<0.001,注意整体时的反应时间小于注意局部时的反应时间,反映了视觉选择中的整体优先性效应,与实验一和二的结果类似,朋友信息没有调控视觉选择。以上结果表明,在对复合刺激判断时,自我信息(突显刺激)作为分心物,干扰对目标(非突显刺激)的反应,这种效应一致地发生在整体和局部任务上,即调控经典地整体优先性效应(Navon,1977)。

图4 实验三集中注意条件下,社会相关性(朋友vs.自我)、突显水平(整体突显vs.局部突显)和注意水平(注意整体vs.注意局部)变量的平均反应时成绩,误差线为标准误结果。

5 讨论

研究整合自我连接学习法和整体-局部判断任务,通过三个实验考察在不同的注意水平下,自我相关信息(社会突显信息)对视觉选择的调控作用。(1)实验一复制视觉选择中的经典整体优先效应,对复合刺激进行反应时,个体对整体水平目标的反应比对局部水平目标的反应迅速;(2)自我相关图形(社会突显信息)出现在分心物水平,导致对非突显的目标反应速度变慢,干扰视觉选择的整体优先效应出现;(3)这种干扰效应一致地表现在分散注意(实验二)和集中注意(实验三)水平上;(4)朋友相关图形并不调控视觉选择。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个体-简单几何图形连接的方法研究高级社会信息对认知加工的影响是有效的,与前人研究一致(Sui,Chechlacz,et al.,2012;Sui,Liu,Wang,&Han,2009;Sui et al.,2013)。通过社会学习任务,简单图形与社会信息形成暂时性的联接,使得图形携带社会信息。这一研究范式把高级社会认知问题研究转换到基本图形感知任务中来,克服了以往社会认知研究中的刺激熟悉性和复杂性问题。与之前关于自我-图形连接的研究不同,这两项研究中,被试完成图形-标签匹配任务,图形与标签同时存在,考察被试如何学会新的社会信息(Sui et al.,2009;Sui et al.,2012)。本研究考察被试在完成图形-标签连接后,社会突显信息(自我信息)对视觉选择的调控作用。由于视觉选择是个体进行图像识别、注意分配及记忆存储等高级加工过程的基础,本研究发现自我相关信息调控基本的视觉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前人研究中一致发现的自我加工优势效应——作为目标反应迅速而准确(Keenan et al.,1999;Keyes&Brady,2010;Ma&Han,2010;Sui et al.,2006;Tong&Nakayama,1999),作为分心物可以吸引注意(Arnell et al.,1999;Brédart et al.,2006;Gronau et al.,2003;Moray,1959;Pannese&Hirsch,2010;Wolford&Morrison,1980)。

对比分散注意任务下两个实验的结果发现,当自我或朋友相关图形作为目标时,均表现出整体优先效应,自我和朋友条件没有差异(实验一),这一结果反映了非社会突显信息(陌生人图形)对自我和朋友加工产生一致地干扰效应。而当自我或朋友图形作为分心物时,社会突显信息(自我或朋友图形)对整体优先效应的干扰程度存在差异(实验二)。当自我图形出现在分心物维度上干扰对目标维度陌生人图形的反应,说明自我相关信息能够打破整体优先效应这一规律,而朋友的图形并未干扰整体优先效应。

通过比较分散注意(实验二)和集中注意(实验三)两个任务发现,在不同注意水平,自我信息一致地影响视觉选择。在分散注意任务中,自我相关信息打破了整体优先效应,自我图形作为分心物时,对整体的判断并未明显快于局部。在集中注意任务中,自我相关信息调控视觉选择,通过在目标与分心物两个维度上的协同作用产生影响(交互作用,见图3),在整体任务上,被试对局部自我信息的刺激反应慢于对整体自我信息的刺激的反应;在局部任务上,被试对整体自我信息的刺激反应慢于对局部自我信息的刺激的反应。

