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
2014-02-05史志涛马奎元陈月芹王玉红
史志涛 马奎元 陈月芹 王玉红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济宁 272029)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发病率较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常容易被误诊为阑尾炎,术前诊断较困难。本文对在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8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进行分析,了解其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求为术前提供更多的诊断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至今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12例,年龄35~72岁,平均62.4岁。临床表现:18例患者中,12例右下腹疼痛不适,4例腹痛伴腹胀,2例触及右下腹肿块。18例患者中4例CEA升高,所有患者AFP、CA199及CA125肿瘤标记物均在正常范围内。
1.2 检查方法
使用 GE Lightspeed VCT 和 Siemens Definition 双源CT扫描机,16例行平扫,2例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利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入碘普罗胺注射液80ml,注射速率3ml/s,注射后25s行动脉期扫描,75s行静脉期扫描。所有患者数据均传输至Carestream PACS,利用薄层数据(1.5mm)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formation,MPR),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分析。
1.3 分析方法
由2名高年资诊断医师对所有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指标有病灶位置、形态、边界、大小、密度及内部表现、病灶的增强程度及强化方式、病灶对相邻组织器官的继发改变及有无远处转移等。
2 结果
18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均位于右下腹部,其中14例位于右下腹近回盲部,4例位于右侧盆腔近附件区,病灶大小不一,最小者截面1.4cm×2.9cm,最大者截面4.2cm×8.7cm。13例在CT横断面图像上表现为囊性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灶(图1),5例在横断面图像上表现为“逗号”状,在MPR重组图像上,13例表现为中间膨出、两端变细的梭形病灶(图3),5例呈管状或腊肠样,囊内密度均匀,CT值约10~30Hu,囊璧厚薄均匀15例,不均3例,其中2例病灶内见细小壁结节,1例病灶边缘见细小分隔。12例病灶囊璧可以显示清晰的弧形或斑点状钙化(图1、图2)。2例增强病灶内均未见明显强化,囊壁均呈轻度强化。3例病灶周围可见少量渗出液,4例患者可见腹水及腹腔网膜呈饼状增厚。
右下腹阑尾呈囊性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晰,内部密度均匀,囊壁见弧形高密度钙化(箭头所指)
图1 CT平扫横断面图像
图像表现为梭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晰,病灶内部密度均匀,后壁可见点状钙化(箭头所指)
图2 CT扫描断面及斜冠状位
图像表现为中间膨出、两端变细的形状,上壁可见点状钙化
图3 MPR重组斜冠状位
3 讨论
3.1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及病理表现
阑尾原发肿瘤发病率极低,在胃肠道肿瘤中不到1%[1],但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在所有阑尾肿瘤中发病率最高。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是一种少见的交界性肿瘤,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大部分患者以类似于阑尾炎症状来就诊,少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常无意中发现,肿瘤较大时,右下腹可扪及肿块。本组18例患者,12例临床拟诊断为阑尾炎、腹痛待查。本病主要发病于中老年人,女性较多,男女比例约为1:4[2],本组发病年龄为35~72岁,平均62.4岁,主要为中老年人,女性12例,男性6例,女性8例,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3]。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好发于阑尾中段,大体病理标本显示阑尾增粗、扩张呈管状或腊肠状、梭形,肿瘤内充满大量胶冻样黏液,黏液的密度与其所含粘蛋白量有关,囊壁变薄可见弧形或点状钙化。镜下可见囊壁内衬黏液柱状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可呈轻度到中度不典型增生,部分可见乳头状突起。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是真性肿瘤,无论破裂与否,瘤细胞都可脱落至腹腔,在腹膜、网膜和腹腔脏器表面形成胶冻样肿块,即腹膜假黏液瘤。肿瘤一般并不侵入脏器实质内,也不发生淋巴道和血行转移,因此将其归为交界性或低度恶性的肿瘤。
3.2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主要CT表现为右下腹部圆形或类圆形囊性病灶,MPR重组图像比较有特征性,主要表现为中间膨胀,两端较细的梭形病灶,也有少部分表现为管状或腊肠状,囊壁厚薄均匀或不均,多数可以有钙化,边界清晰,内容物呈水样低密度,但因为其内蛋白含量高,所以CT值一般大于液体密度。部分囊壁可见结节状突起,边缘可有分隔,增强扫描示囊壁、分隔及结节状突起可轻度强化,本组病例CT表现与文献报道[4]相似。孙屹岩等[5]诊断阑尾肿瘤采用阑尾肿块、囊状扩张、直径大于1.5cm的综合标准,诊断率可达90%以上,而发生炎症的阑尾直径极少超过1.5cm,本组17例病例经MPR重组后直径均大于1.5cm,故笔者认为阑尾直径对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鉴别有一定意义。当黏液性囊腺瘤继发腹腔假性黏液瘤时表现为腹腔积液、腹膜转移呈饼状增厚。当肿瘤巨大且瘤壁内有明显粗大分隔及结节状突起,特别在发现有远处转移时应考虑到癌变可能。阑尾黏液囊腺瘤为交界性肿瘤,有恶变可能,需手术切除,术前正确诊断可避免手术时囊壁破裂,防止腹膜种植的发生。
3.3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CT鉴别诊断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需与以下病变鉴别:1)阑尾黏液囊肿:是阑尾近端管腔梗阻导致远端管腔内黏液潴留而形成的囊腔,非肿瘤性病变。如果阑尾近端可看到粪石嵌顿、远端梗阻扩展则倾向于黏液囊肿,如囊内出现分隔征象、囊壁钙化则提示囊腺瘤可能性大。2)阑尾黏液性囊腺癌:病灶具有恶性肿瘤的特征,形态不规则,分叶状,囊壁厚且内部凹凸不平,壁结节多见,血供丰富,实验室检查CEA可明显增高。3)阑尾周围脓肿:继发于阑尾炎,患者常有阑尾炎的典型症状,脓肿形态不规则,通常包裹阑尾,周围积气并多发粪石,边缘渗出,二者鉴别并不困难。4)女性患者阑尾黏液性囊腺瘤需与右侧附件囊性肿瘤相鉴别,妇科超声对鉴别这两者有一定优势。
综上所述,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是一种交界性、低度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确诊困难,CT扫描及MPR重建可清晰显示病灶的形态及毗邻关系,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帮助。
[1] Racek AR,Rabe KG,Wick MJ,et al.Primary appendiceal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in two first-degree relatives: case report and review[J].Hered Cancer Clin Pract,2011,9(1): 1-4.
[2] Rampone B,Roviello F,Marrelli D,et al.Giant appendiceal mucocele: report of a case and brief review[J].WJG,2005,11(30): 4761-4763.
[3] 任红娜,张伟强,朱翔.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CT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7): 1037-1040.
[4] 龚立辉,王春,陈忠达,等.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MDCT表现及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4(11): 788-791.
[5] 孙屹岩,刘增胜,丁月云,等.原发性阑尾肿瘤的CT诊断[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5,6(2): 78-80.