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口腔专项实践技能培训课程标准化病人的选拔及培训
2014-02-05曹婷婷刘伟伟
刘 博 王 妍 曹婷婷 步 捷 刘伟伟
(1济宁医学院口腔医学系;2济宁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济宁 272067)
标准化病人( standard patient,SP) ,也称模拟病人(simulate patients),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够准确表现病人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正常人或病人,主要用于医学生和医师的培训与考核[1]。SP最早由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3年提出,目前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SP在医学教学、评估、技能培训及医师执业考试中已得到广泛应用[2]。我国医学院校SP的培训和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培训体系尚不健全,培训标准仍不统一,培训质量有待提高[3-4]。我校自开设口腔专项实践技能培训课程以来,不断探索SP在教学和培训中的应用,现就我校口腔专项实践技能培训课程中SP的选拔及培训情况,报道如下。
1 标准化病人的选拔
国外选拔SP主要通过自我宣传、广告、宣传单等形式,我国一些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单位则主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进行宣传和选拔。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在口腔专业高年级学生中进行SP的选拔和培训,该方法具有来源充足、培训成本较低、队伍质量较高等优点。选拔的SP要求具备以下素质[5]:1)SP的主要工作是扮演真实病人,这就要求他们熟悉病人的角色,在模拟环境下能表现病人的反应,尤其是病人的言谈、表情、举止等;2)SP应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在与检查者交流时能表现出病人的特点,检查和交流后能准确回忆检查者的表现,并记录下来,同时应能保证每次的表现都必须相同,重复性好;3)SP能适应检查者的触摸和检查,并对检查者及时给予回馈信息;4)SP具有守时、耐心、可靠等素质。
2 标准化病人的培训
2.1 SP培训教师团队的组建
按照专业化、多元化、合理化的原则搭建SP培训教师队伍,从专业教师和临床医生中遴选培训教师,注意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和学缘的合理性,同时吸收部分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学教师、语言文学教师参与进来,组建多元化的培训教师队伍,为SP的培训打造良好基础。
2.2 SP的培训
我校选拔的SP均需经过3个月的系统化、标准化培训,并且应达到以下要求[6]:1)被检者:要求SP能熟练掌握所扮演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能以近似真实病人的反应表演出来,同时要求SP了解该疾病的基本病因及发病机制情况。2)评估者:要求SP在提供病史和体格检查者的基础上,还能对学生或医师在检查过程中的医德医风、医患沟通等做出正确的评价。3)指导者:即除了上述两项要求外,SP还应该知道学生或医师的问诊是否全面、检查内容是否正确、检查手法是否规范、辅助检查是否恰当、诊断结果是否准确等,能够适时纠正学生或医师不足之处,并提出正确的建议和指导。根据SP的3种角色,我们分3个层次分别对SP进行培训。
2.2.1作为被检者的培训 1)对SP进行基本要求和职业道德培训。要求SP在培训和工作中必须做到守时、忠于角色、反馈准确、保持中立等基本要求,尤其是不得擅自增添、删减、修改病例脚本和社会经历,有疑问应及时告知培训教师。2)专业知识培训。由于我们选择的SP均为专业学生,他们对相关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转归、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认知,因此在该项培训中重点应放在对病例的理解和培训上。培训教师应详细讲解病例脚本,要求SP牢固记忆脚本中每条重要信息,并针对某些症状和体征进行反复培训,最终使SP能准确、恰当、个性化展现出病人的症状和体征。下面以急性牙髓炎为例说明培训的方法(见表1)。在该病例中主诉和病史需要SP准确记忆,并且要用生活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如问“您哪里不舒服?”时,SP可回答“医生,我的牙疼得受不了”,同时可用手触摸左颊部并做痛苦状,以示牙痛部位和性质,切忌用术语回答或直接背诵病例脚本。病史的询问注意避免出现检查者尚未提问,SP已说出相应信息,应做到有问会答。体格检查是SP培训的重点,为了保证检查顺利进行下去,我们要求检查者提前告知SP进行的检查项目(如触诊、叩诊、探诊、松动度、冷热诊等)和检查的牙位,有些病例甚至需要具体到牙面,如本例中SP的36牙齿为正常牙,并无龋洞,SP可以提前告诉检查者“大夫,我的下面这颗牙齿上面有个黑洞,一塞进去食物就痛得厉害”并同时用手指向36牙齿,当检查者检查到36时应告诉SP“我现在要用探针检查你左侧下面这个有黑洞牙齿的咬合面”,这时SP应配合探诊做出疼痛表现。体格检查中,症状的表达有很多技巧,也是SP培训的重点和难点。
表1 急性牙髓炎病例脚本(初稿)
此外,选择临床真实病例,让SP亲自与患者交流沟通,实地观察患者真实反应,加深SP对疾病发生后的言语、表情、体位、意识、反应等的认知,增进SP 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症状表现、体征反应及发病过程的理解。经过培训,SP还可根据自己对所扮演疾病的认识,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修订完善病例脚本,经相关专家审定,最终形成适合个体、特征明显的病例脚本。