自我信息对分散注意和集中注意的不同程度的调控结果符合前人的研究。已有研究发现,与集中注意任务相比,分散注意任务中整体与局部两水平间的加工干扰更大。集中注意任务,对整体和局部水平加工的差异存在于P1这样的早期成分,反映了空间注意定向——只选择特定的空间频率进行加工。而分散注意任务中,整体局部加工的差异反映在双侧半球的N2上,说明在分散注意涉及到相对高级的加工过程。当注意分散在两个水平之间,被试不能优先选择一个特殊的空间频率范围,因此,必须对刺激范围完全加工。当两水平的刺激均得到完全加工,整体对局部的干扰必然增大(Heinze et al.,1998)。根据整体/局部加工的整合理论,集中注意条件下,刺激的加工始于早期的视觉表征,当整体水平与局部水平的刺激不相同时发生反应冲突,为了解决这一冲突,通过将目标捆绑到它相应的水平上(整体或局部),例如,通过建立一个更复杂的表征,将刺激和它相应的水平捆绑在一起,然而左右半球之间的差异反映了特征捆绑能力上的差异。分散注意中两个水平之间的干扰大于集中注意(Hübner,Volberg,&Studer,2007)。

另外,自我信息对知觉选择中整体优先效应的调控作用,证明了高级水平的社会因素能调控基本视觉选择,这种调控方式与感知信息类似(Mevorach,Hodsoll,Allen,Shalev,&Humphreys,2010;Mevorach,Humphreys,&Shalev,2006)。前人研究采用集中注意范式,利用Navon的组合字母图形,但是将一半的字母进行颜色处理,使得图形的局部易辨认(突出)整体模糊;另一半的字母改变它的空间频率,使得整体突出,局部模糊。这两类刺激分别称为局部突出和整体突出。而在对整体突出的刺激进行整体判断的时候目标就更突出,进行部分判断的时候目标就更不突出;同样对部分突出的刺激进行部分判断的时候目标就更突出,进行整体判断的时候目标就更不突出。结果发现感知突显刺激干扰当前任务的完成,打破视觉选择中的整体优先性(Mevorach et al.,2010;Mevorach et al.,2006)。本研究采用社会连接范式,发现自我信息对视觉选择的作用模式与感知突显信息类似,并且不受注意分配影响。

综上所述,研究通过采用分散注意和集中注意两种不同的任务,调控不同的注意水平,考察自我相关信息对视觉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我相关信息作为社会突显信息干扰对非社会突显信息(陌生人图形)的反应,这种效应既发生在整体任务中也发生在局部任务中,并且不受注意分配影响,并且这一调控方式与感知信息类似。视觉选择是图像识别和再认等高级认知加工过程的基础,与前人研究不同,本研究从高级认知加工维度考察社会突显信息对基本感知加工的影响,不仅为视觉选择理论提供社会认知水平的证据,同时,采用快速自我图形连接学习法也为自我相加工的优势现象提供了一个较为基础的解释方向。

Arnell,K.M.,Shapiro,K.L.,&Sorensen,R.E.(1999).Reduced repetition blindness for one's own name.

Visual Cognition,6

(6),609–635.Brédart,S.,Delchambre,M.,&Laureys,S.(2006).Short article one's own face is hard to ignor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59

(1),46–52.Corbetta,M.,Miezin,F.M.,Dobmeyer,S.,Shulman,G.L.,&Petersen,S.E.(1991).Selective and divided attention during visual discriminations of shape,color,and speed:functional anatomy by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11

(8),2383–2402.Craik,F.I.,Moroz,T.M.,Moscovitch,M.,Stuss,D.T.,Winocur,G.,Tulving,E.,&Kapur,S.(1999).In search of the self: A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tudy.

Psychological Science,10

(1),26–34.Cunningham,S.J.,Turk,D.J.,Macdonald,L.M.,&Neil Macrae,C.(2008).Yours or mine?Ownership and memory.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17

(1),312–318.Devue,C.,van der Stigchel,S.,Brédart,S.,&Theeuwes,J.(2009).You do not find your own face faster;you just look at it longer.

Cognition,111

(1),114–122.Fink,G.R.,Halligan,P.W.,Marshall,J.C.,Frith,C.D.,Frackowiak,R.S.J.,&Dolan,R.J.(1996).Where in the brain does visual attention select the forest and the trees?

Nature,382

(6592),626–628.Gronau, N.,Cohen,A.,& Ben-Shakhar,G. (2003).Dissociations of personally significant and task-relevant distractor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focus of attention:a combined behavioral and psychophysiological stud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32

(4),512–529.Hübner,R.,Volberg,G.,&Studer,T.(2007).Hemispheric differences for global/local processing in divided attention tasks: Further evidence for the integration theory.

Perception,&Psychophysics,69

(3),413–421.Harris,C.R.,Pashler,H.E.,&Coburn,P.(2004).Moray revisited:High-priority affective stimuli and visual search.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Section A,57

(1),1–31.Heinze,H.J.,Hinrichs,H.,Scholz,M.,Burchert,W.,&Mangun,G.R.(1998).Neural mechanisms of global and local processing:A combined PET and ERP study.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10

(4),485–498.Keenan,J.P.,McCutcheon,B.,Freund,S.,Gallup,G.G.,Sanders,G.,& Pascual-Leone,A.(1999).Lefthand advantage in a self-face recognition task.

Neuropsychologia,37

(12),1421–1425.Kelley,W.M.,Macrae,C.N.,Wyland,C.L.,Caglar,S.,Inati,S.,& Heatherton,T.F.(2002).Finding the self?An event-related fMRI study.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14

(5),785–794.Keyes,H.,& Brady,N.(2010).Self-face recogni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bilateral gain” and by faster,more accurate performance which persists when faces are inverted.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63

(5),840–847.Ma,Y.,&Han,S.(2010).Why we respond faster to the self than to others?An implicit positive association theory of self-advantage during implicit face recogni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36

(3),619–633.Mevorach,C.,Hodsoll,J.,Allen,H.,Shalev,L.,&Humphreys,G.(2010).Ignoring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a neural circuit to downregulate salienc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30

(17),6072–6079.Mevorach,C.,Humphreys,G.W.,&Shalev,L.(2006).Opposite biases in salience-based selection for the left and right posterior parietal cortex.

Nature Neuroscience,9

(6),740–742.Moray,N.(1959).Attention in dichotic listening:Affective cues and the influence of instructions.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1

(1),56–60.Navon,D.(1977).Forest before trees:The precedence of global features in visual perception.

Cognitive Psychology,9

(3),353–383.Northoff,G.,Heinzel,A.,de Greck,M.,Bermpohl,F.,Dobrowolny,H.,&Panksepp,J.(2006).Self-referential processing in ourbrain—a meta-analysis ofimaging studies on the self.

Neuroimage,31

(1),440–457.Pannese,A.,&Hirsch,J.(2010).Self-specific priming effect.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19

(4),962–968.Rogers,T.B.,Kuiper,N.A.,& Kirker,W.S.(1977).Self-reference and the encoding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JournalofPersonalityand

SocialPsychology,35

(9),677–688.Sui,J.,Chechlacz,M.,&Humphreys,G.W.(2012).Dividing the self:Distinctneuralsubstratesoftask-based and automatic self-prioritization after brain damage.

Cognition,122

(2),150–162.Sui,J.,&Han,S.(2007).Self-construal priming modulates neural substrates of self-awareness.

Psychological Science,18

(10),861–866.Sui,J.,He,X.,&Humphreys,G.W.(2012).Perceptual effects of social salience:Evidence from self-prioritization effects on perceptual match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38

(5),1105–1117.Sui,J.,Liu,C.H.,Wang,L.,&Han,S.(2009).Attentional orientation induced by temporarily established self-referential cue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62

(5),844–849.Sui,J.,Rotshtein,P.,&Humphreys,G.W.(2013).Coupling social attention to the self forms a network for personal significan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the

United

States

ofAmerica,110

(19),7607–7612.Sui,J.,Zhu,Y.,&Han,S.(2006).Self-face recognition in attended and unattended conditions:An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 study.

NeuroReport,17

(4),423–427.Symons,C.S.,&Johnson,B.T.(1997).The self-reference effect in memory: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121

(3),371–394.Tong,F.,&Nakayama,K.(1999).Robust representations for faces: evidence from visual search.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25

(4),1016–1035.Turk, D. J., Brady-van den Bos, M., Collard, P.,Gillespie-Smith,K.,Conway,M.A.,&Cunningham,S.J.(2013).Divided attention selectively impairs memory for self-relevant information.

Memory&

Cognition,41

(4),503–510.Wolford,G.,&Morrison,F.(1980).Processing of unattended visual information.

Memory&Cognition,8

(6),521–527.Yovel,G.,Yovel,I.,& Levy,J.(2001).Hemispheric asymmetries for global and local visual perception:Effects of stimulus and task facto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27

(6),1369–1385.

猜你喜欢

局部整体效应
日常的神性:局部(随笔)
画与理
凡·高《夜晚露天咖啡座》局部[荷兰]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丁学军作品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
如何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