2.2.2作为评估者的培训 SP作为评估者较检查者具有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求SP关注检查者在整个问诊和检查中的表现,做出准确评估并完成一系列评价量表[7-8]。培训教师应针对评价量表中的项目,逐一向SP进行详细讲解并演示。
2.2.3作为指导者的培训 SP作为指导者,即“教师”的角色是培训的最高层次,由于我们选拔的SP均为口腔专业学生,具有口腔医学知识背景,在经过基本要求、专业理论、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后,对病例脚本能达到比较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检查者问诊中信息的遗漏、检查手法不准确、不规范的地方,能够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3 标准化病人的优势及不足
我校自开设口腔专项实践技能培训课程以来,不断探索和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9],发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将SP应用于该课程的相关培训项目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如下:1)引入SP为学生提供标准化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训练,较以往说教的培训方式相比,更加直观、形象、准确,大大提高了学生临床问诊和操作能力,尤其对学生临床思维、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有很大帮助。2)每个学生都将面对同样的SP和问题,有助于提高培训和评估的准确性。3)SP的应用减少了由于临床带教造成的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避免了医学教育和评估中涉及的道德伦理问题。4)培训经费投入较少,培训周期明显缩短。
应用于培训的SP主要为高年级口腔医学本科生,虽然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以下困难:1)由于选择学生为SP,随着学生实习、考研、毕业等,每年均需要新增SP,影响SP队伍的稳定性,培训工作量也较大。2)由于SP本身并无相关疾病,对于疾病的体征又缺乏真实体验,因此在表达相应症状时会出现失真。如进行患牙温度测验时,SP的“患牙”实际为正常牙齿,在不知道检查的具体牙位情况下,SP根本无法做出相应反应。3)我校选拔的SP 都是由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兼职,只能利用课余和假期进行培训。
4 标准化病人在口腔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应用前景
目前我国 SP在口腔医学教育和评估中的运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尽管SP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不断实践、深化改革、取长补短,不断完善SP的选拔和培训,扩大SP的教学和临床应用,将有利于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培养临床技能规范、人文素养高的口腔卓越医师,以满足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口腔卫生健康需求。
[1] 裴凤华,刘冰熔,李剑锋.标准化病人-现代高等医学教育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1(8):87-88.
[2] Barzansky B,Etzel SI.Educational programs in US medical schools,2003-2004[J].JAMA,2004,292(9):1025-1031.
[3] 包国强,李红梅,何显力,等.在外科临床技能培训和考核中引入标准化病人的必要性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1030-1032.
[4] 梁乃新,杨华夏,黄晓明,等.加强标准化病人培训 提高医学生沟通能力[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4):570-572.
[5] Chesser AM,Laing MR,Miedzybrodzka ZH,et al.Factor analysis can be a useful standard setting tool in a high stakes OSCE assessment[J].Med Educ,2004,38(8):825-831.
[6] 周峰,金国华.“微格教学”在标准化病人培训中的实践浅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7(2):92-93.
[7] Rifkin WD,Rifkin A.Correlation between housestaff performance on the 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 and standardized patient encounters[J].Mt Sinai J Med,2005,72(1):47-49.
[8] Wiskin CM,Allan TF,Skelton JR.Hitting the mark:negotiated marking and performance factors in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element of the VOICE examination[J].Med Educ,2003,37(1):22-31.
[9] 刘博,曹婷婷,步捷,等.专项实践技能培训在口腔医学本科生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4):85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